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精论治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精病症缠绵难愈 ,迁延反复 ,因其导致男子不育者并不鲜见。笔者临床观察其病位虽在精室血络 ,而根本则在脏腑病变。本症有寒热虚实急慢之异 ,然以虚实夹杂、慢性者居多。论治首当止血活血。或寒热 ,或补泻 ,辨病辨证结合 ,效果较为满意。兹将治法梗概略述于下。1 滋肝肾 养阴精 引火归元血精之成 ,多责肝肾 ,房事过度 ,手淫频繁 ,七情六极皆可伤及肝肾之阴精 ,阴亏火旺 ,虚火扰于精室 ,伤及血络 ,以致营血妄行。《诸病源候论·虚劳精血出候》 :“肾藏精 ,精者血之所成也 ,虚劳则生七情六极 ,气血俱损 ,肾家偏虚 ,不能藏精 ,故精血俱出…  相似文献   

2.
吴沛田 《中医杂志》2008,49(10):951-951
答:血精是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应检查即可确诊.血精的病因病机有寒热虚实和急慢之异,总以虚实夹杂、慢性过程为主. 在辨证治疗方面,肝藏血,肾藏精,肝肾乙癸同源,血精之成多责肝肾.若房事过度,七情过极,皆可作肝肾之阴,阴亏火旺,虚火扰于精室,伤及血络而见血精.<诸病源候论>云:"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虚劳则生七情六极,气血俱损,肾家偏虚,不能藏精,故精血俱出也."症见精液带血,色鲜红或见血丝.伴性欲旺盛,口舌干燥,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或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舌红少苔,脉细数.  相似文献   

3.
血精论治5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精病症缠绵难愈,迁延反复,因其致男子不育者并不鲜见。据临床观察,其病位虽于精室血络,而根本在脏腑病变。血精有寒热虚实急慢之异,然以虚实夹杂,慢性者居多。对本病的论治首当止血活血,或寒热,或补泻,辨病辨证结合,效果较为满意,简介如下。 1 滋肝肾,养阴精,引火归元血精之成,多责肝肾,房事过度,手淫频繁,七情六极皆可伤及肝肾之阴精,阴亏火旺,虚火扰于精室,伤  相似文献   

4.
“血精”一名,在中医古籍中早有记载。隋代巢元方说:“此劳伤肾气故也,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虚劳则生,七情六极,气血俱损,肾家偏虚,不能藏精,故精血俱出矣。”此病顾名思义,为男性婚前遗精及婚后房事排出血性精液。关于其病因和机理:中医认为肾乃藏精之处,精系血化所成;肾阴虚则相火旺,又加上欲(心)火亢旺,导致火盛灼伤血络而成“血精”。  相似文献   

5.
血精症是指男子排出的精液中混有血液而言,多见于西医学之精囊炎、前列腺炎,临床时有所见,治疗较为棘手,中医对本病的认识较早、隋·巢元方之《诸病源候论·虚劳血精出候》论述较详:“此劳伤肾气故也;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虚劳则生七伤六极,气血俱损,肾家偏虚,不能藏精,故精血俱出也”。然后世医家所论甚少,  相似文献   

6.
血精症是指排出的精液中混有血液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可分为肉眼血精和镜下血精,本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精囊炎及前列腺炎。中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云:“此劳伤。肾气故也;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虚劳则生七情六极,气血俱损,肾家偏虚,不能藏精,故精血俱出也。”笔者以自拟清精止血方治疗血精症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干血劳”,为虚劳证侯之一,多见于妇女。其病因病机与主要证侯是:多因失血过多,过淫精竭,产多乳众,精耗血枯;或因脾胃久虚,津血难生,肝肾断源,血枯经闭。血枯则生内热,越热越虚,虚邪易入,久虚肌瘦,名曰“风消”。血枯血热积久,肝肾精血俱耗,新血难生,血海枯竭,名曰“血枯经绝”,亦称“妇女干劳”、“干血劳”。故临床可见面目暗黑或面色  相似文献   

