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报告1例伴t(14;14)(q11;q32)易位的罕见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e leukemia,B-ALL)病例,阐明其临床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 分析1例伴t(14;14)(q11;q32)易位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骨髓细胞24h培养后按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分别应用IGH双色断裂点分离探针、CEBPE双色断裂点分离探针、4号全染色体涂染探针和ALL组合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析.结果 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显示患者核型为47,XX,+4,t(14;14)(q11;q32)[20],FISH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核型异常.IGH双色断裂点分离探针FISH分析表明t(14;14)(q11;q32)易位累及IGH基因,CEBPE双色断裂点分离探针FISH分析提示t(14;14)(q11;q32)易位中IGH的伙伴基因为CEBPE基因.结论 在B-ALL中t(14;4)(q11;q32)易位同时累及IGH和CEBPE基因为少见的再现性遗传学异常,该异常可定义B-ALL中一种新的亚型.伴有t(14;14)(q11;q32) IGH/CEBPE易位的B-ALL患者可能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4例合并继发性der(9)t(9;22)(q34;q11)inv(9)(p22q34)异常的Ph阳性白血病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应用骨髓细胞直接法或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经R显带进行核型分析.应用BCR/ABL双色双融合探针和9号染色体短臂及长臂涂染探针分别对4例伴有inv(9)(p22q34)的Ph阳性患者标本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染色体涂染分析.用逆转录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结果 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核型中有3种克隆,分别为正常细胞、t(9;22)(q34;q11)异常细胞、同时合并der(9)t(9;22)衍生克隆和Ph以及其它异常,即t(8;12)(q12;p11),der(9) t(9;22)inv(9) (p22q34),der(22)t(9;22)细胞.其余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均同时合并Ph和der(9)t(9;22)(q34;q11)inv(9)(p22q34).FISH结果显示,3例有1红1绿两个融合信号、2红2绿1个融合信号、且在中期分裂相中发现1红1绿荧光信号分别位于9号染色体的两端;另1例67.5%的细胞有2红1绿1融合信号,有1绿色信号的缺失即表明BCR基因的缺失.染色体涂抹检测发现4例患者均有9号染色体的倒位.逆转录PCR检测均为b3a2转录本.该继发异常既可发生于Ph阳性CML慢性期或急变期,也可发生于原发性Ph阳性AML.该异常核型可能与预后不良相关.结论 合并继发性der(9)t(9;22)(q34;q11)inv(9)(p22q34)异常的Ph阳性白血病是一种少见但可再现的Ph继发性异常,具有独特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点.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 ,1 6岁 ,因易疲倦 ,头痛就诊。住院时外周血检查显示患者贫血 ,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显著增加 ( 3880 0 0 /ml) ,其中幼稚细胞占 95 .2 % ;白血病细胞表面标记中 ,CD1 0、CD34为强阳性 ,CD1 9、CD2 0 ,30 %为强阳性 ,过氧化物的特殊染色呈阴性 ;骨髓象显示骨髓过度增生 ;染色体检查结果为 t( 3;1 5 ) ( q2 7;q2 ?2 )确诊为 B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B- ALL )。确诊后先后采用JALSG 97ALL化疗方案和 93ALL化疗方案 ,但因治疗无效 ,1 3个月后伴发真菌性肺炎而死亡。因伴有 t( 3;1 5 ) ( q2 7;q2 ?2 )易位的 B- ALL尚…  相似文献   

4.
