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临床上常常将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腰3横突综合征、肌纤维组织炎等多种急慢性腰部病变所致的腰痛和运动功能障碍统称非特异性下腰痛,下腰痛是骨科患者常见的症状[1],而不是疾病的名称。随着现代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下腰痛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常见现象,研究显示,有70%左右的成年人存在非特异性下腰痛,若久不得治,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近年来,腰痛的康复治疗方案逐步丰富,除了传统物理疗法和肌肉松弛剂外,综合治疗已经逐渐成为主流。本次研究观察自拟腰痹方湿热敷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又称下腰综合征,是以下腰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可伴或不伴下肢放射痛,分为急性下腰痛(ALBP)和慢性下腰痛(CLB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60例,随机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进行电针治疗,观察组加用核心肌群训练,共治疗2周。在治疗前、治疗第2周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分别使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法(VAS)评估疼痛强度,使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疗效问卷评分观察腰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改良JOA腰痛疗效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30.0%,P0.05)。结论:电针治疗结合腰部核心肌群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2周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4.
妊娠晚期孕妇下腰痛及其影响因素的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孕妇下腰痛及其影响因素的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64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下腰痛是孕妇妊娠晚期的常见症状,发生率为68.1%;有下腰痛史的孕妇、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孕妇、下腰痛知识水平差的孕妇下腰痛程度较重。结论下腰痛是妊娠晚期的常见症状;孕妇下腰痛史、家庭经济状况和下腰痛知识水平是影响孕妇下腰痛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孕妇下腰及骨盆痛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1 254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下腰、骨盆痛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1 254例妇女在孕36周常规产前检查时接受问卷调查,包括:年龄,身高,肥胖指数,受教育程度,是否失业,城市或农村人口,有无保姆,孕前有否腰痛,前次妊娠有否腰痛,疼痛部位、程度、性质、加重及缓解方法,孕妇活动能力(日常活动,家务劳动,户外活动)等。结果妊娠晚期孕妇下腰及骨盆痛发生率为48.96%。身高,受教育程度,是否失业及有无保姆与疼痛无明显关系。低龄、高龄孕妇较适龄孕妇更易腰痛。超重孕妇更易腰痛。孕前有腰痛及前次妊娠有腰痛者在本次妊娠中发生腰痛比例增大。城乡孕妇腰痛发生率有较大差异。久站最易加重腰痛,卧位可以明显减轻疼痛。下腰及骨盆痛对妊娠晚期孕妇的活动影响较大。结论妊娠晚期孕妇下腰及骨盆痛发生率高,对于某些影响因素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有效干预措施以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由椎间盘本身结构病变引起,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很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曾受下腰痛困扰人数占总人口75.0% ~ 85.0%,且1.0%因下腰痛而永久致残[1];另有调查显示,45岁以下人群下腰痛是引起身体失能最常见原因,而45~65岁人群下腰痛是损害身体健康的第3位原因,仅次于心脏病和关节炎[1].Crock 1970年在椎间盘损伤再评价一文中首先提出椎间盘内部破裂(IDD)可致下腰痛观点,后称之为DLBP.虽椎间盘造影术为诊断DLBP常用手段[2-3],但其较高假阳性率,加上不完全清楚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难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本文对DLBP主要发病机制和影像学改变进行综述,以期对同行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护士职业性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指病程至少持续12周,病因不明的、除脊柱特异性疾病及神经根性疼痛以外原因所引起的肋缘以下、臀横纹以上及两侧腋中线之间区域内的疼痛与不适,伴或不伴大腿牵涉痛。下腰痛做为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护士群体中呈高发态势。研究显示,护士职业性下腰痛已经逐渐成为威胁护士健康状况的一大职业卫生问题[1],国内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种类较多,效果各异。因此,本研究关注下腰痛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探讨最佳的干预措施,旨在为下腰痛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慢性下腰痛的康复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志 《护理学报》2007,14(5):28-29
人类已进入信息化社会,体力劳动强度较工业时代大大减轻,但下腰痛仍然是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疾病之一。下腰痛是指腰骶部脊柱及其两侧区域的疼痛。按照疼痛的持续时间分为急性(〈4周)、亚急性(4~12周)和慢性(〉12周)。在美国,每年用于治疗下腰痛的医疗费用为140亿;每年约有1亿美国人因慢性下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而导致残疾;同时损失25亿个工作日。而在我国,下腰痛也是导致病休缺勤,严重影响劳动力的常见疾患。  相似文献   

9.
