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4岁.因"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4个月"于2012年2月5日入本院血液科.患者4个月前因"发现全身淋巴结肿大1年,进行性增大2个月"行左颈部淋巴结切除活检术.淋巴结病理:套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CD20:弥漫+,CD5:+,CyclinDl:+,CD10:-,Bcl-6:-,CD23:-,Ki-67:30%;胸腹部CT报告:双侧腋窝、双侧锁骨上、腹膜后及腹腔内广泛的多发肿大淋巴结影,巨脾.骨髓穿刺组织病理:套细胞淋巴瘤累犯骨髓.病程中体质量明显减轻,明确诊断为套细胞淋巴瘤Ⅳ期B组.2011年10月17日行标准剂量R+HyperCVAD[A+B](方案中含糖皮质激素)方案化疗.  相似文献   

2.
多毛细胞白血病(HCL)简称"毛白",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属慢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临床特点为起病隐袭,慢性病程,反复感染,脾脏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脏肿大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骨髓常干抽,血、骨髓或肝脾中出现特征性多毛细胞增生[1].HCL根据临床侵袭程度、细胞免疫表型及治疗反应等可分为两类,即经典型和变异型[2].一般认为,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CD25、CD103双阳为经典型(HCL-C);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阴性,CD25阴性、CD103阳性或阴性为变异型(HCL-V).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临床意义。结果:48例颈部淋巴结肿大中,18例淋巴结增生,12例淋巴结炎,7例淋巴结核,2例恶性淋巴瘤,9例淋巴结转移癌。结论:通过高频彩超检查淋巴结声像图特点可初步判断淋巴结肿大的性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早期必要依据,是一种非创伤性、且具有重要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和翠春  张云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4):1392-1393
例1:患者男,27岁,2001年5月发现头昏、四肢酸软、无力、伴发热、盗汗,做骨穿报告骨髓有核细胞增生Ⅲ级。原幼淋巴细胞95%,确诊为ALL-L1。查体:右颈部数枚0.2cm大小淋巴结,活动、无压痛、胸骨轻压痛,肝、脾无肿大。自2001年6月~2002年1月进行化疗7次,用异环磷酰胺、吡喃阿霉素、长春新碱及强的松方案3个疗程,西艾克、去甲氧柔红霉素、甲强龙方案一疗程。其中第一次化疗后右颈部淋巴结消退、骨压痛减轻,但以上化疗后骨髓像均未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5.
张峰 《中国医药指南》2013,(24):131-132
目的探讨咽炎继发头颈痛的诊断治疗与颈部淋巴结持续肿大的关系。方法咽炎继发头颈痛,出现颈部淋巴结持续肿大超过2周,与未出现组比较。结果未出现颈部淋巴结持续肿大组咽炎后头颈痛可自愈;出现颈部淋巴结持续肿大组咽炎继发头颈痛,未经治疗,症状难以缓解,颈部制动治疗有效。结论咽炎伴颈部淋巴结持续肿大继发头颈痛,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EB病毒检测与颈部淋巴结钉吸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EB病毒检测的842个病例、颈部肿大淋巴结针吸339例、两者同时检查者63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EB病毒检测阳性符合率为94.7%;颈部淋巴结针吸阳性者仅小部分为鼻咽癌转移;两者结合则未发现假阳性与假阴性。结论 EB病毒检测与颈部淋巴结针吸联合可成为鼻咽癌诊断及检测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对比增强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颈部淋巴结性质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07~2020-08本院8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动态对比增强与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MRI动态对比增强联合ADC值在颈部淋巴结性质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中恶性病变43例,占比53.75%;颈部淋巴结恶性病变患者ADC值低于良性病变患者,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各指标及联合检测诊断的AUC分别为0.640、0.650、0.779、0.806,均有一定诊断性能,且以联合检测的价值更高。结论:MRI动态对比增强联合ADC值在颈部淋巴结性质评估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临床早期筛查颈部淋巴结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颈部良恶性肿大淋巴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特点,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近年来我院就诊的150例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颈部检查,按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良性淋巴结肿大组及恶性淋巴结肿大组,分析其各自超声图像特点,并进行对比。结果①良性淋巴结肿大组43例(反应性淋巴结23例,结核性淋巴结20例),恶性淋巴结肿大组107例(淋巴瘤26例,转移性淋巴结81例)。②恶性淋巴结肿大组的患者淋巴结长径/短径(L/S)〉2者有94例(87.8%),淋巴结边缘模糊有60例(56.1%),淋巴门消失101例(94.4%),与良性淋巴结肿大组相比[分别为9例(20.9%)、7例(16.3%)、8例(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淋巴结肿大分为中央型、边缘型、淋巴门型、混合型及无血流型5种血流分布类型,良性组的比例分别为16.3%、9.3%、46.5%、18.6%、9.3%,恶性组比例分别为32.7%、24.3%、22.4%、13.1%、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有助于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6岁,因"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半天"就诊于当地医院,门诊B超检查示:"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诊断为"颈部淋巴结肿大查因",于2010-06-05入住当地医院儿科。患儿于半天前体检时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伴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4岁。于1995年2月出现两侧颈部、腹股沟淋巴结群肿大,以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同年5月肿大淋巴结完全消退,病程中伴有不规则发热,1996年12月再次出现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群肿大,增长迅速,轻微疼痛,以左侧颈部淋巴结群肿大为主,并融合成拳头样大小,质地中,压痛不明显,病史无明显感染、药物、疫苗及血制品等使用史,血培养及血白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表现,为临床提供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穿刺活检,手术病理对照及跟踪随访,研究每个病例的声像图特征与表现,进行分类总结。结果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符合率达95%。结论超声可以判断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程度、波及范围、性质、与周围脏器及血管的关系,具有无创性、无痛性、安全性、可重复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准确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2021年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手术病理检查和高频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频超声检查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70例患者中,有51例经高频超声检查被诊断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其中有48例同时被病理检查认定为颈部淋巴结结核;高频超声检查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灵敏度为87.27%,特异度为80.00%,漏诊率为12.73%,误诊率为20.00%,约登指数为67.27%;48例真阳性患者的高频超声图像特征表现为颈部淋巴结有呈串状排列,也有单发,外形趋圆形,L/T小于2,内部回声不均质,表现为低回声、无回声、强回声混杂,淋巴门偏移、狭窄或消失,淋巴结边界模糊,相互融合。结论:高频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较好地帮助临床医生进行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颈部浅表肿大淋巴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我院90例颈部浅表肿大淋巴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对良性淋巴结与恶性淋巴结进行鉴别诊断,分别了解良性淋巴结与恶性淋巴结的长短经、边界、内部回声、血流情况等,并进行对比。结果颈部良恶性淋巴结在超声中显示的长短经比例、边界、内部回声、血管阻力指数、血流信号以及淋巴结门等多方面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具备安全、简单、有效等优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CD44V6、E—cad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D44V6,E-cad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鼻咽癌(NPC)的发生,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22例鼻咽癌组织,20例鼻咽部慢性炎症的粘膜组织中的CD44V6,E-cad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V6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2.46%)显高于鼻咽部慢性炎症的粘膜组织(30%),(P<0.05),CD44V6的阳性表达与鼻咽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鼻咽癌组织中E-cad的阳性表达率(57.33%)显低于鼻咽部慢性炎症的粘膜组织(100%),(P<0.01)。鼻咽癌组织的E-acd阳性率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CD44V6,E-cad的阳性表达与鼻咽癌组织的的组织分型和生存率无关(P>0.05)。结论:鼻咽 癌组织中CD44V6蛋白的高表达和E-cad的低表面与NP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密切相关,提示CD44V6表达的上调和E-cad的低表达或缺失可作为NPC患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确诊为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患儿的资料。结果儿童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例近年来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皮疹、淋巴结肿大、体质量下降为主,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50个/mm^3,特征型皮疹具有诊断意义,血培养、骨髓培养阳性率高;伊曲康唑口服液疗效较好。结论马尔尼菲青霉菌成为广州地区儿童艾滋病(AIDS)合并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淋巴结肿大、特征性皮疹,基本发生于CD4+淋巴细胞计数<50个/mm^3的患儿,可通过血、骨髓培养及皮肤活检确诊,治疗使用伊曲康唑口服液安全、有效、可及性高。  相似文献   