在Kaneko等(1982年)报道的许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患者中,一例非B,非T ALL的3岁女孩,在诊断和复发时都发现有相互易位的改变,t(1;19)(q21;q13)。在第三届白血病染色体专业会议的330例ALL患者中,她是唯一具有此种易位的病例。作者发现一例患有非B,非T高危ALL的22个月的男孩,也具有同样易位。诊断时,其核型为46,XY/47,XY,-F, 2C;复发时,核型为47,XY, 8,-19, t(1;(19)(q21;q13);inv(5)(q13q35)。该病例的t(1;19)易位,系第一号染色体部分三体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伯基特白血病(Burkitt leukemia,BL)的细胞遗传学特点.方法 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C)技术检测17例初诊BL的染色体核型异常,同时应用三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其中t(8;14)(q24;q32)的发生率,并与CC作比较.结果 17例BL中CC检出7例核型异常,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41.2%.包括单纯t(8;14)(q24;q32)、伴有t(8;14)(q24;q32)的复杂异常、t(8;22)(q24;q11)、t(12;22)(?;?)、t(2;13)(?;?)和+12、复杂核型异常及附加两条标记染色体各1例.FISH检测8例为t(8;14)(q24;q32),其中2例检测结果与CC一致,有6例为CC未检出,检测阳性率高于CC;8例中5例为2A1G102F(间期核内两蓝一绿一桔两黄信号),3例为2A1G101F(间期核内两蓝一绿一桔一黄信号).结论 8q24上c-Myc基因断裂点在散发性BL中有两种不同的位置.间期FISH检测t(8;14)(q24;q32)的敏感性高于常规核型分析,对CC是一个重要补充,应作为BL诊断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伴有11q23/混合谱系白血病(mixed lineage leukemia,MLL)基因重排的儿童急性體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 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和R显带技术对234例初诊AML患儿进行核型分析;采用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多重PCR)技术检测MLL融合基因以及MLL部分串联重复;采用双色MLL基因探针,对其中2例核型分析具有11q23易位而多重PCR检测MLL融合基因呈阴性的患儿样本进行间期双色荧光原位杂交(dual-color fluorescencein situ hybridization,D-FISH)MLL重排检测.结果 R显带提示234例初诊AML患儿中,20例(M5 14例、M4 4例、M2 2例)有涉及11q23的易位,包括t(9;11)(p22;q23)12例,t(1;11)(q21;q23)3例,t(6;11)(q27;q23)2例,t(11;19)(q23;p13)、t(5;11)(q31;q23)和t(X;11)(q24;q23)各1例.多重PCR证实其中18例有MLL的融合转录本,有2例阴性,但D-FISH均检出MLL重排;在其余AML患儿的样本中检出8例(M5 4例、M4 2例、M2和M6各1例)有MLL部分串联重复.本组AML患儿中,11q23/MLL重排的总检出率11.97%(28/234),其中85.7%(24/28)的病例为M4/M5亚型.本组28例伴有11q23/MLL重排患儿,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为53.8%,与对照组(以同期伴有其他异常核型和正常核型的AML-M4/M5患儿共27例作为对照)的9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例患儿接受了强烈化疗,分别生存达81和66个月.4例接受了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已分别生存21、20、16和11个月,至今仍在完全缓解中.本组28例伴有11q23/MLL重排患儿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对照组为1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11q23/MLL重排的AML患儿和单核系白血病高度相关.11q23易位和MLL部分串联重复是相互排斥的,二者预后均较差.采用强烈化疗和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有望获得较好疗效.多重PCR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和D-FISH技术是对初诊AML患者进行各种MLL重排筛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重荧光原位杂交(multiplex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复杂核型异常(complex chromosomal aberrations,CCAs)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对10例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C)方法检测具有复杂核型的MM患者应用M-FISH技术确定复杂染色体的重排及标记染色体的组成.结果 M-FISH证实了CC显示的29种结构异常,并进一步明确了1p-、6q-、9q-、9q+、+8q+×2、14q+、?14q、der(4)、der(22)、der(1)t(1;?)(q10;?)、der(3)、del(7)的具体来源;同时也发现CC分析没有发现或不能识别的21种异常,其中t(2;15)(q33;q22)、t(6;7)(q23;q34)、t(8;11)(q24;q23)、t(1;14)(q10;q32)和t(X;1)(q26;q25)是新发现的核型异常.这10例随访的MM患者病例资料中9例已死亡,中位生存期仅为23个月,较公认的MM患者的平均生存期34个月明显缩短.结论 对伴有CCAs的MM患者,M-FISH技术可以明确CC分析中复杂染色体异常,并发现和纠正CC分析中漏检及误检的异常,为MM的染色体异常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已经成为精确染色体核型分析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染色体平衡易位家系1例。方法检查父母及女儿染色体,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G显带。结果父亲染色体核型为46,XY。母亲染色体核型为46,XX,t(1;4)(q42;q35)。女儿染色体核型为46,XX,der(1)t(1;4)(q42;q35),der(4)t(1;4)(q42;q35)。结论母亲染色体发生t(1;4)(q42;q35)平衡易位并遗传给下一代。  相似文献   

9.
Rieder等于 1 995年首次报道 dic( 9;2 0 ) ( p1 1~ 1 3;q1 1 )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ALL)的非随机染色体异常 ,该异常迄今只有 1 7例报道。本文报道了 2 0个新病例 ,证实 dic( 9;2 0 )是 ALL的一种新的细胞遗传学类型。白血病研究基金会 /英国癌症细胞遗传学组( LRF/UKCCG)核型数据库收集的 2 790例 ALL患者中 59例 ( 2 % )有 2 0号染色体单体 ( - 2 0 ) ,作者对其中的 2 5例进行了 FISH研究。 2 5例中男性6例 ,女性 1 4例 ,年龄 1~ 30岁 (中位年龄 4岁 )白细胞计数 ( 2~ 536(中位 2 3) )× 1 0 9/L。免疫表型为 common/pre…  相似文献   

10.
