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组织扩张器在修复面颈部瘢痕及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方法 对10例面颈部瘢痕或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组织扩张术修复。结果 8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对于面颈部瘢痕修复采用组织扩张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2例颌面颈部瘢痕患者应用皮肤扩张术修复瘢痕切除后缺损区,其结果12例中,获得满意效果者10例,1例欠佳,1例失败。修复皮肤缺损面积最大者30cm×11cm,最小者3.2cm×4.1cm。此外,还对扩张皮肤面积的预测,皮肤扩张后的组织学改变以及手术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 1957年 Nellmann 首次描述采用软组织扩张术以来,随着各种新型扩张器的问世和应用方法的不断改进,目前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以下简称扩张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全身软组织缺损的整复。本文将简介扩张术近年来的应用情况,重点讨论其适应证,使用时注意的问题及术后并发症,以供参考。一、皮肤扩张术的原理:硅胶制成的扩张器经手术埋植于皮下或肌肉下层,定期将液体注入。使其表面皮肤逐渐扩张而提供额外的皮肤软组织修复缺损或形成腔隙,适应植入骨或膺复体的需要的方法称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扩张术的皮肤脂肪层明显变薄,各层血管数量、血流量明显增加,皮瓣的可存活长度为未扩张对照组的117%。扩张后的骨皮瓣的活力显著大于对照组(P<0.1)。这可能是慢性机械性刺激血管新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建立3dMD摄影测量系统在颅颌面软组织畸形整复中的技术方法,并探讨其在术前规划、术中指导、术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典型颅颌面先天性及获得性软组织缺损畸形病例各1例,术前应用3dMD系统设计手术范围,定性定量计算出患者软组织畸形的主要部位与程度,按照术前规划施行畸形整复手术,并评价其术后效果。结果:2例患者术后均达到较满意的面形,3dMD术前模拟手术计算所得软组织畸形量与术中实际需要量基本相符。结论:经初步临床实践,建立了3dMD摄影测量系统辅助颅颌面软组织畸形整复的技术方法,该系统可为颅颌面软组织畸形整复手术提供较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双侧扩张肩胛皮瓣游离移植治疗儿童、青少年大面积颌颈部瘢痕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2018年8月—2020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小儿整形病区接受双侧背部扩张皮瓣治疗大面积颌颈部瘢痕的儿童、青少年患者7例。所有患者瘢痕累及范围包括颈部及下颌、前胸部,颈部瘢痕累及颈前区及一侧或双侧颈外侧区,存在不同程度的颈部活动障碍、下颌骨发育不良。手术分为两期,Ⅰ期在双侧背部设计旋肩胛动脉扩张穿支皮瓣并植入扩张器,并行6~14个月的扩张;Ⅱ期行颌颈部瘢痕切除、松解,扩张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吻合双侧面动、静脉与旋肩胛动脉及伴行静脉,供区创面直接缝合。结果: 7例患者中,出现扩张器植入后切口愈合不良、皮瓣破裂1例,经手术治疗后愈合并完成皮瓣扩张。注水壶堵塞1例,经注水壶外置后完成扩张。皮瓣移植后,1例患者出现皮瓣远端小面积缺血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2年,患者颌颈角恢复正常,颈部后伸、前屈、侧曲、旋转明显改善,功能改善满意。2例患者进行皮瓣修薄术及瘢痕条带松解术。结论: 旋肩胛动脉位置恒定,支配的背部皮肤面积大,经扩张后的双侧肩胛皮瓣游离移植可修复儿童、青少年颌颈部大面积瘢痕增生挛缩畸形,供区隐蔽、继发损伤小。  相似文献   

6.
