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OPCABG)与传统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nventional 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CABG)移植血管通畅性。方法利用瞬时血流测定技术(transit-time flow meter,TTFM)对105例CCABG和140例OPCABG移植血管进行测量,并记录平均流量(mean flow,Qm)及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结果2组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2组旁路移植血管数目及血管材料无差异。流量测定结果,乳内动脉OPCABG组(n=101)Qm(37.2±26.6)ml/min,PI3.3±1.3;CCABG组(n=75)Qm(39.5±21.8)ml/min,PI3.3±1.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t=-0.612、0.000,P>0.05),大隐静脉流量两组也无显著性差异[OPCABG组(n=335)Qm(36.8±27.4)ml/min,PI3.1±1.5;CCABG组(n=281)Qm(40.9±...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骨-髌腱-骨(bone-patellar tendon-bone,B-PT-B)和自体腘绳肌腱(hamstring tendon,HT)进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单束重建后的移植物愈合形态和前向稳定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1996年7月~2005年5月,我所对134例急性ACL断裂施行膝关节镜下ACL单束重建,移植物分别为自体B-PT-B和HT,其中51例为去除金属内固定而二次入院手术(术后6~46个月,平均13.8月),根据移植物种类将51例分为2组:B-PT-B组(n=14)和HT组(n=37),比较关节镜下移植物愈合形态,采用膝关节韧带位移测量仪(KT-2000)分别在屈膝30°和90°时测量前向松弛度。结果 B-PT-B组和HT组重建韧带形态学表现如下:韧带完整分别占85.7%(12/14)和86.5%(32/37),断裂〈1/2分别占14.3%(2/14)和13.5%(5/37),2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滑膜完整分别占57.1%(8/14)和64.9%(24/37),部分滑膜覆盖分别占28.6%(4/14)和27.0%(10/37),无滑膜覆盖分别占14.3%(2/14)和8.1%(3/37),2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501,P=0.779);滑膜内有血管形成分别占57.1%(8/14)和64.9%(24/37),2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259,P=0.611);有"独眼征"(cyclops)形成分别占14.3%(2/14)和10.8%(4/37),2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2组前向松弛度在屈膝30°时分别为(2.2±0.5)、(1.8±1.4)mm(t=1.039,P=0.304),90°时分别为(1.2±0.6)、(1.1±0.7)mm(t=0.472,P=0.639)。结论急性期采用自体B-PT-B和HT单束重建ACL,在韧带愈合形态学表现和重建的前向稳定性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主干病变冠心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6月392例左主干病变冠心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资料。其中OPCAB组279例(71.2%),CCABG(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113例。比较2组术后早期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OPCAB组搭桥(4.17±0.86)支/人,CCABG组搭桥(4.24±0.94)支/人(t=-0.710,P=0.478)。2组新发心房纤颤[31例(11.1%)vs 8例(7.1%),χ^2=1.459,P=0.227]、围术期心肌梗死[7例(2.5%)vs 3例(2.7%),χ^2=0.000,P=1.000]、肾功能不全[9例(3.2%)vs 4例(3.5%),χ^2=0.000,P=1.000]、肺部并发症[15例(5.4%)vs 6例(5.3%),χ^2=0.000,P=1.000]差异无显著性。OPCAB组手术死亡[2例(0.7%)vs 5例(4.4%),χ^2=4.368,P=0.037]、呼吸机使用时间[中位数20 h(8-48 h)vs 51 h(14-130 h),Z=-2.823,P=0.005]、ICU停留时间[51h(38-141)h vs 92 h(42-352)h,Z=-2.618,P=0.009]、术后输血量[500 ml(200-1200)ml vs 800 ml(400-2100)ml,Z=-2.411,P=0.016]、二次开胸[5例(1.8%)vs 10例(8.8%),χ^2=9.052,P=0.003]、神经系统并发症[3例(1.1%)vs 9例(8.0%),χ^2=10.647,P=0.001]方面明显优于CCABG组。结论OPCAB在左主干病变冠心病患者中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Zou L  Chen XJ  Xu M  Chen W  Wang LM  Huang FH  Chen X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2):1109-1113