16.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NHL)在组织病理学上称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临床上并不少见,易误诊为急性淋巴结炎。现将本院1987年以来全部经病理证实并住院治疗的5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均为中青年,平均年龄31岁。均有急性发热,可达39~40.2℃,均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和触痛,质韧不伴红肿,其中单纯颈部淋巴结肿大3例,伴腋下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各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行颈部淋巴结穿刺的患者28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见病因及其细胞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82例颈部淋巴结穿刺患者中,良性反应性增生97例,淋巴结转移性癌90例,淋巴结化脓性炎50例,淋巴结结核性肉芽肿性炎35例,淋巴瘤10例。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的恶性肿瘤中,以鳞癌最多见,其次为腺癌。结论:细针针吸细胞学可以用于颈部淋巴结肿大疾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简单实用、准确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小儿颈部淋巴结肿大是小儿外科门诊的常见病.对于慢性非特异性无痛性颈淋巴结肿大,病史超过4周,又无伴随症状、体征的患儿,诊断上往往无所适从.笔者检索小儿慢性淋巴结肿大的相关文献,对小儿慢性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分类、临床特点和检查方法的选择作一综述.其目的在于为临床鉴别诊断小儿颈淋巴结肿大提供线索,从而形成一合理的小儿颈淋巴结肿大评估方法,避免误诊漏治.  相似文献   

19.
裴学玉  徐春华  池云  胡志亮 《安徽医药》2023,27(9):1783-1786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菊池病)合并无菌性脑膜炎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 2022年 6月 10日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 1例以发热、头痛、呕吐为首发临床表现的菊池病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病人不明原因高热,头痛、呕吐,颈部淋巴结多发肿大,外院结核感染 T细胞斑点试验为阳性,怀疑为结核性脑膜炎转入该院,入院后血清学、脑脊液化验无结核感染依据,予经验性抗病毒、抗感染、降颅压治疗后未见好转,后经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菊池病,予糖皮质激素口服后体温降至正常,头痛症状缓解,随访了解到病人颈部肿大淋巴结缩小,未有复发。结论菊池病合并无菌性脑膜炎临床上有些医生认知不足,容易误诊误治,对于有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伴有无菌性脑膜炎表现的病人要注意考虑菊池病可能,尽早行淋巴结穿刺活检可及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本例有如下特点:一、少年男性、不规则高热3个月,可自动退热伴大量出汗;二、肝脾肿大,脾大呈进行性;三、病程很快恶化、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黄疸、全身出血、抽搐、昏迷;四、常验室检查:全血细胞减少,乙型肝炎表面抗原1:32阳性,死前转氨酶一度升高,现结合病史应考虑下列诊断: 一、疟疾:本病可呈不规则热型,体温波动大,可自动退热伴盛汗及肝脾肿大,反复发作可贫血、黄疸,恶性疟疾严重者可发生抽搐与昏迷(脑型疟疾),本例病程3月,血片及骨髓穿刺涂片均未找到疟原虫,病程中出现淋巴结肿大、全身出血倾向等、不符合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