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核因子-κB活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屏障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F-κB的活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肠道屏障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四氢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脂治疗(SAP+PDTC)组。术后分批行下腔静脉采血后处死,取胰腺和回肠末段组织。偶氮显色法测定血浆内毒索;改良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D-乳酸;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回肠黏膜NF-κB的活化。结果:SAP组血浆内毒素和D乳酸则随发病时间延长而持续升高,较SO组差异显著(P〈0.05)。PDTC治疗组血浆内毒素和D-乳酸浓度较SAP组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SO组回肠黏膜少见NF-κB活化的细胞。而SAP组术后1h即出现大量核内NF-κB P65染色阳性细胞,3h时最多,较SO组差异显著(P〈0.05)。PDTC治疗组NF-κB活化细胞明显少于SAP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NF-κB作为一多种炎症因子基因的转录因子,在SAP时肠道屏障功能损伤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k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中的动态改变与肝脏损伤变化的关系。方法 24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SAP组及假手术组。SAP模型经胆胰管内加压注射4%牛磺胆酸钠溶液1mL/kR完成。建模后24h、48h、72h 3个时间点将大鼠处死,留取肝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下观察肝脏病理情况,外周血检测ALT水平,应用TransAM NF—kBp65试剂盒检测肝组织NF-kB的表达。结果 48h肝脏病理示3区出现点状坏死,72h呈灶性坏死,均见核皱缩、碎裂,周围散在炎症细胞;SAP组NF—kB活性与ALT水平各时点渐次升高(P<0.05),各时点SAP组NF—kB活性与ALT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存在肝损伤,病列出现缺血性肝脏损伤变化,随炎症的持续肝损伤加重,肝脏核因子-kB在肝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中的动态改变与肝脏损伤变化的关系。方法24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SAP组及假手术组。SAP模型经胆胰管内加压注射4%牛磺胆酸钠溶液1mL/kg完成。建模后24h、48h、72 h 3个时间点将大鼠处死,留取肝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下观察肝脏病理情况,外周血检测ALT水平,应用TransAM NF-κB p65试剂盒检测肝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48h肝脏病理示3区出现点状坏死,72h呈灶性坏死,均见核皱缩、碎裂,周围散在炎症细胞;SAP组NF-κB活性与ALT水平各时点渐次升高(P<0.05),各时点SAP组NF-κB活性与ALT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存在肝损伤,病理出现缺血性肝脏损伤变化,随炎症的持续肝损伤加重,肝脏核因子-κB在肝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核因子-κB激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激活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中的表达与时间关系。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对照组4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核因子-κB激活。结果:胰腺炎组各时段(<24h、24~48h、48~72h、>72h核因子-κB激活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4h内核因子-κB明显激活;24~48h达高峰,48h以后逐渐减弱,1周后核因子-κB激活向正常水平接近。对照组各时段核因子-κB激活不明显(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外周血中核因子-κB明显激活。可望应用核因子-κB抑制剂抑制核因子-κB激活,控制急性胰腺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核因子-κB在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0,他引:9  
目的 探讨核因子 (NF) κB在内毒素 (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腹腔内注射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LPS注射后 0、 1、 3、 6、 12测定肺湿重 /干重比值 (W/D) ,迁移率改变电泳法检测肺组织NF κB活性 ,同时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介素 (IL) 10浓度 ,RT PCR检测mRNA表达。结果 LPS注射后 ,W/D比值明显增高 ,6h升高最明显 (4 82± 0 10 ) ,显著高于LPS注射前 (3 6 7± 1 0 4 ,P <0 0 5 )。LPS注射后肺组织核蛋白NF κB活性明显增强 ,6h达到峰值 (40 5 7± 6 2 4 ) ,显著高于LPS注射前 (44 8± 30 9,P <0 0 5 )。肺组织匀浆TNF α和IL 10浓度分别在LPS注射后 6h和 12h升高最明显 ,分别为 (197 1± 5 2 4 )pg/ml和 (6 4 9± 39 7)pg/ml,显著高于LPS注射前 [分别为 (6 1 2± 10 7)pg/ml和 (71 6± 15 9)pg/ml]。与LPS注射前比较 ,LPS注射后 3~ 12h ,肺组织匀浆TNF α和IL 10mRNA表达显著增高。肺组织病理显示肺泡出血、水肿、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电镜下见Ⅰ型肺泡上皮细胞断裂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变性。结论 LPS导致肺组织NF κB的活化 ,介导炎症介质大量表达 ,参与急性肺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6.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是重症急性胰腺炎较常见的并发症,尤其肠道屏障功能损伤以后可诱发肠源性感染,进一步促进胰腺炎的发展,甚至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但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多种细胞因子、细胞膜表面受体TREM-1和TLRs和细胞内信号分子如NF-κB、Rho A、三磷酸肌醇(IP3)、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缺氧诱导因子(HIF)等可能参与这一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左伟 《浙江临床医学》2003,5(10):726-727
