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唇疔     
<正> 王××,男,10岁,北庄公社蚕扬大队人。于1976年3月10日因上唇右侧生疮3天,局部红肿热痛,发冷发热一天而收住院治疗。体温:39.5℃,血检:白细胞21500,中性88%,入院诊断为唇痈;败血症经用抗菌素药物治疗2天,不见明显好转,邀余会诊。余视之,上唇及整个左半脸明显虹肿,右口角上方有高粱粒大一清疡面,疼痛呻吟,神志尚清。脉浮洪而数。处方:地丁30克、银花30克、白果仁12克、桔梗9克、知母3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二诊(3月13日),患者服上药一剂后疼止,肿消大半,体温降至37.8℃,继以原方服之。三诊(3月14日),患者服二剂药后肿已全消,体温36.4℃,带原方一剂出院,以固疗效。按:疮生左右口角为锁口,生于上下为唇疔,皆为脾胃郁热上攻于口所致,治疗仍以清热解毒。余二十多年来用此方治疗唇疔、锁口疔近百例,无一不愈。一般1~2剂疼止肿消,多则3剂。唇疔、锁口疔乃是常见之病,用西药效低价昂,不如此方价廉易于掌握。用白果、桔梗之意,二药善走口唇,引银花、地丁以至生疮之处,更有知母、生甘草泻火解毒。药味不多,配伍精当  相似文献   

2.
芍药甘草汤治疗先兆早产张××,28岁,工人。1982年8月6日诊。妊娠八个月,不慎趺扑,遂觉腹部拘急疼痛,触之更甚。妇产科检查:胎儿尚未入盆。拟先兆早产住院观察,以防不测。因用西药对症除处理不效,邀中医诊治。刻下患者双眉紧锁,腹痛难忍,腹部拘急,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证属跌扑伤胎,胎动欲下之急候。姑拟缓急止痛法:杭白芍45克,炙甘草20克,一帖。以观动静。服药一帖,腹痛已减。继服四帖,腹痛已。1982年9月15日足月顺产一男婴。  相似文献   

3.
验方二则     
治狐疝方 徐××,女,37岁。初诊日期:1993年6月2日。 主诉:右小腹下气坠肿痛4天。 病史:平时体健,胃纳可,二便调。近4天来,右小腹下部气坠肿痛,平卧稍小些。月经上月12日来过,周期准,无痛经。劳保医院欲手术治之。病人畏惧,要求先以中药调理。 检查:右腹股沟上部沿阴埠突出气肿囊如鸡卵大(3×4cm)。压痛+++。脉象弦缓,舌苔薄。 辨证:中气下陷,发为狐疝。 治法:补中升陷,理气治疝。 处方:黄芪20克,白术、当归、乌药、柴胡、菟丝子各10克,五味子、升麻各6克,小茴香5克。七剂。 二诊(6月9日):上药服3剂,疝痛气肿即消失。月经6日来,提早6天,两日即净。  相似文献   

4.
处方炒枳壳120克,红糖120克,煎水500毫升,分两次服,日服1剂。主治:男子淋证,小便疼痛,血尿。甄××,男69岁,71年8月29日初诊,主诉:小便淋痛尿血十天余,打针,服药无明显效果,并求开枳壳120克。言有秘方炒枳壳四两,红糖四两煎服治淋证血尿。笔者考虑药理与病症不符,开方后嘱可分两次煎服,防用药量大破气伤正。9月10日因不见患者  相似文献   

5.
药物组成熟地、生地、元参各30克,毛姜15克.用法一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儿童酌减.疗效服药三剂即效,如效不佳,继服三剂.典型病例余××,女,48岁,干部.1978年11月23日就诊.自诉牙疼,三月余,曾用抗生素及中药治疗,时好时犯,缠绵不愈.近来疼痛加剧,跳痛难忍,影响饮食及睡眠.检查,牙龈红肿、腐烂、口张困难,腮颊肿胀.舌质红、乏津,脉细数.遂拟上方三剂,服一剂疼减,三剂服完而愈.1981年3月随访,未见复发.按: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因此,牙疼与肾的病变有密切关系.故治宜滋阴补肾、清热泻火为原则。方中,生地、元参,滋阴、清热、凉血、  相似文献   

6.
孔××,女,50岁,教师,1983年8月6日初诊。右颈部肿块8月余,4×5厘米大小,我院外科诊断为甲状腺腺瘤,建议待机手术治疗。患者要求先服中药,因来我科就诊。证见肿块胀满,微痛,低热不解,舌苔黄腻,舌质红绛,脉象弦数。辨证为肝气郁结,化火灼津生痰,痰热互结,酿成瘿肿。拟方软坚散结消瘿为主,佐以疏肝利气:夏枯草,元参各15克,黄药子、浙贝母、青皮、左牡蛎各9克,生鳖甲20克,昆布、海蛤壳各12克。5付,每日1付。 8月27日再诊:患者主诉每服上药后约20分钟,即觉肿块局部似虫钻样疼痛,待服完5付后,肿块处胀痛感消失,低热亦退,触之瘤体略见缩小。  相似文献   

