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根据是否接受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学培训将学生分为培训组和非培训组,对两组学生进行突发事件基础知识储备、应急识别、现场调查以及事件处理等能力知识点的问卷调查,并对这些应急能力的综合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培训组在基础知识储备中对突发事件分级的应答正确率高于非培训组(P〈0.05);在应急识别以及安全防护各项能力的考察中,培训组的应答正确率均高于未培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现场调查能力考察中,除疾病分布调查中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的应答正确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培训组其余指标均高于非培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处置能力考察中,除对疫点消毒处理知识点的应答正确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培训组其余指标均高于非培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组学生各项应急能力综合评分高于未培训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培训有助于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但现有培训方法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情景模拟演练法对基层医院内科新护士专科技能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分到我内科6个病区的护士为研究对象,经抽签确定内一、内二、内五的新护士18名为对照组,内三、内四、感染科新护士21名为演练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一带一跟班带教,演练组在一带一基础上增加内科最常见疾病观察、抢救流程及纠纷处理的情景模拟演练培训,两组学员完成学习后进行基础理论和操作考核及问卷调查,评判护士的综合能力。结果演练组护士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两种带教培训方法结果演练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情景模拟演练法对基层医院新护士专科技能培训可使护士尽快掌握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利于培养护士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精神,更快适应临床工作环境及要求,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训练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对28名护士通过设置抢救场景、纠纷现场等模拟场景,由护士扮演各种角色,分别对护士进行的培训和考核。结果:培训前后两组综合理论知识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急考试情况:平均成绩为(85.3±7.0)分。结论:情景模拟的培训方式应用于护士培训中,无论在加强临床理论知识水平方面,还是在提高综合能力方面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素质培训对护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方法将212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6名。实验组采用综合素质培训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解示范法。比较两组护生的职业能力。结果接受综合素质培训后的护生(实验组)较接受传统形式培训后的护生(对照组)考试成绩明显偏高(P〈0.05),学生职业能力自评及带教老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综合素质培训有利于护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异常的综合干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综合干预措施对伴有精神行为异常的阿尔茨海默病(AD)的效果。方法 56例A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综合干预)与对照组(单纯药物干预)各28例,在干预前、干预后2月、干预后12月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效果评定、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BEHAVE-AD总分及各因子分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在干预后12月研究组的BEHAVE-AD总分及妄想、攻击行为、行为紊乱、情感障碍、焦虑恐惧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研究组MMSE、ADL评分在干预后12月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1),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对改善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有效,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华 《中外医疗》2014,(24):143-145
目的探讨情景式模拟培训在提高低年资护士(工作〈5年)综合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低年资护士14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人。观察组实施情景式模拟培训,对照组实施单项理论和操作培训。培训后按照统一标准对护士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及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自我评价和护士长评价。结果观察组护士考核中有67人为优秀,优秀率达到95.71%,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士在经过培训后进行自我评价,其各项评价指标结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情景式模拟培训能够明显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提高护士的护理技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计情景模拟法在ICU护士抢救配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本科室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010年1~6月与2010年7~12月分别采用传统的培训方法和情景模拟法进行抢救配合培训,比较情景模拟法培训前后考核成绩,问卷调查参加培训的护理人员对情景模拟法效果的评价。结果情景模拟法培训后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综合能力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发现护理人员对情景模拟法评价很高。结论情景模拟法增强了护士临床操作技能和提高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团队抢救配合的协助能力,利于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方式,提升了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和急救意识,强化护士临床工作的熟练程度,有效缓解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8.
