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估自主呼吸试验(SBT)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2例COPD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的患者,分为两组:S组24例,采用SBT方式撤机拔管;NS组28例,采用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的方式撤机拔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 h内再插管率以及住院病死率。结果 S组与NS组的拔出气管插管时间120 min和(300.01±65.23)min)、住ICU时间(9.50±4.20)d和(18.60±10.30)d、VAP发生率12.50%和28.57%,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48 h内再插管率20.83%和21.43%、ICU病死率16.67%和17.8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SBT法撤机比渐减机械通气支持水平的方法具有更早拔出气管插管、住ICU时间短的优点,而且降低了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撤机前后血浆BNP水平及其变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满足条件的70例患者,测定患者开始有创机械通气时,自主呼吸试验(SBT)前、后的血浆BNP水平,分别标为(BNP 0、BNP 1、BNP 2),SBT前、后的血浆BNP水平差值(ΔBNP),并根据患者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浆BNP水平对慢阻肺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70例患者中,成功撤机52例,撤机失败18例。BNP 0、BNP 1、BNP 2预测慢阻肺患者撤机失败的AUC分别为0.6079、0.8568、0.9081,ΔBNP预测撤机失败的AUC为0.9466。结论血浆BNP水平对预测慢阻肺患者撤机结局有指导价值,其中ΔBNP预测慢阻肺患者撤机结局的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撤机方式是否改善预后。方法选择COPD并发急性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插管上机患者51例,在插管机械通气24~48 h后,尝试T型管自主呼吸试验,若失败则对比两种撤机方式:①拔管后通过口鼻面罩接无创通气(治疗组n=26例);②不拔管,经气管插管给予PSV方式通气(对照组n=2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60 d生存率。结果住院时所有患者均有严重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治疗组n=26:pH 7.21±0.06;PaCO2(95.4±18.9)mm Hg;对照组n=25:pH 7.21±0.07,PaCO2(93.7±17.7)mm Hg(P均>0.1),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类似。治疗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0.8±3.87)d,而对照组为(9±3.4)d(P>0.05);治疗组住ICU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60 d生存率两组无差异。结论无创通气可缩短住ICU时间,减少住院花费,降低VAP发生率。但对60 d生存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浅快呼吸指数(rapid-shallow-breathing index,RSBI)作为COPD患者撤机的临床价值。方法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20例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均通过了1h的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记录两个时期的RS-BI:SBT前、SBT1h。同时记录年龄、性别、APACHE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评分、撤机前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16例COPD患者成功撤机,4例患者撤机失败。在成功和失败两组间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PaCO2(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有明显差异(P〈0.05)。以RSBI≤105bpm/L为标准预测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SBT前RSBI93.8%、10%;SBT1h的RSBI93.8%、45.5%。SBT1h的RSBI与PaCO2联合预测撤机成功的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78%。结论 SBT1h的RSBI预测COPD患者成功撤机的准确性高于SBT前,其与PaCO2联合评价将提高预测撤机成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RSB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预测价值。方法符合撤机条件的70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在无任何呼吸支持条件下测定RSBI值,然后进行撤机试验,观察RSBI值与撤机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70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52例(74.3%),撤机失败18例(25.7%),撤机成功组RSBI值(81.44±14.15)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108.72±18.81)(P<0.05),RSBI预测脱机成功的灵敏度为78.6%,特异度55.6%。结论 RSBI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无创伤性、无需患者主动配合,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中的作用。方法:6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有创通气后撤机拔管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通气,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药物治疗+吸氧)。观察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再插管率、住院天数及住院病死率等。结果:治疗组给予无创通气后与对照组比较动脉血气PaO2明显上升(P〈0.05),PaCO2下降明显(P〈0.05),两组再插管率为9%和30%(P〈0.05),住院天数为(32±10)d和(38±15)d(P〈0.05),住院病死率为6.2%和23.3%(P〈0.05)。结论:撤机拔管后立即开始应用无创通气的患者再插管率下降,住院天数减少及病死率下降。  相似文献   

7.
