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本《伤寒论》校读录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手头有两本宋版<伤寒论>影印件,一本来自北京图书馆,一本来自日本国立公文图书馆内阁文库.  相似文献   

2.
宋本《伤寒论》版本简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考,宋本《伤寒论》中国藏有五部,日本藏有一部,今世所存凡六部。日本内阁文库所藏之本为赵开美所刻无疑,但它是赵氏初刻本,不是翻刻本;而宽文本虽然不是好版本,但它对传播《伤寒论》功不可没。日本翻刻《伤寒论》最精善者是安政本。另,考证宋本《伤寒论》务须将两类误称“仲景全书”者加以区别:一是与张卿子《仲景全书》相区别,二是与恽铁樵影印日本安政本相区分。  相似文献   

3.
研究《伤寒论》自北宋治平二年 (10 6 5 )刊刻大字本以来至 2 0 0 1年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赵开美本 ,凡 936年关于宋本《伤寒论》流传演变学术简史 ,涉及到北宋大字本、小字本、明赵开美简历及其翻刻北宋小字本之背景与特点 ,对日本内阁本、中国北图本、台湾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本三个赵开美本进行详考 ,发现赵本有初刻本、补刻本之异。日本内阁本是初刻本 ,北图本、台湾本是补刻本。补刻本由当时优秀刻工赵应期独立补刻。考证赵本在日本流传演变  相似文献   

4.
比较唐本和宋本《伤寒论》主体结构,两者均是三阴三阳排在前面,而诸"可"与"不可"排在后面.主要差异是唐本无《辨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伤寒例》第三;太阳病唐本按七法分类加以编排,突出桂枝、麻黄、青龙三种,宋本分为太阳上、中、下三篇.另外唐本太阳病篇的条文也少于宋本.比较两书,可使互补.  相似文献   

5.
研究《伤寒论》自北宋治平二年(1065)刊刻大字本以来至2001年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赵开美本,凡936年关于宋本《伤寒论》流传演变学术简史,涉及到北宋大字本、小字本、明赵开美简历及其翻刻北宋小字本之背景与特点,对日本内阁本、中国北图本、台湾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本三个赵开美本进行详考,发现赵本有初刻本、补刻本之异。日本内阁本是初刻本,北图本、台湾本是补刻本。补刻本由当时优秀刻工赵应期独立补刻。考证赵本在日本流传演变。  相似文献   

6.
研究《伤寒论》自北宋治平二年 (10 6 5 )刊刻大字本以来至 2 0 0 1年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赵开美本 ,凡 936年关于宋本《伤寒论》流传演变学术简史 ,涉及到北宋大字本、小字本、明赵开美简历及其翻刻北宋小字本之背景与特点 ,对日本内阁本、中国北图本、台湾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本三个赵开美本进行详考 ,发现赵本有初刻本、补刻本之异。日本内阁本是初刻本 ,北图本、台湾本是补刻本。补刻本由当时优秀刻工赵应期独立补刻。考证赵本在日本流传演变。  相似文献   

7.
第三节 矩庵发现的《伤寒论》大字本与小字本  1908年有名“坊”或“矩庵”者,发现一部名副其实的真正的赵开美本《伤寒论》,欣幸不已,狂喜过望,乃展纸濡墨,书以题记。题记全文见本文第二节第(一)小节,此段从略。北京国家图书馆藏有此书缩微胶卷,原书今藏台北市国家图书馆,著录于该馆《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第 131页 (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69):“《仲景全书》26卷 5册,明万历己亥(27年 )海虞赵氏刻本。”书签上写有“仲景全书  万历己亥赵清常  景宋刻本 坊”,谓此书为“坊”所献也。坊所写题记书于“刻仲景全书序”前,即全…  相似文献   

8.
一、在日本的流传与演变   1.宽文本系统  赵开美本《伤寒论》于万历二十七年 (15 99年 )刊行后不久传于日本 ,日本宽文 8年 (16 6 8)冈鸣玄提付训、跋刊行。宽文本不是好本 ,讹字较多。日本著名中医文献学家丹波元坚 (1795— 185 7)在《翻刻宋本伤寒论序》中说 :“此间唯存宽文中传本 ,其本出于赵清常《仲景全书》 ,而清常原刻亦未之见。在近时 ,则虽宽文本日就散佚。世徒有坊间谬种盛行 ,学者就陋沿讹 ,动辄为别风淮雨 ,眩其心目。”森立之 (180 7—1885 )《经籍访古志》对宽文本评述尤为具体。云 :  明赵开美校刻 ,沈琳同校 ,其字…  相似文献   

9.
明鸣 《国医论坛》1990,5(6):7-9
《古本康平伤寒论》(简称康平本,下同),系已故著名老中医叶橘泉先生藏书。1946年叶老“在极端艰困中,精疲力倦而自筹排版付印,印数极少,现在几似凤毛麟角”。1988年湖南科技出版社采用原书版式出版。康平本与现行宋本《伤寒论》(简称宋本,下同)在条文编排、文字内容、旁引嵌注等方面确有许多不  相似文献   

