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专科分化日益完善,院内转科越来越频繁。病人转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转出科的护士责任心不强,对病人转科的安全问题重视不够或交接不清引发护理纠纷。为加强转科病人护理质量管理、规范交接流程、明确交接职责,我院护理部于2001年设计了转科病人护理记录单,自2001年3月起至今应用5000多例转科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设计和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媛媛 《全科护理》2009,7(24):2210-2211
院内危重病人在转科交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护理安全隐患,例如:护士责任心不强、运送方法不当、发现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处理、运送病人过程中管道滑脱等因素均可给病人造成伤害甚至威胁生命,同时也给医院埋下了医疗纠纷的隐患。为做好危重病人在转入、转出过程中的环节管理,减少和消除安全隐患,我院改变传统护理记录形式,设计和使用了“危重病人转科交接护理记录单”,保证了危重病人交接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2007年12月开始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院内危重病人在转科交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护理安全隐患,例如:护士责任心不强、运送方法不当、发现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处理、运送病人过程中管道滑脱[1]等因素均可给病人造成伤害甚至威胁生命,同时也给医院埋下了医疗纠纷的隐患.为做好危重病人在转入、转出过程中的环节管理,减少和消除安全隐患,我院改变传统护理记录形式,设计和使用了"危重病人转科交接护理记录单",保证了危重病人交接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2007年12月开始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医院的临床工作中,因为病情需要,患者经常需要转科继续治疗。在转科过程中,交接双方的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认真交接。在转科这个重要而特殊的环节上,目前,几乎所有的医院都只有口头交接,而无书面交接,无论从法律角度,还是从医院本身来讲显然都是不科学的。我科是一个危重症患者较多的科室,每天患者的转入转出比较频繁。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文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法制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由于临床各专科划分越来越细,患者因治疗需要而转科的现象较为普遍。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书面转科交接记录和转科流程,多数医院采取的方法是在护理记录中记录患者转科,  相似文献   

6.
梁雁芳  陈照坤  朱新青  梁春萍 《护理研究》2007,21(17):1584-1584
随着专科分化日益完善,院内转科越来越频繁[1]。病人转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转出科的护士责任心不强,对病人转科的安全问题重视不够或交接不清引发护理纠纷。为加强转科病人护理质量管理、规范交接流程、明确交接职责,我院护理部于2001年设计了转科病人护理记录单,自2001年3  相似文献   

7.
防范护理差错和事故,确保护理安全已成为现代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1]。为提高危重病人转科交接质量,我院自2004年1月起使用自行设计的危重病人院内转科交接本,经过两年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危重病人院内转科交接本设计(见图1)图1危重病人院内转科交接本2方法  相似文献   

8.
转科交接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捷  于艳青 《现代护理》2005,11(16):1365-1365
病人转科在临床中非常常见,临床上常由交班护士向接班护士进行口头交班,交班过程中常会发生遗漏及信息传递不准确等问题。我病房为心脏监护病房,PCI术后病情平稳的病人将会转至普通心脏病房进行恢复期的治疗及护理,这中间就存在交接问题。因此,我科自2004年4月建立转科交接本制度后,未发生过因交接班不清楚而造成的差错。转科交接本的应用进一步完善了护理工作,规范了护理管理,保证了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了病人满意率,使护理工作对病人的个体关注更加细致人微,对病人病情了解更加全面细致,有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现将使用方法和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转科病人交接记录单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症监护室是对危重病人进行救治的重要场所,常常有大量重症病人由外院或其他科室转入救治。此时病人常有意识不清、多器官损伤、留置管道、并发症多等情况,由于交接不完善往往会引发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为规范重症监护室转科病人交接流程、增强法律意识,我科重症监护室于2008年使用“转科病人交接记录单”,经临床应用于716例病人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改进麻醉术后苏醒(PACU)病人转出交班方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 观察组(1839例)建立转科病人登记本,将每住转出麻醉苏醒室病人的基本情况登记于,在科间交班过程中以转科病人交接本为基础,针对对每住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床旁交接班,并由接收病人科室的护士对苏醒室护士所记录内容核对检查无误后签名.对照组(1130例)采用传统方法.比较2组的交接班效果.结果 观察组交接班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的科间交接班方式的实施.更能满足医护人员的需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杨媛媛  黄宇霞 《护理学报》2009,16(21):75-76
护理风险的存在不仅对患者构成危险,而且也会给医院带来不利影响[1]。我院以往对新生儿的转科交接过程为:产房护士在一般护理记录单将患儿生命体征、转科时间等记录后将病历与患儿一起交给新生儿科护士,新生儿科护士接患儿后按照新入院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  相似文献   