8.
血精指男女交合时男子排出血性的精液,一般多发生于中、青年人、老年人也有之。西医学称为精囊炎。隋·巢元方指出:“此劳伤肾精故也”。精藏于精室(则精囊),为肾所主,其病在肾,主要原因是:①房事过度或手淫损伤肾精、性欲偏亢、使阴虚火旺、火扰精室、伤及血络,致络血随精排出;②五志化火、下扰精室,使血络受伤,致络血随精外溢;③过食辛辣厚味或性交不洁,使湿热内蕴化毒、损及血络,致络  相似文献   

9.
<正> 《内经》《难经》虽然有关于“虚”“损”“劳”的记载,但尚未提出“虚劳”这一病名。汉代医家张仲景勤求古训,并结合临床实践,将“虚劳”作为具有特定涵义的病名作了专篇论述,为后世辨治虚劳病奠定了基础。自仲景以后,历代医家论虚劳者颇有其人,但后世所言之虚劳与《金匮》之虚劳并不完全相同。重温《金匮》虚劳病篇,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阴阳俱虚是虚劳病之主要病机从脉象看虚劳病的病机以脉象阐述病机是《金匮》的特点之一。仲景在虚劳病篇首先提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作为虚劳脉的总纲,实际上也点出了虚劳病的主要病机。这里脉大不是气盛,而是阴精亏虚不  相似文献   

10.
陈贱平 《光明中医》2000,15(2):26-27
盗汗一证,方书多责之于阴虚内热,如《证治准绳·盗汗》篇:“虚劳之病,或得之大病后阴气未复,遗热尚留;或得之劳役、七情、色欲之火,衰耗阴精;或得之饮食药味,积成内热,皆可以伤损阴血,衰惫形气。阴气既虚,不能配阳,于是阳气内蒸,外为盗汗。”临床可伴有久咳虚喘,虚烦少眠...  相似文献   

11.
探讨郁证性虚劳的病脉证治。虚劳是对以脏腑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慢性虚衰性病证的总称,但其中有缘于七情五志所致者,看似一般虚证虚劳,实为郁证之变形。虚劳五志伤五脏论以劳心为先,抑郁可成劳损;虚劳五劳七伤论包括五志七情伤及脏腑,显为情志之病;虚劳脱营失精论乃生活际遇落魄所致;室女童男思窦初开失当、鳏寡僧尼恨愁结肠曲思不达,亦致忧郁成劳。郁证性虚劳有显性郁证和隐性郁证。治疗郁证性虚劳除补益以外,应重视开郁安神、疏通气机;在药物治疗以外,更需改心革志、消遣情怀、知命乐天。情志调摄与医养结合对防治郁证性虚劳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总结杨群玉教授治疗脑卒中后情志障碍经验。杨群玉教授以“因病致郁”认识病机,认为卒中后抑郁根本病机在于肝郁脾虚,心神失精血滋养,加之痰瘀互阻络道,阴阳失交;卒中后焦虑根本病机为肝肾阴亏,痰、郁、瘀结聚,心脾失养,虚阳浮越。依据虚实分立方药,标实宜“和解”,方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以和解枢机,清热通络安神;本虚在肝肾精血俱亏,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二至丸与左归饮,降逆冲,振心阳,养肝肾之阴精,清浮越之虚火;治疗全程不忘祛痰化瘀,以枳术丸调理脾胃,健脾祛湿杜生痰之源;调整生活方式,防中风反复。  相似文献   

