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脂清胶囊的降血脂作用。方法用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以及肝组织中SOD活性与MDA含量。结果脂清胶囊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中TG、LDL-C水平以及肝组织中MDA含量。结论脂清胶囊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预防高脂血症的发生发展,调节和改善自由基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3,(4):810-811
目的:观察鄂西地区蜂胶提取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采用高脂模型,即喂饲大鼠高脂饲料的同时灌胃蜂胶提取物,连续30 d,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蜂胶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中TC、TG、LDL-C、MDA含量(P<0.01或P<0.05),及明显升高血清HDL-C、SOD含量(P<0.01或P<0.05)。结论:蜂胶能调节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3.
脂溶胶囊对高脂大鼠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溶胶囊对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降脂作用和机制.方法:高脂饲料饮食制备高脂模型,分为模型组,脂溶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以低、中、高剂量脂溶胶囊进行干预喂饲,然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IDL-C)、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二醛(MDA)的含量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胺酰转肽酶(r-GT)及全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肝组织中TG、TC、MDA的含量和SOD的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血清TG、TC、LDL-C、Alb、TBil、MDA的含量和ALT、AST、r-GT及全血中SOD的活性异常升高(P<0.01),HDL-C异常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肝细胞内的TG、TC、MDA的含量及SOD的活性也明显升高(P<0.01,P<0.05).3个剂量组与模型组大鼠相比,低、中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意义,而高剂量组对大鼠的血清TG、TC、LDL-C、TBil、MDA的含量和ALT、AST、r-GT及全血中SOD的活性异常升高(P<0.01),HDL-C异常降低(P<0.01),Alb有差异性(P<0.05).结论:脂溶胶囊对高脂血症、脂肪肝大鼠有降低血脂、肝脂、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降脂宁调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降脂宁提取物及其分离部位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4周,建立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给予降脂宁提取物及其分离部位干预6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及总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结果:降脂宁提取物及其分离部位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P<0.05或P<0.01),升高HDL-C水平(P<0.05);降低ET-1分泌,增加NO释放及总NOS活力;使MDA水平降低,提高SOD及T-AOC活力。结论:降脂宁提取物及其分离部位对高脂血症大鼠有调节血脂、保护血管内皮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且两者作用具有等效性。  相似文献   

5.
六味能消胶囊对豚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六味能消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豚鼠血脂及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喂饲法建立豚鼠高脂血症模型,同时给予六味能消胶囊灌胃,连续30d;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MDA含量和SOD活力.结果 六味能消胶囊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中TC、TG、MDA水平,显著提高SOD活力.结论 提示六味能消胶囊具有降脂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魏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将52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高脂血症模型组和阿魏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给予高脂饲料同时各给药组灌胃相应药量,连续8周,用氧化酶法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结果:给药组动物血清TC、TG和LDL-C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用药组较低。结论:阿魏胶囊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桑叶总黄酮(FML)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的早期预防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造成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给予桑叶总黄酮预防性给药,检测每组大鼠体重、血脂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桑叶总黄酮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并使动脉粥样硬化指数(TC/HDL-C)显著降低,并能显著提高SOD的活性,降低MDA的活性.结论 桑叶总黄酮具有明显的调血脂、抗氧化作用,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化浊祛脂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饲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同时灌胃给予化浊祛脂方3g/(kg.d),连续给药90天,并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清MDA含量,血清SOD活力和血浆oxLDL浓度。结果:化浊祛脂方能显著降低高脂大鼠血中TC、TG、MDA、oxLDL水平(P<0.01),显著提高HDL-C和SOD活力(P<0.05)。结论:提示本方具有降脂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脂舒胶囊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和兔的作用.方法:用高脂饮食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给予不同剂量脂舒胶囊,测定血清TG,TC,HDL-C,LDL-C,计算动脉硬化指数.结果:脂舒胶囊能显著降低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血清TC,LDL-C水平,并显著提高血清HDL-C水平,降低动脉硬化指数,脂舒胶囊对高脂血症模型兔血清TC、TG、LDL-C含量有明显降低作用,对动脉硬化指数有降低作用.结论:脂舒胶囊能有效调节血脂水平,治疗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苦豆子颗粒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采用喂养高脂饲料的方法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随机分组,实验10周后测定血脂水平、动脉粥样硬化脂数(AI)、血清MDA及肝组织中TC、MDA的含量。结果与高脂模型相比,复方苦豆子颗粒组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明显降低(P<0.05~0.01),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大剂量组可明显升高HDL-C含量(P<0.05);复方苦豆子颗粒各剂量组肝组织TC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剂量可明显降低肝组织MDA水平(P<0.05),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豆子颗粒具有明显的调血脂、抑制脂质过氧化物MDA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松针总黄酮抗氧化调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松针总黄酮对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肝脏自由基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造成氧化应激状态和脂代谢紊乱,松针总黄酮灌胃给药,测定血脂水平和肝匀浆中抗氧化酶系活性、MDA含量,评价松针总黄酮抗氧化调血脂作用.结果:松针总黄酮能提高肝脏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松针总黄酮可显著改善肥胖大鼠的氧化应激状态,并具有调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玉竹多糖(PoPs)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模型大鼠,再分别给予二甲双胍及低、中、高剂量PoPs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大鼠体重及空腹血糖(FBG)的变化并测定治疗后血清中胰岛素(INS)、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以及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肤过氧化物酶(CSH-Px)的含量.结果:玉竹多糖可减缓糖尿病大鼠体重的负增长,降低FBG、TG、MDA,升高HDL-C、SOD,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且作用效应与PoPs浓度存在剂量依从关系.但玉竹多糖对lNS、TC、GSH-Px无明显影响.结论:玉竹多糖具有降血糖、调血脂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调脂汤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8例用健脾调脂汤,对照组36例用辛伐他汀,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1%,对照组91.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调脂汤治疗血脂异常疗效显著,与辛代他汀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14.