目的 研究核因子 -κB(NF-κB)活化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肺损伤中一氧化氮 (NO)的作用。 方法 逆行性胰胆管注射5 %牛磺胆酸钠ANP模型 ,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 ,对照组 ,ANP组 ,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 (PDTC)组。观察模型建立后12h,血清淀粉酶、动脉血氧分压(PaO2)、NO的变化 ,胰腺、肺组织病理变化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NF-κBp65mRNA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 PDTC组与ANP组比较 ,血清淀粉酶明显下降 ,由 (8231.20±848.70)U/L降至 (4205.20±1611.49)U/L;NO明显下降 ,由 (178.24±12.00)umol/L降至 (71.00±7.03)umol/L ;胰腺、肺组织损伤减轻 ,iNOS及NF -κBp65mRNA表达下降。结论 抑制NF -κB活化可降低ANP大鼠NO的产生 ,减轻ANP大鼠胰腺炎肺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F-κB干预组,每组12只。18h后处死小鼠,比较各组的腹腔内大体改变、肠黏膜病理改变,肠道通透性的变化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腹腔内呈明显炎症反应,肠管水肿,肠黏膜水肿,肠道通透性显著增高,NF-κB特异性阻断剂能降低肠道损伤,改善肠黏膜水肿,上调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显著降低肠道通透性,降低细胞因子水平。结论 NF-κB阻断剂能够通过选择性的抑制NF-κB活性,改善受损的肠屏障功能。这一作用通过上调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水平而实现。  相似文献   

9.
核因子-κB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制作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肺组织NF-κB p65mRNA的表达。结果 ANP组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NF-κB p65mRNA在ANP时除肺泡的细胞质内有表达外,出现细胞核内表达,随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加。结论 NF-κB活化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细胞内重要事件,NF-κB与ANP的肺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假手术组和干预组。采用改良的Aho法制作SAP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观察3组大鼠胰腺组织中NF-κB的表达,同时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病理观察显示,SAP组大鼠胰腺组织有明显坏死、出血及炎症细胞聚集,而吡格列酮干预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从SAP后3h起,胰腺组织中NF-κB p65即持续上调,12h与3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呈时间依赖性;正常对照组无明显表迭(P〈0.01);尽管干预组NF-κB也有表达,但表达弱于SAP组。结论信号转录因子NF-κB参与了大鼠SAP的炎症反应,吡格列酮对NF-κB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核因子-κB活化在急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活化在炎症反应及其内毒素致伤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ALI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观察内毒素(LPS)对大鼠血气分析和肺组织损伤的影响,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EMSA)法检测肺组织核蛋白提取物中NF-κB活性及其特异性;并应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TNFα含量的改变。结果 LPS静注可致大鼠急性肺损伤,肺组织核蛋白的NF-κB活性显著增强,肺组织匀浆TNFα含量显著升高。结论 LPS激活NF-κB启动TNFα表达,释放的TNFα与LPS进一步共同激活效应细胞的NF-κB活化,进而启动一系列参与炎症反应的炎症分子表达而参与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清除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 macrophages,PMs)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PMs保留组、PMs清除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2只。PMs保留组与PMs清除组经胆胰管逆行注射质量分数2%去氧胆酸钠建立大鼠SAP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生理盐水。PMs清除组分别于造模前5d、前2d腹腔注射氯屈磷酸二钠脂质体清除PMs,PMs保留组与假手术组同样时间注射等量空脂质体。检测3组血清淀粉酶及血浆D-乳酸水平,比较胰腺病理评分、肠道转运系数及脏器细菌移位率。结果PMs保留组与PMs清除组血清淀粉酶水平((9399±923)、(9012±852)u/L)高于假手术组((1367±360)u/L)(P〈0.01),PMs保留组与PMs清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肠道转运系数(0.46±0.12)高于PMs清除组(0.33±0.10)与PMs保留组(0.23±0.09)(P〈O.01),PMs清除组高于PMs保留组(P〈0.05);假手术组大鼠脏器细菌移位率((5.60±0.68)%)、血浆n乳酸水平((5.66±0.43)mg/L)低于PMs清除组(40.55±5.67)%,(8.96±0.67)mg/L)与PMs保留组((51.63±7.53)%,(12.62±0.89)mg/L))(P〈0.01),PMs清除组低于PMs保留组(P〈0.05);PMs清除组胰腺病理评分(7.9±1.2)与PMs保留组(7.6±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模前PMs消耗对SAP大鼠肠道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核转录因子-κB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死率较高,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近年来研究认为,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磷脂酶A2、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内皮素等细胞因子、趋化  相似文献   

14.
