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临床资料某歼教-5飞行员,25岁,飞行时间720 h。在一次昼间简单特技飞行中,坐前舱操纵飞机,在4000 m 做60°盘旋时出现头昏、眼花、心悸、出汗、乏力等症状。约2 min 后意识丧失,持续约15 s。当时天气状况良好,飞机加速度值2~3 G。出现上述不适症状时该飞行员及时提醒后舱飞行员接替驾驶。后者立即报告地面指挥员,提前返场,安全着陆。下机后航医检查:体温37.5℃,脉搏80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90/50 mm Hg,面色苍白,全身皮肤湿冷,有汗渍。抗荷服及机上供氧装备良好,抗荷动作正确。诊断为空中晕厥,临时停飞,地面观察5 min 后正常。航医、体育教员和大  相似文献   

2.
飞行员心理生理储备的检测设备和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旨在建立飞行员心理生理功能的客观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飞行模拟技术与实验心理学和职业医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套飞行员心理生理储备的检测设备和评价方法,并对其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健康飞行员心理生理储备值呈正态分布,其平均值(0.61±0.17)明显高于康复及有病飞行员的心理生理储备值(0.43±0.15,P<0.05)。且健康飞行员的储备值与其多种飞行技能有明显相关(r=0.27~0.40,P<0.05)。结论飞行中技能水平与该飞行员的心理生理储备值有关。经重复性测量,该系统设计合理,且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张利民 《航空军医》1995,23(1):48-50
现代航空装备的发展使飞行员的心理生理负荷不断增加,对飞行员的心理生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决定其认知能力、情绪反应的稳定性及行为可靠性。由于飞行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应激作用,飞行员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性疾病增加,平时表现不明显的症状,  相似文献   

4.
李丹 《民航医学》1992,2(4):38-38
“考场晕厥”屡见不鲜.您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这是一种由心理反应引起的躯体症状,被称为应激。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歼教-5飞行员,34岁,飞行时间1900h。在间断飞行一个月后恢复特技飞行,适逢转场后第一个飞行日,第一架次。飞行前准备充分,无任何不适,此前几天身体良好,饮食睡眠正常。担任双机编队复杂特技僚机,在前舱。进入空域后由后舱飞行员做特技。在退出半滚倒转时,加速度值为4~5G之间,突感眼前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36岁 ,高性能歼击机飞行员 ,飞行时间 14 5 0h。平时积极参加体能训练 ,飞行耐力佳 ,平衡功能良。 2 0 0 2年 5月 7日 19∶0 0 (晚饭后 1h) ,组织飞行员运动 ,长跑 10 0 0m后 ,带队见有其他队员掉队 ,及时喊“立定”口令 ,该患者突然站立 ,向左后方回头时 ,突发晕倒 ,无抽搐 ,被按压人中穴约 2 0s苏醒。 1min后航医赶到现场 ,见该患者自行站立并行走到航医室。查 :面部稍苍白 ,血压、心率正常 ,心律规整 ,心电图正常 ,左手背侧、臂外侧两处擦伤。追问病史 ,“5 1”放长假 ,生活规律改变 ,休息较少 ,还饮酒。这次运动…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歼教-5飞行员,30岁,飞行时间1800 h,在一次篮球比赛中,突感胸闷,呼吸困难,眼前发黑,摔倒在地,意识不清约10 s,被人扶起和指压人中穴后恢复,未受伤。当时无发热、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及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检查:体温36.5℃,心率80次/min,血压130/80 mm Hg,未遗留任何肢体活动障碍,未予治疗。次日入空军某医院后,查体未见异常,化验、胸片、脑电图、脑血流图、心脏彩超均正常。诊断:地面晕厥。结论:飞行暂不合格,地面观察1  相似文献   

8.
空中晕厥飞行员精神心理障碍评价及其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中晕厥主要见于高性能战斗机在大负荷飞行中,由于血液的惯性作用,使心脏回血不足,脑循环障碍而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空中晕厥是飞行员中最重要的心身疾病。本文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空中晕厥飞行员进行评价分析,探讨本病患者精神心理障碍的特征,进一步指导本病的临床护理工作。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空中晕厥歼击机飞行员27例为试验组,所选病例为本院住院患者,均为1995年2月至11月期间的连续病例。年龄25~39岁(平均31.2岁)。均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诊。选择同期…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30岁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 ,于 2 0 0 3年 5月14日 11∶2 0空腹进食大蒜 1min后出现剑突下疼痛 ,呈烧灼样 ,伴恶心 ,自觉乏力、头晕、耳鸣、视物模糊、冷汗 ,后出现短暂意识丧失 (约 1min) ,按压人中后苏醒 ,当时心率 35次 /min ,血压 10 0 / 6 0mmHg ,约 5~ 6min后上述症状好转。当日即送体系医院就诊并住院 ,经各项检查后 ,5月 2 8日出院。诊断为 :血管减压性晕厥 ;窦性心动过缓。飞行暂不合格 ,地面观察 1个月。 2 0 0 3年 7月 9~ 2 5日住空军总医院检查。出院诊断 :血管迷走性晕厥。结论 :飞行合格。 2 0 0 4年…  相似文献   

