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博茨瓦纳新生儿败血症61例诊疗分析陈赛斌,张子民新生儿败血症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美国报道其病死率13~15%(1),本组病死率14.7%。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至关重要。现将新生儿败血症61例诊疗情况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博国Nyangab...  相似文献   

2.
吴梦晖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0):845-845
目的:进一步认识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探讨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方法:对35例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大多数(94.3%)临床表现轻微且不典型,100%病例有不同程度的黄疸,25%的病例黄疸为唯一症状及体征。原发感染灶以皮肤脓疱(31.4%)、脐炎(23%)为主。对头孢唑啉、头孢哌酮较敏感。结论: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黄疸,皮肤脓疱,脐炎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临床用药首选头孢唑啉或头孢哌酮。  相似文献   

3.
白介素6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白细胞介素6(IL-6)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可疑有早期败血症的新生儿及正常新生儿用ELISA法测定IL-6。结果 正常新生儿组IL-6的均值明显低于新生儿败血症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IL-6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陈霞 《中国医药指南》2013,(23):561-562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记录并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42例败血症新生儿的资料。结果经过积极治疗,本组42例败血症患儿中治愈31例,好转6例,死亡2例,转院或自动离院3例。结论新生儿败血症常病情严重,病死率高,但及时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败血症血前降钙素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新生儿败血症及败血症性休克血前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血浆中前降钙素原作为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指标的敏感性、可靠性及对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 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108例新生儿败血症(40例并败血症休克)的血浆PCT水平,并比较CRP水平。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惠儿血清PCT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败血症性休克组尤为明显;败血症性休克患儿发生率及死亡率随PCT值升高而升高;PCT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PCT的敏感性(87.5%、特异性(82.4%、阳性预期值(74.5%)和准确性(84.3%)最高。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及败血症休克时PCT升高较早,且随病情的加重持续升高。PCT对新生儿败血症及败血症休克诊断指标的敏感性、可靠性及对预后评估优于CRP。  相似文献   

6.
李立 《首都医药》2012,(8):28-29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旨在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5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黄疸65例(61.9%),吃奶不好、吐奶18例(17.1%),腹泻13例(12.4%),发热12例(11.4%),哭闹、精神弱、思睡6例(5.7%)。主要体征为皮肤发花21例(20%),口周发绀6例(5.7%)。血培养结果中葡萄球菌102例,占97.1%,其中,表皮葡萄球菌58例,占55.24%;溶血葡萄球菌28例,占26.67%;松鼠葡萄球菌6例,占5.7%;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占4.76%。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最主要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以条件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积极处理合并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病原菌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对112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按发病机制分为早发型(占29.5%)、晚发型(占63.4%)及院内获得型(占7.1%)。以皮肤(占47.1%)、脐部(占46.3%)、呼吸道(占43.2%)为主要感染途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占75.0%),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经综合治疗大多预后良好。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据药敏实验选用合理抗生素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加强皮肤,脐部等处护理.无菌操作可减少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院2006-01~2008—11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和细菌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两年来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住院的新生儿败血症以革兰阳性G^+球菌为主,占87.5%(28/32);革兰阴性G^-杆菌占12.5%(4/32);结论:加强妇婴围产期保健工作和宣传,以减少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新生儿败血症指新生儿期细菌或真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发病率约为1‰10‰,在发展中国家新生儿败血症的病死率在30%10‰,在发展中国家新生儿败血症的病死率在30%50%[1],是新生儿期主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目前血培养是诊断新生儿败血症金标准,但血培养周期长,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带来困难。寻找快速可靠的感染指标可协助早期诊断,改善预后。本试验通过测定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水平,探讨以上指标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败血症69例临床及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曼君  王琍琍 《安徽医药》2008,12(2):154-155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了解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状况。方法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9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9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血培养检出菌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69例新生儿败血症主要临床症状依次为黄疸(占29.0%),反应差(占23.2%)、咳嗽(占20.3%);其中0-7d新生儿败血症主要表现为反应差,8-28d新生儿败血症主要表为黄疸。血培养检出细菌69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4株(占49.3%),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7.2%),对青霉素、先锋霉素几乎全部耐药,而对环丙沙星、利福平耐药率低于20%,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各7株(占10.1%)、6株(占8.7%),对丁胺卡那、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症状、体征不典型,以黄疸、反应差常见;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治疗首选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11.
罗勤  刘春香 《江西医药》2002,37(1):58-59
新生儿败血症为新生儿期一常见病,对该病临床表现的进一步认识以及病原菌株的变迁和药物敏感性分析,对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将我院自1990~2000年10年间收治的105例新生儿败血症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临床表现不典型,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我院1998~2003年收治的219例败血症中早期表现不典型的败血症50例予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败血症是新生儿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为进一步了解本病特点,本文将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的32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药实践》2018,(1):14-16
目的:研究并探讨CD_3、CD_4、CD_8在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产科出生的40例败血症新生儿、40例局部感染新生儿,分别设为败血症组和局部感染组,另将同期在产科出生且因高胆红素血症住院的50例非感染新生儿设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均采集外周静脉血,接受血培养检查,对三组新生儿的外周血CD_3、CD_4、CD_8、CD_(64)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三组新生儿外周血CD_3、CD_4、CD_8、CD_(64)表达水平,并比较CD_(64)与血培养对败血症的检出情况。结果:三组新生儿的外周血CD_3、CD_4、CD_(64)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新生儿的外周血CD_8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_(64)对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血培养(P<0.05)。结论:CD_3、CD_4、CD_8等T细胞亚群指标可以灵敏反映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与CD_(64)联合检测可为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治疗和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新生儿败血症36例,普通细菌感染的肺炎患儿38例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初期和治疗后PCT、CRP和WBC计数值及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析败血症组PCT与SOFA评分和PCIS评分进行相关性.结果 败血症组的PCT和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WBC计数的灵敏度分别为96.67%、93.33%和86.67%;其特异度分别为83.33%、66.67%和33.33%,均高于CRP和WBC计数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败血症组新生儿恢复期在PCT、CRP和WBC计数低于对照组 (P<0.05),血清PCT水平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与PCIS评分呈负相关性.结论 PCT有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观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临床确诊的 5 65例新生儿肺炎、败血症、颅内出血三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进行了归纳整理 ,再用条件概率法对各征候进行评判 ,然后最按大似然法制订出三种新生儿疾病鉴别诊断指数表。临床应用中根据待诊病人的临床表现由表中查出各征候相对应的诊断指数 ,以其累加值最大者作为该病例可能性最大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危重疾病,在活产婴儿中发生率为1‰~10‰,病死率为10%~50%,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其病因缺乏特异性,血培养阳性率低[1]。我院1996年1月到2005年12月收治临床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患者52例,本文就其病因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2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11-213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共5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共5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儿临床资料中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中降钙素原检测阳性率为84.6%,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为67.3%,明显高于对照组非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80.8%,均明显高于超敏C反应蛋白灵敏度与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患儿血清中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明显变化,且通过检测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依据,降钙素原检测灵敏度与特异度高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二者有助于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相似文献   

19.
王跃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80-181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评估。方法及早诊断、根据血培养及药敏合理选用抗生素。结论加强新生儿护理的宣传度,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降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和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78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①以皮肤、脐部、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途径。②以体温异常(43.6%),少哭、少吃、少动(57.7%),皮肤黄疸(66.7%)为主的临床表现。③致病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共占87.2%。④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等耐药率为80%以上,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O%。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治疗采用综合疗法根据血培养药效结果选择抗生素,加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