病例 : 患者女性 ,工人 ,2 9岁 ,已婚。曾孕 4次 ,第 1次为自然流产 ;第 2次、第 3次、第 4次均在妊娠 5 0d左右不明原因自然流产。夫妻身体健康 ,非近亲婚配 ,无家族史。细胞遗传学 : 取患者外周血常规培养、制片、显带、镜下计数、分析染色体核型。经湖南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夏家辉、戴和平鉴定和查询 ,鉴定为世界首报异常染色体核型。该例异常染色体核型为 :4 6 ,XX ,t(1;11)(q32 ;p15 ) 4 6 ,XX ,t(1;11) (1pter→ 1q32∷ 11p15→ 11pter;11qter→ 11p15∷ 1q32→ 1qter)。患者丈夫的染色体核型正常。讨论 : 易位携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1eukemia,ALL)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实时定量PCR、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对178例儿童ALL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178例儿童ALL遗传学异常者92例占51.69%,其中融合基因TEL-AMLl/t(12;21)(pl3:q22)阳性35例(38.04%),BCR-ABL/t(9;22)(q34;q11)阳性9例(9.78%);E2A/PBXl/t(1;19)(q23;p13)阳性9例(9.78%);MLL-AF4/t(4;11)(q21:q23)阳性3例(3.26%;),HOXllL2/t(5;14)(q35;q32)阳性7例(7.61%);SIL-TALl(1p32-)阳性5例(5.43%)、E2A-HLF/t(17;19)(q22;pl3)阳性1例(1.09%)。复杂核型异常4例(4.35%),包括:t(8;14)(q24;q32),der(15)t(1;15)(p11;q11);t(6;10)(p25;p11),11p+;t(2;14)(p11;q32),9p-;t(9;11)(q21;p15)。高超二倍体(48-65)17例(18.48%),近三倍体(65~78)2例(2.17%),其它有2p-/5p-/6p+/9p-/9q-/10p-/1lp+/17p+/+5/+8等。结论儿童ALL具有其特有的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特征,临床上将常规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等相结合,将对白血病的诊断、治疗选择和预后判断及微小残留病检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患者 ,女 ,32岁 ,汉族。结婚 5年 ,因反复流产 3次就诊。患者第 1胎孕 3个月自然流产 ,第 2胎孕 5 0余天自然流产 ,第 3胎孕 5 0余天又不明原因流产。患者非近亲婚配 ,夫妻双方表型及智力均正常 ,双方家族中无异常孕产史 ,孕期无有害物质接触史 ,妇科检查正常。细胞遗传检查 :夫妻双方做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各计数 30个中期分型相 ,分析 5个核型 ,染色体数目为 4 6条。患者镜下分析了 10个分裂相 ,核型分析为 4 6 ,XX ,t(10 ;2 1) (10pter→ 10 q11::2 1q2 1→ 2 1qter;2 1pter→ 2 1q2 1::10 q11→ 10 qter) ,其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伴t(6;9)(p23;q34)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临床和生物学特点.方法 抽取骨髓细胞按常规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采用标准流式细胞仪和一组单抗检测白血病细胞的抗原表达;应用6号与9号全染色体涂染探针进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析;应用逆转录-PCR技术进行DEK/CAN融合基因和FLT3-ITD突变的检测.结果 t(6;9)易位主要见于M2和M4(M2 4例,M4 2例).所有病例的原始细胞均高表达CD13、CD33,其中4例同时表达HLA-DR、3例同时表达CD34和CD117,1例同时表达CD38,1例同时表达CD15.涂染证实6例患者均涉及6和9号染色体的易位,逆转录-PCR检测显示6例患者的DEK/CAN融合基因均为阳性,其中3例同时存在FLT-ITD突变,6例中的3例经治疗后死亡,生存期分别为3、5和6个月,其余病例仍在缓解中.结论 t(6;9)(p23;q34)为AML少见的再现性异常,伴有t(6;9)(p23;q34)易位的AML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特点,预后大多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q-继发t(20;21)(q11;q11)核型异常恶性血液病的临床和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 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应用20q11/12双色探针、20号和21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20号和21号染色体亚端粒探针以及20号和21号染色体涂染探针对其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 6例20q-继发t(20;21)易位核型异常的患者占本院2000年以来经常规核型分析检测出20q-异常患者总数的2.3%(6/257),其中5例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1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6例患者均经以上各种探针荧光原位杂交证实存在20q-,其与21号染色体易位断裂点也均为q11.