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机械通气撤机困难的危重病患者中应用脑钠肽(BNP)指导液体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6例撤机困难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BNP指导组.BNP指导组:当BNP≥200 pg/mL时,利用利尿剂进行液体管理(-1000~-500 mL/d);常规治疗组不常规给予利尿剂控制液体负平衡,由临床医生决定.比较两组患者撤机期间的液体平衡量、BNP变化、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心律失常、急性肾损伤、电解质紊乱)、成功撤机时间、ICU停留时间、ICU死亡率.结果 BNP指导组撤机期间液体平均平衡量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2.5(-797.25,147.25)mL vs-79.5(-356.25,378.50)mL,P=0.007].和常规治疗组比较,BNP指导组的成功拔管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5(23.2,140.7)h vs 39.4(21.5,108.3)h,P=0.035],分组后28 d内非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0(20.0,25.0)d vs 25.0(22.0,26.0)d,P=0.032];ICU停留时间(P=0.777)、ICU死亡率(P=0.7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P=0.032)、重新接受机械通气率(P=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插管率(P=0.376)、心律失常发生率(P=0.497)、MAP≤65 mmHg(P=0.175)、急性肾损伤发生率(P=0.287)、钾异常(P=0.105)、钠异常(P=0.3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机械通气撤机困难的危重病患者中,脑钠肽指导液体管理可以缩短撤机时间,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撤机困难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Feng XW  Zhou XM  Qu WX  Li Y  Li SY  Zhao L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8):2688-2691
目的 探讨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MICU)患者撤机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12例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3例,女49例,年龄(58±26)岁;基础疾病主要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 27例、肺炎20例、哮喘12例、神经肌肉疾病8例等.记录患者入院时基本情况、基础疾病、伴随疾病情况及撤机前的生理指标变化.将患者分为成功撤机组和撤机困难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等分析与撤机困难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撤机困难患者共27例(24.1%),其中基础疾病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AECOPD(x2=6.238,P=0.028)、特发性肺纤维化(x2=5.232,P=0.025)、神经肌肉疾病(x2=14.635,P=0.007),撤机困难比例分别为9/27、2/6、6/8;两组间入院时氧合指数及撤机前氧合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83,2.162,均P<0.05);两组间撤机前的Zubro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037,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严重心功能不全、精神心理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AECOPD及神经肌肉疾病的患者更易出现撤机困难(OR值分别为5.781、4.654、4.012、3.617及2.885).结论 严重心功能不全、精神心理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AECOPD、神经肌肉疾病是MICU患者撤机困难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的氧合功能以及自主行为能力也对撤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在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撤机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78例AECOPD病人的病情资料,根据病人撤机成功与否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年龄、COPD病程、有创通气时间、平均动脉压、血清白蛋白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入住ICU时间、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等与撤机失败的关系。结果:78例病人中有53例(67.95%)撤机成功,25例(32.05%)撤机失败。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较大、有创通气时间较长、血清白蛋白较低和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是AECOPD病人有创通气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多种因素作用导致AECOPD病人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失败,其中年龄较大、有创通气时间较长、血清白蛋白较低、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都是AECOPD病人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黄晓波  蒲虹  吴娅秋 《四川医学》2011,32(12):1873-1876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对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术后撤机的预测价值。方法2010年2月-2011年7月42例接受OPCABG手术患者术后入外科重症监护室(surgicalintensivecareunit,SICU)。根据术后带机时间将患者分为撤机失败组(〉48h)和撤机成功组(〈48h),术前常规进行心脏超声及BNP水平测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础情况、临床结局,分析BNP水平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探讨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42例患者中20例撤机失败,22例撤机成功。撤机失败组心脏超声结果显示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明显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P值分别为0.021和0.009);心功Ⅲ/Ⅳ级患者数量、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分系统(EuroSCORE)评分、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撤机成功组(P值分别为0.029、0.014和0.012)。患者临床结局中,撤机失败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均明显高于撤机成功组(P值分别为0.000、0.009和0.014);BNP与心功Ⅲ/Ⅳ级患者数量(r=0.701)、LVEF(r=-0.6)、带机时间(r=0.757)、住ICU时间(r=0.7)明显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NP为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ddsratio,OR=1.004;95%CI1.001-1.008)。结论BNP水平与OPCABG患者的术前心功能,术后带机时间及住ICU时间明显相关,是预测OPCABG术后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智能脱机模式对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时间、重症监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总住院时间、病死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CENTRAL,SinoMed和ISI Web of knowledge,手工检索初步入选文献的全文和参考文献中所列的相关文献,收集国内外关于智能脱机模式和人工脱机模式比较的随机对照和半随机对照研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治疗评价和定量分析。结果共13篇文献入选,合并分析显示智能化脱机模式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MD=-63.98,95%CI(-108.67,-19.29)]和脱机时间[MD=0.84,95%CI(-1.31,2.99)],降低再插管[RR 0.75,95%CI(0.57,0.98)]和机械通气大于14 d患者比例[RR 0.66,95%CI(0.44,0.99)],但对ICU和总住院时间、病死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相似文献   

6.