扩张器在头皮巨大神经纤维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皮大型神经纤维瘤的最佳治疗与整复方法。方法:采用扩张器扩张正常头皮,扩张完成后,彻底切除瘤体,转移扩张皮瓣,一期手术完成缺损的修复治疗。结果:23例患者中,5例瘤体累及范围接近头皮1/2,术后经1—10a随访,头发生长良好,瘤体无复发。结论:在充分做好术前设计及严防手术并发症的前提下,采用扩张器可获得充足的带蒂皮瓣,用以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该法既能保证彻底切除瘤体,又能避免头发缺失和供皮区带来的美容缺陷和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下蒂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放射性骨坏死致口腔面颈部软组织缺损,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在对斜方肌及其血供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颈横动脉浅降支为蒂,设计下蒂型斜方肌皮瓣,皮瓣转移修复因放射性骨坏死致口腔、颌面及上颈部软组织缺损9例,共11侧。术后随访1~6个月,观察皮瓣生长情况和患者张口度的变化。结果:临床应用该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及颈部组织缺损9例,其中2例采用双侧肌皮瓣转移修复,除1块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外,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且术后患者张口度最大者增加2.5cm。结论:下蒂型斜方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及上颈部组织缺损的效果良好,成功率高,方法可靠,操作简单,是一种治疗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皮肤扩张术修复面颈部瘢痕2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皮肤扩张术修复面颈部瘢痕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1999-2003年间,运用皮肤扩张术治疗的面颈部瘢痕病例共21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及临床效果。结果:除2例注液量较大(总量400mL)者胀痛感较明显外,均扩张顺利。随访0.5-2年,皮瓣存活均良好,弹性好,柔软,形态佳。2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瘢痕增生。结论:应用皮肤扩张术修复面颈部中小面积瘢痕安全可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面颈部改良旋转皮瓣修复颧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选取6例颧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创伤患者采用患侧颧区清创术,肿瘤患者采用颧面部肿物切除术。所有患者术中缺损均采用同侧改良面颈部旋转瓣转移修复颧区缺损术,术后患者均每月复查填写临床评价表,随访1~2年。结果:所有患者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观满意,面部术区无赘皮堆积,皮肤浅感觉良好,没有医源性面神经分支损伤表现。结论:改良面颈部旋转瓣血供可靠,颜色质地与面部皮肤相匹配,是修复面部颧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皮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颌外动脉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可靠性,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回顾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颌外动脉瓣进行颌面软组织重建的临床病例39例,观察其近远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39例中37例成活,2例出现皮瓣远心端部分坏死,经修整换药后存活,术后随访1~6年,无肿瘤复发或死亡病例,皮瓣功能及外观满意。结论颌外动脉瓣是一种很好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具有血供足、静脉回流通畅、可靠性高、皮瓣存活率高、供区瘢痕隐蔽等优点,不需额外手术切口,皮瓣皮肤颜色、质地与受区匹配;但须术前排除颈部颌下淋巴结转移可能,并作好颌外动脉的血流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拱顶石皮瓣在修复颌面部各类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行颌面部肿瘤切除的患者8例,设计拱顶石皮瓣,修复患者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4 cm×3 cm~15 cm×8 cm;术中根据缺损部位不同,灵活设计拱顶石皮瓣的位置及形态,尽量保持与邻近知名动脉长轴一致,保证皮瓣中心1/3与基底软组织的连接,其余皮瓣与基底软组织做适当分离,使皮瓣获得更大游离度和旋转度。结果 本组皮瓣均一期成活。术后随访发现,皮瓣色泽和形态良好;无感染、坏死,未见明显瘢痕挛缩,患者均能接受;面部功能无明显障碍。结论 拱顶石穿支岛状皮瓣设计简单,血供丰富,安全有效,能够满足颌面部多种软组织中小型缺损的修复,值得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制作的复合型人工骨预制体在个性化颌面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颌面骨缺损的患者利用复合人工骨进行骨缺损修复,术前对颌面骨缺损部位进行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计算机辅助制造快速成型机、复合人工骨材料及一系列的工序处理后制成三维颌面模型及个性化的颌面骨预制体.术中在模型指导下将颌面骨预制体精确定位与固定。其中3例并明显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则予同期或二期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结果全部颌面预制体术中能准确快速的就位及固定.无预制体断裂等发生,转移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血运良好.除1例经口内切口患者术后部分伤口裂开予二期清创缝合后伤口愈合外,余伤口愈合良好。随访6个月至4年,无预制体移位、排斥等并发症发生,双侧颌面外形基本对称,外形满意。结论应用CAD/CAM制成的个性化复合材料颌面骨预制体能达到颌面骨缺损的精确重建.有效地解决植入体塑形困难.简化了手术程序及缩短手术时间.且并发症少,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性创伤的急诊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 :对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28例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性创伤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就创伤的原因、部位、缺损面积、治疗方法及效果等问题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28例中,应用随意皮瓣修复缺损98例,占76.56%;轴型皮瓣修复30例,占23.44%。本组病例缺损面积最大者3.8 cm×3.2 cm,最小者1.5 cm×0.8 cm,均获得满意的整形治疗效果。结论 :颌面部创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应用整形外科技术急诊治疗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性创伤,有利于受损组织血运的恢复,提高了创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舌骨下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舌骨下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特点.方法 2001年12月~2006年11月住院的口腔癌初诊患者10例,均经病理确诊.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31~60岁,平均47岁,中位年龄50岁.舌癌1例, 颊癌2例, 口底癌4例,牙龈癌3例.均采用舌骨下肌皮瓣修复术后所致软组织缺损.供区皮肤直接拉拢缝合,无继发畸形.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0例舌骨下肌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发生全部或部分皮瓣坏死,移植成活率100%.患者获得满意的外观和功能.经过6个月~5年的随访,无一例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舌骨下肌皮瓣制备较简单,效果可靠,且成活率高.可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前臂游离皮瓣行颌面部组织缺损修复术11O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总结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 :对 110例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软组织缺损 110例 (硬软腭缺损修复再造 3例 ) ,其中 1例为双前臂桡侧游离皮瓣。 10 5例全部存活 (尿毒症伴舌癌患者 1例 ) ,1例大部份存活 ,成功率 96.4% ,失败 4例。结论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解剖恒定、制备方便 ,厚薄适中、便于折叠、血管蒂长 ,是一种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优良皮瓣 ,也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16.