目的 研究年龄及糖尿病因素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桡动脉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应用自体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64例,分为4组:老年非糖尿病组14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70±4)岁;老年糖尿病组1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8±5)岁;年轻非糖尿病组2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3±5)岁;年轻糖尿病组12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1±6)岁.用电镜观察、比较4组患者桡动脉内膜及中膜的超微结构.结果 扫描电镜下4组患者内皮细胞脱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082,P=0.000);两两比较发现,老年糖尿病组与老年非糖尿病组、年轻糖尿病组与年轻非糖尿病组内皮细胞脱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糖尿病组与年轻糖尿病组、老年非糖尿病组与年轻非糖尿病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射电镜下观察糖尿病组患者桡动脉可见平滑肌细胞性泡沫细胞的出现以及平滑肌细胞向内膜下迁移倾向.对样本内皮细胞的结构、组织水肿的程度、内皮细胞中线粒体的形态学改变3个方面进行半定量评分,年轻非糖尿病组总评分低于年轻糖尿病组(1.32±0.20比4.38±0.30),老年非糖尿病组总评分低于老年糖尿病组(1.43 ±0.20比4.67±0.30);四组总评分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年龄因素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1.24,P=0.270),糖尿病因素有统计学意义(F=41.22,P=0.000),年龄和糖尿病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F=1.05,P=0.309).结论 经过改良Allen实验及多普勒超声筛选后,不伴糖尿病的老年人与年轻人桡动脉质量相近,而糖尿病患者桡动脉质量明显差于非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癌微创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4年5月112例Ⅱ、Ⅲ期食管癌行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53例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为微创组,59例接受传统开放食管癌切除术为开放组。结果微创组淋巴结清扫数目(26.3±7.7)枚,显著多于开放组(20.6±8.2)枚(t=3.788,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6%(12/53),明显低于开放组62.7%(37/59)(χ~2=18.216,P=0.000)。微创组心律失常发生率3.8%(2/53),显著低于开放组15.2%(9/59)(χ~2=4.155,P=0.042);肺部感染发生率1.9%(1/53),显著低于开放组15.2%(9/59)(χ~2=4.602,P=0.032);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3.8%(2/53),显著低于开放组18.6%(11/59)(χ~2=6.018,P=0.014)。微创组胃排空障碍发生率1.9%(1/53),与开放组3.4%(2/59)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乳糜胸发生率3.8%(2/53),与开放组1.7%(1/59)无统计学差异(χ~2=0.009,P=0.925);吻合口漏发生率3.8%(2/53),与开放组3.4%(2/59)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吻合口狭窄发生率3.8%(2/53),与开放组5.1%(3/59)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结论 MIS可以更好地进行淋巴结清扫,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和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不常规使用抗生素情况下,择期低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胆囊破裂是否对术后切口感染等造成影响。方法对我院2014年1~12月226例择期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胆囊破裂组与非破裂组手术时间、术后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胆囊破裂组手术时间(54.4±3.8)min,明显长于非破裂组(45.1±2.8)min(t=-19.046,P=0.000);胆囊破裂组胆囊与周边粘连、胆囊三角粘连比例较非破裂组明显增多(χ~2=72.756,P=0.000;χ~2=48.836,P=0.000);术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非破裂组[(13.37±3.12)×10~9/L vs.(9.50±2.43)×10~9/L,t=10.502,P=0.000;(82.91±5.29)%vs.(76.32±7.18),t=6.037,P=0.000];术后切口感染胆囊破裂组1例,非破裂组2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529);术后住院时间2组均为(4.5±0.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0,P=1.000)。结论择期低危LC术中胆囊破裂患者无须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术后切口感染、住院时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在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完成的57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A组24例,对支气管动脉进行优先处理;B组33例,未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术中遇到特殊情况则中转开胸。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液总量、带管时间、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等。结果 A组手术时间(154.2±44.8)min,明显短于B组(191.4±55.3)min(t=-2.710,P=0.009);术中出血量(236.4±135.3)ml,明显少于B组(340.3±215.7)ml(t=-2.078,P=0.042);术后引流液总量(1342.6±132.7)ml,明显少于B组(1855.7±351.3)ml(t=-6.798,P=0.000)。2组中转开胸率分别为8.3%(2/24)、9.1%(3/33),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术后引流时间分别为(7.7±3.1)、(8.5±4.2)d,无统计学差异(t=-0.789,P=0.433);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3±3.4)、(11.4±4.5)d,无统计学差异(t=-1.006,P=0.08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2/24)、12.1%(4/33),无统计学差异(χ~2=0.001,P=0.982)。