13.
明末医家绮石 ,以善治虚劳著称于世 ,宗《内经》而兼诸家之长 ,师古而不泥古 ,撰《理虚元鉴》共二卷 ,辨治虚劳赅备 ,世称论虚专著 ,现就绮石先生论治虚劳经验浅析如下。1 论虚劳病因有六绮氏认为 ,虚劳病因有六 ,即先天之因、后天之因、痘疹及病后之因、外感之因、境遇之因、医药之因。因于先天者 ,乃指受孕时父母或年衰者 ,或乘劳入房 ,或病后入房 ,或妊娠失调 ,或色欲过度 ;因于后天者 ,不外乎酒色、劳倦、七情、饮食所伤 ;因于痘疹及病后者 ,为痘疹失治误治及病后劳累或房劳过度所致 ;因于外感者 ,乃酒色无度者或心血过劳者 ,或肝火易…  相似文献   

14.
许玉山 《新中医》1991,23(12):15-16
再生障碍性贫血就其临床表现,中医称之为“虚劳”,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辨证论治多能使枯木回春,取得良效。虚劳之证,大证也。巢元方云:“夫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其病因病机如张景岳说:“凡虚损之由,无非酒色劳倦,七情饮食所致。故先伤其气,气伤必及于精;或先伤其精,精伤必及于气。”究其源,总不离乎五  相似文献   

15.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祖国医学“虚劳”、“血虚”、“血枯”等范畴。中医认为 ,本病病因病机主要为外感六淫及内伤七情 ,伤及气血脏腑 ,出现气血两虚、虚劳诸症。本质上是虚劳 ,肾虚是其根本。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重在补肾。现就本病的诊断治法阐述如下。1 基本病机肾为先天  相似文献   

16.
金实教授认为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肺肾亏虚,七情内伤,后天失调,病在肺胃肝肾,以肺为主,久燥血凝,阴伤及阳,阴虚、气郁、络滞为其病机关键。金师在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肺失宣布、阴虚络滞之病机,立宣肺布津为治疗大法。阴虚内燥,应滋阴清热润燥;气郁络滞,宜宣肺通络布津;病久滋补肝肾,随证燮理阴阳。  相似文献   

17.
程国彭与费伯雄均为清代著名医家,对虚劳的证治俱有特色,本文试从二者的学术思想中的虚劳观加以分析并比较,程国彭认为气血相较重在血,阴阳相较重在阴;虚劳之治止嗽为先,重清滋亦重温补;精损可成劳,经闭亦可成劳;五脏劳损当补先天之本;治虚劳重在养生调摄.费伯雄则认为虚劳之损需分阴阳;五脏之劳不可专归于肾;七情之伤必归本于心;虚...  相似文献   

18.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以脏腑亏虚、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诸病源候论>日:"夫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关于虚劳病因,<理虚元鉴>提出:"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痘疹及病后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诸因导致气、血、阴、阳的亏耗,其病位主要在五脏.所以<证治汇补>云:"虚者,血气之空虚也;损者,脏腑之损坏也."因此,补益为治疗虚劳的基本大法,所谓"虚者补之".  相似文献   

19.
虚劳亦称虚损,是中医内科领域内一个重要而广泛的病证。继《内经》、《难经》之后,《金匮要略》设专篇而论,实为后世治该病奠定了基础。阐述此者计条文16、方7首(附方除外),文简义深,反映了仲景对该病治法的三个特点,就个人学习体会,略陈管见。扶助正气不忘祛邪杂病正气多虚,病变往往伤及脏腑,虚劳病表现尤为突出。导致本病的原因虽不尽一致,然皆致正气耗伤,诚如后世医家张景岳体会说:“凡虚损之由,无非酒色劳倦,七情饮食所致。故或先伤其气,气伤必及于精;或先伤其精,精伤必及于气。”《内经》指出“精气夺则虚”(见《素问·  相似文献   

20.
<正> 五、肝肾俱虚月经不断案顾某,女,34岁。肝肾不足,精血内亏。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互伤,诸病由此而起。患者多产体弱,营血久亏,肝脾统藏失职,乃见月经或前或后,临行时量少,色淡质薄,淋漓不断,面(白光)少荣,头目眩晕,腰背酸痛,白带如注,质稀如水,神疲肢软,时有心悸怔仲,寤而少寐,口干舌疮,大便燥结,舌红苔薄黄腻,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