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201例CA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比较两组间首发症状、主要临床表现、合并基础疾病、并发症及病情转归等.结果 ⑴老年CAP患者与非老年患者比较,以咳嗽起病的发生率相对较低,而以发热及食欲不振起病相对较多(P 〈0.05),病程中咳嗽、咳痰也常不明显(P 〈0.05),但气促和恶心、呕吐较常见(P 〈0.05);⑵老年CAP患者与非老年患者比较,合并基础疾病的比例较高(P 〈0.05);⑶老年CAP患者与非老年患者比较,易并发呼吸衰竭和肝功能损害(P 〈0.05);⑷老年CAP患者与非老年患者比较,死亡率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老年CAP起病和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咳嗽、咳痰相对少见,而发热和消化道反应较常见;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易并发呼吸衰竭和肝功能损害,容易恶化而危及生命.因此对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应警惕CAP存在的可能,早诊断、早治疗,同时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并评价严重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方法并探讨其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出院且满足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标准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46例病人中有26例死亡,20例存活,病死率为56.52%; 通过对两组病人实施多种预后因素对比,表明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预后因素包括:年龄75岁及以上、使用人工气道、血白蛋白≤30g·L-1、氧和指数≤200以及伴休克,根据O R值排序:人工气道、氧合指数、休克、低蛋白血症及病人年龄.生存组与死亡组在并发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以及病变累及肺叶数量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严重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的危险因素对其预后产生的影响给予重视,合理的应用抗生素治疗以及充足的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减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40例年龄≥65岁的老年CAP患者,按预后分为死亡组(36例)、治愈组(104例)。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及血肌钙蛋白、白蛋白、血糖、血肌酐、白细胞、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及D-D二聚体(D-Dimer)水平,并对组间比较有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治愈组相比,死亡组具有于高龄、合并两种以上慢性疾病、多叶肺炎(P<0.05)等特征,死亡组血浆肌钙蛋白、血肌酐、D-Dimer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治愈组(P<0.05),而血浆白蛋白水平则明显低于治愈组(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11,OR0.012)、多叶肺炎(P=0.019,OR 4.377)和D-Dimer(P=0.005,OR 2.411)升高是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多肺叶炎症及血浆D-Dimer水平升高是老年CAP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重视这些临床指标有助于及早识别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感染时间、是否存在基础性疾病、院内接触环境、患者日常生活环境和习惯、抗生素使用情况等可能影响HAP预后情况的危险因素,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发病时间早晚、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对HAP预后影响不明显;是否存在基础疾病、院内接触环境与日常生活状况对HAP预后有显著影响(P 〈0.05);其中是否存在基础疾病与HAP预后成正相关关系(B〉0,Exp(B)〉1);院内接触环境与日常生活状况与HAP预后成负相关关系(B〈0,Exp(B)〈1)。结论存在心脑肺基础疾病、住院接触环境差与日常生活环境及习惯差三项是老年HAP的危险因素,适当控制可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点及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内科收治老年CAP患者83例的临床资料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常用抗生素依次为第二、三代头孢,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加替杀星),阿奇霉素,阿洛西林。痰培养结果分离出62株致病菌,G+菌15例(24.19%),G-杆菌46例(74.19%),真菌1例(1.62%)。经过对症处理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总有效率达90.37%,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住院时间7-18 d,平均(10.2±2.7)d。结论针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注意原发病及合并症的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4年10月入住笔者医院的46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其死亡相关因素。结果 46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男性25例(54.35%),女性21例(45.65%),患者年龄72.02±8.70岁,器官衰竭数目(1.5,2)个。最常见的病因是胆源性(61.7%,29/46),腹痛(84.78%,39/46)是最主要的就诊症状,高血压病(69.57%,32/46)是最常见的基础疾病,肺(45.65%,21/46)和肾(47.83%,22/46)是最容易发生衰竭的器官;总病死率41.30%(19/46)。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氧分压降低和器官衰竭数目≥2是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当出现血氧分压降低或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的数目≥2时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应予以充分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06年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成人S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临床特征的异同,建立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82例SCAP患者入选,平均年龄(72±19)岁,死亡29例,病死率35.4%。84.1%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64例(78.0%)患者在Fine危险分级IV~V级,致病菌中最多见的是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多肺叶或双肺病变和发生休克是SCAP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CAP患者发病率高、预后差,临床表现、病原学具有其特殊性,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孙晔虹 《当代医学》2013,(35):121-122
