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谢钻玲  周丽  顾菁 《新医学》2012,43(7):508-510
目的:探讨HBV感染对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15例住院GDM产妇为研究组,分为合并HBV感染的GDM产妇组(A组)和无合并HBV感染的GDM产妇组(B组),随机选取同期的215名正常产妇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A、B组产妇的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羊水过多、胎儿窘迫、巨大儿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A、B组间上述项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产妇的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B组及正常对照组的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畸形、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及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胎龄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A、B组的产后出血量均多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A、B组间的胎龄、新生儿体质量、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产妇的妊娠并发症明显增多,但肝功能正常的HBV感染不会对GDM产妇的妊娠结局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
血糖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04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给予糖尿病规范化治疗,依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31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和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妊高症、羊水过多和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孕妇感染、产后出血、剖宫产及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对GDM患者妊娠结局有着积极有利的影响,应重视GDM的早期治疗和血糖的定期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42例GDM患者(GDM组)和120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组的妊娠结局、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GDM组剖宫产率分别为60.0%、93.5%,有手术指征者分别占18.3%、51.6%,早产率分别为9.2%、22.6%,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6.7%、19.4%,GDM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孕妇的手术产率、早产率及巨大儿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应密切关注GDM孕妇,早期筛查,早期处理,以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26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婴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6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例分析,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并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例264例,按威廉姆斯产科学分类标准分组:妊娠高血压组(A组)3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B组)12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C组)114例。比较三组间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早产、胎盘早剥、低蛋白血症、产后出血、胎儿生长受限(FGR)、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结果孕产妇、低蛋白血症、早产、产后出血、剖宫产率、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A组低于B组,B组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FGR、胎盘早剥发生率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明显增加母婴不良妊娠结局,通过加强定期产前保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正交试验用于运动疗法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母婴结局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运动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纳入我院妇产科GDM产妇216例(GDM组),采用正交试验运动疗法干预加糖尿病健康教育,试验开始前再随机分为运动(A)组和非运动(B)组,比较各组糖尿病曲线下面积(AUC)。另选择同期于我院分娩,糖耐量正常产妇220名(NGT组)。比较两组一般实验室检查资料、BMI、羊水指数、产后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及并发症等差异。结果通过正交试验运动疗法加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后,A组AUC为(519.69~650.39)mmol/(L·min),平均(585.65±30.78)mmol/(L·min),B组为(539.19~692.45)mmol/(L·min),平均(614.27±35.45)mmol/(L·min)(P=0.001)。GDM组FPG、2hPG、HbA1c及BMI较干预前均降低(P<0.05),与NGT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GDM组孕妇羊水过多、早产、胎膜早破、先兆子痫、巨大儿、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发生情况与NGT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阿氏评分<7分、剖宫产、妊高症及新生儿黄疸情况与NGT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正交试验用于运动干预加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够改善GDM患者血糖水平,显著改善妊娠结局,并能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对提高护理围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探讨临床治疗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产科病例,其中健康对照组80例,单纯妊娠期SCH组80例,单纯GDM组80例,GDM合并SCH组40例。采用自拟量表对受试者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进行筛查分析比较。结果GDM合并SCH组、单纯妊娠期SCH组、单纯GDM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蛋白尿发生率分别为20.O%(8/40)、6.3%(5/80)、7.5%(6/80)、0,流产率分别为15.0%(6/40)、2.5%(2/80)、3.8%(3/80)、1.3%(1/80),剖宫产率分别为45%(18/40)、20%(16/80)、25%(20/80)、15%(12/80),早产率分别为22.5%(9/40)、7.5%(6/80)、8.8%(7/80)、6.3%(5/80),顺产率分别为15.0%(6/40)、58.0%(46/80)、51.3%(41/80)、66.3%(53/80),经统计学分析,GDM合并SCH组的蛋白尿发生率、流产率、剖宫产率和早产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χ^2值分别为1.967、13.669、14.115、9.141,P均〈0.05),顺产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χ^2=29.440,P〈0.05)。