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新型两亲性N-辛基-N-PEG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制备新型的两亲性N辛基NPEG化壳聚糖衍生物。方法:以天然聚合物壳聚糖为原料,其2-NH2与辛醛形成Schiff′s碱,用KBH4还原得到N辛基壳聚糖,然后在其剩余2-NH2与MeOPEG-CHO反应,再用KBH4还原制备了N-辛基N-PEG化壳聚糖衍生物,结构经FTIR、13CNMR、1HNMR得到了表征。用DSC实验对其物理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与结论:制得了新型的辛基、PEG取代度分别为36,64%的两亲性N辛基NPEG化壳聚糖衍生物,有望作为难溶性药物增溶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壳聚糖的结构进行修饰,制备N-正辛基-N′-琥珀酰基壳聚糖。方法:以壳聚糖为原料,通过与正辛醛、丁二酸酐反应,在其2位氨基引入琥珀酰基和正辛基。产物用FTIR、1HNMR、元素分析对其进行表征。用粉末X-衍射、DSC、TG对其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并初步考察了其对K562肿瘤细胞的亲和性。结果:合成了N-正辛基-N′-琥珀酰基壳聚糖,其结晶程度下降,水溶性增加,与K562肿瘤细胞亲和性较好。结论:N-正辛基-N′-琥珀酰基壳聚糖可作为新型肿瘤靶向载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壳聚糖的结构进行修饰,制备N-正辛基-N′-琥珀酰基壳聚糖。方法:以壳聚糖为原料,通过与正辛醛、丁二酸酐反应,在其2位氨基引入琥珀酰基和正辛基。产物用FTIR、1HNMR、元素分析对其进行表征。用粉末X-衍射、DSC、TG对其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并初步考察了其对K562肿瘤细胞的亲和性。结果:合成了N-正辛基-N′-琥珀酰基壳聚糖,其结晶程度下降,水溶性增加,与K562肿瘤细胞亲和性较好。结论:N-正辛基-N′-琥珀酰基壳聚糖可作为新型肿瘤靶向载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合成生物素化壳聚糖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方法 以壳聚糖为基本原料,以4-二甲基氨基吡啶、二环己基碳酰胺为催化剂将壳聚糖的氨基上引入生物素,经透析精制,冷冻干燥后得到新的靶向载体材料-生物素化壳聚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  结果  精制后得到的白色粉末状固体生物素化壳聚糖材料,其结构与各单体的FTIR、1HNMR、DSC出现了明显的差别。产品收率为14.95%,其生物素的取代度约为48.28%。  结论 生物素与壳聚糖成功地以酰胺键连接在一起,合成了生物素化壳聚糖。该方法合成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5.
据文献报道,分子结构中含有碳氮硫基本结构骨架的有机杂环化合物,可以作为多齿配体,赘合机体内部靶部位上的金属离子,从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病毒、抗真菌、抗结核等[’]。为进一步从此类结构化合物中发现活性较好的结构,本文又引入了广谱杀菌药物横胺基团,设计合成了三种2.氨基一5.本基废H哗的系列衍生物,并测定了其熔点及收率,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定量分析与波谱表征分析。合成路线见下图。l实验各化合物熔点用毛细管法测定,温度计读数未经校正;红外光谱由山东医科大学药学院中心实验室Pe巾in.Elmer783型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6.
7.
用异相法合成了水溶性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并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中性反应条件下,壳聚糖分子的季铵盐衍生化反应主要发生于亲该中心C2位的氨基上,所合成的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可直接溶解于水。其水溶液可以任意比例与乙醇、丙二醇、甘油等混溶。  相似文献   

8.
通过羧甲基壳聚糖与醛和乳糖反应制得N-烷基乳糖基-O,N-羧甲基壳聚糖,并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成水凝胶;以人血清蛋白作为模型药物,初步探讨了该水凝胶对蛋白类药物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具有亲水-疏水两亲性和不同于壳聚糖的pH敏感性,有望应用于蛋白类药物的控制释放。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获得更好生物活性的吡唑类衍生物。方法以吡唑酮、盐酸羟胺、硫酚等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吡唑新化合物,通过光谱鉴定其结构,检测其生物活性。结果设计合成了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吡唑肟醚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IR确认。结论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一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N-辛基-O,N-羧甲基壳聚糖(OCC)自组装纳米粒,并对其理化性质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以透析法制备OCC自组装纳米粒;利用动态光散射(DLS)、Zeta电位仪、透射电镜对其形态、结构进行表征;通过体外溶血实验及小鼠尾静脉注射急性毒性实验评价其安全性。结果:OCC自组装纳米粒粒径为165.6 nm,多分散指数为0.191。由于纳米粒表面羧甲基基团的存在,纳米粒表面带负电荷,其表面电势为-30.2 mV。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该自组装聚合体为规则球形结构,粒径分布均匀。溶血实验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OCC溶血性远远小于Tween 80,与Cre-mophor EL相当;OCC小鼠尾静脉注射的LD50及95%可信限为560.2(523.0~600.0)mg/kg。结论:OCC自组装纳米粒可初步推断为安全可靠的静脉注射用纳米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1.
