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梁胜景  林辉  贺福榜 《微创医学》2005,24(4):467-469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发生危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04例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危象18例(17.3%),其主要发生于术后早期,年龄>40岁、病程>12个月,Osserman临床分型属于Ⅲ型、Masqoka分期属于Ⅱ期、术前服用抗胆硷酯酶药物剂量>5 mg/(kg·d)、术前曾发生危象和肺部感染、中度或重度通气功能障碍、手术时间>3 h等是术后危象的最为常见诱因.对于术后发生危象的高危象患者,延迟气管插管、拔管要避免重插气管及减少气管切开;危象发生后及时行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结论重症肌无力术后发生危象的因素甚多,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做好抢救准备.  相似文献   

2.
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病人胸腺切除术围手术期行气管切开的适应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0年4月至1999年8月因MG行胸腺切除术病人174例,44例于围手术期行气管切开,占总数25.3%,38例发生危象、占总数21.8%,分析了重症肌无力临床分型、病期、是否伴有胸腺瘤、术前肺功能情况和术前抗胆碱能药物用量等因素与肌无力危象之间的关系及需要行气管切开术的手术适应症。结果 MG病人病程长、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剂量大、临床分期为Ⅱb型以上,术前有肺功能损害及合并有胸腺瘤者,特别是伴有侵润型胸腺瘤的患者,术后发生危象较高;需气管切开的比例也相应较高。结论 重症肌无力病人胸腺切除术后发生危象,及时气管切开,人工呼吸器辅助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术后立即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格掌握,不能滥用,以有利于病人恢复。  相似文献   

3.
重症肌无力行胸腺切除术后危象的防治(附9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行胸腺切除术后防治措施的改进,以改善预后。方法:我科1997~2002年因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行胸腺切除术的患者98例,分析其危象易发时间、危险因素及如何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术后发生危象14例,其中死亡1例。MG术后危象主要发生在术后早期,术后危象的发生与年龄、MG临床及病理分型、术前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剂量、术前是否曾发生危象、肺通气功能和病程长短等危险因素有关,术后呼吸道感染是发生危象的最主要诱因。对于术后可能会发生危象的高危患者,须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调整抗胆碱酯酶药及激素用量;术后危象发生后及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辅助通气是抢救成功、减少死亡的关键;而加强呼吸道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可进一步改善危象的预后。结论:对术后可能发生危象的患者,应根据其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综合防治,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围术期处理及疗效。方法:研究分析15例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围术期治疗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本组无围术期死亡,除2例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外,其余恢复顺利。术后随访发现症状完全缓解8例,改善7例。结论: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病人术前通过抗胆碱酯酶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应使病人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术前插胃管,于麻醉前、术中、术后早期鼻饲给药;胸骨正中切口能充分显露前纵隔结构,清除彻底,术中对瘤体周围的可疑组织(包括脂肪组织)按瘤体组织处理,必要时电灼灭活,术毕顺铂冲洗;麻醉要求相对较高,带咽气管插管或气管插管回病房可防止早期重症肌无力危象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1000mg/日)肌注及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是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对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观察选择有效方法完成围手术期处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30例患者术后无1例死亡。其中有3例发生了肌无力危象,实施机械通气后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在术后1个月重症肌无力症状均有缓解,最终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效果比较令人满意。结论选择有效方法针对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加以围手术期处理,临床能够获得显著效果,可以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24例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患者根据病情轻重的不同,术前以胆碱脂酶抑制剂控制症状;肾上腺皮质激素调整免疫功能;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缓解肌无力危象.术中施以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术后予硬膜外镇痛,手术期间以卡肌宁维持肌松.结果,术毕所有患者清醒,在手术室内拔除气管导管,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呼吸功能维持满意.25例中,有3例于术后第2d发生肌无力危象,2例经呼吸机机械通气后恢复,1例因救治不及时死亡.认为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及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的麻醉方法有利于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郑红 《中外医疗》2011,30(20):155-156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分析总结7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特点。结果 72例患者无手术及住院死亡,术后3例出现肌无力危象,所有患者出院时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术前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肺功能;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合理有效地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正确预防、判断及处理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是护理关键,也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6月至2008年10月手术治疗的30例胸腺瘤合并MG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原则及围手术期处理等。