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研究李当之本草著作佚文,着重分析在《吴普本草》和《本草经集注》中李当之本草佚文的取舍标准,同时指出,《说郛》卷106中的《李当之药录》实质陶宗仪等人 《太平御览》伪托,此外,文章还对新辑本《李当之药录》的疏谬作了补正。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李当之本草著作佚文,着重分析在《吴普本草》和《本草经集注》中李当之本草佚文的取舍标准,同时指出,《说郛》卷106中的《李当之药录》实系陶宗仪等人据《太平御览》伪托,此外,文章还对新辑本《李当之药录》的疏谬作了补正。  相似文献   

3.
女萎,萎蕤应是两个不同的品种。通过考证,认为《神农本草经》女萎、《名医别录》等女萎——萎蕤,是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Mill.)Druce的根茎;《新修本草》等女萎,为毛茛科植物女萎ClematisapiifoliaDC.的茎。  相似文献   

4.
《本草经集注序录》云:“以《神农本草》三品,合三百六十五为主,又进《名医》副品,亦三百六十五,合七百二十种”。但据考证,《新修本草》实载《神农本草经》(以下省称《本经》)药物367种,《名医别录》(以下省称《别录》)药物370种,总计737种,并不符陶弘景所说《本经》365,《别录》365,合730种之数。显  相似文献   

5.
桑螵蛸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螵蛸为临床常用药,其功效补肾壮阳,固精缩尿,在《名医别录》、《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中还载有"久服益气养神"的功能.陈可冀亦撰文将其纳入抗衰老中药类;(《抗衰老中药学》)在我国南方民间,有人将桑螵蛸炙焦吞服,作为保健品使用.由于螳螂种类多,所产的桑螵蛸也很复杂.现代文献载团螵蛸主要为大刀  相似文献   

6.
《中药鉴定学》教学中引用本草典籍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将《本草纲目》《名医别录》《本经疏证》《本草经集注》等本草著作中的内容引用于《中药鉴定学》相关药材内容的授课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巩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认为,本草典籍应用于《中药鉴定学》教学中,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  相似文献   

7.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药典,由本草、药图、图经三部组成。作为第一部由政府编撰的药典,《新修本草》既总结了之前的本草学成就,又对后来的本草学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具有较高的文献研究价值。近年来,有关学者对《新修本草》药物、编撰者、体例、语言、古残卷和辑本等方面研究颇多,但缺乏系统的总结整理,笔者对1979年—2018年间有关《新修本草》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希望对以后的学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伟大祖国医药遗产是极其丰富的 ,《本草拾遗》是唐·陈藏器 (公元 713- 74 1)于公元 739年编成 ,于唐《新修本草》(简称《唐本草》)颁行 80年之后 ,为补《唐本草》遗漏之作 ,现本书早以佚失。但该书在当时流传甚广 ,国内《太平御览》、《开宝本草》、《本草图经》、《证类本草》远至日本《名医类聚》、《医心方》,均曾引用过本书的内容。安徽皖南医学院尚志钧教授据《证类本草》、《医心方》等书辑出《本草拾遗》,恢复原貌 ,弥补了馆藏佚书的空白。全书分序例 1卷 ,拾遗 6卷 ,解纷 3卷 ,总曰《本草拾遗》。“序例”相当总论 ,其佚文中…  相似文献   

9.
王汉章  邬家林 《中药材》1993,16(7):39-40
本文以《名医别录》、《本草拾遗》和《本草纲目》记载的白菖为线索,结合植物调查实际,对白菖、泥昌、昌阳等进行系统考证,认为均系指植物水菖蒲A.calamus。并对其药用史、别称及功效等进行了考证和整理。  相似文献   

10.
罗琼  柳长华 《光明中医》2011,26(3):614-616
主流本草是指在各个朝代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本草文献,通常为官修或者被官方认可的私修综合性本草文献。本综述包括的主流本草有《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开宝本草》、《嘉裙本草》、《本草图经》、《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近年来,关于主流本草研究的论文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收集了近10年来较为优秀的文献。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谢海洲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0):623-623
我们伟大祖国医药遗产极其丰富 ,《本草拾遗》是唐代陈藏器(公光 713~ 74 1)于公元 739年编成 ,于《唐·新修本草》颁行 80年之后 ,为补唐·新修本草遗编工作 ,现本书早佚。但该书在当时流传甚广 ,远至日本和《名医类聚》《医心方》,国内《太平御览》《开宝本草》《本草图经》《证类本草》均曾引用过本书内容。安徽皖南医学院尚志钧教授据《证类本草》《医心方》等书辑出 ,使唐·陈藏器著《本草拾遗》恢复原貌 ,弥补了馆藏佚书的空白。全书分序例 1卷、拾遗 6卷、解纷 3卷、总曰《本草拾遗》。“序例”,佚文论及十剂 (将药物性能分为宣、通…  相似文献   

12.
中药堪为医苑奇葩.其历史源远流长,其芳名琳琅满目,枚不胜收.《神农本草》收药365种,《名医别录》收药730种,《新修本草》收药884种,《嘉祐本草》收药1082种,《证类本草》收药1746种,而《本草纲目》共收药1892种,可谓药物集大成者.明·王世贞在《本草纲目.原序》中这样评价这部“昭代之典”:“……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  相似文献   

