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导言入院前的创伤救治(Prehospital Trauma Care)是指伤员进入医疗单位之前的急救治疗。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二百年中,就有医生携带药包到现场救治伤病员。近代,面对创伤这一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创伤救治与科研体系在一些发达国已经建立并日趋完善。创伤的处理开始于事故现场的急救与快速转运,直至在医疗单位内治疗的全过程。据统计,严重创伤病人若入院前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挽救生命和迅速转运,则多于伤后25分钟内死于现场或转运途中。因此,入院前的创伤救治已日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相似文献   

2.
45岁以下的美国人死于创伤者占首位。每年约有6千万人发生各类创伤,即每三人中有一例。50万左右需住院,16万4千人死亡,致残也超过30万人,其中约有30%的伤情是可治疗的,都不幸死亡。创伤致死最常见的原因是休克和脓毒症  相似文献   

3.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是以治疗各类脊柱疾病,包括脊柱创伤、畸形、感染、肿瘤和退行性疾病的专业科室。我科具备专用设备和器械,如脊柱微创器械、脊柱导航系统和脊髓监护电生理仪等,为复杂手术治疗提供了保证。整个团队专业理论和医疗技术全面,服务对象主要为山东省病人。年门诊量约30,000人,现有床位41张,年手术量近千例,主要为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肿瘤和脊柱畸形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为肝细胞性肝癌(HCC)高发国家,每年约11万人死于本病,占全世界HCC死亡人数的45%左右;其中85%~90%HCC病人合并有肝硬化.约15%~28%的HC/2病人死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当指出的是,此类病人多伴有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因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而严重影响瞰:病人的治疗和预后。对于这类病人的治疗困难较多。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以来,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的人数已超过3200万.而同期死于战争的人数约2350万。目前全球每年因车祸致死的人数已超过100万.伤约1500万。在美国每年有14万以上的人因创伤而致死.3人中有1人发生非致死性创伤。1~34岁因创伤致死人数大于同年龄段所有疾病致死人数的总和.而且创伤还是1~44岁人中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在这些创伤中,约一半是交通伤。在我国创伤为第4位死因,创伤中约半数为交通伤。交通伤已成为我国意外伤害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外科ICU病人医院获得性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论医院获得性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是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统计,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病率为5%~30%[1],仅在美国每年约有200万人罹患医院获得性感染。尽管ICU的床位仅占医院总床位数的5%,但ICU危重病病人由于原发病的影响,各种有创性检查治疗措施的广泛采用,其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病率约为18%~50%[2],较普通病房住院病人高3~18倍,约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25%[3]。医院获得性感染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病死率也相应升高。2外科ICU病人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1992年在欧洲进行的医院感染调查(E…  相似文献   

7.
腹外伤合并大血管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腹部创伤中,合并腹内大血管损伤的发生率较低,约占1.2~2.6%。我院近10年来收治118例腹内脏器伤中,合并大血管伤8例(6.8%)。大血管损伤性破裂致急性大出血,许多伤员死于受伤现场,尽管现代医学的发展,送抵医院经抢救后病死率仍高达34~61%以上。对病人的成功处理包括早期运送,迅速诊断、积极复苏及控制大出血等。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创伤,千万人以上受伤,约占全球病死率的7%~9%。在我国,创伤常年位列前5位死亡原因,更是青年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重症创伤病人的救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与近乎即刻死亡的第一个死亡高峰比较,伤后数小时死亡的第二高峰及伤后数日死亡的第三高峰是目前临床工作中最常面临的挑战。为解决这些挑战,世界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丹佛创伤中心对5年内39例腹部严重创伤病人在手术室施行经胸降主动脉阻断术以复苏(T/AO)的经验。其中男性33例,年龄为17岁~77岁(平均35岁)。29例为腹部穿透伤,10例为腹部闭合伤。86%患者是在伤后35分钟内到达医院就治的。抢救工作从现场即开始,包括急救车的转运直至急诊室,由专门训练的治疗组人员进行复苏,对腹部闭合伤者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创伤是造成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1~37岁的人中则是死亡的首因。创伤引起的残废每年约300万,死亡超过10万,车祸则占一半。感染是造成创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严重烧伤,尽管在烧伤后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一半以上的病人仍死于感染并发症。过去,对于严重的热损伤病人中所发生的感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Schimpff等发现,48%严重创伤病人发生一种或多种医源性感染,轻度者仅发生3%。需要重点监护5天以上者高达60%。25例重点监护5天以上者  相似文献   

