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褐斑,中医古代文献称为“肝斑”、“面(墨干)”、“(墨干)(墨曹)”。是发生在面部大小形态不一的浅褐色甚或黑褐色,色素斑片境界清楚,多数呈不规则形,对称分布的一种疾病。笔者在多年的工作中抓住“瘀血”这个本病的致病共性之外,按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及辨证,归纳总结为肝经湿热,下焦蓄血;脾虚血瘀;气滞血瘀;肾虚血瘀四种不同证型,分别采取清肝除湿化瘀;益气补血活血;疏肝理气逐瘀;补肾行瘀等“同病异治”的施治方法.每每奏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洪泽县人民医院(223100)汤雅顺关键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法则。今从临床实践中选出几则病例,以阐明这两种治则运用的规律特点。1失音的同病异治例1.陈某,男,56岁。1990年2月10日初诊。患者体...  相似文献   

3.
4.
1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概意  同一疾病用不同的方法治疗,不同疾病用同一方法治疗此原则是根据病机的异同而定,即所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之意。1.1 同病与异病 所谓同病与异病是针对临床主要病症而言,不包括病机成分。同病即临床表现出的相同症状之病症,可由不同病机所致。异病即临床表现不同症状的病症可由相同的病机导致。1.2 同治与异治 主要根据病机的异同决定,故掌握病机为重要环节之一。1.3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临床意义 此为针灸临床中的两种治疗原则。医师主要基于此选择穴位和施针手法以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由于每位患者有其各自不同病因,病机亦不尽相同,故证候虽似,但治疗上确有着明显的差异。今举同病异治癃闭证二则以说明之。 [例一]李某,女,58岁。2天前,因情志不畅致两胁胀满作痛,随即不能解尿,点滴难出,小腹胀痛窘迫难忍,伴烦躁,善叹息,口干渴思冷饮。急来我院给予导尿,尿色清无血,尿常规化验正常,诊断为“神经性尿闭”。给予双氢克尿噻及谷维素以利尿、调节植物神经,并服中药汤剂,药用车前子、滑石、通草、扁蓄、甘草等。但用药后,仍不能自行排尿,应用诱导、针灸等法…  相似文献   

6.
7.
叶某,女,32岁,2000年6月15日就诊。5天前因与同事生气,事后出现食后反胃,头痛失眠,曾在某人民医院检查,各项生化检查均未见异常,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用吗丁啉、胃炎胶囊、谷维素等治疗3天无效。改中医治疗,服胃苏颗粒冲剂、香砂养胃丸病情益剧。诊见恶心反胃,胸满,头痛、以巅顶为甚,眩晕,口中多涎,舌苔淡白滑,脉弦迟。  相似文献   

8.
9.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由于所病脏腑与经脉的不同而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诊时虽然在临床上出现了同一症状,但是由于所病脏腑不同,因而不能采用同一方法来治疗。古有明训“宁失其穴,毋失其经”,在临床上我们应该辨明病在何脏,然后选穴治疗。又如病位不同,诊断亦异,如急性腰扭伤与落枕,由于病有上下,诊断不同,但如疼痛在于同一经脉,则可在同一经脉选穴治疗。现试举病例予以说明。同病异治1.失眠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常取印堂、神门、三阴交治疗,但有的病例有效,有的无效,这就是由于症状虽然同是失眠,但所病脏腑不同因而选穴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10.
<正>发热是临床常见病症,外感、内伤等诸多原因均可引起发热,不同病症用药各异。现将临床上不同发热病例辨析如下。1外感发热谭某,男性,8岁,2009年9月12日因发热5 d就诊。该患5 d前突然出现发热,咽痛,在诊所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以阿奇霉素静滴后热退,但晚上仍发热,体温38.4℃,咽痛,自汗,眼周  相似文献   

11.
辨证论治中的同病异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论治中的同病异治,主要是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处理的思路,强调因个体特异性和因环境的不同,在病相同或证相同的情况下,用方、用药有别,也即“三因制宜”。1性别年龄不同,用药有别按阴阳理论,男为阳,女为阴,男子以气为本,女子以血为用的说法,说明了性别不同,...  相似文献   

12.
腹水一症,成因不一,可伴发于多种疾病。祖国医学有气臌、水臌、血臌、蜘蛛臌、单腹胀、虫臌、蛊胀等之论述。现代医学可见于肝硬化、肝癌、斑替氏病、心力衰竭、肾炎肾功能衰竭、血吸虫病、结核性腹膜炎等。而以肝硬化腹水为多见。缘其病因病机之各异,脏腑气血损伤之有别,治则要区分对待,不能混同。病在肝则养肝和化,健脾行水,方如十全大补、八珍汤、五皮饮之类,慎用或避用十枣  相似文献   

13.
佘靖 《北京中医》1993,(6):8-10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由于时间、地点不同,或由于病情发展,病机变化,以致正邪双方盛衰差异,出现了不同的证候而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候而用相同的方法治疗。它们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两种治则,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一直作为最基本的治疗原则被广泛应用。这两条治则哲理性强,充满了辩证法,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正确地理解运用它,对于从理论上把握中医治疗思想,灵活地选用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有重  相似文献   

14.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临床举隅410005湖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黄听军《素问·病能论》云:“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歧伯曰:此同名异治也。失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同一颈痈病...  相似文献   

15.
梁贻俊 《新中医》1991,23(6):43-44
“紫斑”是指血溢于肌肤之间,皮肤呈现青紫斑点或斑块为临床特征,常伴有鼻衄、齿衄、舌衄的一种疾病。它属于祖国医学“血证”、“肌衄”“发斑”、“葡萄疫”、“阴阳毒”等范畴。常见于西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虽均为  相似文献   

16.
闭经一证,病因甚多,病情演变复杂,只要辨证准确,中医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观之临床,闭经之证虽多,但不外虚实两端,实者多因气滞血瘀,痰湿闭塞冲任为患,虚者多因肝肾不足,精血亏耗,脾肾阳虚所致,两者之中常以虚者为多,而气滞、血瘀、痰湿、肝郁诸证之往往兼杂在虚证之中.因此,治疗时往往是攻补兼施,寓通于外.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9.
哈虹 《国医论坛》2012,27(5):44-45
"同病异治"一语首见于《素问》,而"异病同治"则是后人根据"同病异治"的精神和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相对性词语,并作为中医治疗上的一大特色。"同病异治"一语在《素问》中有两种含义:一是  相似文献   

20.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及其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治异同包括“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个方面 ,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之一。通过对二者的渊薮、内涵、临证应用范围以及重要意义的阐释 ,提出了疾病同—证候异—治疗异、疾病异—证候同一治疗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