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囊切除是治疗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重要方法,由于胆囊三角结构改变,特别是胆囊炎性水肿、粘连或胆囊萎缩,致使胆囊三角解剖层次不清时,按常规的顺行法或逆行法行胆囊切除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尤其容易造成肝外胆管损伤.因此,为了避免术中出现副损伤,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自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胆囊大部切除术3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复杂情况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复杂困难胆囊切除的经验和手法技巧。【方法】全麻下头高足低位,对68例胆囊三角严重粘连,如瓷瓶胆囊,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萎缩性胆囊炎,胃癌术后胆囊炎等复杂困难情况,进行精细解剖胆囊三角,规范手术操作。【结果】本组68例行胆囊切除52例,胆囊次全切除16例,无一例中转开腹,置腹腔引流管61例,恢复良好。【结论】精确处理胆囊三角是腹腔镜下复杂困难胆囊切除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李辛平 《广西医学》1998,20(4):572-574
本文报告了2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要讨论了胆囊三角的处理和体会,本组病人胆囊结石胆囊赘生物伴有慢性胆囊炎204例,6例伴有急性胆囊炎,中转手术14例,其中3例胆道损伤,2例胆道动脉出血,胆囊三角粘连,解剖不清5例,胆囊管结石嵌顿,水肿粗大2例,文中讨论了胆囊三角的显露,胆囊管,胆囊动脉的处理及预防副损伤的经验体会,本文认为,胆囊三角的处理是预防并避免胆道损伤,胆囊动脉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进一步探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胆囊三角的处理技巧。方法 回顾232例腹腔镜胆囊手术中对多种情况下胆囊三角的处理并进行分析。结果 232例腹腔镜下胆囊手术中,发现胆囊管开口于右肝管3例,胆囊萎缩21例,化脓性胆囊炎27例,坏疽性胆囊炎2例,胆囊管内结石嵌顿3例。中转开腹3例,术后1周迷走胆管瘘再开腹1例,余均手术成功,无特殊并发症。结论 胆囊三角解剖变异多见,熟悉局部解剖及掌握正确的胆囊三角处理方法和手术技巧是减少手术副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胆囊切除在普外科中是常见手术,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胆管损伤的约占胆囊切除术的0.27%—0.81%。损伤原因多见于胆囊三角的广泛粘连,术者对胆囊三角的解剖关系不清,麻醉效果差等。为了有效地降低胆管损伤,必须要认真掌握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和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术前熟悉肝外胆管的解剖关系,了解常见的变异,术中要仔细操作,避免在麻醉不满意的条件下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6.
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1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反复急性发作所致Calot三角粘连、Mirizzi综合征、变异的胆道系统等使胆囊三角不易显露,给腹腔镜胆囊切除带来很大的困难,可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和胆道损伤的风险,临床上称这类胆囊为“复杂胆囊”。2000年7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共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57例,其中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罗蓬  张庭澍  曹云  梁怀远  李利波 《四川医学》2002,23(11):1210-1210
198 9年以来 ,我院选择性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及慢性胆囊炎 5 4例 ,采用胆囊大部切除术 ,无术中胆管损伤及大出血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4例 ,男 19例 ,女 35例。年龄2 7~ 78岁 ,平均 5 8 2岁。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38例 (其中 2例为非结石性胆囊炎 )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 16例。并存胆总管结石 4例。1 2 手术方法 :麻醉、体位及切口均与胆囊切除术相同。进腹后显露肝门及胆囊区 ,探查胆管及周围器官 ,若发现胆囊三角严重充血、水肿、解剖不清或致密粘连致解剖困难 ,不宜切除胆囊 ,则行胆囊大部切除。沿胆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胆囊炎患者行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及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重症胆囊炎患者包括入院时胆囊三角炎症极重而难以一期切除胆囊者以及因全身情况差而难以耐受胆囊切除的胆囊炎患者?2007~2011年对这两类共18例患者行经皮经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术及二期气腹或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全组患者成功行经皮经肝胆囊引流术,无明显腹腔出血?胆瘘等并发症;除1例患者引流后失访,其余17例患者均成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论:对难以一期切除胆囊的重症胆囊炎患者,经皮经肝胆囊引流能在有效缓解急性期症状的基础上有利于二期微创切除胆囊,减少了手术创伤并规避了胆囊炎急性期强行切除胆囊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中胆囊三角解剖困难的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胆囊切除术中胆囊三角解剖困难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无死亡及医源性胆道损伤,8例发生切口感染,12例切口脂肪液化,15例发生肺部感染,均治愈。住院时间8~14d,平均9.5d。结论胆囊切除术中胆囊三角解剖困难时,在熟练掌握胆囊三角解剖的基础上,采取逆行法行胆囊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我院开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体会,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自2004年7月~2007年4月应用电子腹腔镜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225例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其中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187例,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30例,胆囊息肉8例。中转开腹4例,占1.8%,发生并发症10例,占4、4%.包括胆道损伤4例,术后胆漏4例,胆囊管残余结石1例,脐部切口出血1例。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安全的,但必须加强技术训练,手术中小心操作。为减少并发症,提高安全性,应掌握好LC的适应症,胆道损伤是最严重的并发症,遏胆囊三角解剖困难时,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术中出血为紧急并发症,如短时间内不能有效止血,应立即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解剖后一前胆囊三角法在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在280例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联合解剖后一前胆囊三角法切除胆囊。结果279例安全地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1例,无胆管损伤,术中出血3例,均镜下止血成功。结论解剖后一前胆囊三角法是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继军  邹游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1):103-104