心脉隆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脂作用及对肝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脉隆胶囊(XMLJ)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肝脂的治疗作用.方法:一次性ip维生素D6×105 U·kg-1,喂食高脂饲料4周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建模后用不同剂量( 450,300,150 mg·kg-1)的XMLJ ig治疗4周,测定大鼠血清血脂含量、过氧化损伤及内皮损伤程度,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XMLJ各剂量均能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血栓素B2( TXB2)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2)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P<0.05),肝组织损伤减轻.结论:XMLJ能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提高机体抗氧化损伤能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肝脏脂肪变性程度.  相似文献   

15.
论脂浊致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医家一直把脂浊归入痰浊的范畴。但痰的广义甚广,随着疾病谱的改变诸如高脂蛋白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性疾病的增加,用痰浊理论去分析脂浊相关病证,往往显得能力不足,科学性不强,从而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的提高。以广义的痰浊理论去研究脂浊病证显得过于宽泛和笼统,因此把脂浊作为独立的致病因素来研究显得必要和迫切。文章正是依据这个需要,把脂浊的概念从痰浊大概念中剥离出来,辨证看待二者关系,并从脂浊形成的原因、性质和致病特点、脂浊致病与脏腑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以及提出脂浊致病的辨证施治在现代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脂浊致病的提出对于丰富中医病因学说、防治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现代病证,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降脂通脉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饲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同时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降脂通脉方[6.25、3.125、1.56 mg/(kg·d)]、血脂康0.2 g/(kg·d)干预。30 d后,停药24 h(空腹8 h以上)取血检测血脂及血清MDA含量、SOD活力和NO水平。结果降脂通脉方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DA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NO水平以及SOD活力,效果以中、高剂量组为显著,与血脂康相当。结论提示降脂通脉方具有调脂、抗脂质过氧化以及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优选苦参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工艺并考察其外观性状、粒径分布。方法: 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苦参碱固体脂质纳米粒,以苦参碱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苦参碱-硬脂酸质量比、硬脂酸-大豆卵磷脂质量比、泊洛沙姆质量浓度、油-水相体积比对处方工艺的影响。结果: 优选的处方工艺为硬脂酸-大豆卵磷脂(1:1),苦参碱-硬脂酸(1:6),泊洛沙姆质量浓度12 g·L-1,油-水相体积比(1:5)。制备的苦参碱固体脂质纳米粒为乳状溶液,呈乳白色,晃动后可能会产生白色絮状物,有光泽,平均包封率82.8%,平均载药量5.5%。该纳米粒呈不规则类球形或椭球形,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155 nm。结论: 优选的处方工艺稳定可靠,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Jiaosanxian(JSX,consisted of stir-baked Hordei Fructus GerminatusCrataegi Fructus-Massa Fermentata Medicinalis) on reducing blood lipid. Methods The model of hyperlipidemic mice was established by feeding high-fat diet. Kunming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blank,hyperlipidemic,Zhibituo,low-,mid-,and high-dose [100,200,and 400 mg/(kg·d)] JSX groups,and were continuously ig administered for 28 d. The contents of total cholesterol(TC),triglyceride(TG),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 in serum and liver and liver index were determined. Results The contents of TC,TG,and LDL-C in serum or liver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but the contents of HDL-C were in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in the mid- and high-dose JSX groups than those in hyperlipemic group. The weight and liver index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dose increasing of JSX. The lipid-decreasing effects were improved with the dose increasing.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JSX has th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hyperlipidemia. It could provide th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clinical use of JSX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降脂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质代谢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的代谢性疾病,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或两者兼有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和脂肪肝发病的主要原因.[1]笔者近年在研读先贤成果,借助于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对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进行了研究,颇有感悟,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PEG修饰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几种不同PEG修饰的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 采用乳化固化法制备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分别用PEG1500,PEG2000,PEG4000,PEG6000对其修饰,以包封率,粒径,状态及其稳定性为指标得出最优修饰.结果 PEG2000修饰的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最优.透射电镜照片显示其外形圆整成球形,包封率为35.51%,载药量为1.42%,平均粒径27.75nm,zeta电位为-15.47 mV.结论 PEG2000修饰的黄芩苷固体脂质纳米粒质量评价效果较好,为进一步制备脑靶向纳米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