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微创外科新概念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微创外科是指以最小的侵袭或损伤达到最佳外科疗效的一种新的外科技术。自 1987年法国医生Mouret用腹腔镜作胆囊切除术获得成功后 ,“微创外科”的新概念才逐渐形成[1] 。现在 ,除腹腔镜外科手术外 ,胸腔镜外科、内镜外科、介入治疗等也被列入到“微创外科”中 ,随着医学和高新技术的发展 ,“微创外科”的内涵还可能会不断扩大、丰富和完善。以下就个人对“微创外科”的认识谈些粗浅的体会 ,供同道们参考。一、传统外科中的微创理念外科最基本的技术就是手术 ,而手术总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侵袭或损伤。尽量减少手术对机体的损害 ,…  相似文献   

2.
脾脏外科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脾脏外科理论与实践内容不断积累,现代脾脏外科的理念已经确立,形成了具有初步框架的理论结构及良好的发展态势,已进入脾脏功能深入研究阶段,即不仅认识到脾脏本身疾患和功能,更重要的是认识和丰富了脾脏参与和调节其他器官的作用,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脏对其的影响、脾脏在肿瘤进展过程中的变化、脾脏内分泌对机体影响等。这些也显示出脾脏外科已经成为现代外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脾外科畅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进入 2 0 0 0年的今天 ,医学界对脾脏具有多种功能已成共识 ,但是 ,这个结论 ,得来非易 ,是历经 50多年的认真探索 ,深入研究才获得的。“没有脾功能 ,何来脾外科” ,脾外科是对脾功能认识的加深而逐渐发展的 ,可以认为脾功能的研究是脾外科茁壮成长的核心。一、世纪回眸回顾对脾功能认识的沿革是漫长的 ,最初是全盘否定 ,认为脾脏毫无功能 ,然后经过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 (OPSI)的发难 ,促吞噬肽 (tuftsin)的发现 ,肯定了脾脏有功能的论点 ,导致保脾手术兴起 ,而进入现代。1.历史陈迹———切脾无害论 :传统看法认为脾脏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腹部微创外科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腹腔镜外科”作为“微创外科”的代表 ,以微创、美容、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国内外开展腹腔镜手术十余年来 ,“腹腔镜外科”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就“微创外科”的概念和腹腔镜在腹部外科应用的一些现状及进展作一粗略阐述。一、什么是微创外科2 0 0 1年 6月 ,黄志强院士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全国微创外科新进展研讨会”上对“微创外科”的概念做了全面阐述。黄院士认为所谓“微创外科”不仅仅是针对手术局部创伤而言 ,更重要的是指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 ;“微创外科”和“外科创伤微型化”是统一而又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自1987年法国外科医生Mouret完成世界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外科已经历25年的迅猛发展,我国腹腔镜外科发展亦经历20年。我们有幸在我国腹腔镜外科发展之初即参与其中,见证了我国腔镜外科发展的历史。当今腹腔镜外科众多成绩让我们欣喜若狂、无所适从,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标志着微创外科的成熟,微创外科“信息爆炸时代”已经来临,但新的问题必将出现并亟待解决,关键是是否我们对每一问题的认识与处理都足够理性。  相似文献   

6.
微创外科的发展与21世纪的外科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是近20年来高速发展的新兴学科,而它的主体--内镜外科(endoscopic surgery)却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可追溯至200年前内镜的起源。内源“endoscopy”一词起源于希腊语,“endo”指内部之意,风镜外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处于停 滞状态,直到1978年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问世,才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纪元^〔1〕。内镜外科的发展和形成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尚德俊教授对外科血瘀症的研究与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德使教授是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外科专家,对外科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对外科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尤其对外科血瘀症研究,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外科血瘀症的渊源、演变,以及历代医家关于血瘀症的认识和理论;总结外科血瘀症疾病及其活血化瘀法治疗经验,发展了中国传统外科学、传统“瘀血”理论和实践,而且丰富了现代外科学理论和临床内容,对外科血瘀症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l对外科血瘀症的研究和总结。;,尚德使教授对中国传统医学文献进行了深人学习和研究,总结外科血瘀症的独特理论和活血化瘀法治…  相似文献   

8.
微创观念是现代外科发展的中心思想和追求目标,如何在总体上给患者带来最小损伤的同时达到最佳的疗效一直是现代外科发展探讨的问题。同样,在脾脏外科领域,人们对“无辜性脾切除”的质疑,继而对脾脏功能的研究,系列脾保留手术的开展,以及一些手术相关技术的改进等都是遵循微创观念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微创观念始终贯穿于现代脾脏外科的发展,对脾脏外科未来的发展也起到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在稿约中声称 :“……本刊提倡并优先采用选题紧密结合临床实践 ,重视对外科临床具有指导意义的文稿 ,而不刊登纯基础理论研究文稿”。对这一点 ,不少人可能会持有异议。首先 ,我们无法清楚界定“为临床服务的实验研究”和“纯基础理论研究”的分野。因为 ,许多来自实验室的发现 ,人们一开始并不能认识到它们的应用价值。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在实验室里发现中子可以引发铀 2 35裂变的科学家们无论如何不能想象几十年之后 ,这一伟大的发现为原子弹和反应堆的制造奠定了理论基础。还有孟德尔利用豌豆做的著名实验 ,…  相似文献   

