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清及两种质控品冷冻保存对生化检测结果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临床生化工作中,常常因标本保存条件、保存时间和方式对结果的影响情况不明确,对检验结果差异所引起的医疗纠纷无法提出有力的证据。而在使用国产生化质控品进行每日室内质控分析时,由于包装小,复溶后使用时间短,质控结果受瓶间变异的影响较大。为了明确保存条件对血清及复溶后的干粉质控品结果的影响,选取进口液体质控品作为参照,对生化检验中的18项指标进行1个月的监测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检验医学的迅速发展,检测技术不断提高,检测项目也不断增加。具有计数结果准确、精密度高、操作简便、快速方便的血细胞分析仪逐渐取代传统的手工计数法,成为临床实验室的主要检测手段。由于生产血细胞分析仪生  相似文献   

4.
马斌国 《中国医药》2010,5(5):463-464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使用质控物的均匀性与稳定性,为保证质控物的良好性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全血质控物,应用《CNAS.GL03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对其稳定性与均匀性进行评价。结果经方差分析(F检验)表明,各评价项目的瓶间与瓶内不均匀性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全血质控物均匀性符合要求;经t检验结果表明,5个月总均值与初期特性均值之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全血质控物在规定的5个月有效期内稳定性良好。结论利用《CNAS-GL03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对质控物稳定性与均匀性的评价,可以系统地反映质控物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标准曲线、工作曲线与质控品检测结果的关系。方法分析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两种检测方法的标准曲线、工作曲线之间因校准点发光信号的改变而产生的几种关系对质控品检测结果的影响。找出质控品检测结果偏离的原因,日常工作中坚持使用质控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通过对校准点发光信号的改变,引起质控品检测结果的漂移,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确保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论质控品结果的漂移,可以提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使用质控品可以确保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全血细胞分析中不同浓度的乙二胺四乙酸三钾 (EDTA-K3)对红细胞体积的影响 ,抽取健康受检者静脉血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的 EDTA-K3 溶液 6组各组小管中 ,每小管 10 0 ul,使各小管中 EDTA-K3 的浓度分别为 1.6、1.8、2 .0、2 .2、2 .4、2 .6 mg/ml。测定未凝血组小管中的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和红细胞压积 (Hct) ,并对其数据进行 t检验。结果显示 ,1.8~ 2 .0 mg/ml的 EDTA-K3用于全血细胞分析对红细胞体积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物质。血小板计数是血小板检查的一个动态指标,也是其他血小板参数可靠性的基础,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血小板由于体积小,特别容易发生黏附、聚集和变性破坏,故常难以准确计数。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对血小板检测,其结果往往不很稳定,现对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降低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不同厂家阿昔洛韦对家兔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18只家兔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6只。A组(注射厂1阿昔洛韦30mg.kg-1),B组(注射厂2阿昔洛韦30mg.kg-1),C组(注射生理盐水,每只2mL)。分别缓慢注入家兔耳缘静脉,每天注射两次,早晚各1次,分别注射后,于第四、八天抽1次静脉血,B组继续注射,于第十二、十六天再抽静脉血,观察家兔外周血中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和网织红细胞(Ret)变化。结果注射阿昔洛韦后,A组Hb、Ret、WBC、Plt与B组、C组分别比较均P>0.05,说明彼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B组第12、16天的Hb、Ret、WBC、Plt结果分别与对照比较也无统计学差距,P>0.05。结论阿昔洛韦不同厂家及长时间注射后对外周血细胞无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9.
对于危重患者,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是指导输血的可靠指标之一[1]。如能动态监测,就可以适时地给患者输血,既不延误病情,又避免了不必要的输血[2]。但是,动态监测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须反复静脉穿刺,这既增加了患者痛苦,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Sysmex XT-1800i是临床实验室进行体外诊断的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提供24个参数结果.其光学检测部采用半导体激光器,以流式细胞术原理及核酸荧光染色方法分析白细胞:红细胞检测部分采用液路聚焦加电阻抗检测原理俗称鞘流阻抗法,分析红细胞和血小板数;血红蛋白检测部分采用SLS-Hb检测方法,分析血红蛋白(HGB).在信息处理单元(IPU)显示分析数据.该仪器精密度好、准确度高,使用中文操作系统,无语言障碍,操作简便.现将3年多来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胡玫  付珮一  金明  张建  蒋亚风  曾凤秀 《贵州医药》2004,28(10):934-934
尿沉渣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传统镜检方法存在费时、误差大、重复性差、不能定量,受人为因素影响,难进行室内质控等缺点。UF-100型尿沉渣分析仪(以下简称UF-100)是对尿样直接作荧光染色后,利用流式细胞原理对尿中有形成分进行分析和计数。它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等特点。但我们工作中发现尿中细菌、  相似文献   