10.
宋本《伤寒论》即明·赵开美的复宋刻本,实为复宋本。由于影印逼真,后世均称宋本,在此,亦称宋本,但林忆校定的原刻本早已不见。赵氏于1599年以前刊刻金·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刊印后,又得到宋版《伤寒论》,并于1599年予以复刻,他在刻《仲景全书·序》中说:“复得宋本《伤寒论》焉。予曩固知成注非全文,及得是书,不啻拱壁,转卷间而后知成之荒也,因复并刻之,所以承先大夫之志欤。”〔1〕并与《注解伤寒论》、《金匮玉函方论》以及《伤寒类证》合辑成为《仲景全书》。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称作宋本的《伤寒论》即指此本。此外,…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四本《伤寒论》所据底本揭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超尘 《河南中医》2006,26(11):1-4
20世纪有四部《伤寒论》翻刻本、影印本或排印本在中医界有较大影响,它们是1912年武昌医馆翻刻本、1923年恽铁樵影印本、1955年重庆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1959年南京中医学院《伤寒论译释》排印本。这四部书均称据赵开美《仲景全书·伤寒论》而翻刻、影印或排印。考证后认为:武昌医馆本是柯继文依照杨守敬提供的“影钞本”翻刻的;恽铁樵本是以日本安政三年崛川济本为底本削去返点符号而影印者;《新辑宋本伤寒论》源于恽铁樵本;《伤寒论译释》本亦以恽铁樵本为底本。  相似文献   

12.
淳化本《伤寒论》是六朝传本,于北宋淳化三年(992)收录于《太平圣惠方》卷八。此本是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宋本《伤寒论》及《千金翼方》卷九卷十选定的校本之一。今以淳化本校宋本,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研读宋本《伤寒论》,宜参此本。  相似文献   

13.
谈《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军 《河南中医》2007,27(4):9-10
吴瑭在著述《温病条辨》时,受到了《伤寒论》的巨大影响。“近师承于叶氏,而远追踪于仲景。”“其处方也,一遵《内经》,效法仲祖。”这种影响不是对《伤寒论》的简单模仿,而是系统地继承,并在继承中加以发展。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三焦辨证是对六经辨证的继承和发展;二、“救津液”思想是对《伤寒论》“存津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三、遣方用药是对《伤寒论》经方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自古以来被誉为"方书之祖",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在祖国医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其创立的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长期以来一直有效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已成为中医诊治的核心思想之一[1]。《伤寒论》以六经理论为辨证线索,分经审证而治之。其中对耳鼻喉科疾病论述的条文较多,但散在分布于各篇,现将其中对耳鼻喉疾病的具体论述提炼整理,归纳总结,以期为耳鼻喉科疾病专科论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初至上世纪70年代于我国西北敦煌、居延地区出土了数万枚汉代简牍,这些简牍是西汉至东汉时期戍边队伍的文书档案,它们全部出自于汉代人之手,具有准确的时代内容和极高的史料价值。其中有记载伤寒类疾病及治疗方药的医药简牍,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伤寒类疾病的认识水平。笔者试透过这些简牍内容探讨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论》产生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6.
陈明 《河南中医》2007,27(1):3-5
太阳温病属于广义的伤寒范围,是太阳病的主要证型之一,治当辛凉解表,如误用辛温发汗,以温治温;或过早使用下法,使表邪内陷等,可导致风温、结胸等病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书,其理论与临床实际联系紧密,理法方药也非常完善。其论述外感疾病太阳病证治所占篇幅超原书三分之一多,其开拓了外感疾病在预防、辨证与治疗等方面的思路。文章对《伤寒论》在外感疾病中的运用,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并通过四则病案,探讨了《伤寒论》在指导外感疾病临床遣方用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重阳气贯穿在《伤寒论》始终。阳气贵在流通,阳郁就是阳气郁滞失宣,不能畅达,失去鼓舞、温煦、抵御、气化作用。若实邪阻滞,或为寒凝,或为热壅,或为湿遏,或为痰阻,或为血瘀,皆可使阳气郁滞,失于温煦,而出现阳郁之证。枢者,气之枢纽也,少阳少阴枢机不利,阳气亦可郁遏;血虚失载亦可致阳郁。  相似文献   

19.
钱超尘 《河南中医》2011,31(5):441-444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逼真北宋原刻本,医家美称赵氏翻刻本为"宋本",北宋原刻本已佚.宋本今存五部,皆藏中国,极为珍秘,已为国宝.日本枫山秘府藏有一部,经反复考察,系据赵开美之初刻本翻刻者,翻刻草率,讹字甚多,日本安政期间中医文献学家堀川济据枫山秘府本翻刻之,改其讹字,刊刻精美,对中国影响甚大,1923年恽铁樵影印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