10.
微创外科的概念与范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 9年我国著名外科学家巢振南教授指出 :近2 0年来 ,由于纤维内镜技术的日益发展 ,在腹部外科领域中 ,内镜不仅在诊断而且在治疗方面已逐渐占有重要位置 ,正在改变外科医师的某些观念、训练和组织结构 (腹部内镜外科 ,1990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1年时任中华医学杂志社社长的廖有谋先生在“近代外科学的发展趋势”中指出 :在近代外科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外科三大趋势为有限化、取代化和显微化 (中华外科杂志 ,1991,2 9:6 5 9)。最近 ,黄志强院士指出 :“微创应是外科学发展的理念”(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 0 0 1,1:1)。回…  相似文献   

11.
近半世纪胃癌外科治疗变革与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1881年Billroth首例胃癌切除成功后,随着外科学与肿瘤学的迅猛发展,历经了60—70年,胃癌外科治疗从安全关走出。遵循着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胃癌手术切除范围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到过大,再缩小,再选择扩大的“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由认识偏颇逐渐走向合理。本文简要叙述、分析近半个世纪胃癌外科治疗的发展变革历史,以期更科学、合理地掌握胃癌的现代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2.
实验外科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临床医学包括外科学又是借助于基础医学的发展而寻得认识疾病的新观点,防治疾病的新途径。几经发展,实验外科已超出早期旨在验证或改进外科临床的“动物外科”。实验外科今天已经成为外科应用基础研究的主体。外科研究工作者们在实验室利用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新理论、新成就来深化以至重新认识外科问题,将外科研究从器官、组织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同时也从其中寻出外科疾病治疗的新途径、新手段。这可能是外科临床学家和实验外科学者们都有的感受。外科与基础、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之间的…  相似文献   

13.
半个世纪以来肝、胆、胰外科的发展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中华外科杂志创刊已届 50年 ,半个世纪以来 ,她指导着我国外科事业的发展 ,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外科学体系 ,其中以肝、胆、胰、脾外科的发展更令人瞩目。肝脏外科技术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已经容许进行广泛的肝切除术。CarlLangenbuch( 1888年 )被认为是有目的地施行肝切除术的第一位外科医生。 1911年Wen del在肝门外结扎右肝动脉和右肝管沿Cantlie线切除肝右叶 ,从此开始了解剖学与外科学的结合而推动肝外科发展。1.肝脏的出血与止血 :贯穿着整个肝脏外科的问题是“出血”与“止血”。多少年来 ,外科医…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脊柱外科作为骨外科中一个重要的亚学科已具雏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脊柱外科理论与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脊柱损伤和疾病学的基本病理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促使骨科医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脊柱外科临床治疗所应达到的目的以及相应应采取的治疗方法。为此,在1999年我们开始着手创办专门立足于脊柱外科领域的杂志——《脊柱外科杂志》。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该刊终于在2002年10月获得国家出版总署批准,并于2003年月2月正式出版发行。创办至今,《脊柱外科杂志》秉承办刊宗旨,尽最大努力为脊柱外科医师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历经10年,《脊柱外科杂志》翻过了厚重的一页。脊柱外科医师的进步源于理论与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美国胸心血管外科协会第87届年会于2007年5月5日在华盛顿举行。AATS现任主席Lytle阐述了现代胸心外科的演变及面临的挑战,倡导在进行扎实的外科基础训练的同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未来的胸心外科将越来越向复合外科技术的方向发展。大会专门开设了Lillehei住院医师论坛和“做学术型外科医师”专题,从不同角度强调胸心外科医师进行科学训练及临床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后微创外科时代的肝胆胰外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传统普通外科的极盛时代20世纪过去了,年长的外科学家都曾见证,20世纪后半期外科学的迅速发展,在这短短的50年中,新的领域的开拓、新的“禁区”被打开,使人眼花缭乱。外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医疗上的巨大成就,例如人工心肺机的发明、心脏血管外科的发展、临床器官移植的成功、重症ICU的建立、创伤、感染的代谢研究、肠外营养支持的应用癌症外科治疗、微创外科思潮的兴起。均标志着外科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7.
在这里,对于微创外科,我使用了外科的“进化”而非外科的革命。生物进化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而不是“革命性”的改变;社会进化亦是从简单到复杂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微创外科技术的历史与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微创外科的概念 “微创”是贯穿外科学始终的科学观念。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医学家Hippocrates就曾告诫医生“不要做得过多”,这已经蕴涵了“尽可能小”的微创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在医学领域的深人发展,微创业已成为现代外科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根据流行病学的概念 ,临床试验 (clinicaltrials)是用来评价药物、疗法和预防性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医学研究方法 ,属于实验性研究的范畴。正如我国现代外科开拓者之一曾宪九教授指出 :临床试验“是在临床医疗工作中进行的 ,研究内容与临床医疗工作有直接关系 ,涉及如何通过研究去解决或改进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是与临床医疗工作密切结合进行的”。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开展临床试验 ,对提高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病因和预后研究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临床试验是临床医学进步的重要前提。循证医学 (EBM )尤其重视…  相似文献   

20.
外科新理念:损伤控制性手术   总被引:82,自引:2,他引:80  
传统外科的手术操作包括进路、显露、止血、切除、重建、引流等,外科医师应严格遵守操作原则,做到理想完美。但是在现代危重外科中,由于忽视了病人的生理状态,往往手术获得成功,但病人最终仍死亡。因此在外科危重病人,特别是严重损伤病人的救治中,外科医师的理念应从传统的手术治疗模式中摆脱出来,应该将病人的存活率,而不是手术的成功率,放在首要位置。由此产生的“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理念近年来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从仅适用于濒死的损伤病人的外科技术拓展为危重病人外科治疗一种新的理念。本文旨在复习文献并结合自己的治疗体会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