结果:本组30例,术后重症肌无力症状完全缓解16例,改善8例,无效4例,死亡2例。其中术后早期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7例,经气管切开、辅助呼吸等抢救治疗后痊愈5例,2例死亡;术后发生MG危象23.3%,病死率为6.6%。结论:胸部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胸腺瘤。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MG可获良好疗效。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切除的彻底性与胸腺瘤合并MG的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的麻醉及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4例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患者根据病情轻重的不同,术前以胆碱脂酶抑制剂控制症状,肾上腺皮质激素调整免疫功能;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缓解肌无力危象,术中施以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术后予硬膜外镇痛,手术期间以卡肌宁维持肌松,结果:术毕所有患者清醒,在手术室内拔除气管导管,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呼吸功能维持满意,25例中,有3例于术后2d发生肌无力危象,2例经呼吸机机械通气后恢复,1例因救治不及时死亡,认为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及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的麻醉方法有利于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30例患者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术中完全切除胸腺组织,同时彻底清除前纵隔脂肪组织,术前后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出现肌无力危象者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术后2例出现肌无力危象,经抢救好转,余均恢复顺利,术后随访5个月~5年,症状完全缓解14例,改善11例,无效2例,死亡3例。结论:胸骨正中切口行扩大胸腺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对重症肌无力病人应及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危象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Liu WB  Men LN  Tang BY  Huang RX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9):2737-2740
目的 探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扩大切除术后危象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76例全身型MG患者术后危象的影响因素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36例发生术后危象。研究项目包括:性别、手术时年龄、手术时病程、胸腺病理类型、手术时受累部位、手术时临床分型(Osserman分型)、术前感染史(术前1个月内)、术前危象史(术前1个月内)、术前吡啶斯的明用量(mg/d)、术前激素使用情况、手术持续时间(min)、手术过程的出血量(ml)、手术时胸膜破损情况。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吞咽肌受累(OR=8.494,P=0.001),术前危象史(OR=5.667,P=0.000),胸腺瘤(OR=2.147,P=0.047),Ⅲ、Ⅳ型(OR=4.549,P=0.000),术前感染史(OR=3.30,P=0.038),术前吡啶斯的明用量大(OR=1.019,P=0.001),手术持续时间长(OR=1.012,P=0.034),出血量多(OR=1.004,P=0.012)为术后发生危象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吞咽肌受累(OR=7.709,P=0.003)、术前感染史(OR=4.582,P=0.037)、术前危象史(OR=4.526,P=0.001)、术前吡啶斯的明用量大(OR:1.016,P=0.01)是术后发生危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术前吞咽肌受累、术前感染史、术前危象史、术前吡啶斯的明用量大是术后发生危象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尽可能降低术后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效果,探讨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00-2007年外科治疗2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及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完全缓解有5例(23.8%)部分缓解14例(66.7%)无效1例(4.8%),死亡1例(4.8%)。病程长短、Osserman分型和胸腺的病理类型是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治疗效果与病程、Osserman临床分型有关。结论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有良好的效果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影响因素,寻找应用血浆置换治疗效果不好的原因.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1995年6月至2010年4月69例应用血浆置换的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影响因素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的项目包括:性别、发病年龄、危象发生距离血浆置换的时间、治疗前激素史、肺部感染史、其他并发症、营养状况、危象前48 h内胸腺手术史,胸腺病理类型、治疗后合用内种球蛋白、总置换次数.结果 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肺部感染(P=0.000,OR=29.250),危象前48 h内胸腺手术史(P=0.046,OR=0.267),治疗后合用内种球蛋白(P=0.003,OR=0.136),总置换次数(P=0.022,OR=0.498)是影响血浆置换效果的相关因素.以上因素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肺部感染(P=0.000,OR=23.600)为独立危险因素,而治疗后合用丙种球蛋白(P=0.047,OR=0.192)为保护因素.结论 重症肌无力危象合并肺部感染时,血浆置换治疗效果不佳.积极控制肺部感染,治疗后与丙种球蛋白合用可提高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胸腺瘤切除术后的重症肌无力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预防术后重症肌无力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金华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92例胸腺瘤切除术患者,观察并记录术后重症肌无力的发生情况,统计发生率,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重症肌无力将患者分为重症肌无力组(A组,11例)与未发生重症肌无力者(B组,81例),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整理临床资料,对比2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的差异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的危险因素。 