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蛋白脂酶和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蛋白脂酶是富含甘油三酯酯蛋白代谢的关键酶,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影响血浆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联系;脂蛋白脂酶可促进泡沫细胞形成;转基因动物模型显示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临床冠心病患者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正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是一种血浆糖蛋白,能够把胆固醇酯从高密度脂蛋白转运到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并交换甘油三酯,从而调节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和重构高密度脂蛋白颗粒组成。高活性的CETP可以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而CETP抑制剂可以和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即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又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使血脂得到双向调节,因此,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CETP抑制剂曾被认为是治疗动脉硬化非常有  相似文献   

3.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由于递度超速离心术、肝素-琼脂糖亲和色谱法细胞培养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增加了对各种脂蛋白的认识,使我们有可能从分子生物学和宏观观察两种水平来讨论几种主要脂蛋白和AS的关系。这里只就血浆脂蛋白运转系统和β-极低密度脂蛋白(B-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与AS的关系略加讨论。一、血浆脂蛋白运转系统血浆脂蛋白运转系统的研究近年来有了一定的进展,已经大致弄清了乳糜微粒  相似文献   

4.
胆汁郁滞是以胆汁物质特别是胆盐的滞留并伴以胆红素的滞留为特征。在胆汁郁滞时血浆脂蛋白亦有明显的改变。早在一个多世纪前Flint 已经认识到,在梗阻性黄疸患者中出现非酯化胆固醇及磷脂增高。Seidel 等(1969)报道在梗阻性黄疸患者中,血浆脂蛋白的变化以高密度脂蛋白浓度降低及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加为特征。并从这种低密度脂蛋白中分离  相似文献   

5.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促进脂蛋白中各种中性脂质转运和交换,在胆固醇逆转运中起关键作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突变和基因缺陷导致血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含量或活性降低,引起脂蛋白代谢发生显著变化,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常伴有高α-脂蛋白血症。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变异和脂蛋白代谢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已成为脂代谢和冠心病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突变及其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促进脂蛋白中各种中性脂质转运和交换,在胆固醇逆转运中起转运蛋白基因突变和基因缺陷导致血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含量或活性降低,引起脂蛋白代谢发生显著变化,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常伴有高α-脂蛋白血症.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变异和脂蛋白代谢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已成为脂代谢和冠心病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突变及其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内皮脂酶是近年来发现的甘油三酯脂肪酶基因家族新成员.该家族还包括脂蛋白脂肪酶、肝脂肪酶.内皮脂酶具有磷脂酶活性,可参与脂蛋白代谢,尤其对血浆中的高密度脂蛋白代谢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具有明显调节作用.近来研究证明,抑制内皮脂酶可提高人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但目前内皮脂酶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逆行转运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仍尚无明确定论,且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心脏病与高密度脂蛋白1951年,Barr 等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高密度脂蛋白减少,β-脂蛋白则升高。以后检查冠心病人和健康人显示,冠心病人不管性别,血中α-脂蛋白含量均减少。由于测定血浆α-脂蛋白的方法昂贵和操作繁琐,大多根据该蛋白中胆固醇的含量来判断其浓度。冠心病人α-脂蛋白中的胆固醇占11.2~16.3%,而健康人的α-脂蛋白运载20%以上  相似文献   

9.
高密度脂蛋白的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产物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独立和重要的危险因素。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不仅决定于它的生成速率,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它的代谢水平。一系列的基因及其相关产物参与了高密度脂蛋白参与的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包括与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基因及其产物如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A1、磷脂酰胆碱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磷脂转运蛋白和脂蛋白脂酶等,以及降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基因和产物如清道夫受体B1、胆固醇酯转运蛋白、肝脂肪酶和内皮细胞脂肪酶等。而高密度脂蛋白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也是多方面的,不能仅由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来明确推断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降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关联但不是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出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同时测定血浆脂蛋白Lp(a)(一种胆固醇含量丰富的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证实血浆脂蛋白Lp(a)水平可  相似文献   

11.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与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平 《实用老年医学》1998,12(5):223-224
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四类,每一类脂蛋白都有异质性,即由一系列大小、密度和化学组成各异的颗粒所组成。用不同的技术可将这些不同的颗粒区分开来,称为脂蛋白的亚组分。各脂蛋白的亚组...  相似文献   

12.
高血脂是指人体血浆内的胆固醇或甘油三脂高于正常值。胆固醇根据其所载体脂蛋白的不同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携带的胆固醇沉积于动脉内壁,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故其含量增高可加速和加重冠心病的发展,而高密度脂蛋白有促  相似文献   

