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腰池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腰池持续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珠网膜下腔出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4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腰池持续引流作为治疗组,另外 46例行间断腰穿放液治疗作为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所获数据经X~2,t检验。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脑脊液中红细胞消失时间分别为6.5±2.9天和10±3.7天(P<0.001),引流3天后颅内压增高发生率分别为13.05%和39.13%(P<0.01)。预后良好率分别为52.78%和29.73%(P<0.05)。结论 腰池持续引流术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使之尽早廓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间断腰椎穿刺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观察组采取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结果:观察组发生蛛网膜下腔再出血6例,发生脑积水7例,发生脑梗死6例;对照组发生蛛网膜下腔再出血13例,发生脑积水16例,发生脑梗死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6个月,对照组良好22例,中残9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0例;观察组良好30例,中残7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联合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隔天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治疗组采用早期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头痛缓解时间缩短(P<0.05);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缩短(P<0.05);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P<0.05);再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结合法舒地尔较传统方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在预防脑血管痉挛、缓解头痛、防止脑积水等方面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王京宽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11-2212
目的:探讨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给予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反复腰穿术放脑脊液治疗。对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疗效.结果 将106例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反复腰椎穿刺放血性脑脊液,治疗组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放血性脑脊液.结果治疗组头痛缓解率和恶心、呕吐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远期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有利于缓解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和恶心、呕吐症状,降低远期脑积水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良好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张旭  张可帅   《中国医学工程》2012,(10):111-111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2月份-2011年01月份因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于我院就诊进行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腰大池引流治疗组)30例患者、对照组(非腰大池引流治疗组)3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发生脑水肿的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6%,明显好于对照组(56.6%);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脑水肿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23.3%),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腰大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效果显著,术后脑水肿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的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的安全性。方法: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腰大池持续引流组(持续引流组)与单纯腰穿放液组(单纯腰穿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头痛持续的时间、意识障碍持续的时间、脑脊液转清时间、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和继发性颅内感染率。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的头痛持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单纯腰穿组比较,持续引流组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及脑脊液转清时间明显缩短(P<0.05),而继发性颅内感染率明显增加(P<0.05);在持续引流组中,4例病人出现继发性颅内感染,其中2例死亡。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具有简单易行和创伤小等优势,但也面临继发性颅内感染的危险,应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PICC管行腰大池引流(Cerebrospinal fluid drairage)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疗效。方法将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PICC管行腰大池引流,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导管行腰大池引流。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格拉斯评分(GCS)改善明显(P〈0.01),腰大池引流时间短(P〈0.01),并发症少(P〈0.01)。结论在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应用PICC管优于传统的硬膜外导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腰大池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将9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降颅压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降颅压等治疗的基础上行持续腰池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脑积水发生率(5%)、脑血管痉挛发生率(14.40%)较对照组脑积水发生率(12%)、脑血管痉挛发生率(48.32%)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腰大池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SAH能加快血性脑脊液的廓清,减少血液中活性物质的刺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疗效观察。方法对192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采用腰椎穿刺加腰大池置管脑脊液(CSF)置换疗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评估。结果治疗组恢复良好89例,轻残9例;对照组恢复良好44例,轻残38例,重残9例,植物状态生存2例,死亡1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置换的方法,治疗tSAH引起的脑血管痉挛(CVS)和脑积水临床疗效良好,对减轻症状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疗效。方法:对38例tSAH患者在止血、解痉、脱水等治疗基础上,应用腰池置管持续脑脊液引流术。结果:本组38例症状均得到缓解,无1例死亡,无1例发生脑梗塞、脑积水等严重并发症,生活均能自理。结论:在传统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续腰池外引流以治疗tSAH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低,且操作简单,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对1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每天性腰椎穿刺术放脑脊液,试验组常规治疗外,应用18G硬膜外导管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置换疗法,对两组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作统计学分数。结果:试验组在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血性脑脊液转清时间,颅内压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减少并发症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早期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较常规腰椎穿刺术方法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蔡政云  袁贤瑞  姜维喜  黄军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1):48-49,52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54例tSAH患者实施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GCS评分在5d后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0d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GC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两例颅内感染,而治疗组无1例感染。结论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是治疗tSAH的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可以显著加快病情的恢复(P〈0.05)。  相似文献   

15.
刘建军 《中外医疗》2013,(24):20-22
目的研究侧脑室穿刺并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净化脑脊液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对60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进行侧脑室穿刺并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净化脑脊液治疗(联合治疗组)及单纯脑室穿刺引流治疗(单纯脑室引流组)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比较两种疗法治疗患者的死亡率、头痛消失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意识障碍消失时间及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死亡率、头痛消失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意识障碍消失时间及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均与单纯脑室引流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侧脑室穿刺并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净化脑脊液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患者195例,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奇数组为治疗组(110例),早期行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偶数组为对照组(85例),采用每天腰穿术放脑脊液,通过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后遗症及预后来评定疗效。结果统计学结果显示治疗组每日脑脊液引流量显著大于对照组,而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转清时间、患者意识障碍及头痛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近期并发症(颅内感染、硬膜下积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远期并发症(继发脑积水、癫痫)对照组显著多于治疗组。GOS预后评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能够尽快缓解临床症状,有效降低脑积水、癫痫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改善预后,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缪春明 《中国热带医学》2005,5(9):1889-1889,1876
目的探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疗效。方法对38例tSAH患者在止血、解痉、脱水等治疗基础上,应用腰池置管持续脑脊液引流术。结果本组38例症状均得到缓解,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发生脑梗塞、脑积水等严重并发症,生活均能自理。结论在传统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持续腰池外引流以治疗tSAH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低,且操作简单,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8.
刘旭 《医学综述》2012,18(13):2033-2035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检索清华同方系列数据库中近10年以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S100B和预后等为主题词的相关文献,筛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30篇作为参考文献和研究依据,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S100B与预后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脊液S100B蛋白水平的关系,以及预后的相关事项。结果表明,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脊液S100B水平呈正相关,并且对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脑脊液S100B是影响tSAH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对其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医学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天津市天和医院2005年1月~2009年7月收治的4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24例采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对照组24例每天行腰穿术放脑脊液。对2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在缩短头痛、脑膜刺激征和血性脑脊液转清时间、减少并发症及增加GOS评分良好率上优于对照组。结论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是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