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肌间隙旁正中入路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腰后部正中单一切口,双侧旁正中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患者25例(其中I度9例,Ⅱ度11例,Ⅲ度5例),分析手术前、后症状,神经功能变化及影像学资料,总结术式经验及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本组腰椎滑脱症患者25例,完全复位22例,复位率88%;依据Nakano标准疗效评定,优良率为88%;所有患者术后脊髓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采用改良肌间隙旁正中入路治疗腰椎滑脱症,手术显露充分、出血少、创伤小,临床疗效良好,是治疗腰椎滑脱症较好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
背景:应用Wiltse椎旁肌间隙入路可减少手术对椎旁肌的损伤,但目前对于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解剖位置的确定仍无精确的标准。目的:通过对国人尸体解剖和腰椎MRI影像的观察测量,熟悉椎旁肌间隙入路的局部结构特点,确定腰椎不同节段椎旁肌间隙的具体位置,为此入路的临床应用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法:采用10具经防腐处理的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寻找并钝性分离双侧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测量L2和L4棘突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距后正中线距离。采用400例患者腰椎MRI的影像资料进行观察,测量L2/L3-L5/S1各椎间盘水平双侧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至后正中线距离,分析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与结论:10具尸体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表面均未见重要血管、神经分布,间隙底部可见上关节突及横突根部,L2棘突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距后正中线距离为(2.3±0.3) cm,L4棘突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距后正中线距离为(3.4±0.6) cm。400例患者腰椎MRI影像资料中,L2/L3-L5/S1椎间盘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至后正中线距离依次为(19.71±1.93) mm、(23.49±2.49) mm、(27.49±2.84) mm和(31.36±3.15) mm,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实验为Wiltse椎旁肌间隙入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在进行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之前常规进行MRI测量,减少医源性损伤。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椎旁肌间隙与传统入路置钉技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从2011年4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1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对两组患者均行后侧入路置钉手术。观察组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置钉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入路置钉技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d、1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以及两组术后的椎体高度矫正率对比。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9.52±12.15)min,出血量为(139.61±36.25)ml,引流量为(59.62±9.15)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8.57±9.98) min,(413.54±29.83)ml,(373.14±11.8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1月、半年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5.01±0.98)、(2.33±1.13)、(0.71±0.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5±1.15)、(3.09±1.25)和(1.74±0.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矫正率达到了(96.80±2.51)%,对照组的(95.68±2.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椎旁肌间隙入路置钉技术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上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矫正率与传统入路无差异的特点,安全性好,患者恢复情况好,值得临床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7,(12)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穿刺引流联合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腰骶椎结核的手术适应证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脊柱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9例脊柱结核患者实施侧方经椎间孔入路椎旁脓肿穿刺置管引流、后路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规范口服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2~4周,手术方法采用经侧方椎间孔入路穿刺、椎旁脓肿置管引流,后方经椎旁肌间隙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观察术后脓肿吸收、病灶愈合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变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30~220 min,平均140 min;失血量50~150 mL,平均110 mL;术后总引流量30~180 mL,平均引流量70 mL。术后随访12~21个月,患者均获临床愈合,除1例骶椎结核患者因皮缘坏死积液行清创缝合外,其余病例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无医源性脊髓及神经损伤,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术后12个月内患者脓肿均完全吸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前为(68.15±18.36)分,随访末时为(11.64±8.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方椎间孔入路穿刺引流联合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主要适应证为合并巨大椎旁脓肿、椎体部分破坏伴节段不稳、轻度后凸畸形且不伴有明显脊髓功能障碍者。 相似文献
5.