13.
业已证实吸烟与冠心病有关,但对其损害心脏的机制尚缺乏了解,吸烟者能增加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是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浓度降低。本研究对10名嗜烟者完全戒烟监测6周脂蛋白浓度的改变,及其与饮食和体重变化的关系,旨在进一步估价吸烟对血浆脂蛋白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及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选择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38例,以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作为脂蛋白氧化修饰的指标,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血栓素B2作为血小板活化状态的指标,比较冠心病患者服用辛伐他汀前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和血栓素B2的变化及与高密度脂蛋白等白胆固醇的关系。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治疗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5.
782786 Ⅳ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血浆HDL_2-C含量的研究刘德文山西医药杂志15(1):13~15,1986 对10名正常人及5名Ⅳ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进行血凝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中胆固醇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Ⅳ型患者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分子内胆固醇含量(HDL-C)远低于正常组(P<0.001),特别是HDL_2亚组分中胆固醇含量(HDL_2-C)降低更为显著,而HDL_3亚组分内胆固醇含量(HDL_3-C)与正常组无差异,提示Ⅳ型高脂蛋白血症诱发冠心病的原因与血浆HDL_2-C含量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遗传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小鼠的自发性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探讨高甘油三酯血症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建立了脂蛋白脂肪酶和载脂蛋白E双基因缺陷的混合型高甘油三酯和高胆固醇血症动物模型。方法比较了双基因以及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的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并对整条主动脉和主动脉流出道进行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定量检测。结果发现双基因缺陷小鼠血浆甘油三酯是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的3.8倍(5.904±0.505比1.536±0.860g/L),血浆总胆固醇也略有增加,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无明显差异。两种小鼠的主动脉全长及流出道均有明显的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占全部动脉的37.2%±10.7%比44.6%±18.1%,但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合并脂蛋白脂肪酶缺陷虽然可以出现血浆甘油三酯增高,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没有加重。这可能与血管壁局部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相应降低而对动脉粥样硬化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肥胖者高密度脂蛋白亚类组成与脂蛋白酯酶基因内含子8 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长多态性和双向电泳免疫印迹检测法,分析95例肥胖者和144例体质指数正常者的脂蛋白酯酶基因内含子8 HindⅢ多态性、高密度脂蛋白亚类组成及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肥胖组和对照组均以H H 基因型为主。肥胖组血浆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100、CⅡ、CⅢ、E、前β1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及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I、高密度脂蛋白2b水平及载脂蛋白E/CⅢ明显降低(P<0.05)。肥胖组H H 基因型者与H-H-者比较,血清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100、前β1-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3b含量显著升高,而载脂蛋白E/载脂蛋白CⅢ、高密度脂蛋白2a和高密度脂蛋白2b显著降低;肥胖组H H-基因型者与H-H-者比较,载脂蛋白B100、前β1高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3b含量显著升高,而载脂蛋白E/CⅢ和高密度脂蛋白2a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H H 及H H-基因型者血清载脂蛋白CⅡ、载脂蛋白CⅢ和高密度脂蛋白3a含量均较H-H-者显著升高,而载脂蛋白E/载脂蛋白CⅢ、高密度脂蛋白2a、高密度脂蛋白2b显著降低(P<0.05)。结论脂蛋白酯酶基因H H 基因型与肥胖者增高的甘油三酯水平有关。中国人脂蛋白酯酶基因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与高密度脂蛋白亚类的组成和分布相关,H 等位基因携带者高密度脂蛋白颗粒有变小的趋势,且肥胖者更为明显,表明H 等位基因携带者高密度脂蛋白成熟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18.
已知绝经前妇女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同龄男子,而这些妇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高于同龄男子。这种差异与雌激素水平有关。鉴于血浆脂蛋白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关系密切,雌激素对脂蛋白代谢的影响引起人们的广泛注  相似文献   

19.
脂蛋白对巨噬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脂蛋白的种类、组成、氧化修饰以及基因突变等影响脂蛋白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鼠血浆极低密度和中间密度脂蛋白组分通过一种特异而不依赖载脂蛋白E途径诱导巨噬细胞胆固醇酯蓄积,是体内主要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敲除鼠血浆极低密度和中间密度脂蛋白组分也显著诱导巨噬细胞胆固醇酯蓄积.人载脂蛋白AⅠ第235位谷氨酸残基缺失明显降低其促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能力.人极低密度、低密度、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脂蛋白(a)等氧化后,不仅诱导巨噬细胞胆固醇酯蓄积,也具有显著促巨噬细胞增殖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蛋白血症发病学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从太原市 5 471名居民血脂分析中 ,选取 183名冠心病稳定期合并高脂蛋白血症患者 ,及 194名身体健康的正常体检者 ,分别测定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根据Friedewald公式计算 ,并按Frost法计算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结果发现 ,冠心病合并Ⅱa和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 ,其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而合并Ⅳ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但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 ,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提示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变化在冠心病合并ⅡaⅡb及Ⅳ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中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