4组受试者平均孕周分别为(37.3±4.1)、(39.0±3.2)、(39.2±3.3)、(40.5±2.6)周,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分别为(7.5±2.1)、(8.9±1.5)、(9.1±1.3)、(9.7±1.2)分,新生儿体质量分别为(2989.5±328.7)、(3173.5±361.1)、(3142.8±352.6)、(3523.8±443.5)g,GDM合并SCH组平均孕周、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和新生儿体质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F值分别为9.863、12.682、43.872,P均〈0.01)。结论GDM合并SCH患者并发症多、妊娠结局差、新生儿健康程度低,应早期诊断并对症治疗,替代性治疗时应根据妊娠女性机体激素水平需求状况制定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产科于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56例,根据终止妊娠时机分为3组:A组(〈34周,22例)、B组(34-36周,41例)、C组(〉36周,93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2组:经阴道分娩组(38例)和剖宫产组(118例)。分别对比不同妊娠时机、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以及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显著低于B、C组(P〈0.01),B组显著低于C组(P〈0.01);A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显著高于B、C组(P〈0.01或P〈0.05),B组显著高于C组(P〈0.05)。不同终止妊娠时机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1);而经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死亡率以及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1)。结论孕周较小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给予合理的治疗以适当延长妊娠时间,于妊娠36周左右时终止妊娠,并应尽可能选择剖宫产,从而降低经阴道分娩对产妇及胎儿造成的伤害,降低新生儿及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600例足月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组358例(A组)与单纯催产素组242例(B组),比较其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产后2h出血量的差异。结果:A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h出血量均低于B组,A组出血约为151.28±44.16ml,B组为216.45±46.31ml,差异显著(P〈0.05),A组用药后收缩压及舒张压稍降低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能较好地预防产后出血,且用药经济、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9.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影响妊娠结局的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200例妊娠期存在HBV感染者与200例正常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并发症(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以肝功能异常组发病率最高,无症状HBV感染组次之,正常妊娠组最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新生儿异常发生率(死胎、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等)肝功能异常组与其他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症状HBV感染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HBV感染,易发生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并发症,肝功能异常对这些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新生儿异常发生率仅与肝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饮食运动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妊娠糖尿病(GDM)患者1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饮食与运动的联合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和分娩后血糖及妊娠结局的改变。结果分娩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lc得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泌尿系统感染、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和早产儿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运动指导干预能有效控制GDM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泌尿系统感染、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和早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7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间70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妊娠结局,并与同期正常者的妊娠结局比较。结果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早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0.0%、19.1%和15.7%,均较同期对照组的10.0%、8.7%和1.8%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脐血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BV—DNA阳性)有32.9%母婴垂直传播。结论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容易引起早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及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心理干预对携带乙肝病毒孕妇妊娠结局以及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妊娠晚期出现产前抑郁的携带乙肝病毒(HBV)孕妇共97例,其中52例接受系统的咨询式心理干预以及支持性心理治疗(干预组),另45例未进行干预(未干预组),观察比较其妊娠结局以及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心理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妊娠结局(包括分娩难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产后42d抑郁症的发生率为32.69%(17/52),而非干预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62.22%(28/45),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妊娠晚期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出现产科抑郁的携带乙肝病毒孕妇的妊娠结局,并能有效地减轻其抑郁情绪,提高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对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IVF-ET治疗的HBV感染不育病例178例,共178个新鲜周期回顾性分析。女方HBV感染共82个周期为A组,男方HBV感染共96个周期为B组,无HBV感染共682个周期为C组(对照组)。分析和比较3组在年龄、不育年限、Gn天数、Gn剂量、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水平、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的差异。