目的分析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1年11月来78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的80例中青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间的临床表现、细菌学检查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咳痰、发绀、气促明显增多(P〈0.05);痰培养阳性率较高,以G^-为主,多数为铜绿假单孢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预后较差。结论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原菌种类多,治疗比较困难,预后较差,应提高对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认识程度,以早诊断、早治疗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1 04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8例合并有社区获得性肺炎,分离出病原菌102株,菌群分布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占61.76%,分离率在前四位的病原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CNS)。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生率高,感染症状部分不典型,应将胸部X线检查作为常规检查,合理控制血糖,并配合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社会发展的老龄化趋势的进展,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学界的重视。笔者对近2年在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分析预后因素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本院65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资料。结论:临床病理特点:发病以中老年为主,男性患者比例偏高,60岁以上患者肾功能水平更为低下。绝大多数患者(81.5%)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约1/3的病人在肾穿时处于CKD3期及以上。病理分期以Ⅰ、Ⅱ期病变为主(80%),多数患者存在肾小管间质损伤,肾脏病变多趋向于活动阶段。影响预后因素分析提示:本研究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的中位数是2.718g/d,蛋白尿定量大于4g/d的病例数并不多。本研究中尿β2-MG值的中位数为191.60μg/L明显高于正常值。通过对肾小管间质病理积分与eGFR进行相关性分析,提示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越严重的患者,其肾功能也更为低下。以病理分期为分组依据,选用多个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H检验,对eGFR、血ALB及Upro在不同病理分期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此三项指标在不同病理分期的分布并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病理分期与预后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0-1999年治疗的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94例。结果:69%的患者是以进行性智力减退和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32%没有外伤史,男性占89%,全部由CT或MRI作出诊断并施行了钻孔引流手术。46%病人曾误诊为老年性痴呆。97%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容易误诊为老年性痴呆,应及早作CT或MRI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营养状况对肺炎严重程度的影响以及微型营养评估法(MNA)评分对重症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2017年在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住院的131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肺炎严重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非重症肺炎组(n=77)和重症肺炎组(n=54)。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发生重症肺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NA评分对重症肺炎的预测价值。结果 131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重症肺炎54例(41.2%),营养不良45例(34.4%)。两组患者年龄、营养不良发生率、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比例、合并陈旧脑血管病比例、血气分析氧分压、血肌酐、血尿素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营养不良、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否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是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发生重症肺炎的影响因素(P<0.05)。MNA评分预测社区老年患者发生重症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I(0.724,0.884)〕。MNA评分预测重症肺炎的最佳截断点为17.5分(MNA评分判定营养不良标准为17分),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3%和66.7%。结论 营养不良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发生重症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MNA评分对重症肺炎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老年吸入性肺炎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4例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老年吸人性肺炎中,32例无明确吸入史,合并2种以上疾病者26例;以精神萎靡为主要表现者14例;混合感染11例;死亡5例。结论老年吸入性肺炎以隐性吸入者居多,临床表现不典型,死亡率高。应以多环节、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分型及病原学相关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09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成人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老年CAP患者(年龄≥60岁)与非老年CAP患者(年龄〈60岁)临床特征和中医辨证分型的异同。结果:成人CAP患者448例,年龄(56±1.02)岁。老年CAP患者238例,中青年患者210例。老年CAP患者以发热(P=0.002)或咳嗽(P=0.016)为首发症状者均较中青年CAP患者少。老年患者白细胞升高者较中青年患者多(P〈0.0001)。中青年CAP患者大叶性肺炎较老年CAP患者多(P=0.021),老年CAP患者多叶或双肺病变较中青年患者多(P=0.037)。老年患者真菌感染比例较中青年患者高(P=0.006)。老年与非老年CAP患者均以痰热蕴肺为最多见的证型,其次为风热袭肺证。老年CAP患者证型较为复杂,证型种类较多。老年患者表现为23种证型,非老年患者表现为16种证型,老年CAP患者里证较中非老患者多,非老年患者表证、表里兼夹证较老年患者多。非老年和老年患者均以实证为主,老年患者虚实夹杂证较中青年患者多(P=0.014)。结论:老年CAP患者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分型具有其特殊性,应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63例临床护理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燕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9):1579-1580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护理方法和重点护理对象。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主要针对呼吸机进行相关护理;研究组患者均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重症患者配专职护士等。结果:两组患者于护理前心率、呼吸频率和PaO2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24小时后,研究组患者的和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方法对改善患者因CAP造成的不良临床反应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尽快恢复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分压至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7.