朱云峰 《海南医学》2011,22(15):119-123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撤机策略的研究仍是ICU里普遍存在及重要的课题,目前尚无一种公认的最佳撤机方案。序贯通气是有创与无创通气序贯进行,其目的是缩短有创通气的时间,增加撤机成功率。文章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对机械通气撤离影响因素和序贯通气切换点的选择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Background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 has been proposed to shorten the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intubated patients,especially those who fail initial weaning from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MV).However,there are also some discrepancies in terms of weaning success or failure,incidence of re-intubation,complications observed during study and patient outcomes.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update was to specifically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NIPPV on facilitating weaning and avoiding re-intubation in patients intubated for different etiologies of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by comparing with conventional invasive weaning approach.Methods We search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comparing noninvasive weaning of early extubation and immediate application of NIPPV with invasive weaning in intubated patients from 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Web of Knowledge and Springerlink databases.Records from conference proceedings and reference lists of relevant studies were also identified.Results A total of 11 RCTs with 623 patients were available for the present analysis.Compared with IMV,NIPPV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eaning success rates (odds ratio (OR):2.50,95% confidence interval (C/):1.46-4.30,P=0.0009),decreased mortality (OR:0.39,95% CI:0.20-0.75,P=0.005),and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OR:0.17,95% CI:0.08-0.37,P <0.00001) and complications (OR:0.22,95% CI:0.07-0.72,P=0.01).However,effect of NIPPV on re-intubation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R:0.61,95% CI:0.33-1.11,P=0.11).Conclusions Early extubation and immediate application of NIPPV i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invasive weaning approach in increasing weaning success rates,decreasing the risk of mortality and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VAP and complications,in patients who need weaning from IMV.However,it should be applied with caution,as there is insufficient beneficial evidence to definitely recommend it in terms of avoiding re-intubation.  相似文献   

8.
赵奎 《吉林医学》2012,33(19):4090-4091
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原因,探讨对策,提高脱机成功率。方法:对ICU收住的39例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65例次,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5例次脱机失败中,生理学指标变化38例次(58.5%),原发病恶化19例次(29.3%),机械通气策略不当8例次(12.2%)。结论:机械通气脱机失败的原因依次为生理学指标变化,原发病恶化和通气不当。因此,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时应掌握适宜的脱机时间和脱机模式。  相似文献   

9.
曾小丽 《西部医学》2011,23(9):1700-1702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ICU内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意义。方法将40例COPD致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20例。在机械通气到撤机期间A组给予营养支持治疗,B组未行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上机第5天的白蛋白和淋巴细胞数,一次性脱机成功率、一次性脱机成功时间,一次性脱机成功后30分钟与脱机前相比,患者心率和呼吸增加百分率。结果与B组相比,A组患者上机第5天的白蛋白和淋巴细胞数均明显高于B组(P〈0.01),A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高于B组(P〈0.05),一次性脱机成功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A组一次性脱机成功后30分钟,心率和呼吸增加百分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对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强呼吸肌的质量和功能,有利于早期脱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应用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是否可以预测撤机成功.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在自主呼吸试验结束时记录患者呼吸频率(RR)和潮气量(VT),并应用M超声测量评估右侧膈肌移位(DD),记录撤机的结果、机械通气时间,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和ICU死亡率.依据撤机结果,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  相似文献   

11.
李盘石 《当代医学》2010,16(19):101-102
目的研究导致ICU患者困难撤机的医源性因素。方法比较2007年3月~2010年3月间我院ICU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分析困难撤机组与成功脱机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困难撤机组患者气管切开率、较细口径导管使用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意外拔管率、撤机不当率等明显高于成功脱机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气道建立方式、导管口径、院内感染、呼吸机管道的管理、撤机策略等是ICU患者困难撤机的医源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计划性撤机、经验性撤机和智能软件为主导的撤机模式的优劣。方法: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3组:经验性撤机(T组)20例、计划性撤机(SBT组)20例和以智能软件为主导的撤机方式(K组)20例,进行撤机试验。结果:SBT组、K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气管切开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T组,撤机成功率高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BT组与K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性撤机和智能软件为主导的撤机模式均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撤机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冼慧仪  李燕 《中国医疗前沿》2013,(24):106-106,78
目的研究运动疗法对ICU困难撤机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ICU内困难撤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逐步行运动治疗,比较两组2、3、4周后的各项呼吸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3、4周后实验组各指标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ICU住院日和通气日均明显减少。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运动治疗能明显帮助撤机困难患者改善机体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体系对机械通气撤机时机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85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呼吸系统功能评分结果进行分组:3。4分者为撤机A组(44例),5~6分者为撤机B组(41例),并随机选取同期行机械通气的患者(40例)按传统方法撤机,作为传统组,比较3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成功率、再插管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B组和A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4.91±0.87)d和(5.11±1.10)d,均明显低于传统组的(7.84+2.