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主要由体内激活的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产生。近年研究发现它是一种有广泛免疫活性的效应因子,在激活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参与特异性抗体的产生。GM—CSF主要促进粒、巨噬细胞增殖、分化及功能成熟,提高宿主的防御能力,而且可以活化巨噬细胞产生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ADCC)和多形性中性粒细胞(PMN)产生补体介导的吞噬作用,以及增强PMN的各种功能。GM—CSF还能提高C3bi及Fcr受体的表达,现就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造血细胞因子家族中的成员,是一种能在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和成熟细胞不同水平上促其生成的多向性造血因子和内源性调节因子。GMCSF作为一种内源性调节因子在抗感染免疫中对某些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中有重要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娄彦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0,27(1):30-33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造血细胞因子家族中的成员,是一种能在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和成熟细胞不同水平上促其生成的多向性造血因子和内源性调节因子。GM-CSF作为一种内源性调节因子在抗感染免疫中对某些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中有重要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0例轻症肺炎、20例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患儿及25例正常健康儿血浆中GM-CSF水平。结果 肺炎轻症组GM-CSF浓度为12.79±2.02 pg/ml,肺炎重症组为9.14±2.39 pg/ml,均较对照组 (7.59±3.13pg/ml) 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1,P<0.05=。结论 GM-CSF在肺炎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一种免疫防御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粒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新生儿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感染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吞噬细胞系统不成熟是主要原因之一。粒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刺激粒巨噬细胞增殖、分化,增强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功能。临床上应用重组人类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和预防新生儿感染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粒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新生儿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拥军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1,28(2):99-101
新生儿感染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吞噬细胞系统不成熟是主要原因这一,粒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刺激粒子巨噬细胞增殖,分化、增强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功能,临床上应用重组人类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和预防新生儿感染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 4~ 10月我们测定了不同胎龄、日龄的新生儿以及细菌感染状态下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水平的变化 ,分析它与粒细胞计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探讨其变化的意义。研究对象 足月儿组 :健康足月新生儿 2 1例 ,男 12例 ,女 9例 ;胎龄(37 16± 0 83)周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扩张型心肌病(DCM)病因、DCM与病毒性心肌炎(VMC)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鉴别,提高对小儿DCM临床认识。方法:该研究以DCM、VMC患儿各33例为研究对象,以33例健康儿为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柯萨奇病毒(CoxB)IgM抗体浓度和心肌酶浓度,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测心脏形态改变及心功能状况。结果:①DCM组,CoxB IgM抗体阳性率33.3%;②与正常健康组比较,DCM抗CoxB IgM阴性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DCM抗CoxB IgM阳性组和VMC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超声心动图示心脏房室腔扩大、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降低,肺动脉平均压升高,DCM组均重于VM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①CoxB病毒感染与小儿VMC、DCM发病存在密切关系;②超声心动图对DCM诊断具有颇高的价值;③DCM与VMC的鉴别诊断须综合多项指标方能作出正确判断。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 6(4): 325-327] 相似文献
10.
重组人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uGM GSF)能特异性刺激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成熟 ,并能提高效应细胞的免疫活性 ,起到加强机体免疫力和对抗感染的作用。骨髓抑制是抗癌药物的主要副作用 ,是化学治疗 (简称化疗 )中最显著的障碍因素 ,在临床上表现为粒细胞减少以及与之相关的感染。目前临床已将rHuGM CSF广泛用于强烈化疗及骨髓移植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或粒细胞缺乏症。我们于 2 0 0 0年 3~ 6月将厦门特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rHuGM CSF(商品名 :特尔立 )用于化疗后药物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对象和… 相似文献
11.
部分扩张型心肌病可由病毒性心肌炎转变而来,本文将从病毒持续感染、免疫、细胞凋亡三个方面综述其中的转变机制,为扩张型心肌病病因诊断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心肌炎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雁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0,27(4):175-178
部分扩张型心肌病可由病毒性心肌炎转变而来,本文将从病毒续感染、免疫、细胞凋亡三个方面综述其中的转变机制、为扩张型心现病因诊断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小儿扩张型心肌病与病毒性心肌炎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6例扩张型心肌病和11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病程、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腔大小、心功能、心室收缩协调性、血抗CoxBIgM、抗心肌线粒体抗体、心肌酶进行了比较,发现上述指标对两种疾病的鉴别均无特异性。临床实践中必须综合上述指标,才能对扩张型心肌病和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正确的鉴别。上述指标中,病程长、病情重、心脏大、心功能差、心室收缩协调性差有助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病程短、早搏、房室传导阻滞、抗CoxBIgM阳性、抗心肌抗体阳性、心肌酶增高,有助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子(STAT)是存在于细胞质内的一组潜在核转录因子,包括多个家族成员。STAT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发病过程中表达明显增加,柯萨奇B3病毒感染不同的STAT基因敲除或活性被抑制的Balb/c小鼠后,心肌炎的发生和预后有显著差异。不同的STAT可诱导辅助细胞(111)向Th1或Th2分化,调控Th1/Th2平衡及调节一些细胞因子的表达,并进而影响病毒复制、炎症反应的发生。扩张型心肌病STAT的表达和活性显著下调,活化的STAT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和介导心肌内源性保护机制保护心肌免受损伤。STAT有望成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靶分子。 相似文献
15.