范艳兰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9):163-164,166
目的探讨产前综合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32例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16例。于孕12~18周建卡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体检及知识指导。干预组给予包括孕期知识培训、孕检、孕期锻炼、孕期心理指导、产程指导等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剖宫产率、剖宫产影响因素和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中孕方要求、胎儿窘迫、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产程异常等影响因素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骨盆异常、胎位异常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中,干预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剖宫产率为33.2%,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为62,7%.显著高于干预组(P〈0.01)。结论通过严格规范的产前检查、知识培训、心理指导、产程指导等综合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帕罗西汀治疗,连用12周。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治疗12周后,干预组抗抑郁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05,P〈0.05);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81,P〈0.0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干预组上升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干预组治疗后随访1年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16,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抗抑郁治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降低治疗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贺琰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0):103-10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及其效果。方法2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缓解疼痛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疼痛强度、发生时间及VAS评分。结果干预组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强度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剖宫产术后疼痛.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训练在90后新聘护士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对2012年48名新聘护士进行常规岗前培训加设置情景模拟场景,由新聘护士扮演各种角色,分别对她们进行的培训和考核。结果:与2011年新聘护士的综合成绩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注90后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对她们岗前培训内容进行大胆的策划,多元化的岗前培训实践证明无论是在加强临床理论知识水平方面还是在提高综合能力方面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出院的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为综合护理组,于出院后继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其余4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时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戒烟率、家庭氧疗率、呼吸锻炼率高于对照组,急性发作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综合护理组出院后3个月时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较出院时改善(P〈0.01),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邹霞 《中国医药导报》2014,(26):149-152
目的总结低年资护士在应急及病情观察能力中存在的不足,并探讨有效的培训途径对低年资护士应急及病情观察能力的提高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云阳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各科室5年以内的注册护士作为评估对象,共计120例,对我院低年资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急及病情观察方面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进行统计归纳,并针对研究对象给予具体的干预培养方法。干预进行半年后,针对培训前后护士应急及病情观察能力进行评分比较,主要包括基础知识与技能、专科知识与技能、应急与沟通能力、护理程序实施能力、管理教育科研能力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应急配合不足中抢救程序化不强比例较高,为35.0%;病情观察不足中观察要点未掌握、重点观察内容不知晓比例较高,为25.0%。经培训,120例低年资护士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专科知识与技能、应急与沟通能力、护理程序实施能力、管理教育科研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满意度也得到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年资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应急能力及病情观察能力均存在一定的不足,给予其相应的培训干预,可明显提高护士在应急环境下的分析判断、果断决策处理及观察病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压力应对与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92例直肠癌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干预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系统干预护理,分别于人院后和出院前调查两组患者结肠造口患者压力量表、压力应对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比较两组患者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压力4个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P〈0.01),对照组自我改变和造口护理两个维度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干预组4个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情感指向和问题指向的应对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干预组情感指向和问题指向的应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社会支持总分、家庭支持、朋友支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能使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出院后减少各种心理压力,增加应对技巧,使其以积极的心态回归社会和家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况、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护理模式。结果:2组干预前的HAMD、NIHSS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HAMD、NIHSS和ADL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抑郁状况,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微格教学法在临床护生风险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在应用情景模拟教学(SP)的基础上,将微格教学模式运用于临床护生风险教学中,旨在使护生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降低护生临床实习期间的护理风险。方法以2008—2009年在我院进行生产实习的护生8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在我院东区实习的40名护生为实验组,采用微格教学法;在我院西区实习的40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内容均为护士风险教学相关内容。结果试验组的护生风险问题应急处理能力、临床科室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护理基本技能操作四项(平均分数)考核情况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格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护生临床工作能力,降低护生临床实习期间的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在大鼠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模型,及辛伐他汀干预肺组织中的变化。方法对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术后第8d野百合碱腹腔注射制备PH模型,并应用辛伐他汀进行干预,35d后观察各组肺动脉压及心室重量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半定量检测各组肺组织内肥大细胞及巨噬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平均肺动脉压(mPAP)模型组动物较对照组升高(P〈0.05),干预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V/LV+S)模型组较对照组增加(P〈0.05),而干预组较模型组RV/LV+S降低(P〈0.05)。模型组动物肺部肥大细胞及巨噬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均增高(P〈0.05),干预组肥大细胞数量较模型组下降(P〈0.05),巨噬细胞数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大细胞及巨噬细胞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或/和肺动脉高压造成的损伤促进了肥大细胞及巨噬细胞的聚集与活化。辛伐他汀对肺动脉高压有改善作用,减少肥大细胞的聚集与活化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保元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保元汤加减治疗心肺气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予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服中药保元汤加减。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F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BNP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BNP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药保元汤加减与西药常规治疗配合使用,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邓翠珍  苏冰莲 《实用全科医学》2010,8(6):744-745,78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评定并比较两组不同时间SAS、SDS、SAQ评分及其临床疗效。结果第2次评定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U1),而SAQ评分及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纽(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中风病恢复期中西医综合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同期队列研究比较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实施临床路径(路径组)患者的主要相关指标的差异。评价指标包括:①住院时间;②住院费用;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④出院后的再入院率、伴发病控制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同对照组比较,路径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药物比例下降、治疗费用比例较高(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较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显著改善(P〈0.05),出院后6个月路径组两项评分较出院时仍有改善,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路径组伴发病控制达标率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中风病恢复期中西医综合治疗临床路径可有效提高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且在中风患者长期预后中体现出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