12.
张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5010-5011
目的介绍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便于护士更好地观察病情,确保患者在运送途中的安全。方法护士自行设计由病情摘要、各种管道、皮肤情况、辅助检查、药物过敏史、护理记录等六部分组成的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结果通过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的临床应用,使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保证了患者在转运途中的安全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使护士在观察和护理患者中更具体、形象,同时也保证患者安全,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在医院的临床工作中,因为病情需要,患者经常需要转科继续治疗.在转科过程中,交接双方的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认真交接.  相似文献   

14.
危重病人院内转科交接本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防范护理差错和事故,确保护理安全已成为现代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1].为提高危重病人转科交接质量,我院自2004年1月起使用自行设计的危重病人院内转科交接本,经过两年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病人转科在临床中非常常见,临床上常由交班护士向接班护士进行口头交班,交班过程中常会发生遗漏及信息传递不准确等问题.我病房为心脏监护病房,PCI术后病情平稳的病人将会转至普通心脏病房进行恢复期的治疗及护理,这中间就存在交接问题.因此,我科自2004年4月建立转科交接本制度后,未发生过因交接班不清楚而造成的差错.转科交接本的应用进一步完善了护理工作,规范了护理管理,保证了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了病人满意率,使护理工作对病人的个体关注更加细致入微,对病人病情了解更加全面细致,有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1].现将使用方法和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改良版标准化沟通交接表在小儿神经内科转科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2-5月52例转科患儿为对照组,运用传统交接表实施转科交接;以2019年6-9月48例转科患儿为观察组,运用改良版标准化沟通交接表实施转科交接。对比2组交接护士满意度、交接耗时、交接问题点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交接护士在交接内容全面、交接重点突出、沟通条理清晰3个方面满意度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交接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药品及检查、物品以及其他交接问题点的发生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版标准化沟通交接表进行患儿的转科交接能够在不增加交接耗时的基础上提高交接护士的满意度、改善交接问题点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制 SBAR模式转科交接单在院内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专家小组,编制SBAR模式转科交接单,并比较应用前后院内转科不良事件发生率、转科交接时间、交接单填写完整性和病情交接主动性。结果:应用后转科交接时间下降;病情交接主动性提高,交接单填写完整性提高;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BAR模式转科交接单的应用,缩短转科交接时间,提高交接单填写完整性和病情交接主动性,降低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危重患者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BAR交流模式在外科患者转科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在我院需要转科的外科患者238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转科交接;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在我院需要转科的外科患者238例作为观察组,在外科转科交接中实施SBAR交流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交接问题发生率、医护人员满意度、交接时间。结果:观察组转科交接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交接全面率高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对转科交接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交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科患者的转科交接中应用SBAR交流模式能有效确保交接信息的完整、准确性,避免交接问题的发生,缩短交接耗费时间,提高交接质量,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邹玉英 《护理研究》2006,20(9):2427-2428
转科护理文书是病人需要转科时,由转出科室和转入科室护士分别书写的护理文书,是反映临床科室间护理工作协调能力、护理技术水平和对病人的责任感,同时也反映了子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也是保护医护人员和病人利益的重要法律文书。2005年我院质量管理办公室专门对住院病人转科护理文书进行质量控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SBAR沟通交接模式在急诊病人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1月—2014年4月抽样选取200例由急诊科转入病房住院病人为观察组,采用SBAR沟通交接模式;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4年10月以口头交接为主要方式的急诊转出病人2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的转出交接时间、交接质量、两组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病房护士对急诊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急诊病人转科交接时间缩短将近10min,两组病人在转科过程中问题发生率对照组为15%,观察组为4%,观察组病房医护人员对急诊科护士的满意度为94%,对照组为61%,观察组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SBAR沟通交接模式不但可以为危重病人节约抢救时间,保证病人安全,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提高了病房护士对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