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因素,探讨如何降低冠状动脉ISR的发生。方法选择100例冠状动脉ISR和100例无冠状动脉ISR的患者,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支架情况来分析影响冠状动脉ISR的相关因素,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相关因素的相关强度排序。结果吸烟、血压、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支架直径、长度、部位、数量在冠状动脉ISR组与无冠状动脉ISR组比较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未应用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及C反应蛋白增高者在两组比较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ISR与餐后2 h血糖及吸烟相关性较强;冠状动脉ISR与冠状动脉支架情况的相关性强度为:多枚支架>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支架部位。结论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冠状动脉多支病变、重度狭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未应用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C反应蛋白升高是冠状动脉ISR的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针对冠心病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支架植入后发生的支架内再狭窄(ISR)始终是困扰介入医师和患者的并发症.目前认为支架内再狭窄发生可能与血管内膜新生和新生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但其具体进展机制尚无定论,因此仍缺乏针对ISR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6个月后的再狭窄率却高达20%~30%,其中大约有10%的患者需要再次置入支架.目前发现有诸多因素影响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如病变血管情况、术后残余狭窄程度、支架的类型和直径大小、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情况、炎症反应等.其中药物洗脱支架(DES)的问世以及临床应用,使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再狭窄率明显降低.近年来针对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做了许多研究.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6个月后的再狭窄率却高达20%~30%,其中大约有10%的患者需要再次置入支架。目前发现有诸多因素影响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如病变血管情况、术后残余狭窄程度、支架的类型和直径大小、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情况、炎症反应等。其中药物洗脱支架(DES)的问世以及临床应用,使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再狭窄率明显降低。近年来针对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做了许多研究。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预测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预测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并随访冠脉造影的病例 6 2例 ,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支架再狭窄组 33例 ,无再狭窄组 2 9例 ,并分别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特点、血管病变特征及术后即刻血管并发症。结果 再狭窄组病人合并有糖尿病史比例较无狭窄组明显增多 (30 3%∶6 9% ,P <0 0 5 ) ;再狭窄组前降支及开口病变比例均明显高于无狭窄组 (81 8%∶5 9 4% ,P <0 0 5 ;2 1 7%∶6 3% ,P <0 0 5 )。再狭窄组的长支架 (≥ 30mm)、单支血管多支架及小支架比例均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 (2 2 7%∶5 0 % ,P <0 0 1;40 5 %∶15 6 % ,P <0 0 5 ;2 7 2 %∶2 5 % ,P <0 0 5 ) ;再狭窄组病人的支架边端残余狭窄≥ 2 0 %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2 4 3%∶3 1% ,P <0 0 5 )。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术病人合并糖尿病史、前降支、开口病变、长支架、单支血管多支架、小支架及术后即刻支架残余狭窄可能是术后再狭窄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
早期糖代谢异常对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早期糖代谢异常对冠状动脉(冠脉)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包括25例糖耐量异常的胸痛但冠脉造影正常患者(糖耐量异常组)及25例血糖正常且年龄、性别及一般情况匹配、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及冠脉血流储备功能.结果糖耐量异常组空腹及糖耐量试验餐后2h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54±0.22)mmol/L与(5.18±0.66)mmol/L;(10.63±3.26)mmol/L与(9.09±1.89)mmol/L,P均<0.001],前者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增高[(6.32±O.67)%与(5.54±1.23)%,P<0.05].与对照组比较,糖耐量异常组基础冠脉血流平均峰值流速显著增高[(22.6±5.6)cm/s与(17.9±4.9)cm/s,P<0.05],但腺苷激发后冠脉血流平均峰值流速[(47.1±13.8)cm/s与(60.7±15.3)cm/s,P<0.05]和冠脉血流储备(2.09±0.31与3.42±0.55,P<0.001)显著减低.结论早期糖代谢异常时,冠脉造影正常,但其冠脉血流储备常常减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复杂性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 4 5例冠心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病变血管共 5 8支 ,B型病变 4 9处 ,C型病变 1 3处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4处 ,共置入支架 64只。