围手术期均无死亡,2组患者平均随访20.6、28.3月,均无复发、死亡,无肺坏死、支气管胸膜漏、食管漏等严重并发症。2组患者改善症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5%(21/22)vs.92.9%(26/28),χ2=0.000,P=1.000],针对咯血症状,A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100.0%(14/14)vs.71.4%(15/21),Fisher检验,P=0.033]。结论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安全、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在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完成的57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A组24例,对支气管动脉进行优先处理;B组33例,未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术中遇到特殊情况则中转开胸。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液总量、带管时间、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等。结果 A组手术时间(154.2±44.8)min,明显短于B组(191.4±55.3)min(t=-2.710,P=0.009);术中出血量(236.4±135.3)ml,明显少于B组(340.3±215.7)ml(t=-2.078,P=0.042);术后引流液总量(1342.6±132.7)ml,明显少于B组(1855.7±351.3)ml(t=-6.798,P=0.000)。2组中转开胸率分别为8.3%(2/24)、9.1%(3/33),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术后引流时间分别为(7.7±3.1)、(8.5±4.2)d,无统计学差异(t=-0.789,P=0.433);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3±3.4)、(11.4±4.5)d,无统计学差异(t=-1.006,P=0.08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2/24)、12.1%(4/33),无统计学差异(χ~2=0.001,P=0.982)。围手术期均无死亡,2组患者平均随访20.6、28.3月,均无复发、死亡,无肺坏死、支气管胸膜漏、食管漏等严重并发症。2组患者改善症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5%(21/22)vs.92.9%(26/28),χ2=0.000,P=1.000],针对咯血症状,A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100.0%(14/14)vs.71.4%(15/21),Fisher检验,P=0.033]。结论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安全、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在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完成的57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A组24例,对支气管动脉进行优先处理;B组33例,未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术中遇到特殊情况则中转开胸。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液总量、带管时间、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等。结果 A组手术时间(154.2±44.8)min,明显短于B组(191.4±55.3)min(t=-2.710,P=0.009);术中出血量(236.4±135.3)ml,明显少于B组(340.3±215.7)ml(t=-2.078,P=0.042);术后引流液总量(1342.6±132.7)ml,明显少于B组(1855.7±351.3)ml(t=-6.798,P=0.000)。2组中转开胸率分别为8.3%(2/24)、9.1%(3/33),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术后引流时间分别为(7.7±3.1)、(8.5±4.2)d,无统计学差异(t=-0.789,P=0.433);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3±3.4)、(11.4±4.5)d,无统计学差异(t=-1.006,P=0.08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2/24)、12.1%(4/33),无统计学差异(χ~2=0.001,P=0.982)。围手术期均无死亡,2组患者平均随访20.6、28.3月,均无复发、死亡,无肺坏死、支气管胸膜漏、食管漏等严重并发症。2组患者改善症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5%(21/22)vs.92.9%(26/28),χ2=0.000,P=1.000],针对咯血症状,A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100.0%(14/14)vs.71.4%(15/21),Fisher检验,P=0.033]。结论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安全、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在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完成的57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A组24例,对支气管动脉进行优先处理;B组33例,未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术中遇到特殊情况则中转开胸。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液总量、带管时间、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等。