7.
钱××,男,42岁,江苏人。8月10日初诊:双耳失聪二月余。于5月份黄梅雨季一次淋雨以后,微有寒热,头昏呕,胃纳减少;翌日忽两耳失聪,一无所闻。年犹未老,竟然耳聋,给生活带来不便,心情非常苦恼。诊其脉濡缓乏力,察其舌苔白薄腻。辨证属于湿邪上蒙清阳,少阳经气不舒,以致耳窍失灵。拟以芳香化湿开窍,兼和解少阳之剂治之。处方:广藿香、佩兰叶、菖蒲、炒苍术、姜半夏、赤茯苓、白蒺藜各10克,紫胡、陈皮各6克,炙甘草2克,三帖。8月13日复诊:服上方二帖,即觉头脑清爽感。昨天起已能隐约听到声响。药证尚属相符,守原方再服五帖。1周后,当面道谢,两耳…  相似文献   

8.
<正> 1.少阳外感 马××,男52岁,1982年9月21日初诊。感冒约一周,初起时,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服止痛片后,大汗出,如水淋漓,症状稍解。但余微恶寒,头痛、咽干、胸胁苦满,心烦,食欲不振,口渴等症,特来就诊。脉弦细,苔白。仿柴胡桂枝汤意,予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5克、党参10克、苏叶10克、花粉10克、生姜3片、大枣3枚。3剂服毕,诸证悉除。  相似文献   

9.
阳虚口疮案     
陆××,女,42岁,已婚,营业员。1986年9月9日初诊:慢性口疮四年,常发于舌边及唇内侧,作痛妨碍进食及言语,自觉痛苦不堪忍受,很少数日不发,睡眠不良必发。叠经中西药物治疗,迁延不愈。纳可便调,脉虚无力,舌苔薄,舌质淡。此虚阳上冒所致,拟温阳、潜摄兼治。处方:补骨脂15克,菟丝子12克,覆盆子12克,制附块5克,灵磁石30克(先煎),珍珠母20克(先  相似文献   

10.
例1 周××,女,38岁,高州县石坟区人,于6月12日下午因饮喜酒,大吃大喝后,当晚即觉腹胀、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腹痛。至夜里1时许,即出现腹泻,大便如水样,量多,但无里急后重,无脓血便,自服一些生姜汤不效,大便次数增多,日30余次,出现头晕、口干,不省人事,重度脱水,呼吸、循环衰竭,于6月13日下午3时入本院治疗。查体:烦躁不安,意识不清,  相似文献   

11.
袁××,男,9岁。结喉左侧长出成人拇指大软性包块一个,西医诊断为血管瘤,一年来有逐渐增大趋势,于1963年6月来诊。舌脉无异常,局部微有胀感。马老谓此属血瘤,当予软坚捎瘤法治之,方用生牡力10克元参10克川贝母10克夏枯草10克术贼草10克红花3克。日服一剂,一周后瘤小三分之一,三周后已全消  相似文献   

12.
1、肝气犯胃型王××,男,40岁,工人。素有胃脘痛已两年,近一个月来病情加重,经西医胃镜检查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故于1983年5月2日来我科诊治。症状:胃脘胀痛,痛引两肋,每因恼怒则胃脘痛加重,嗳气频繁,泛酸,大便正常,脉弦,舌苔薄白。诊断为肝气犯胃,治以疏肝理气,佐以活血止痛。处方:生蒲黄、五灵脂,柴胡、白芍、川栋子、香附、陈皮各9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个,每日煎服一剂。服3剂后,胃脘痛等症状大减.但仍泛酸,故  相似文献   

13.
盗汗辨治     
一般认为盗汗为阴虚所致,其实临床所见,非阴虚致病者,也不是没有。今举不同原因所致盗汗治验病案几则,供参考。 一、气血两虚型 金××,男,33岁,住院号8146,1981年1月7日初诊。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盗汗,形寒怕冷,面色不华,纳食尚可,苔白腻,脉濡。术后气虚血亏,卫外不同。治拟益气养血敛汗:党参、清炙芪、熟地各12克,白木、茯苓各9克,白芍6克,砂蔻仁各3克(后下),浮小麦15克,佛手片、青陈皮、清炙草各4.5克。服药十四剂,体质渐复,盗汗止。  相似文献   