置入左前降支 2 7只 ,左回旋支 1 3只 ,右冠状动脉 2 4只。De Novo支架置入 4 4只 ,Suboptimal支架置入 1 5只 ,Bail-out支架置入 3只 ,再狭窄病变支架置入 2只。结果 术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疗效满意 ,支架置入成功率为 98.4 %。术前病变平均直径狭窄 (86.5± 7.8) % ,术后残余直径狭窄 (5 .1± 1 0 .3 ) %。住院期间无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 1例出现假性动脉瘤 ,1例在术中及术后出现三次心室颤动 ,4例患者术后心绞痛复发 ,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发现了 3个支架节段血管有再狭窄。结论 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 ,其成功率高 ,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后发生早期支架内血栓(EST)的危险因素。方法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2008—2018年行DES置入的患者共有20 518例,回顾性选取97例明确EST患者为EST组,按照年龄、性别和危险因素相近似的原则,选取194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围术期资料,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EST的危险因素。结果 DES置入术后EST的发生率为0.5%(107/20 518),病死率为23.4%(25/107)。291例患者中,男性127例(43.6%),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为(68.1±8.2)岁。两组的糖尿病、高三酰甘油血症、高纤维蛋白原、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弥漫病变、小血管病变、多枚支架串联、支架≥30 mm、第二代药物涂层支架、未高压后扩张及使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等均有显著差异(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三酰甘油血症、弥漫病变、小血管病变、多枚支架串联、支架长度≥30 mm、未应用第二代药物涂层支架、未高压后扩张是EST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其中直径≤2.75 mm的小血管病变是最强的预测因素(OR=6.37,95%CI:2.51~11.86)。结论 EST有多种危险因素,需规范介入操作及加强围术期抗栓治疗,尤其是小血管及弥漫病变需要多枚支架串联的患者,应选用第二代药物涂层支架,且行高压后扩张,防止支架贴壁不良,减少EST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行PCI患者208例,其中AKI21例,无AKI(NAKI)187例。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及手术参数,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AKI的危险因素。结果与NAKI组相比,AKI组血压(B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P〈0.05),手术时间及造影剂通过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上述因素均为AKI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流缓慢和PCI及造影剂通过时间是AKI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DES-ISR)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将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36例行PCI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行PCI手术时的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n=330)及青中年组(n=206)。术后随访6~12个月,统计不同年龄段PCI手术患者DES-ISR发生率,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ISR组及非ISR组,分别分析影响不同年龄段冠心病PCI手术患者DES-ISR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老年及中青年PCI患者术后DES-ISR发生率分别为18.18%(60/330)与15.53%(32/2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PCI术后ISR组中合并糖尿病、合并分叉、钙化病变及弥漫狭窄病变、术后服药依从性差、支架断裂、支架扩张不足、术前Gensini评分、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支架个数以及空腹血糖水平高于非I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青年PCI术后ISR组中合并高血压、吸烟、饮酒者占比高于非ISR组,Gensini评分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非I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影响不同年龄段CHD患者PCI术后DES-ISR发生率的相关因素不尽相同,老年PCI术后DES-ISR发生风险主要与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支架植入状况相关,而中青年PCI术后DES-ISR发生风险则主要与其术后不良生活习惯相关。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择了冠心病易患因素、靶病变长度、支架术后管腔最小直径等 17项观察指标 ,对成功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 (coronarystent ,CS)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 81例病人 (10 6条靶血管、12 2枚支架 )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上述各种临床因素与再狭窄的关系。结果  81例中有 2 7例病人的 33处原支架内发生再狭窄 ,靶病变再狭窄率为 2 7 0 %(33/ 12 2 )。