结果 A组手术时间(154.2±44.8)min,明显短于B组(191.4±55.3)min(t=-2.710,P=0.009);术中出血量(236.4±135.3)ml,明显少于B组(340.3±215.7)ml(t=-2.078,P=0.042);术后引流液总量(1342.6±132.7)ml,明显少于B组(1855.7±351.3)ml(t=-6.798,P=0.000)。2组中转开胸率分别为8.3%(2/24)、9.1%(3/33),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术后引流时间分别为(7.7±3.1)、(8.5±4.2)d,无统计学差异(t=-0.789,P=0.433);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3±3.4)、(11.4±4.5)d,无统计学差异(t=-1.006,P=0.08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2/24)、12.1%(4/33),无统计学差异(χ~2=0.001,P=0.982)。围手术期均无死亡,2组患者平均随访20.6、28.3月,均无复发、死亡,无肺坏死、支气管胸膜漏、食管漏等严重并发症。2组患者改善症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5%(21/22)vs.92.9%(26/28),χ2=0.000,P=1.000],针对咯血症状,A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100.0%(14/14)vs.71.4%(15/21),Fisher检验,P=0.033]。结论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安全、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期胸腔镜辅助肺癌根治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1月~2012年6月,行同期肺癌根治联合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20例。肺癌临床TNM分期为I、Ⅱ期,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2支或3支血管狭窄为主(狭窄程度均〉70%)。正中切口不停跳旁路移植完成后,侧翻身经胸后外侧切口完成肺癌手术11例(2008年以前,开胸组),经原切口胸腔镜辅助下完成肺癌根治术9例(2008年以后,腔镜组)。比较2组手术情况。结果20例均安全完成同期肺癌根治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及新发心肌梗死。与开胸组相比,腔镜组手术时间短[(170.0±29.1)minVS.(236.4±24.6)min,t=-5.525,P=0.000)],输血量少[(2.2±0.7)UVS.(4.2±2.1)U,t=-2.693,P=0.015)],术后总引流量少[(486.7±85.7)ml VS.(865.5±127.3)ml,t=-7.608,P=0.000)],胸腔引流时间短[(3.7±0.7)dVS.(5.0±0.6)d,t=-4.450,P=0.000)],2组住院时间、ICU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扫枚数、组数差异均无显著性。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9),开胸组55%(6/11),差异无显著性(P=1.000)。结论同期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根治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对于肺部肿瘤合并严重冠心病的患者手术创伤小,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n—pump 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治疗高风险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0月~2007年10月,共对290例高风险[心脏手术风险评估欧洲系统(EuroSCORE)≥6分]冠心病患者实施CABG术,其中on—pumpCABG140例,offpumpCABG150例。比较2组手术死亡率、再血管化指数、桥血流量、呼吸机支持时间、二次开胸率、引流量、输血量及肾功能变化。结果2组在死亡率、再血管化指数、桥血流量、二次开胸率、术后脑梗塞率和心房纤颤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on—pumpCABG组相比,off-pumpCABG组呼吸机支持时间短[(4.8±1.9)h vs(8.9±2.1)h,t=17.453,P=0.000],引流量少[(660±111)ml vs(660±111)ml,t=17.173,P=0.000],输血量少[(270±77)ml vs(510±144)ml,t=17.861,P=0.000],肾功能损害少[2.0%(3/150)VS7.9%(11/140),X^2=5.407,P=0.020]。结论较on—pump CABG,off-pump CABG治疗高风险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同样确切,并且能显著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引流量、输血量以及肾脏损害,更加适用于高风险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13.
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后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2003年5月~2006年11月,对83例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做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后行off—pump CABG,其中男61例,女22例;年龄55-80岁(65±7岁);加拿大心脏病协会(CCS)心绞痛分级:Ⅱ级7例,Ⅲ级20例,Ⅳ级56例。有心肌梗死史36例(43.4%)。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双支血管病变5例,3支病变78例,其中合并左主干病变16例。左心室射血分数25%~65%(51%±16%)。83例共行110支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其中左前降支系统67支,回旋支、钝缘支9支,右冠状动脉系统34支。20例内膜剥脱后先用大隐静脉片行左前降支成形,再在补片上用乳内动脉行旁路血管移植;应用左乳内动脉83支,桡动脉2支,余均为大隐静脉,每例移植血管3.9±1.2支。结果无手术死亡。术中移植血管血流满意101支(92%),血流量为22±16ml/min。术后发生心肌梗死4例,梗死面积小,无血流动力学改变,未给予特殊治疗。83例患者皆痊愈出院。随访75例(90.4%),8例失访,随访时间8~50个月,无心绞痛发作。