结果 92例患者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11例,发生率为12.0%;2组患者的术前病程、合并免疫疾病、手术路径、合并前纵隔脂肪清扫术、术后肺部感染、术后放化疗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病程(>12个月)、合并免疫疾病、手术路径(开胸)、术后肺部感染是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的危险因素,合并前纵隔脂肪清扫术、术后放化疗是其保护因素。 结论 胸腺瘤切除术后的重症肌无力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也较多,常见如术前病程长、合并免疫疾病、开胸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等,因此行胸腺瘤切除术时应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对症处理措施,以降低重症肌无力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Men LN  Liu WB  Chen ZG  He XT  Zhang Y  Huang R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1):1446-1449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扩大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990年1月到2006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胸腺扩大切除术后缓解的271例MG患者进行随访,对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手术时年龄、手术时病程、胸腺病理类型、术前是否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手术时临床分型(Osserman分型)、术后是否立即用激素、术后感冒/感染、术后仅服吡啶斯的明、术后无症状1~3个月即停药或减药.结果 135例术后复发.COX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未立即用激素(OR=2.914,P=0.000),术后感冒/感染(OR=3.441,P=0.000),术后仅服吡啶斯的明(OR=5.947,P=0.000),术后无症状1~3个月即停药或减药(OR=2.242,P=0.000)为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感冒/感染(OR=47.63,P=0.000)、术后仅服吡啶斯的明(OR=62.38,P=0.000)、术后无症状1~3个月即停药或减药(OR=32.76,P=0.000)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术后感冒/感染、术后仅服吡啶斯的明、术后无症状1~3个月即停药或减药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正规治疗,及时使用激素可以降低术后症状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This paper reports 30 cases of myasthenia gravis (MG) treated by thymectomy from 1965 to 1990 in our hospital. Of all the 30 cases of MG,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subpopulation was determined in 10, and anti-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 titer in 6,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efficacy of thymectomy against MG. We considered that with application of hormone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to regulate immune function of the body, and/or with plasma exchange to remiss symptoms, all the patients with generalized MG may be indicated for treatment by thymectomy. Indication of treatment does not depend on age, sex and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 But radical operation, proper anesthesia and appropriate use of antibiotics may ensure safety of the operation and its curative effect.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感染组(12例)和非感染组(10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机械通气时间指标的差异,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0例肝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2例(10.0%)。在年龄、术前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机械通气时间方面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60岁、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中输血量多、机械通气时间长为肝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机械通气的危险因素.方法:1987年1月至2003年8月,我科共收治重症肌无力患才42例,运用统计软件对年龄、性别、病程、临床分型、病理类型、手术时间、术前吡啶斯的明用量、术前激素的使用等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影响机械通气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临床分型、病理类型,且呈正相关.结论: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临床分型、病理类型等因素可作为是否延长机械通气的选择指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合并不同危险因素对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者60例,无肺部感染者60例,比较2组病人围术期的临床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机械通气、输注红细胞、术前低体质量指数、术前低白蛋白、入住ICU、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COPD史、机械通气、糖尿病史、手术时间≥ 2 h为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年龄>80岁、COPD史、糖尿病史、进行机械通气及手术时间≥ 2 h会增加病人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