AE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是目前世界上第5位死亡病因。我国每年因COPD死亡的人数达100万人。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是该病最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可因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最终出现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可有效、迅速地改善通气和氧供,缓解呼吸肌疲劳,减少动态肺过度充气(DPH)及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与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对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在机械通气时对患者的NT-proBNP和CVP进行监测,依据监测结果分为:观察组(n=102),即NT-proBNP≤500pg/mL,CVP≤15cmH_2O;对照组(n=98),即NT-proBNP500pg/mL,CVP15cmH_2O。对两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进行统计比较,并对两组患者撤机后NT-proBNP、CVP、呼吸频率、用力肺活量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比。结果 (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动脉血pH值、PaO_2、PaCO_2分压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撤机成功率为87.25%(89/102),对照组患者撤机成功率为68.37%(67/9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撤机后的NT-proBNP、CVP、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用力肺活量则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通过NT-pro BNP、CVP水平进行联合监测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作为撤机的辅助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颅脑疾病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本院综合ICU收治的颅脑疾病伴机械通气的患者41例,分为撤机容易组(33例)和撤机困难组(8例),分析影响撤机的因素。 结果:容易组撤机前的乳酸水平、MV time(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困难组,而撤机前的GCS 评分、合并咳嗽反射的病人数明显高于困难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乳酸:0.94±0.44 mmol/l比1.35±0.40mmol/l,P=0.022;MV time:5.64±5.55天比13.50±9.21天,P=0.003;GCS 评分:9.27±1.908分比7.5±1.927分,P=0.024;咳嗽反射:90.9%比50%,P=0.025]。良好的咳嗽反射是颅脑疾病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负危险因素[多因素的Logistic分析的OR值=0.032,P=0.041]。 结论:乳酸水平、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时的GCS评分、咳嗽反射是颅脑疾病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影响因素;而良好的咳嗽反射是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指令频率通气(mandatory rate ventilation,MRV)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ICU病房长期机械通气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当患者病情平稳拟行撤机时,一组应用压力支持模式(PSV)进行撤机作为对照,另一组应用MRV模式进行撤机,记录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撤机过程所用时间和撤机成功例数。结果 应用MRV模式撤机组和应用PSV模式撤机组比较,撤机过程中分钟通气量稳定(P<0.05),呼吸频率明显减慢(P<0.05),撤机过程用时明显缩短(P<0.05),但撤机成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MRV模式进行撤机,患者舒适程度好,呼吸稳定,人一机协调性良好,撤机过程缩短,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量化脱机参数模型.方法 对已有的64例患者有创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各项自主呼吸试验参数及附加参数计算均数,采用非参数估计ROC曲线法界定参数的阈值,两分类Logistic回归法得出优似比(OR值),以OR值作为系数,ROC曲线法界定评分的阈值.结果 各参数的阴性阈值范围及OR值分别为MV≥8.5L,8.0;f≥20次/min,8.0;P:F≤220,6.0;HR≥90次/min,6.0;年龄≥65岁,5.0;pH≥7.46,5.0;FiO2≥40%,4.5; PaO2≤70 mm Hg,4.0;舒张压≤75 mm Hg,4.0;SaO2≤95%,4.0;Vt≥0.360 L,4.0; RSBI≥54次·min -1·L-1,3.0;收缩压≥125 mm Hg,1.5;PaCO2≤40 mm Hg,1.0.以45分为评分阈值,诊断COPD患者成功脱机拔管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为96.2%.结论 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量化脱机参数模型,可将脱机拔管诊断符合率提高到96.2%.期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2.