8例患者在手术后3~29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后行off—pump CABG的移植血管均通畅。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后行off—pump CABG,安全可行,再血管化程度高,是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非选择性病例行单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grafting,OPCABG)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5月248例50岁以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术前均拟定行OPCABG,全身麻醉,正中开胸,取自身乳内动脉、桡动脉、大隐静脉等,心脏不停跳下对病变冠状动脉进行血管重建。根据患者年龄分为2组:年龄50~70岁为A组(n=164),年龄≥70岁B组(n=84),观察指标包括死亡率、并发症、术后输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移植血管、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使用等。结果 A组术后输血量显著少于B组[0 ml(0~6400ml)vs.800 ml(0~2800 ml),Z=-4.606,P=0.000],呼吸机辅助时间显著短于B组[11 h(3~118 h)vs.14 h(5~189 h),Z=-3.093,P=0.002],乳内动脉使用率显著低于B组[60.4%(99/164)vs.90.5%(76/84),χ2=22.246,P=0.000],桡动脉使用率显著高于B组[60.4%(99/164)vs.11.9%(10/84),χ2=52.957,P=0.000],使用内镜血管取材率显著低于B组[56.7%(93/164)vs.72.6%(60/84),χ2=5.094,P=0.024],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率显著低于B组[5.5%(9/164)vs.13.1%(11/84),χ2=4.336,P=0.037],余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OPCABG对高龄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是否发生心房颤动(AF),对其术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安贞医院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226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d内是否出现AF持续5min以上分为非AF组和AF组,分析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及术前一般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并在相同条件下完成手术。结果术后24例患者(10.6%)发生AF.AF组中左心房前后径〉35mm的患者高于非AF组[41.7%(10例)vs.22.3%(45例),χ^2=4.380,P=0.036)];二尖瓣反流患者高于非AF组[37.5%(9例)vs.17.3%(35例),χ^2=5.568,P=0.018)];左主干病变患者高于非AF组[33.3%(8例)vs.12.4%(25例),χ^2=7.560,P=0.006];年龄AF组高于非AF组(65.7±9.5岁vs.60.1±10.1岁,t=-2.724,P=0.010)。两组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高龄、二尖瓣反流、左心房大、左主干病变等手术前临床指标是术后发生AF的危险因素;手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χ^2=4.190,P=0.040),心电监护时间(χ^2=5.948,P=0.015),住院费用(χ^2=4.110,P=0.043)等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BG后发生AF与高龄、二尖瓣反流、左心房增大、左主干病变等危险因素有关。临床资料、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等有助于预测CABG后是否发生AF,以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降低术后AF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9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经验,以提高相关手术技术水平及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1月至2009年3月我科对698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男551例,女147例;年龄28.0~79.0岁,平均年龄67.2岁。典型心绞痛55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31例。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301例,Ⅲ级339例,Ⅳ级58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血管病变21例,2支病变87例,3支病变590例,合并左主干病变201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46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52例。择期手术687例,急诊手术11例。结果全组共移植血管2025支,每例移植血管1~6支,平均2.9支。术中取左乳内动脉693支,游离右乳内动脉115支,左桡动脉229支,右桡动脉81支;全动脉化126例。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0~127h,平均11.5h。应用"快通道"技术在手术室清醒并拔除气管内插管后回ICU38例。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28例(术前置入1例,术中、术后置入27例)。择期手术死亡25例(3.64%),死于急性心肌梗死5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鱼精蛋白过敏2例,呼吸衰竭3例,肾功能衰竭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0例;急诊手术死亡4例(36.36%),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术后新发心房颤动151例(21.63%),其中147例(97.35%)给予补充电解质、应用抗心律失常(盐酸胺碘酮)等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二次开胸止血术12例;出院时心绞痛消失511例,缓解20例。