14.
急性乳腺炎乃初产妇之多发病,西医在临床常用抗生素治疗,但往往疗程长,疗效欠佳。笔者自拟乳痈汤方配合热敷按摩,治疗郁滞化热期之乳痈效甚佳,现介绍如下。药物组成:二花30克、连翘15克、公英30克、柴胡12克、川朴12克、生地9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山甲9克、栝蒌15克、漏芦15克、甘草6克。加减:热重者加石膏30克、知母12克。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通乳,疏肝行气。案例:李××,29岁,教师,1987年9月10日就诊。患者左侧乳房上方有一核桃大硬结,皮肤微红,疼痛4天。西医曾给予青霉素注射,患者不愿接受,故邀余诊治。取  相似文献   

15.
高热异治     
程某,男,46岁,患者发热一周,曾在某卫生院服西药治疗不效,于1989年春季来诊。T:39℃,P:120次/分,R:30次/分,BP:16/9.3kpa,血RT正常,心肺(一)。处方:石膏60克、知母10克、甘草3克、二花30克、连翘10克、秋葵花15克,三剂,一日一剂。 药后体温反升至40℃,遂邀刘成武老师诊治,处以温阳扶正之品:制附子6克、桂枝10克、党参10克、干姜6克、甘草3克,三剂,一日一剂。药后其病大减,体温降至38℃,原方继服三剂顿愈。刘曰:过去曾用白虎汤加味治愈三例高热,症见壮热,烦  相似文献   

16.
蔡云海 《中原医刊》1993,20(1):13-14
一、通因通用治疗血精证王××,男,48岁,住院号:913。患者1979年性交后发现所射精液带血并感腰痛,会阴部拘(?)。××医科大学诊断为精囊炎,前列腺炎。予青霉素肌注治疗,效果不佳。以后虽多方求医治疗,均未取效。1989年8月14日入我院治疗。入院时性交精液带血,呈暗红色,腰痛,面色晦暗,两下肢肌肤甲错,舌质黯,有齿痕,舌苔薄白腻,脉弦滑,诊断为血精证。治疗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6克丹参10克蒲公英30克泽兰10克败酱草16克乳香10克王不留10克川楝子10克川断10克桑寄生10克服上方4付后腰痛明显减轻,余证如前,用上方去川楝子加早莲草30克、茜草根10克继服30付,  相似文献   

17.
癃闭     
王××,女,29岁,农民,1977年4月22日初诊.患者两个月前阴道出血淋漓不断,半月前未经治疗出血停止,但小便不通,少腹胀痛,痛苦难忍.在公社卫生院给予导尿、抗菌消炎,利尿剂及服中药八正散数剂后症状稍好转,但停药后则症状加重,邀余诊治.查:患者体质瘦弱,痛苦病容,小便点滴而下,便时涩痛,常欲便不能,且伴见腰酸乏力,四肢酸懒,面色萎黄,头晕心悸,动则气喘,纳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具有滋阴降火作用的自拟中药漱口液治疗阴虚火旺型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阴虚火旺型复发性口疮的患者72例,分别采用随机分组和对照方法,两组病人在内服同样药物的基础上,分为自拟中药含漱液的治疗组和0.02%呋喃西林溶液的对照组,给予口腔含漱治疗。结果:72例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滋阴降火作用的自拟中药漱口液治疗阴虚火旺型复发性口疮,总有效率89.9%。结论:滋阴降火治疗阴虚火旺型复发性口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病例1,宋××,女,12岁,家住农村。因急性黄疸型肝炎于1987年6月11日入院。经休息、饮食调理,口服维生素类、门冬输液等治疗,1周后胃纳增加,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6月19日患儿自服家中带来土方1剂。(后经本院中药科鉴定为铃茵陈60克,大枣30克煎剂),用药后约4小时出现频繁恶心呕吐、腹部阵发性钝痛,肌注灭吐灵,Vitk_3及输液等治疗,症状未见好转。次日精神软弱,出现发热,T38.5℃第3日颜面及两下肢明显浮肿,24小时尿量少于200ml,两侧腰背疼痛,肾区叩痛阳性。血色  相似文献   

20.
应××,女,38岁,初诊(1996年6月16日)。主诉:空调受冷,头晕、舌强、闷咳、手麻2周。病史:平时很少生病。近2周,办公室开空调,衣少受凉,头晕、舌强、胸闷、干咳、双手发麻。脉象缓。舌苔净。辨证:寒凉外来,卫阳不振。 治则:散外寒、温卫阳。处方:麻黄、桂枝、川芎各5克,黄芪15克,苏叶、杏仁、当归、枳壳各10克,生姜5片,大枣10枚,三剂。 二诊(6月20日):头不晕,手不麻,舌强亦减,闷咳未止,月经昨天来,提早1周,量少色褐。颈部及下臂疹痒,泛恶不适,脉舌如前。转以和营血为主。 香薷、苏叶、香附、防风、生地黄、熟地黄、杏仁、枳壳各10克,白术、炒白芍、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