结论 der(20)del(20)(q11q13)t(20;21)(q11;q11)与i(20q-)一样,是20q-的较少见的再现性衍生异常,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和髓系疾病,尤其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少数也可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提示该类疾病预后较差,易位可能形成新的融合基因从而在该类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509例不良孕产史遗传咨询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受检对象为我教研室遗传咨询者和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儿科病房的患者 ,来自新疆石河子垦区、玛纳斯、呼图壁、沙湾、精河、博乐、克拉玛依等北疆部分地区。共计 5 0 9例 ,汉族。染色体检查 :5 0 9例中共检出异常核型 16例 ,其中 1例为罕见核型 [1 ] ,检出率为 3.14 %。异常核型中 ,易位 12例 ,占75 % ;倒位 3例 ,占 18.8% ;大 6号染色体 1例 ,占 6 .2 %。异常染色体分析结果 ,见表 1。与国内部分地区同类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比较见表 2 [2 - 7] 。表 1  16例染色体异常核型例数(n=1 6) 核型2 4 6,XX,t(1 7;2 2 )1 4 6,XX,t(3;1 3) (q2 …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2 7岁。其妻曾分娩一个“摇椅足”男孩,该孩子出生后哭声微弱,仅存活8小时。患者父母非近亲婚配,他们共有图1 患者染色体核型 箭头示t(5;1 3)4个子女,其中一子一女为“摇椅足”儿,出生后不久即死亡。分别取患者及其父母、姐姐、外甥外周血进行常规培养、制片显带,每例计数10 0个细胞,分析6个核型。患者核型为4 6 ,XY,t( 5 ;13) ( 5 pter→5 p10∷13q10→13qter;13pter→13p10∷5 q10→5 qter) ,其母核型为4 6 ,XX,t( 5 p13q;5 q13p) ,其他家系成员核型正常。  讨论 表型正常的平衡易位携带者,婚后生育正常或表型正常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患儿出生15天,外生殖器畸形,为确定性别来我院门诊.查体:患儿颅面部发育无异常,身体及四肢发育均正常,上颚近咽部有长1.5cm三角形腭裂口,外生殖器有阴茎、阴囊及女阴样下裂.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做头颅、心脏B超、X线胸片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抽取外周血常规培养,G显带分析,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XY,t(3 ; 17) (3qter→3p13∷17q25→17qter; 17 pter→ 17q25∷3p13→3pter), t(4; 8) (4pter→4q35∷8q13→8qter; 8pter→8q13∷4q35→4qter),见图1.因患儿为社会福利院收养弃婴,其父母情况不详.  相似文献   

19.
患儿 女, 4个月15天, 因发育异常于2021年6月15日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患儿系G3P2, 经剖宫产出生, 出生体重2.35 kg, 头围34 cm, 身长47 cm。入院查体:体重4.6 kg, 身高55 cm, 神清, 长斜头畸形、圆脸、长人中、小嘴、尖下巴、小下颌、手指及脚趾细长、大拇趾宽大等(图1)。心肺腹查体均未见异常, 四肢肌力偏低, 双侧膝腱反射可对称引出。患儿有一2岁的姐姐, 体健。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2023-K-002), 在征得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后, 采集外周血样进行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 结果显示患儿核型为46, XX, der(10)t(9;10)(q34.11;q26.3)pat, 其父亲核型为46, XY, t(9;10)(q34.1;q26.3), 母亲核型未见异常(图2)。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患儿染色体9q34.11-9q34.3区存在约10.13 Mb的重复(chr9: ?130 883 368-141 016 486?)×3(精确断裂点未知), 涉及DNM1、COQ4、SLC2...  相似文献   

20.
患儿 男 出生1天,为第1胎足月顺产。脐带血检查发现核型均为:46,XY,t(8;12)(8pter→8q21.2∷12q24→12qter;12pter→12q24∷8q21.2→8qter)。患者表型正常,其母孕早期重感冒,服药史不详。父母双方非近亲结婚。其母23岁,父23岁,无异常生育史,无家族遗传病史。父母核型检查正常。作者单位:653100云南省玉溪市妇幼保健院  讨论 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虽表型正常,但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可产生18种配子,其中仅1种核型正常,1种为平衡易位携带者,其余为部分三体或部分单体,易导致流产、死胎或生育异常儿。志谢 本核型承湖南医科大学夏家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