尽管临床上下腰痛很常见,但目前仍有很多不明确的问题,文章从腰骶区血供及其变化、营养供给与椎间盘蜕变、动脉粥样硬化和下腰痛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一些下腰痛患者的病因,腰骶区的血供不足可能导致下腰痛。尽管下腰痛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但作者建议临床要高度重视血管因素在下腰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是指椎间盘内各种病变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所引起的腰痛,不伴有神经根性症状,无神经受压或节段活动过度的放射学证据,可引起功能的丧失[1]。近年来,微创、安全、无痛苦的介入治疗方法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治疗中异军突起,逐渐成为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重要方法[2]。我院采用脉冲射频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26例,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无症状腰椎间盘突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症状腰椎间盘突出许光旭1周士枋校下腰痛一直是困扰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近80%的人一生中或轻或重曾患下腰痛〔1〕。尽管30年来其发病率未见明显上升,但随人口增加,患病人数已是原来的14倍〔2〕。长期以来,由于下腰痛机理不清,给诊断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控自热止痛药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温控自热止痛药贴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随访半年后收集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患者的腰痛复发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6例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共有68例患者完成了治疗方案,其中试验组36例,对照组32例。ITT和PP分析结果均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和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组间治疗后JOA评分和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期间,试验组患者腰痛复发3例,对照组患者腰痛复发8例。结论温控自热止痛药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临床疗效满意,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治疗方法简便、安全、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下腰痛是一组常见的肌肉骨骼功能紊乱疾病,常以腰骶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非特异性下腰痛是下腰痛的一种,指排除肿瘤、炎症、骨折、脊柱畸形、急性脊柱外伤等所导致的腰骶部疼痛。目前肌肉能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受限等功能障碍,多项研究表明,肌肉能量技术与其他物理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可有效减轻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及改善其活动受限等功能障碍,但是对于肌肉能量技术单独应用的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4.
背景在军事训练中如训练方法不当,容易导致各种训练伤的发生,髌尖末端病即是训练伤的一种.目的探讨军事训练所致髌尖末端病的发病特点及其实施干预措施前后的发病率变化.设计抽样调查.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驻香港部队医院外科.对象观察对象为2000-08(非干预组)和2001-08(干预组)某全训部队在同样训练大纲下进行训练的18~24岁男性陆军战士,非干预组共调查2 783名战士,干预组共调查5824名战士.方法由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职的医务人员组成调查小组,调查前统一诊断标准,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问卷中有训练后膝关节疼痛病史者均进行现场检查,对符合诊断者详细了解训练情况及导致该病的致病因素,并进行患膝X射线检查.非干预组为未进行预防干预的情况下于某全训部队部分连队调查髌尖末端病的发病率及病因.干预组为制定防治措施并进行预防和治疗干预,1年后再次于该部进行调查,了解干预后的结果.主要观察指标两次调查的战士中患髌尖末端病的发病率.结果第1次共调查2783名战士,第2次共调查5824名战士,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①非干预组中有17名患髌尖末端病,发病率为0.61%;干预组有15名患髌尖末端病,发病率为0.26%(P<0.01).②两次调查患病的32名患者中,均有髌尖疼痛症状及典型压痛体征,12个髌骨X射线检查有髌尖延长及"眼泡征".③致病因素主要与跑跳训练项目有关,23名为400m障碍训练所致,7名为5 km越野训练所致.结论军事训练所致髌尖末端病多由跑跳训练项目所致,通过预防干预可使发病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吴茱萸热敷包在护士非特异性下腰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该研究纳入标准的临床护士4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名.其中,实验组接受为期6周的吴茱萸热敷包治疗,对照组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量表作为评价工具,分别评定两组护士在治疗前、治疗后3周和6周3个阶段的疼痛程度及下腰部功能障碍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对照组护士其量表评价各项指标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前后护士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程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实验组护士VAS和JOA下腰痛评价量表的得分在治疗前后有明显变化,护士治疗后的各项评价指标的得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措施有较好的效果.结论 采用吴茱萸热敷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临床护士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程度和机体的功能,是一种操作较为简单、疗效较为明显的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康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缓释片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慢性下腰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下腰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试验组采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疗程均为7 d。分别在治疗后3和7 d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及Roland-Morris下腰痛功能障碍量表(RMDQ)评分比较2组疼痛缓解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 d,对照组VAS、ODI和RMDQ量表评分均低于试验组(P<0.05)。治疗7 d,2组VAS、ODI和RMDQ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缓释片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能有效缓解慢性下腰疼痛的临床症状,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其临床疗效与地塞米松相当。  相似文献   

17.