细胞凋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道粘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细胞在凋亡在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ASP)肠道粘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意义。方法:用胰胆管内注射甘脱氧胆酸,结合静脉输注蛙皮素方法复制大鼠ASP模型。分别对模型大鼠(ASP)及假手术组大鼠(SO)于术后6、12、24小时取回肠粘膜组织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并用分子生物学标记(TUNEL)方法定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ASP组大鼠除制模24小时光镜下可见肠粘膜上皮脱落及溃疡形成外,其它两  相似文献   

15.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为高危急腹症之一,发病急,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预后不良,病死率可达40%。在胰外损伤中,尤以肺损伤最为突出。SAP并发肺损伤高达60%~70%,最终导致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达20%左右,而成为SAP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核因子-κB及钙超载与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主要继发于胆道疾病或慢性酒精中毒,大多数AP患者仅以胰腺出血、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但仍有25%的患者会发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在出血、坏死的同时,常伴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可高达30%-40%[1]。针对AP的发病机制,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学说,如胰酶消化学  相似文献   

17.
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在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叶  余书勤 《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2):902-904
急性肺损伤 (acutelunginjury ,ALI)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如创伤、休克、感染、中毒等 )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 ,严重的ALI被定义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在细胞水平上它表现为单核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PMN)等炎性细胞的浸润 ;在分子水平上则表现为众多炎症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的过度表达 ,伴有多种炎症介质的产生。内毒素损害是导致ALI发病的最常见形式之一 ,对其致病机制的研究现已逐渐深入到分子及信号转导水平。内毒素可通过激活多条信号转导通路最终将胞外信号转变为核内信号 ,其中 ,核转录因子 -κB(nuclearfactorofk…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胰腺炎患者核因子-κB激活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激活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中的表达与时间关系。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20例,对照组1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核因子-κB激活。结果胰腺炎组各时段(<24h、24~48h、48~72h、>72h核因子-κB激活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4h内核因子-κB明显激活(54.07±18.17)%;24~48h达高峰(70.03±5.62)%,48h以后逐渐减弱,一周后NF-κB激活向正常水平接近。对照组各时段核因子-κB激活不明显(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外周血中NF-κB明显激活。可望应用NF-κB抑制剂抑制NF-κB激活,控制急性胰腺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后不同时间点胰腺和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DNA结合活性动态变化,以及胰腺炎后应用中度低温对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实验采用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射造成大鼠AHNP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以及AHNP常温2、5和12h组,用电泳迁移率改变法(EMSA)测定各组大鼠胰腺和肺组织中NF-κB的活性。第二部分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HNP常温组和低温组,诱导AHNP后2h和5h测定各组胰腺和肺组织中NF-κB的活性。结果急性胰腺炎后大鼠胰腺和肺组织NF-κB活性均持续增强,且各时间点胰腺组织NF-κB活性显著强于肺组织(P均〈0.01)。与AHNP常温组相比,低温组AHNP后2h和5h肺组织NF-κB活性均显著降低(P均〈0.01),而胰腺组织NF-κB活性与常温组差异不明显。结论急性胰腺炎伴有胰腺和肺组织NF-κB活性的显著增强。中度低温对急性胰腺炎后肺组织NF-κB的激活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黄对脓毒症大鼠核因子-kB活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脓毒症时肠道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相关性,揭示大黄治疗脓毒症的有效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分别在术后1、3、6、12、24、48 h活杀大鼠取肠黏膜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TNF-α、MCP-1的含量,用凝胶电泳迁移法测NF-κB的活性.在脓毒症模型基础上加用大黄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2、24、48、72 h活杀大鼠,用同样的方法检测TNF-α、MCP-1含量及NF-κB活性. 结果:脓毒症大鼠肠黏膜NF-κB活性及TNF-α、MCP-1含量均较相应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大黄治疗后能明显抑制升高的NF-κB活性和TNF-α、MCP-1含量(P均<0.05).结论:TNF-α、MCP-1是脓毒症早期激活的细胞因子,其释放与NF-κB活性密切相关;大黄可通过抑制NF-κB活性、减少炎症细胞因子释放而达到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