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细菌学及其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细菌学及其耐药性特点。方法将我院2004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329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一时间收治的高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9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中革兰阴性细菌(G-)为50.6%,革兰阳性细菌(G+)为40.4%,其他为9.0%;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中G-为60.0%,G+为9.5%,其他为30.5%;两组患者致病菌种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0,P<0.05)。对两组患者致病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致病菌耐药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感染致病菌主要为G-,其次为G+及其他病原体,而且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致病菌耐药性低于医院获得性肺炎。  相似文献   

18.
背景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病情进展迅速,具有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经济负担重等问题,尽管临床诊疗方案不断优化,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高居不下,目前中医药治疗SCAP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尚未建立规范化的临床诊疗方案,缺乏对SCAP的临床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 目的 研究SCAP的临床中医症状特征,探讨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和依据。 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21年3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的SCAP患者为研究对象,汇总其症状、体征,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结果 共纳入166例患者,其中男119例,女47例,男女比例2.53∶1;平均年龄(70.1±15.8)岁,整理病例后得出13种不同的证型,痰热壅肺证所占比例较高为34.33%(57/166),咳嗽、咳痰症状涵盖了50%以上患者。对症状和体征进行因子分析共选取出1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2.842%。通过聚类分析将公因子聚为4类,分别是痰热壅肺证、邪陷正脱证、气阴两虚证、痰湿阻肺证4个主要的SCAP临床分型。 结论 SCAP患者男性比例较大,临床证型以痰热壅肺证、邪陷正脱证、气阴两虚证、痰湿阻肺证4个证型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肺结核以社区获得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特点,提高不典型肺结核诊断水平。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39例首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后诊断为肺结核病例的主要临床参数归纳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热79.49%(31/39),中度发热7.69%(3/39),低热7.69%(3/39),体温正常5.13%(2/39),发热者以午后和夜间为主者71.79%(28/39),不规则发热23.08%(9/39);痰涂阳性10例,阴性29例;胸片:尖后段12例(30.77%),前段5例(12.82%),中叶或舌叶2例(5.13%),下叶背段15例(38.46%),基底段8例(20.51%)。斑片影19例(48.72%),多形态影12例(30.77%),团块影8例(20.51%),其中空洞2例(5.13%)。β内酰胺联合阿奇霉素改善4例、无改善2例、加重18例;影像加重83.3%(20/24)、改进8.33%(2/24)。氟喹诺酮类改善12例、加重2例;影像无变化57.89%(11/19)、加重42.11%(8/19)。抗结核1周体温正常21例,2周体温正常18例。1周复查胸片吸收8例、2周后吸收25例,抗结...  相似文献   

20.
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为完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0年5月在笔者医院住院的244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普通型手足口病组(普通组)和重症手足口病组(重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通过多因素分析筛选出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244例患儿中,重症手足口病58例,发生率23.7%;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岁、意识障碍、抽搐、精神差、颈抵抗、神经反射异常、体温39℃及以上>3天、外周血白细胞>12×109/L以及血糖>9mmol/L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精神差、神经反射异常、体温39℃>3天以及血糖>9mmol/L等5项指标是手足口病重症化的独立性相关因素,具有早期预警作用。结论对于年龄<3岁且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的高热手足口病患儿需重视其病情,及早发现及正确治疗干预对提高治愈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