背景:胸腰椎骨折治疗上多采用椎弓根螺钉棒系统固定,传统后正中入路广泛剥离椎旁肌,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腰背疼痛。
目的:观察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及对多裂肌影响。
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科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5例胸腰段骨折患者,依据Denis骨折分型,压缩型骨折11例,爆裂型骨折34例,并且椎管占位小于1/3,后柱均完整,ASIA分级均为E级,无神经症状。随机分为椎旁肌间隙入路21例和传统正中入路24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参数及影像学指标,治疗后进行目测类比评分系统评分以及6个月随访腰背痛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5 d肌酸激酶水平,随访时行多裂肌肌内静息肌电图评估。
结果与结论:治疗后两组在Cobb角恢复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肌酸激酶水平及术后目测类比评分低于传统正中入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6个月随访腰背痛JOA评分椎旁肌间隙入路组低于传统正中入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6个月随访行多裂肌肌电图检查,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出现失神经纤颤电位少于传统正中入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可见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腰椎手术Wiltse入路的解剖学基础,提高该入路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方法 成人标本20具,通过解剖观察双侧竖脊肌腱膜与多裂肌的关系;最长肌与竖脊肌腱膜的关系;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是否清晰,是否存在稳定的解剖标志;竖脊肌腱膜表面及其深面是否还存在其它结构可作为多裂肌和最长肌之间隙的解剖标志。 结果 多裂肌虽有少许纤维与竖脊肌腱膜相连接,仍可视为在竖脊肌腱膜上无起点;在腰部,最长肌在竖脊肌腱膜形成起点,起点的内缘自内上向外下斜行,并发出筋膜向深部延伸副突、横突,由此形成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的分隔;在所有20具标本的左右两侧,以此隔膜为解剖标志向深部钝性分离,直接、顺利到达关节突;在竖脊肌腱膜表面未发现任何可作为多裂肌和竖脊肌间隙标志的解剖结构,剥离竖脊肌腱膜后在最长肌和多裂肌表面亦未发现可定位二者间隙的解剖标志;在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内,最长肌的内侧面可见清晰的节段神经及伴随血管。 结论 竖脊肌腱膜在最长肌内侧向深部的延续是腰椎手术Wiltse入路准确进入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的可靠解剖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两侧椎旁肌的形态学改变,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的84例腰椎退变性侧凸患者。按患者顶椎位置分为3组。A组:顶椎位于L2-3椎间盘,B组:顶椎位于L3椎体,C组:顶椎位于L3-4椎间盘。使用image pro PLus软件测量椎旁肌肉相关数据。 结果 (1)A组顶椎节段多裂肌(MF)面积比凸侧大于凹侧,MF脂肪浸润程度凸侧小于凹侧;(2)腰大肌(PS)面积比凸侧小于凹侧, PS脂肪浸润程度凸侧小于凹侧。(3)A、B、C 3组在顶椎上一个及下一个椎间盘平面与顶椎椎间盘平面有相似的结果。 结论 退行性侧凸患者凸凹侧椎旁肌退变程度不同,凹侧大于凸侧,退变节段主要发生于顶椎上、下各一节段。且肌肉退变主要以肌肉的脂肪浸润程度增加为主。 相似文献
8.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9)
背景:近年来,关节突关节形态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是讨论的焦点,但多集中于关节角及骨关节炎CT表现的研究。有研究表明椎旁肌横截面积的变化被认为可能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标志,但既往的研究由于样本量偏小、研究对象的年龄较小以及测量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其结论的准确性。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滑脱两侧椎旁肌的MRI影像学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患者80例作为腰椎滑脱组,选取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Image J软件测量两组MRI T2加权像上L3-5椎体下终板水平两侧竖脊肌和腰大肌的横截面积,并计算相关数据的比值。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腰椎滑脱组同侧并同水平椎旁肌的横截面积比值增高(P0.05),同水平左右腰大肌横截面积的均值减小(P0.05),同水平左右竖棘肌横截面积的均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椎旁肌横截面积的变化可导致退行性腰椎滑脱,可考虑其作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32例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采用多裂肌间隙入路进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手术,椎间斜行置入单枚椎间融合器,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围手术期指标、融合率,并对手术前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4.5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56.3±36.4)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186.2±82.5)ml,平均术后引流量(101.8±43.6)ml,平均下地时间(4.2±1.4)天,平均住院天数(9.3±2.2)天。并发症:2例暂时性神经根损伤,1例硬膜囊撕裂。融合情况:融合14例(43.8%),可能融合18例(56.2%),无非融合病例。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术后随访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退变性疾病可获得可靠的融合和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6,(3)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行一期减压重建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60例,均行一期减压重建治疗,根据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对照组30例经后正中入路,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改变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89.16±11.63)min、(39.75±8.69)h、(3.96±1.04)d,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为(89.64±13.62)m L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均明显上升,Cobb角明显减少,与术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椎旁肌最大冠状径值和最大矢状径分别为(48.96±5.34)mm、(18.16±6.74)mm,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背疼痛的发生率为3.33%,较对照组23.33%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行一期减压重建可减轻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疼痛程度,降低术后腰背疼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行椎管减压,结合椎旁肌间隙入路置钉治疗伴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疗效。 方法 回顾研究自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椎管减压+椎旁肌间置钉内固定治疗33例合并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 结果 33例获得2~36个月随访,平均17个月,手术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腰背部疼痛均优于传统后正中手术,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矫正率、椎管狭窄及神经功能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结论 小切口椎板开窗减压+肌间隙置钉治疗合并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与传统后正中手术具有相同疗效,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患者恢复快,保留了脊柱结构和稳定性,而且可以使椎管得到有效减压。 相似文献
13.