单因素分析发现 :再狭窄组病人中空腹血清胰岛素 >15 μU·mL-1、血管病变长度≥ 15mm、支架术后管腔最小直径 <3 0mm者的比率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 (分别为 5 9 3%、33 3% ,P <0 0 5 ;6 3 6 %、38 2 % ,P <0 0 5 ;5 4 5 %、2 9 2 % ,P <0 0 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支架术后管腔最小直径 <3 0mm、靶病变长度≥15mm、空腹血清胰岛素 >15 μU·mL-1是CS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较小的支架术后管腔最小直径、过长的靶病变、高胰岛素血症是CS术后再狭窄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 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支架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将我院123例年龄≥60岁(老年组)和265例年龄<60岁(非老年组)已行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灶特点、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近、远期临床随访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对照分析。 结果 老年组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基础上行支架术总成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96.7%与99.6%,P>0.05);老年组手术死亡率为1.6%(2/123),但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冠状动脉血管、外周血管并发症无明显差异;老年组因冠状动脉扩张后发生急性血管闭塞或严重内膜撕裂而置入支架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23.7%与14.3%,P<0.001);老年组左主干病变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3.2%比0.3%,P<0.001)。随访6~54个月,两组患者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老年组患者血运重建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6.3%与7.8%,P<0.05)。 结论 随着PTCA及支架置入技术的日臻完善,老年患者行支架术的成功率与非老年患者无明显差异,均达国内先进水平,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急性期并发症及长期临床疗效与非老年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均与全国注册水平相似,因此支架术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 ,年龄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也是影响冠脉介入治疗以后近期与远期结果的独立预测因子〔1~ 3〕。本文对老年患者冠脉内支架植入 (ICSI)进行定量造影分析 (QCA) ,探讨 ICSI治疗老年冠心病的即时疗效。1 资料和方法1.1  1998年 5月~ 2 0 0 0年 3月 5 4例冠心病患者 6 0处病变植入支架 6 0个 ,男 2 2例 ,女 10例 ,年龄 6 0~ 80岁 (6 7.72±4.75岁 )。急性心肌梗死 19例 (Q波型 17例 ,非 Q波型 2例 ) ;陈旧性心肌梗死 2例 ,稳定性心绞痛 1例 ,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4例 ,劳力恶化型心绞痛 6例。1.2   血管造影采用 Sieme…  相似文献   

15.
老年冠心病人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而不断增加,这是一组有着特殊临床病理生理的人群,在选择介入治疗时应当充分考虑年龄、合并的慢性疾病、心功能状态、病变局部的解剖以及能否进行完全性血运重建等因素。老年冠心病人的介入治疗同样可以获得理想的成功率一严格的病例选择标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心脏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和药物治疗方案,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在临床中极易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肥胖、血糖、血脂、血压、吸烟和高尿酸血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由大到小分别是:肥胖(OR=2.561)、高血压(OR=2.023)、血脂(OR=1.347)和血糖(OR=1.248)。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而肥胖、血糖、血脂、血压、吸烟和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密切相关,在临床中应及早干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血糖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冠心病(CH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美国心脏病协会在1999年将糖尿病列为冠心病等危症。有研究表明.血糖升高是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之一。本研究对248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血糖异常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与临床和造影的相关因素。方法入选416例冠状动脉造影(CAG)资料完整的冠心病患者,男性328例,女性88例,共置入支架470枚,按照CAG结果分为再狭窄组59例和无再狭窄组357例,平均造影随访时间(7.91±2.37)个月。结果再狭窄组CAG示61枚支架发生再狭窄(13.0%),女性、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病史、慢性闭塞(CTO)病变病史、最大球囊释放压力、置入支架长度与术后再狭窄相关(P<0.05);置入支架血管直径与再狭窄高度相关(OR=0.61,95%CI:0.43~0.82,P< 0.01)。结论女性、既往CABG病史、CTO病变、血管直径、置入支架长度是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而糖尿病史等与再狭窄无关。  相似文献   

20.
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血糖、性别、年龄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本文试图用冠状动脉造影(冠造)结果对比冠状动脉狭窄与血糖、性别和年龄的关系,以进一步明确三者对冠脉狭窄程度的影响,为冠心病一级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