13.
硇砂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硇砂的本草考证邓水蓉刘能俊李发英(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吴荣花吴细妹(江西抚州制药厂抚州344000)硇砂为少常用中药[1],始载于《新修本草》[2],具消积软坚、破瘀散结的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硇砂项下发明中曰:“硇砂大热有毒之物,噎膈反胃积块内疒徵之病,用之则有神功。”又在附方中列有很多名医药方,因此,硇砂在古代乃一味有毒的常用矿物药。目前,笔者在研究硇砂炮制法时,查阅近代文献,发现对硇砂种类的记载各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本草正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中药学教材,由近代名医张寿颐(字山雷,江苏嘉定人,1873~1934年)著于1914年,经多年教学试用、修改,1932年由兰溪中医专门学校刊行。《本草正义》全书共7卷,按山草、湿草、芳草、蔓草、毒草、水草、石草、苔等分为8类,收载药物2 85种。每种药以《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原文为纲,根据各药不同情况,酌情列有正义、广义、发明、正讹、纠谬、存疑、禁忌、考证等名目。对各药的性味、功用、主治....  相似文献   

15.
《本草正义》系近代著名医家张山雷所撰。张氏对中药的研究 ,重视《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的文献价值 ,认为两书“言简意赅”,内涵丰富 ,故撰《本草正义》 7卷 ,收载药物 2 85种 ,列两书之论于首。张氏博众众长 ,详加考证 ,又依据其丰富的临床经验 ,融入自己独特见解 ,不仅对诸药的性味、功效和主治作了深入阐发 ,而且对本草的采集、炮制和用法也有精辟论述。笔者阅读张氏《本草正义》一书 ,现就其中有关药物加工炮制的内容浅述如下。1 博采众法 ,古为今用《本草正义》列有正义、考证、正讹等项 ,广征博采古代有关药物学著作 ,汲取先…  相似文献   

16.
《海药本草》,是我国古代专门记载国外输入药材的专书。因原书早佚,今天只能散见于宋·唐慎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以下简称《证类本草》)和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书。笔者曾据《证类本草》作了统计,其中所引《海药本草》的药物共123味。这些记述不仅补充和纠正了我国唐以前诸本草(如《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新修本草》、《本草拾遗》)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人参谱     
人参谱性味《桐君采药录》曰;人衔味苦。《雷公炮炙论》曰:人参微苦。北齐徐之才《雷公药对》曰.获警、马商为之使,恶建蔬卤咸,反镇芦。一云畏五灵脂,恶皂荚、黑豆,助紫石英。《名医别录》日:人参易蛀肿,唯纳新器中密封,可经年不坏。唐萧炳《四声本草》日:人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借助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从药材的名称、性味、产地分布、功效主治、炮制、禁忌等方面对其进行考证。经过系统考证表明,百部以“玉萧”“箭悍”出现于《名医别录》中,此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整理发现百部有“百部草”“嗽药”“玉箫”“白并”“野天门冬”“一窝虎”等21种名称。百部历代功效以《新修本草》中“疗咳嗽,亦主去虱煮作汤”为底应用,后世记载功效如“润肺下气止咳”为“疗咳嗽”的详细应用。性味多以《本草便读》中“甘、苦,微温”为底加以应用。产地多见于山东、安徽、湖北、浙江、四川等地,百部以华南地区为优势品种。古代本草书籍中百部实际为直立百部、对叶百部、蔓生百部、羊齿天门冬四类。明代之前以酒渍、火炙等为主,明代以蜜煎为主,并流传至今,清代以蜜炙与酒渍并见,现代多以切片与蜜炙为主。  相似文献   

19.
闫荔琨  闻永毅  李亚军 《中药材》2023,(6):1557-1562
猪苓药用历史悠久,该文主要从名称源流、产地基原、性味归经、功用主治、采收炮制、药物品种等方面对中药猪苓进行本草考证。猪苓之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中所见猪苓别名有豭猪屎、猪屎、豕零、豨苓、枫苓等。猪苓的产地描述最早见于《名医别录》,古代文献中以湖南衡山、济阴冤句、蜀州等地所产较为知名。综合历代本草文献,总结猪苓的药性为味甘苦而淡,性平、微温,无毒,归肾、膀胱经,有利水渗湿、利尿消肿之功效,可治疗痎疟、小便不利、水肿、淋证、泻痢等。历代本草均记载猪苓于二月、八月采收,其炮制历史悠久、方法多样,包括去黑皮炮制法、升麻叶蒸制法、炒法等,现代对猪苓的炮制仍以去皮生用为多见。其药用部位多见于枫树、柞树、槭树等树根部,与刺猪苓并非同种。猪苓作为临床常见中药材,值得进一步挖掘整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现存四种敦煌残卷古抄本提供了《新修本草》编例的原始模型,保存了与《证类本草》本不同的《新修本草》原序,在药物释文中也与《证类本草》所存《新修本草》佚文有所歧异,这些均可作为辑复研究《新修本草》的重要参考。敦煌残卷又揭示了《新修本草》节录本的存在以及该书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域各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