苏毅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2):916-918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观察灌洗后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和呼吸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灌洗后临床症状改善,PaO2上升,PaCO2下降,气道平均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需有创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多耐药菌(MDR)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观察了142例需有创通气的AECOPD患者气道分泌物致病菌谱、MDR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MDR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入选患者114例,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传统致病菌39株,占34.2%;MDR 39株,占34.2%.患者年龄、既往气管插管、AECOPD住院频数、COPD严重程度、插管前抗生素治疗不当是MDR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ICS)门诊治疗并非MDR的危险因素.与非MDR组比较,MDR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延长(P=0.009)、病死率显著增高(P=0.001).结论 严重AECOPD患者MDR感染发生率增高,与患者年龄、COPD严重程度、既往气管插管、插管前抗生素治疗不当有关,MDR导致AE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病死率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OPD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脱机策略.方法 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108例,分析治疗结果.结果 106例患者成功脱机、拔管,抢救成功率达98%.结论 采取恰当有创机械通气脱机策略,有较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姜文  陈涛 《国际呼吸杂志》2016,(16):1228-1230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啶用于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镇静效果.方法 入选病例来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60例;采取前瞻随机对照方法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30例,记录2组的APACHEⅡ评分、Ramsay评分等指标,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血压下降、心动过缓、谵妄发生率.结果 右美托咪啶组机械通气时间[(95.00±5.00) h]与咪达唑仑组通气时间[(126.00±6.00)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5,P<0.01);右美托咪啶组ICU住院时间[(6.10±1.50)d]与咪达唑仑组ICU住院时间[(8.20±1.70)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34,P<0.01).右美托咪啶组谵妄发生率与咪达唑仑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7,P<0.01).血压下降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COPD患者机械通气镇静治疗是有效的,它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能降低谵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2例COPD患者,参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以静脉滴注1.0μg(kg·h)右美托咪定治疗,实验组予以静脉滴注0.6μg(kg·h)右美托咪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肺功能、炎性因子和安全性。结果用药前,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肺功能、炎性因子无差异(P0.05)。用药后,实验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炎性因子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肺有效顺应性、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56.54±7.06 vs.52.96±6.42)ml/H2O、(98.34±12.16 vs.93.12±11.88)mm Hg],实验组呼吸指数、肺泡-动脉氧分压低于对照组[(0.23±0.02 vs.0.25±0.03)、(21.20±2.65 vs.23.32±2.92)mm Hg(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能够保护肺功能,缓解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期伴肺动脉栓塞(PE)出现的风险,并观察早期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98例COPD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48例患者并发PE,将其作为观察组,余患者作为对照组(50例)。以随机数法将观察组患者根据正压通气与否分为观察Ⅰ组(常规低流量氧气伴正压通气,24例)及观察Ⅱ组(常规低流量氧气,24例)。统计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资料,Logistics回归法分析COPD患者并发PE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比较观察Ⅰ组及Ⅱ组之间患者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后住院时间、血气分析、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在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对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在年龄≥70岁、卧床≥3日、脑卒中史、深静脉血栓史、动脉栓塞、肺炎、肺心病方面差异明显(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其中患者卧床≥3日、血浆D-二聚体升高、下肢水肿与患者伴发PE密切相关(P<0.05)。观察Ⅰ组与Ⅱ组两亚组之间比较,Ⅰ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较Ⅱ组患者短,PaO2、PH值升高、PaCO2降低明显(P<0.05)。观察Ⅰ组与Ⅱ组患者组间插管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Ⅰ组明显较Ⅱ组患者发生率低(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来讲,卧床≥3日、血浆D-二聚体升高、下肢水肿为伴发肺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对于具有此类危险因素的患者宜早期检查并预防其发生。对于伴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行早期正压通气治疗可获得较好临床效果,适宜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拔管行无创机械通气策略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病例16例,设为序贯组,行机械通气,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拔除气管导管,改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以后渐减支持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选择同样病情病例16例作为对照组,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继续按常规行有创机械通气,以压力支持方式撤机.动态观察两组病例的感染、通气及氧合指标,记录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天数及复插和院内死亡的情况.结果 序贯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前各指标相仿(P>0.05);序贯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复插率和院内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因肺部感染致COPD急性加重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例,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时机早期拔管,改无创通气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eas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6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上机前后、撤机前后的pH值、PaO2、PaCO2的改变情况。结果机械通气后较通气前动脉血pH值及PaO2均有升高,PaCO2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械通气对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