11.
创伤所致的死亡表现为三种形式:50%在医院前即死亡,多因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或主要血管损伤所致;约30%死亡发生在早期(几小时内),多因严重失血所致,随着适当熟练的处理,大多数病人可以得救;剩余的死亡病例发生较晚,大多数死于多器官衰竭和脓毒症。当创伤病人来到急诊室时,首先应有步骤地进行分类处理,用A B C 复苏方法,即①保持气道畅通及颈椎固定;②人工通气,保证适当的气体交换;③人工循环及控制出血。即使需要急诊手术时,也应从病人或其  相似文献   

12.
创伤性休克依然是对严重创伤病人生存的主要威胁之一.在严重创伤中,约80%以上合并休克;而近20%可能直接死于休克.即使存活,后期还可以出现一系列与休克有关的并发症,其中最严重的是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其死亡率高达50%以上.可见,处理好休克是救治严重创伤病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钝性伤(blunt aortic injury,BAI)最常源自胸部的钝性损伤,如交通事故或高空坠落,即常说的"减速伤".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频发使BAI已经成为创伤相关性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据统计,超过80%的BAI患者死于事故现场,而在接受手术干预前,又有1/3的患者死于转送人医院的途中[1].在美国,每年约有8000人死于BAI[2].在国内,每年都有BAI的相关病例报道[3].由于BAI发生率的上升以及高死亡率,该疾患已经引起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试图从BAI的发病机制、诊断分类和治疗三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阐述总结,为深入研究BAI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如何及时高效率地抢救危重创伤病人,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医学科学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创伤急救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而且具有重要的战备意义。先进国家由于医院前急救(现场急救、运输途中急救)的加强和及时,许多频死、危重创伤病人可以送到条件较好的创伤救治中心,急救医院、急症外科医院或创伤医院。急诊室或急救科是院内首先接触伤员的场所,是  相似文献   

15.
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仍然是严重烧伤、创伤、休克、感染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最新统计,美国每年约有75万人发生脓毒症,超过22.5万人因此而死亡.每年全球有超过1800万严重脓毒症病例,且患者数目每年以1.5%速度递增,地球上每天大约有1400人死于该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创伤治疗距离“最适”的要求还相当远,这是由于创伤系统力量薄弱的缘故。那么,到2000年创伤治疗的前景又将如何?作者认为为了使2000年创伤治疗达到更为满意的水平,有必要再次强调建立创伤系统的重要性。据美国外科医生学会委员会的规定,创伤系统应包括病人的“进入”治疗、院前治疗直至康复治疗、社区预防等8项内容。今后的发展将分别表现在:“进入”治疗将因现代技术尤其是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而有明显的改善;某些国家例如瑞士充分利用航空网络进行当地或跨国急救,这尤其有利于农村伤员的转运。院前治疗,北美模式可能作为今后推  相似文献   

17.
颅脑创伤病人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严重颅脑创伤约有10%病人死于现场,但如果病人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救治,尤其是对呼吸道梗阻的改善,相当一部分病人是可以获救的,同理对后期处理的合适与否,也将显着影响着病人总体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创伤病人围术期准备和有关综合征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事故、意外性或自然灾害引起的创伤,有时不仅是个体,也可能是数十人乃至数百人。对此突发性事故,不仅需要迅速、高效地组织医护人员投人抢救工作,同时也急需麻醉科医师和护士发挥专业特长,在第一线为病人的复苏和生命支持、手术麻醉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美容医学》2014,(10):F0003-F0003
<正>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创建于2012年,为西安市钟鼓楼中心区西安交大二附院首个专业做整形美容的科室。在医院雄厚实力的支持下,科室蓬勃发展,现科室团队中博士1人、硕士5人,其中5人经过陕西省卫生厅美容资质培训并获得任职资格,医生团队4人,护理团队10人,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医疗诊疗组分为颜面整形组、体态塑形和乳房组、创伤组。现科室开展的医疗美容项目主要是针对容貌和体态进行美容雕塑。具体包括:①"生态"隆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和精准医疗时代对胃癌的诊治提出了新的要求。临床数据及个人分子生物学信息的获得使得个体化的精准医疗成为可能。在精准诊断的前提下,对病期偏早的胃癌病人,应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创伤;而对病期偏晚的胃癌病人,应采用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精确靶向治疗、化疗、手术等治疗适应证,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病人生存质量。通过建立全国数据共享与分析平台,不断探索,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适宜自身特点的精准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