哮喘儿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健康儿童、52例哮喘急性期和38例治疗后患儿静脉血G-CSF和TNF-α水平.结果急性期G-CSF阳性38/52例,TNF-α水平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缓解期25/38例G-CSF转阴,TNF-α与对照组比较仍明显升高(P<0.01).G-CSF与TNF-α含量呈正相关,急性期r=0.614,缓解期r=0.461 P<0.01.结论哮喘患儿血清G-CSF和TNF-α增高,参与了哮喘病理炎症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小鼠转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GM CSF)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 GM CSF ,转染红白血病细胞系FBL 3,并鉴定其活性。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 ,构建mGM CSF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 GM CSF ,电穿孔法将其导入红白血病细胞系FBL 3,G4 18筛选G4 18抗性细胞 ,限制性稀释法筛选G4 18抗性细胞克隆。PCR和RT PCR方法鉴定GM CSF基因整合和稳定表达。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实验和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刺激实验鉴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 采用PCR方法扩增mGM CSFcDNA序列 ,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装入 pcDNA3质粒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 GM CSF ,酶切和测序结果与预期相符 ,无插入、丢失、突变 ,方向正确。PCR和RT PCR结果显示 ,GM CSF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中并稳定表达。表达GM CSF的FBL 3 GM CSF细胞培养上清可明显刺激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增殖 ,并能刺激干细胞形成克隆 ,形成克隆数为 (5 4 .6 7± 4 .83)个 ,形成率为 0 .5 4 7%。结论 构建mGM CSF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GM CSF ,获得稳定表达该基因并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克隆 ,为制备转GM CSF基因瘤苗 ,探索白血病免疫治疗的可行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心肌疾病抗ADP/ATP载体抗体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和扩张型心肌病(DCM)的自身免疫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印转和放射免疫技术检测了30例VMC、14例DCM患儿血浆中抗心肌线粒体ADP/ATP运载蛋白(ANT)抗体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结果VMC和DCM患儿抗ANT抗体和GM-CSF的阳性率分别为73%和57%,而25例正常健康儿分别为0和12%(P均<0.01),且抗ANT抗体与GM-CSF的血浆水平呈正相关(r=0.4091,P<0.05)。结论小儿VMC和DCM的发病与心肌的自身免疫损伤有关,抗ANT抗体和GM-CSF均参与了这一过程。抗ANT抗体可作为小儿VMC和DCM的一种特异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心肌疾病患儿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抗β-受体抗体的关系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儿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与抗β-肾上腺素受体(简称β-受体)抗体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和免疫印转技术检测了30例VMC、14例DCM患儿GM-CSF和抗β-受体抗体.并与对照组25例健康儿对比.结果VMC和DCM患儿GM-CSF和抗β-受体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54.5%和79.55%,而25例健康儿分别为8%和0(P均<0.01);且GM-CSF与抗β-受体抗体的血浆水平呈正相关(r=0.4423,P<0.05).结论GM-CSF和抗β-受体抗体均参与了VMC和DCM患儿的发病,与β-受体功能异常、心肌自身免疫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腺病毒介导共刺激分子B7-1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免疫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重组腺病毒载体携带免疫相关基因共刺激分子B7-1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转染神经母细胞瘤(NB)SH-SY5Y细胞株,观察其对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 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质粒(Ad-GFP),以不同感染倍数(MOI)转染SH-SY5Y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腺病毒对该细胞株的转染效率.分别以空病毒质粒(Ad组)、携带B7-1和GM-CSF基因(B7-GM组)及仅携带B7-1基因(B7组)的腺病毒质粒转染SH-SY5Y细胞,并以未转染的肿瘤细胞为空白对照 (SH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和ELISA检测B7-1分子和GM-CSF蛋白表达.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直接分离和纯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以效靶比51和101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后,测定放射性核素闪烁计数(cpm)/min,同时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FN-γ及IL-2的分泌水平.结果 腺病毒对SH-SY5Y细胞有较高的转染效率,转染后目的 基因B7-1和GM-CSF得到了有效表达.B7-GM组、B7组cpm值及上清液IFN-γ、IL-2水平明显高于Ad组、SH组(Pa<0.01);B7-GM组与B7组比较,效靶比51与101比较,cpm值及细胞因子水平增高更明显(Pa<0.05).结论 B7-1和GM-CSF基因具有协同作用,可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增加,从而增强SH-SY5Y细胞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0.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乙肝疫苗对宫内感染HBV携带儿童治疗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细胞因子水平初步探讨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联合乙肝疫苗对宫内HBV感染携带儿童的疗效机制。方法采用ELISA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12例GM—CSF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后儿童、6例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后儿童及9例未治疗的宫内感染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PHA LPS、HBsAg及无刺激物时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IL)-4分泌及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M-CSF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儿童γ-干扰素自发分泌显著增加(P=0.017),HBIG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儿童IL-4 mRNA转录显著降低(P=0.002)。结论GM—CSF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宫内感染HBV慢性携带儿童时HBV受抑制可能与γ-干扰素产生增多有关,HBIG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时IL-4转录受抑不影响HBV复制,提示慢性HBV感染治疗应以增强Th1应答为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