结果 3组在年龄、不育年限、Gn天数、Gn剂量、血清基础FSH、LH、E2水平、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间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的流产率为10.45%,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者接受IVF-ET治疗不影响临床结局,但男方HBV感染时可能增加流产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分析HBV感染的慢性化是否与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率有关。方法本院2008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HBV感染者60例,其中乙型肝炎活动期患者30例,HBV携带者30例,选择同期门诊体检者30例为对照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结合HBV感染者临床情况分析各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率与血清HBeAg和HBVDNA含量的关系。结果HBV感染及HBV携带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8.68%±1.23)%与(1.38±0.6)4%,P〈0.01];慢性乙肝携带组与慢性乙肝恢复组比较,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8±1.23)%与(2.63±1.38)%,P〈0.01];HBVDNA病毒含量及Ⅻb堍含量与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率之间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HBV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疾病进展明显相关,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中明显增高,并与病毒载量相关,提示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中担负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造成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余坚  陈俐丽  温怀凯  谢奇朋 《疾病监测》2010,25(12):976-977
目的研究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血清新蝶呤水平变化及其与HBV复制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150例儿童HBV携带者和60名健康儿童的血清新蝶呤水平、HBV DNA载量。结果慢性HBV携带者血清新蝶呤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和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和健康儿童的血清新蝶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新蝶呤水平与HBV DNA载量在统计学上无显著相关性(r=0.131,P0.05)。结论在儿童HBV携带者中,慢性HBV携带者比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体内更容易引起细胞免疫激活,慢性HBV携带者在随访监测中更应被关注,其血清新蝶呤水平升高能提示病毒复制,但不反映病毒复制活跃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孕晚期口服中药联合产后舌下含服卡孕栓防治乙肝病毒携带者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6月萍乡市湘东区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206例乙肝病毒携带的产妇,分为两组,研究组120例产妇,孕36周时予口服芪根杜仲散,服用至临产前,胎儿娩出后立即舌下含服卡孕栓;对照组86例产妇,孕期不用药物,胎儿娩出后立即舌下含服卡孕栓进行对比。结果:分娩后2 h内阴道流血量,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产程时间及产褥期阴道血性恶露时间,研究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研究组中药治疗前后、对照组凝血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无1例发生产后出血。结论:中西医结合防治乙肝病毒携带者产后出血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不同时期慢性HBV感染者血清IFN-λs水平,探讨其变化与慢性HBV感染进程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慢性HBV感染者,其中HBV携带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患者、乙肝肝硬化患者、HBV相关肝癌患者各30例,以20名健康人为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IFN-λs (IL-29、IL-28A和IL-28B)水平。结果慢乙肝、乙肝肝硬化、HBV相关肝癌患者的血清IFN-λ1(IL-29)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慢乙肝、乙肝肝硬化、HBV 相关肝癌患者血清 IFN-λ1(IL-29)水平明显低于 HBV 携带者(P 均<0.01);HBV携带者血清IL-29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近(P>0.05)。各组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血清IFN-λ2(IL-28A)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相关肝癌患者血清IFN-λ3(IL-28B)水平高于健康人、HBV携带者、慢乙肝患者、乙肝肝硬化患者(P均<0.01);HBV携带者、慢乙肝、乙肝肝硬化和健康对照组间血清IL-28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血清IFN-λ1(IL-29)水平明显下降,而且HBV相关肝癌患者血清IFN-λ3(IL-28B)的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本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的分布情况,观察乙型肝炎基因分型对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85例慢性乙型肝炎(其中HBV基因型B型219例,C型66例)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进行分析,观察治疗12周、24周、48周及96周丙氨酸转氨酶(ALT)、HBV DNA定量、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定量.结果 阿德福韦酯治疗12周时B组以及C组HBV DNA转阴率为30.6%及36.4%,HBV DNA下降均值为(1.36±0.98)eopies/ml及(1.31±1.40)copies/ml(P>0.05);治疗24周两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33.8%及42.4%,HBV DNA下降均值为(2.19±1.18)copies/ml及(2.22±1.10)copies/ml(P>0.05).治疗48周两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38.8%及45.5%,HBV DNA下降均值为(2.98±1.24)copies/ml及(2.97±0.92)copies/ml(P>0.05).治疗96周两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44.8%及48.5%,HBV DNA下降均值为(3.41±1.68)copies/ml及(3.50±1.72)copies/ml(P>0.05).治疗12周后B、C两组HBeAg转阴HBeAb出现分别为10.6%vs 8.6%及11.6%vs 9.3%,24周后B、C两组HBeAg转阴/HBeAb出现分别为14.6%vs 11.3%及16.3%vs 11.6%,48周后B、C两组HBeAg转阴/HBeAb出现分别为27.8%vs 21.2%及25.6%vs 20.9%,96周后B、C两组HBeAg转阴/HBeAb出现分剐为36.4%vs 25.2%及39.5%vs 25.6%,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T复常率12周为59.8%vs 47.0%(P<0.05),24周为60.3%vs 63.6%,48周为76.3%vs 77.3%,96周为80.0%vs 80.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B型及C型,病毒应答、生化应答及血清学应答相当,阿德福韦酯时HBV基因B型及C型疗效无明显影响.本地区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未发现A、D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