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直接撤机成功率最低,为80.48%,明显低于A组(95.45%)和传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传统组再插管率均为0,B组的再插管率为4.88%;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传统组最高,达27.5%,明显高于A组(11.36%)和B组(14.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影响撤机成功率的情况下,采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3-4分)撤机,具有更短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更低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影响重症监护室COPD患者机械通气困难脱机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桓台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ICU收治的使用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对成功脱机组与困难脱机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别调查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得数据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6.43)、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20分(OR=10.39)、白蛋白<25 g(OR=3.86)、BNP>6000 pg/L(OR=25.67)、感染因素(CPIS)评分>10分(OR=5.17)、PCO2>90 mmHg(OR=2.89)为影响AECOPD患者顺利脱机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OR=8.39)、白蛋白(OR=5.96)、BNP(OR=28.92)为影响AECOPD患者顺利脱机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1)。结论在ICU行机械通气COPD患者中,年龄、白蛋白、CPI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BNP均是影响患者脱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干预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进行机械通气大于或等于48 h 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口腔冲洗组36例(对照组)、口腔冲洗结合气囊上滞留物引流组37例(气囊上滞留物引流组)和口腔冲洗、气囊上滞留物引流联合半坐位组37例(集束化组),观察3组患者 VAP 发生率、VAP 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和住 ICU 时间。结果气囊上滞留物引流组和对照组在机械通气第3、7天 VAP 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集束化组与对照组在 VAP 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大于9 d 与气囊上滞留物引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机械通气时间和住 ICU 时间明显缩短。一旦发生 VAP,3组患者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严格执行半坐卧位,加强口咽部各环节的干预管理,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三种不同撤机方式[GCS评分、感染控制窗、自主呼吸试验(SBT)]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撤机方式随机分为GCS评分组、感染控制窗组、SBT组,每组各40例。3组均采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压力支持方式(SIMV+PSV)行机械通气。GCS评分组待GCS评分达15分,稳定2 h至窗口期出现;感染控制窗组待肺部感染明显控制时判为"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SBT组待SBT成功后,拔除气管导管改无创通气直至脱离呼吸机。动态观察3组患者机械通气前通气及氧合指标、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重新插管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 GCS评分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其他两组(P均〈0.05),感染控制窗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SBT组(P均〈0.05);GCS评分组、感染控制窗组的VAP发生率均低于SBT组(P均〈0.05),但GCS评分组、感染控制窗组的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重新插管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GCS评分撤机方式治疗可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可减少VAP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苏学会  赵萍  胡江涛  杨明  刘桂荣 《医学综述》2012,(24):4281-4282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试验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在撤离有创通气中的可行性,寻找最佳的撤机方式。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有创机械通气需要撤机的患者100例,在排除无创机械通气禁忌证的情况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自主呼吸试验中的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SV)(2 h)直接撤机;试验组采用低水平PSV(30 min)法,撤机后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再插管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VAP的发生率、再插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自主呼吸试验低水平PSV(30 min)联合无创机械通气能尽早撤机,减少有创通气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的效果与优缺点.方法 选择呼吸监护室的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62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治疗组)与肠外营养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瑞高,对照组给予一般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血气、营养指标变化、撤机、住ICU与营养支持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除住ICU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外,其余指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肠外营养支持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0%,局部出血、诱发/加重心力衰竭、气胸/血气胸、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7%、20%、17%、10%;肠内营养支持出现腹胀、恶心、呼吸机相关肺炎、脱管、误吸各占31%、22%、19%、15.6%、12.5%.结论 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一样可取得较好疗效,但肠内营养方便,并发症较轻,可缩短住ICU时间,更适合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是花费低、效果好的营养支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背景 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率较高,近年来超声已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评估中,如评估撤机前患者的心功能,但在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胸部超声应用不多。目的 探讨胸部超声对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2017年6月-2018年12月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5例持续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脓毒症患者,在其符合机械通气撤机筛查条件后采用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SV)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于SBT前及SBT 30 min后进行胸部超声指标检测,获得肺部超声评分(LUS)、膈肌位移值(DE)、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和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并计算浅快呼吸指数(RSBI)、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BSI)和膈肌增厚分数(DTF)。对符合临床撤机标准者进行撤机,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胸部超声对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最终纳入50例患者,其中撤机成功组35例,撤机失败组15例。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患者SBT后LUS、SBT前DTF、SBT后DTF、SBT后D-RB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失败组患者SBT后LUS较SBT前上升(P<0.05),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患者SBT后DTF均高于SBT前(P<0.05)。SBT后LUS、D-RSBI及SBT前后DTF预测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9、0.895、0.738、0.891。SBT后LUS<15.5分、SBT后D-RSBI<1.41次?min-1?mm-1、SBT前DTF>22.9%、SBT后DTF>33.2%预测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分别为0.730、0.867、0.866、0.886,特异度分别为0.800、0.829、0.667、0.867。结论 胸部超声对脓毒症患者撤机结果有预测价值,SBT后LUS<15.5分、D-RSBI<1.41次?min-1?mm-1、DTF>33.2%对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