目的:探讨和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囊三角解剖困难的因素及处理方法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行LC中对40例胆囊三角解剖困难者,分别采用胆囊壶腹部下缘显露法,逆行胆囊切除法,胆囊切开取石,胆囊大部切除法等处理。结果:38例完成LC,中转开腹2例,置肝下引流管4例,1~3天拔管,无肝内外胆管等损伤,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结论:依据胆囊三角解剖困难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有利于提高LC的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胆遇极度解剖困难时,应果断开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朋囊切除术(LC)中胆囊三角解剖困难情况下特殊处理办法。方法对21例LC术中胆囊三角解剖困难的病人行胆囊颈部切开,体底部切除,再处理胆囊三角。结果20例腹腔镜手术顺利,1例中转开腹。无胆管损伤、出血、胆漏、胆总管结石等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随访时间1~3个月,无症状复发,效果满意。结论胆囊三角解剖困难不能常规行胆囊切除的患者,行胆囊颈部切开法处理胆囊有效、安全可行;此法不但能够达到胆囊切除的目的,而且能减少肝外胆管和血管损伤,降低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14.
胆囊切除是外科常见手术,但胆囊切除致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报道屡见不鲜,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旦发生胆管损伤,不论是术中或术后发现,均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引起严重后果。本文就作者两个医院近10年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的病例加以总结,希望能给同道以启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从1990年2月到2000年2月收集胆囊切除病例358例,其中32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胆管损伤发生。开腹胆囊切除326例发生胆管损伤6例,其发生率高达1.8%,其中女性4例,男性2例。6例中4例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周围粘连较重,1例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例为胆囊息肉。术中…  相似文献   

15.
难以切除的残余胆囊粘膜破坏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作胆囊切除术,是当今一种较规范的手术方法。但在胆囊及胆总管周围因炎症严重,解剖关系不清,完整切除胆囊十分困难时,有周围器官和胆道损伤的可能。如采用胆囊造瘦术,术后需再次切除病灶胆囊才能痊愈。对难以切除的残留胆囊粘膜采用破坏术,可避免上述缺点,也能获得与胆囊切除术同样的效果。本组1986~1998年共对52例急性或慢性胆囊炎患者选用此手术.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本组共52例,女30例,男22例,年龄38~40(平均60)岁,其中70岁以上有21例。1.2病例选择慢性胆囊结石急性发作38例。慢性胆囊炎胆…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囊三角的处理是最关键的步骤,许多术中损伤、术后并发症,均与胆囊三角处理欠妥有关,特别是在三角区有脂肪堆积或因炎症致密粘连时,更易发生各种损伤。我院近3年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6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小勇 《中原医刊》2014,(24):123-124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可行性及相关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86例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中除5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均顺利完成 LC,其中1例因肝门部胆管损伤行 Roux-Y 吻合。结论急性胆囊炎采用 LC 是可行的,正确处理好 Calot 三角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适时中转开腹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过程中医源性胆管及血管损伤的防治.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悬吊挤捏法解剖胆囊三角行胆囊切除术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③结果 所经治的500例患者,应用悬吊挤捏法解剖胆囊三角行胆囊切除术,无一例发生胆管及血管损伤.④结论 悬吊挤捏法解剖胆囊三角行胆囊切除手术术野清晰,解剖关系明确.避免了对肝门组织的误夹、误扎而产生的副损伤.达到了一期手术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陈广泰 《中外医疗》2010,29(32):92-92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由于具有囊壁慢性炎性增生、肥厚、纤维化及胆囊三角(Calot三角)疤痕严重等特点,Calot三角三管关系暴露困难,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出血、肝外胆道损伤等并发症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被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对禁忌证范围。对于胆囊三角疤痕形成无法解剖,如何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减少并发症,作者采用壶腹部囊腔内置管的方法,从而成功地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20.
樊强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9):636-636
目的 减少腹腔镜胆囊除术(LC)并发症,降低中转、开腹率,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性我院2002年4月-2004年10月3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资料。结果32例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5例,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例,胆囊息肉5例。4例中转开腹,为12.5%,其中两例为胆管损伤,1例损伤胆囊动脉.1例无法分清胆囊三角关系而中转。结论为了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中转开腹率,应从严掌握LC手术适应症。其中最关键的是对胆囊三角(calot)的安全解剖,遇到困难或意外情况应及时中转,切不可一意孤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