AIM: To assess ou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missile injuries to the maxillofacial region.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09 to September 2012, 40 patients with missile injuries (high velocity gunshot and bullet wounds, explosive injuries and shrapnel etc.) affecting the maxillofacial region were treated. All except for 2 patients were males. All had soft tissue injuries with or without bone injuries. These patients were referred to the plastic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ward of our hospital. The patients were 19 to 65 years of age (mean 45 years). In 19 cases, there were missile injuries to other parts of the body, especially the lower extremities. All of the patients were managed by early soft tissue debridement, comprehensive reconstruction and antibiotic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IRB and ethical committees. RESULTS: The majority of injuries were caused by high velocity projectiles (88%) and the remaining by car explosions or dynamite blasts (12%). 40 patients were treated surgically. Thirty patients had soft tissue loss (75%) and 20 patients (50%) had bone loss; there was combined soft tissue and bone loss in 10 (25%) patients. Facial fractures were in the orbital bones in 10 cases, maxillary in 7, nasal in 5 and the mandible in 3 cases. We used primary repair in the majority of soft tissue defects (25 of 40 cases). Bone repair was done primarily at the same stage using miniplates, titanium screws or wires. In some cases with a bone defect, iliac bone grafts were used simultaneously or in the later stages (mandibular defects). There was no failure of bone reconstruction in our cases. Infections occurred in two cases and were treated with systemic antibiotics and dressing changes, without any long term sequelae. CONCLUSION: Our principles for soft tissue reconstructions were according to the reconstructive ladder and included primary repair, local flaps, skin grafts and regional flaps depending on the extent of damage. Primary repair in facial missile defects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or complications in this series. We recommend this approach when feasible.  相似文献   

17.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口腔癌手术后软组织缺损特点 ,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 2 2例。结果 前臂皮瓣修复成功率 10 0 %。结论 前臂游离皮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较好的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颏下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颏下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26例,年龄35~80岁;男性18例,女性8例;恶性肿瘤21例,均排除淋巴结转移,良性病变3例,外伤致软组织缺损2例;均用颏下皮瓣修复,皮瓣大小为(3.5 cm×8.0 cm)~(4.0 cm×10.0 cm)。结果:25例皮瓣一期愈合,有1例皮瓣创口裂开,延期愈合。受区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术后随诊4~20个月,皮瓣在术后2~3个月有10%~15%的缩小。结论:颏下皮瓣制备简单、安全,修复口腔颌面部中小型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小腿外侧皮瓣在口腔内缺损修复中的应用:附9例报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小腿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该修复方法,共进行了9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并对该皮瓣的应用解剖,制作技术及其优缺点进行了讨论。结果应用的9侧小腿外侧皮瓣均获得成功。结论小腿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的软组织缺损并和腓骨肌皮瓣共蒂和串联修复软组织缺损均是一种可取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12月~2018年5月期间56例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术的患者,术前常规行股前区CT血管造影,利用影像工作站(Philips Medical Systems)定位穿支血管出肌点的体表位置,以其为中心设计个性化皮瓣,模拟切取皮瓣,并对其周界脂肪厚度进行测量,对皮下脂肪较厚的15例患者,应用手术显微镜对皮瓣进行修薄后转移至受区进行外科修复。结果:显微修薄股外侧皮瓣14例完全存活,1例皮瓣远端出现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切取皮瓣面积最大9 cm×5 cm,面积从最小6 cm×4 cm,供区无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并且避免二期去脂手术。结论:CT血管造影能够指导股前外侧皮瓣的制备,对于皮下脂肪较厚的患者,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可以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