背景: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应用于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治疗实现了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钉棒植入及整复固定。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53例无明显神经损伤且后凸大于20°和/或椎体前缘高度塌陷大于50%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n=28)及传统后正中入路(n=25)进行治疗。
结果与结论: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的患者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明显降低(P < 0.05),而在伤椎Cobb角改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和椎管正中矢径变化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达到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相同的效果,且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40)
背景:脊柱后路手术是胸腰段椎体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传统后路手术显露过程中,大范围椎旁肌的剥离和牵拉,容易发生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目的:比较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的复位情况及稳定性。方法:对62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系统治疗22例,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系统治疗21例,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系统治疗19例。通过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毕切口内残腔体积、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切口并发症、伤椎高度、Cobb角等各项临床指标,对比3种内固定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毕切口内残腔体积、内固定后引流量比较,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组优于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组及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组(P0.05)。3组内固定后3 d椎体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腰痛目测类比评分内固定后1周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3,6个月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组明显低于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组及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组。3组患者均未见切口感染。提示椎旁肌间隙入路显露方式与传统后入路显露方式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GSS内固定系统与AF内固定系统修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效果相近,但GSS内固定系统操作简单,具有省时、出血量少、固定牢靠和复位良好的优点,结合椎旁肌入路,是目前修复胸腰段脊柱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7,(8)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后路椎旁肌间隙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29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微创组)和28例采用后路椎旁肌间隙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肌间隙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手术切口、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以及ODI和VAS评分。结果随访2组患者6~18个月,平均12.6个月。2组患者术后3 d、3个月、1年伤椎矢状面指数及Cobb角均获得良好恢复,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1年的ODI和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2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创伤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肌间隙组,而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明显多于肌间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有确切疗效,安全可靠,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手术时间更短,操作更为简便;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17.
齐孟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4):713-714,597
椎旁神经阻滞是通过阻滞脊髓背根神经节来进行术后早期镇痛的一种方式.近年来研究表明,在椎旁神经阻滞中使用局部麻醉药佐剂可以延长运动或感觉神经阻滞的时间,术后镇痛效果更理想.本文总结了目前临床上不同局部麻醉药佐剂在椎旁神经阻滞中应用的作用机制、用药剂量、疗效以及安全性,以期明确椎旁神经阻滞中应用局部麻药佐剂的临床意义,同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肌间隙与传统入路对腰椎内固定术中腰背肌损伤及术后病人短期恢复情况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将病人分为肌间隙入路组(A组)和传统入路组(B组)。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测量基线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VAS和ODI评分。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和第3天的CK、AST,术后48 h内引流量、术后3 d经B超测定的伤口积液量,术后5 d、3个月的VAS和ODI评分。 结果 共纳入57例病人,其中A组27例,B组30例。两组的年龄、基线CK、AST、VAS和O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术后48小时融合侧的引流量无显著差异,但融合对侧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1天的CK、AST有显著差异(P<0.05),而第3天无显著差异。术后第5天和3个月的VAS和ODI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经肌间隙入路能减轻手术对多裂肌的损伤,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报道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患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对27例患者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5例,年龄58.2岁(46~74岁)。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7例,椎间盘开窗摘除术后复发3例,退变性腰椎不稳17例。 结果 切口长度4.2 cm(4.0~4.5 cm),手术时间90 min(70~160 min),术中出血量130 ml(90~2500 ml)。随访8~2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27例均获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腿痛评分从术前平均(7.4±1.1)分降至(2.4±1.3)分,VAS腰痛评分从术前平均(6.7±1.3)分降至(1.8±1.5)分。临床疗效评定:优22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2.6%。 结论 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在合理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是一种理想的下腰椎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短节段融合联合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选择性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并腰椎失稳(Lumbar segmental instability,LS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 2月至2022年12月间收治的174例多节段LSS并LS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n=87).研究组接受短节段融合联合Wiltse入路选择性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长节段融合联合后正中入路全狭窄节段减压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效果、椎间融合情况,手术前后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评估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并以酶联免疫法测定应激指标,如肾素(Renin,R)、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肌红蛋白(Myoglobin,MYO)水平,同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失血量更少,手术耗时更短(P<0.05);与对照组对比,术后1 m、3 m研究组JOA评分更高,VAS评分更组低(P<0.05);与对照组手术优良率88.51%(77/87)对比,研究组97.70%(85/87)更高,与对照组融合节段100.00%(207/207)对比,研究组44.81%(95/212)更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术后1 d、3 d 研究组血清R、LDH、AngⅡ、MYO水平均更低(P<0.05);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16.09%(14/87)对比,研究组 3.45%(3/87)更低(P<0.05).结论:短节段融合联合Wiltse入路选择性减压术治疗多节段LSS并LSI患者效果显著,可优化手术指标,减少椎间融合及并发症,减轻疼痛感,提高腰椎功能,且具备微创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