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1997-01~2006-06共收治成人肾脏肿瘤232例,对其中5例原发性肾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病人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平滑肌肉瘤3例、脂肪肉瘤1例、低分化肉瘤1例.术后随访8~60mo,平均生存15mo.结论:成人原发性肾肉瘤是高度恶性肿瘤,平滑肌肉瘤最常见.早期诊断及根治性手术治疗是唯一能够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尤文氏肉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尤文氏肉瘤常见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尤文氏肉瘤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尤文氏肉瘤的X线、CT及MRI表现.结果 11例中,7例尤文氏肉瘤表现为虫蚀状、小片状或较大范周的溶骨性骨质破坏.3例可见点片状骨质硬化;5例有骨膜反应,表现为条状、Codman三角或放射状骨针;10例见软组织肿块,内可见点片状出血、坏死区,瘤周有水肿.2例骨外尤文氏肉瘤主要表现为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不明显.普通X线检查正确诊断7例,误诊4例;CT检查正确诊断4例,误诊2例;MRI检查,正确诊断3例,误诊2例;多种影像检查结合正确诊断8例,误诊3例.结论 骨尤文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无显著特征性,影像误诊率高,需与溶骨型骨肉瘤、骨淋巴瘤、嗜酸性肉芽肿等病变鉴别;临床、影像学、病理三者结合综合分析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CT在诊断腹膜后脂肪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脂肪肉瘤的 CT表现.结果 8例脂肪肉瘤瘤体均表现为混杂密度 ,增强扫描瘤体呈不均匀强化 ,对瘤体 CT值的测定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结论 CT是诊断腹膜后脂肪肉瘤有效的检查方法 ,定位诊断正确率 100%.对其病理类型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但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4.
子宫癌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立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1):26-27,30,96
目的 探讨子宫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4例子宫癌肉瘤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光镜下,4例子宫癌肉瘤均可见明确的癌及肉瘤成分,癌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1例肉瘤成分为平滑肌肉瘤,2例肉瘤成分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肉瘤成分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平滑肌肉瘤. 免疫组化:癌区域细胞角蛋白(CK)阳性;平滑肌肉瘤区域波形蛋白(Vim)阳性、肌动蛋白(actin)阳性、结蛋白(desmin)阳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区域波形蛋白阳性、CD10阳性.结论 子宫癌肉瘤是侵袭性肿瘤,易发生子宫外播散、转移.免疫组化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德云  李盛宽 《广西医学》2008,30(7):1027-1029
前列腺肉瘤样癌和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的肉瘤样癌一样,是一种比较罕见的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由于其临床上较为罕见、且病理成分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所以病理及临床诊断较为困难,临床治疗上也无规范化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横纹肌肉瘤中生肌因子(MyoD1、Myogen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2例小儿横纹肌MyoD1、Myogenin、Des、Sr-A、MG标记物的表达.结果5种标记物在小儿RMS表达的阳性率依次为:Myogenin 90.6%、MyoD1 81.1%、Des 65.5%、Sr-A 50.0%、MG 46.8%. 结论Myogenin与MyoD1较Des、Sr-A、MG在诊断小儿RMS中灵敏度及特异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有很高的诊断价值.Myo-genin特异性略高于MyoD1,是目前诊断小儿RMS的最佳免疫组化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滑膜肉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预后,以提高原发性肺滑膜肉瘤(pulmonary synovial sarcoma,PPSS)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PPSS的临床资料.使用PubMed、Elsevier Science检索系统,复习2002至2013年10余年国外资料齐全临床案例.结果:手术时间为145 min,术中出血约100 ml,第10d出院.复习临床资料完整1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胸痛、咯血;诊断依靠术后病理、分子遗传学特征.结论:PPS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病变,诊断依靠免疫组化及SYT-SSX融合基因检测,手术治疗,辅助化疗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焕  李文薇  杨越波 《甘肃医药》2013,(10):765-767
目的:分析继发性子宫平滑肌肉瘤误诊的常见原因,总结继发性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妇科2012年6至8月间收治的3例继发性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术前均误诊为子宫肌瘤.1例行阴式全宫切除术,术后予以化疗;两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1例予以二次手术.结论:继发性子宫平滑肌肉瘤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及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初诊确诊率,选择根治性手术方式是降低再次手术及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低级别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分析低级别软骨肉瘤7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低级别软骨肉瘤主要发生在中轴骨或接近中轴骨的部位.肉眼观察肿瘤呈灰白色软骨样或灰白间灰褐色,有囊性变5例;显微镜下为低级别软骨肉瘤.结论 低级别软骨肉瘤的诊断必须将临床症状、影像资料及病理改变进行综合分析.尽管为低度恶性,但明确诊断后根治切除尚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周克菊  徐惠成  常青  梁志清 《重庆医学》2004,33(10):1560-1561
目的报道1例罕见的青春期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的诊治.方法患者13岁,因反复异常阴道流血,B超宫腔内发现不均质回声行宫腔镜诊断治疗.子宫腔底部发现4cm类息肉样组织.切除的标本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低度恶性间质肉瘤(ESS).随后患者行全子宫切除、双输卵管切除及盆腔、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切除子宫标本发现残留病灶.结果患者的最后诊断为:子宫内膜低度恶性间质肉瘤Ⅰ期.结论 ESS为一罕见疾病,不易诊断,应重视青春期异常阴道流血患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