随访415例(62.03%),随访时间1个月~8.2年,随访期间死亡3例,死于肺癌1例,交通伤1例,原因不明1例。心绞痛消失317例,复发21例。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269例(65.29%),Ⅲ级142例(34.46%),Ⅳ级1例(0.24%)。结论结合中国人的病情特点,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合理选择旁路移植血管,可保证和优化外科手术效果;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作为第二动脉桥血管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连续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7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1:75例,男49例,女26例;年龄(56.8±8.2)岁;应用桡动脉作为桥血管材料;组2:100例,男66例,女34例;年龄(57.7±8.1)岁;使用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材料,不用桡动脉作为桥血管材料;两组患者左乳内动脉使用率均为100%。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其它临床参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0d内均存活。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24h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重症监护时间、机械辅助通气时间虽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组1较组2有减少趋势。术后因心功能不佳需较长时间心血管活性药物支持方面,两组间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组2患者的比率高于组1[16%(16/100)VS.12%(9/75)]。组1患者术后无新发心肌缺血和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组2有3例患者出现新发心肌缺血,新增2例IABP辅助。结论桡动脉作为桥血管取代部分大隐静脉,不仅并未增加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桡动脉可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移植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为临床CABG术后移植血管狭窄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197例cABG术后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CABG术后按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是否有移植血管狭窄,将197例患者分为两组,狭窄组(n=87),非狭窄组(n=110)。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移植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狭窄组的87例患者血管造影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移植血管狭窄,累及吻合口321处,其中远端吻合口305处,近端吻合口16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远端吻合口吻合于右冠状动脉系统、靶血管狭窄〈70%、靶血管管径〈1.5mm、应用大隐静脉桥和非体外循环CABG等因素与CABG术后移植血管狭窄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糖尿病(OR=3.654)、血脂异常(OR=2.625)、靶血管狭窄〈70%(OR=1.763)、靶血管管径〈1.5mm(OR=1.337)、远端吻合口位于右冠状动脉系统(OR=1.694)和大隐静脉桥(OR=1.652)是CABG术后移植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血脂异常、靶血管狭窄〈70%、靶血管管径〈1.5mm、远端吻合口位于右冠状动脉系统和大隐静脉桥是CABG术后移植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采用8-0 Prolene缝线进行移植血管远端吻合的即时效果。方法分别选取2010年和2012年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共101例,男87例、女14例,年龄46~82(61.35±8.24)岁。2010年的36例患者全部使用目前国内外常规使用的7-0 Prolene缝线缝合冠状动脉远端吻合口,2012年的65例患者全部使用8-0 Prolene缝线缝合冠状动脉远端吻合口。吻合完毕后全部应用即时血流测量仪测量与前降支吻合的移植血管(左乳内动脉和大隐静脉)的血流相关指标,包括血流量、搏动指数(PI)和舒张期血流灌注率,将分别应用7-0 Prolene和8-0 Prolene两种吻合缝线吻合的移植血管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采用8-0Prolene缝线吻合的左乳内动脉桥(n=44)的血流量值较7-0 Prolene缝线吻合的左乳内动脉桥(n=30)血流量值明显增加[(33.70±21.13)ml/min vs.(27.50±17.34)ml/min,P=0.032],同时搏动指数明显减小(2.15±0.69 vs.2.58±1.01,P=0.047)。而8-0 Prolene缝线吻合后大隐静脉桥(n=21)的血流量值和搏动指数与7-0 Prolene缝线进行吻合的大隐静脉桥(n=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19±16.00)ml/min vs.(29.00±15.48)ml/min,P〉0.05;2.07±0.53 vs.1.95±0.55,P〉0.05]。所有移植血管的舒张期血流灌注率均大于50%,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8-0 Prolene缝线进行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的吻合可以提高移植血管的血流量同时降低其搏动指数,吻合口即时通畅性更佳,将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