通过将法尼基硫代水杨酸(FTS)的羧基用各种胺进行胺化设计,合成得到11个法尼基硫代水杨酰胺衍生物(9a~9k),并对它们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实验表明其中的8个化合物对5种人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抗增殖活性,其中,化合物9k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最强,对5种肿瘤细胞的IC50范围达6.05~8.16μmol/L,优于阳性对照FTS,与索拉非尼相当。此外,化合物9k可下调细胞内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水平并上调促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提示该化合物具有显著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东莨菪素的3位进行结构修饰,通过引入不同取代的苯甲酰胺基团,设计并合成了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10a~10i),其结构经ESI-MS、IR和1H NMR确认。采用MTT法评价了化合物对MCF-7、A549及HCT-116肿瘤细胞的抗增殖作用。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好抗增殖作用,其中化合物10g抗增殖活性最强,强于阳性对照药东莨菪素和舒尼替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设计并合成新型的吡咯并吡啶类整合酶抑制剂。方法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和分子对接方法,以已上市药物雷特格韦作为前体设计了一系列吡咯并吡啶类整合酶抑制剂(6a~6t),通过全合成方法得到目标产物,并测定这些化合物对整合酶3′加工抑制活性。结果成功合成了所设计的吡咯并吡啶类化合物,产物结构经过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确证。部分化合物都显示出一定的整合酶3′加工抑制活性,同时对特定化合物进行了分子对接及结合能量的分析。结论通过分子对接的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了构效关系的分析,阐明了该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并为该类化合物的继续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设计合成新型去甲斑蝥素衍生物,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呋喃和马来酸酐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去甲斑蝥素衍生物,化合物经1HNMR、ESI-MS和元素分析确证结构;用MTT法,首先对所有化合物进行抗乳腺癌细胞株4T1体外活性筛选,然后对活性较好的化合物7a和7c进一步作抗肺癌细胞株LLC和抗肝癌细胞株SK-HEP-1的活性检测,同时对这2种化合物进行对正常血管内皮细胞ABAE的损伤试验。结果:设计合成了18种新化合物。其中化合物7a 和7c对肿瘤细胞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的损伤程度较低。结论:化合物7a 和7c对乳腺癌细胞株4T1、肺癌细胞株LLC和肝癌细胞株SK-HEP-1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化合物7c对正常内皮细胞ABAE的损伤比对照药去甲斑蝥素小得多,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合成1,2,3-三唑侧链取代三唑醇类化合物并考察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设计合成了21个三唑醇类新化合物,所得化合物结构都经过1HNMR、MS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所合成的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其中化合物7{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N,N-(4-亚甲基-1-取代苄基-1H-1,2,3三唑)]-2-丙醇}对白色念珠菌的MIC80值为0.25μg/ml,是氟康唑活性的4倍,化合物Ⅵ{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N,N-二炔丙基)-2-丙醇}对白色念珠菌的MIC80值为0.0156μg/ml,是氟康唑活性的64倍,是伊曲康唑的4倍。结论利用13偶极加成反应可以方便地在化合物中引入1,2,3-三唑基;较大的侧链结构可能不利于目标化合物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设计合成7,8-二甲氧基-2(1H)-喹啉酮-3-甲酸甲酯.方法 以简单易得的香兰素为原料,通过乙酰化、硝化、甲基化、还原及缩合5步反应进行合成.结果 合成得到的目标化合物经1H-NMR、13C-NMR、IR确证为7,8-二甲氧基-2(1H)-喹啉酮-3-甲酸甲酯.结论 7,8-二甲氧基-2(1H)-喹啉酮-3-甲酸甲酯是一种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新型喹诺酮衍生物,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将氨基酸引入喹唑啉母核,探究含喹唑啉结构的氨基酸衍生物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方法 以DL-苯丙氨酸、L-苯丙氨酸、D-苯丙氨酸和3-氨基-3-苯基丙酸为原料合成关键中间体,与喹唑啉母核连接合成一系列4-苯氨基喹唑啉衍生物.采用CCK-8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抗增殖活性.通过LeDock软...  相似文献   

18.
以微管蛋白抑制剂考布他汀A-4(CA-4)为先导化合物,通过骨架变换,以苯并咪唑环取代CA-4结构中的B环,并引入不同的取代基,设计合成了8个新化合物,结构经NMR,HRMS表征。通过MTT法测定其对A549、HepG2、HCT-116、MCF-7、PC-3以及Siha等6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利用划痕实验评价了化合物对细胞迁移作用的影响,运用分子对接法分析了活性化合物与微管蛋白及PI3K激酶各亚型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化合物4e对6种肿瘤细胞表现出较好的增殖抑制活性,尤其对宫颈癌细胞Siha的抑制作用最强(IC50=12.18±1.17μmol/L),且能有效抑制细胞迁移,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4e与微管蛋白的结合能强于CA-4,与PI3Kδ激酶蛋白相互作用最强,结合能为-37.2kJ/mol。本研究为基于PI3K与微管蛋白的抗肿瘤药物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合成一系列黄酮水杨酸衍生物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和改进后的Baker-Venkataraman 重排反应得到化合物2。水杨酸衍生物甲基化和酰氯化后,与化合物2和白杨素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MTT 法检测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化合物2、5a、5b、6a、6b对胃癌细胞MGC-803整体的抗增殖活性更好,均优于白杨素与5-氟尿嘧啶。其中5b对胃癌细胞MGC-803的抗肿瘤活性(21.59±5.75 μmol/L)优于其它化合物。黄酮骨架引入苯三甲氧基基团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其抗肿瘤活性。化合物5b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作为抗癌候选药物进一步优化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以丹皮酚为起始原料,经结构修饰得到25个新的丹皮酚肟类衍生物4a ~ 4y,其结构经过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确证。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二磷酸腺苷(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h、4j对两种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优于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且化合物4h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类药性,可作为新的抗血小板活性化合物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