10.
有空中晕厥史飞行员微循环的特征及其可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循环与空中晕厥发生的关系。方法试验对象为39名有空中晕厥文的飞行员并设对照健康组飞行员46人。两组飞行员均作常规主动立位耐力试验,试验前后测量血压、心率和微循环各项指标。结果 两组立位耐力试验后,晕厥组多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明显,特别是管拌数目、心率、收缩压、血管长度、拌顶宽度、输入枝、输出枝直径等(P<0.05)。而多数变化从立位即刻开始至立位后20min持续加深而血压进一步下降。结论 微循环的变化与易发空中晕厥有关系,改善微循环对预防和矫治空中晕厥可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例1,男,48岁,航空兵某部副师长,强击机飞行员,飞行时间1600h。于某日晨起排尿时突然头昏、心悸、恶心继而晕厥倒地,持续约1min左右,被他人发现扶回寝室,测血压13/9 kPa,脉搏110次/min,送院进一步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结论飞行合格。归队后控制飞行强度。继续飞行至50岁停飞。  相似文献   

12.
飞行员颈椎病致地面晕厥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某歼教5飞行员,31岁,飞行时间1680h。在一次走路时转动头部,突然出现头晕、眼胀、心慌、出汗、周身无力,随后意识丧失,向前摔倒,同路人将其放平,约50s后苏醒。未受伤,无视物旋转,无呕吐,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诉说虚弱无力,左下肢麻木。检查:心率10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16/70mmHg,颈硬,左右旋转受限,中下位颈椎横突压痛,四肢肌力正常。入空军某医院后化验、胸透及心电图检查正常。颈椎X线片显示:颈3~7椎体边缘变锐,颈5~6椎间孔狭窄、变形。颈椎CT片显示:颈4~5椎间盘突出,颈5~6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右侧椎间孔变窄,颈4~5椎…  相似文献   

13.
地面的各种晕厥也许只会给您带来伤痛,但发生在空中的晕厥却意味机毁人亡,会给国家财产和飞行员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失。所以,空中晕厥是飞行训练安全的“拦路虎”。笔者通过对飞行部队的调查,就飞行员空中晕厥的发生原因和防护措施谈几点意见。空中晕厥发生的因素加速度耐力下降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由于加速度作用造成大脑血液循环受累和血压下降而引起的突然意识丧失,称为“加速度性意识丧失(G-LOC)”、也称为“加速度性晕厥”。资料显示,美军歼击机飞行员加速度性晕厥的发生率为16.13%,我军歼击机飞行员(歼六以上机型)加速度性晕厥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双重任务操作诱发脑认知疲劳为实验模型,比较相关生理心理指标动态变化特征,以探讨飞行员脑认知疲劳评价方法的敏感和有效性。方法观察50名男性志愿受试者(年龄25~47岁,平均38.4±8.5岁)在完成1~5h的"双重任务测试"期间的绩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一、临床资料例1,男,35岁,歼-7飞行员,总飞行时间1700h。1991年底,患者出现睡眠差,白天精力不集中,头痛、头晕、乏力、心悸、多汗,飞行中常出现困倦、黑视。1992年9月3日飞仪表科目,平飞状态出现意识丧失约30s,醒后全身无力,大汗淋漓,...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外籍飞行员,男,52岁,2007年8月初因“食物中毒”发生地面晕厥15秒,伴有腹痛、恶心和呕吐,1小时后再次呕吐,无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6天后,在27小时长途旅行、未进足够水和食物及接受紧张的模拟机检查后,再次发生地面晕厥30秒钟,在此之前自述有心悸。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相关检查。EEG、MRI头部检查正常。MRA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分支改变,考虑脑动脉硬化可能。次级量平板运动试验阴性,空腹血糖、甲状腺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7.
18.
飞行员颈椎病并发地面晕厥前状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6岁,歼-6甲飞行员。于1980年9月30日运动时颈部被他人肘部击伤,当即觉颈部疼痛,活动时加重,未介意。7天后进行地面弹射练习器弹射训练时,因弹力过大致颈部再度受伤,后颈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伴左肩胛部酸沉胀痛。航医予以理疗、外贴伤湿止痛膏等对症处理,症状稍有缓解,患者坚持飞行  相似文献   

19.
李志红  顾瑛  王敏 《航空军医》2005,33(3):110-111
我军歼强机飞行员中有些人因航空生理训练给身体带来不适而惧怕训练,对复训产生抵触情绪。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心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9~2003年来我院进行航空生理训练复训的歼强机飞行员84名,年龄30~41岁,飞行总时间900~3200 h,云中飞行时间30~230 h,夜间飞行时间70~500 h。在此前的年度保健疗养中均进行过航空生理训练。训练中产生的不适感,特别是加压呼吸和前庭功能训练的身体反应,使他们对复训有惧怕和为难情绪,以推托或借口躲避复训。  相似文献   

20.
测量了50名健康飞行员和13名康复疗养飞行员,在模拟飞行条件下双重任务时的心理生理反应。结果发现,模拟飞行各阶段心率变化趋势与实际飞行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较低。双重任务时,反映情绪性变化的心率、呼吸率及肺通气量明显增加,与思维活动有关的泛眼率增加。心理运动反应速度与飞行操纵质量相互影响,其程度有个体差异。同时在该负荷环境下,发现5例心律失常的无症状飞行员。结果提示:模拟飞行双重任务条件可以造成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