是下背痛不是下腰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腰背痛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病痛 ,就诊量很大 ,可就诊的科室较多 ,因而诊断名称往往出现混乱。尤其是lowbackpain的名称 ,人们使用了“腰痛”、“下腰痛”、“腰背痛”“下背痛”等不同的译称。孰对 ?孰错 ?孰优 ?孰劣 ?特别是“下腰痛”一词 ,用得广 ,疑义多。既曰“下腰” ,有无“上腰” ?多数矫形外科专家回答 :“无” !“下腰痛”为“约定俗成”。但也遇到专家称“有” ,问 :何处 ?曰 :“L1、2 ”。事实上 ,L1、2 是上段腰椎 ,而非上腰部。看来“下腰”一词稍欠科学依据。查《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 10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解放军某部特种车作业人员腰背痛发病情况和主要致病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在解放军某部基地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巡诊收治、主动干预、统计分析等方法对122名特种车作业人员(试验组)和123名非作业人员(对照组)腰背痛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调查,比较两组伤病员的病因、病种及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结果特种车作业人员中、重度腰背痛发病率明显高于非作业人员。结论特种车作业人员腰背痛发病率较高,应积极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运动员下腰痛的发病规律、发病特点以及现有治疗和康复手段,以期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好在防治运动员下腰痛。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1995-01/2005-06与运动员下腰痛有关的文章,检索词为“lowbackpain,athletes”,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2002-01/2005-12与下腰痛有关的文章,检索词为“下腰痛”,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选取关于运动员和下腰痛的文献。纳入标准:随机对照研究;实验或临床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重复性研究和远期发表的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共检索到英文文献71篇,经选择后采用29篇,同时采用了5篇相关中文文献。资料综合:由于运动员的职业特点,运动员下腰痛的发病率、发病原因、及治疗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在长跑、滑雪、体操、网球及摔跤等项目中存在着相对高的下腰痛发病率。下腰痛的发生原因主要有脊柱因和非脊柱因两类。运动员下腰痛的原因多为肌肉损伤和韧带拉伤、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脊椎峡部崩裂等,另外还有一个在女性运动员中相对多见的骶骨压缩性骨折。运动员下腰痛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下腰痛运动员症状改善或痊愈后,功能缺乏却仍然存在,康复对功能的恢复起重要作用。结论:从现有研究来看,下腰痛在运动员尤其是不同项目中的发病情况须更大量的调查研究,治疗方面应以保守治疗为主,但有些情况手术治疗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康复是治疗的的关键,有必要制定完整系统的康复计划。对于黄种人运动员下腰痛的防治工作应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下腰痛康复的一些设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腰痛(1owbackpain,LBP)是以下腰背部疼痛为共同特征的—组疾病,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肌劳损、腰椎滑脱症、椎弓崩裂、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臀部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骶髂关节综合征等[1-4]。下腰痛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发作两种。下腰痛的发病率很高,就诊的患者人次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而位居第二位,居骨科就诊患者的首位。故下腰痛的康复治疗始终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讨论与腰椎间盘损伤相关的下腰痛,下面谈些下腰痛康复研究的一些设想。1对下腰痛发病机制的新认识下腰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