12.
张青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4):576-577
随着血细胞计数仪的广泛应用,其对血细胞、血小板计数准确的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由于每天样品量放置时间过长,血液成分即发生可逆聚集和不可逆凝集,会造成全血细胞分析结果的误差.为探讨静脉血样品放置时间对SYS-MEX K-4500血细胞分析结果有无影响,笔者采集50例健康成人静脉血分三个时段做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儿童末梢全血血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采集来诊儿童无名指末梢血至专用EDTA-2K抗凝的采样管,分别于即刻,2 min,5 min,10 min,30 min,60 min,120 min,240 min,用ABX M60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各个结果。结果8组参数结果与均值组比较,除PLT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LT即刻组与均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40 min。结果与均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X M60血细胞分析仪采用末梢血全血计数时,至少在2 min后检测其结果比较可靠,放置时间应该5~60 min之内完成最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全血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种类不断增加,由于不同的仪器、试剂、校准品所构成的检测系统检测结果常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结果的不一致容易给临床判断与监测病情变化带来困惑,所以要定期对不同仪器进行校准结果比对,以保证不同仪器间检测结果控制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本实验室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学比对及偏差评估,按EP9-A文件的要求,对ABX PENTRA60和ABX PENTRA80的闭盖、开盖两种模式进行5个项目的比对实验和偏差评估,观察两台仪器间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李劲  姚玉轩 《淮海医药》2013,31(1):58-59
目的探讨重度脂血对Sysmex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22例重度脂血标本采用等量血细胞稀释液替代方法校正,对校正前后的检测结果进行分组比对分析。结果校正前组测定的Hb、PLT、MCH、MCHC值均明显高于校正后组。(P值均〈0.01)。结论重度脂血对Sysmex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多项参数有明显影响,在检验过程中应对高脂血标本进行预处理以校正其检测误差。  相似文献   

16.
倪正飞 《淮海医药》2010,28(4):338-338
目的探讨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增高或降低的影响。方法取检查血常规正常标本10例,溶血标本10例,脂血标本10例,小红细胞血10例,EDTA-K2依赖性凝集10例,溶血标本10例,共50例。采用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和目视显微镜法对50例血标本进行血小板的计数。结果10例正常标本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和目视显微镜计数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40例脂血、溶血、小红细胞血、EDTA-K2依赖性凝集标本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和显微镜计数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阻抗法对脂血、溶血、小红细胞血、EDTA-K2依赖性凝集标本的测定可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偏高或降低。  相似文献   

17.
王欣  王子瑞 《安徽医药》2019,23(5):981-983
目的 监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血常规参数变化,评估捐献血小板、2周机采间隔及多次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分别检测献血者血小板捐献单份前后、双份前后、间隔2周再次捐献前、7个月内连续捐献血小板10次献血者的首次和末次捐献前血常规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8例机采单份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前、后WB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1<t0.025(19)=2.093,P>0.05);40例机采双份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前、后WB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6<t0.025(39)=2.023,P>0.05)。而20例间隔2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两次采集前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前一次机采前:WBC(6.13±1.54)×109/L、RBC(4.81±0.38)×1012/L、HB(144.70±10.53)g/L、HCT(42.11±3.36)%、PLT(265.45±39.37)×109/L;2周后机采前:WBC(6.21±1.46)×109/L、RBC(4.78±0.41)×1012/L、HB(141.90±11.81)g/L、HCT(43.09±3.32)%、PLT(266.15±40.24)×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20例7个月内连续10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首次和末次采集前WBC、RBC、HB、HCT、PLT[首次机采前:WBC(6.28±1.41)×109/L、RBC(4.93±0.37)×1012/L、HB(147.30±9.31)g/L、HCT(42.11±3.64)%、PLT(262.35±41.48)×109/L;末次机采前:WBC(6.22±1.34)×109/L、RBC(4.87±0.36)×1012/L、HB(144.80±9.17)g/L、HCT(41.67±2.98)%、PLT(266.80±46.93)×109/L]比较,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是安全的,2周的采集间隔和多次反复机采血小板不影响献血者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我院一份全肠外营养液处方在不同配制顺序下溶液pH值变化,以及一价电解质浓度对该TPN液稳定性的影响,为今后同类TPN的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6组全肠外营养液分别加入不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和不同浓度一价电解质(Na+浓度),于各步骤混合后0h及20℃--22℃下贮存12、24h后分别取样测定pH值,并肉眼观察其外观变化。结果:不同配制顺序下该全肠外营养液的pH值在24h内稳定,同样处方比例下加入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I)的出现分层现象,加入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的未发生明显变化;加入Na+终浓度100、150、200、250mmol/L的TPN液24h后均未出现分层析出现象。结论:该份全肠外营养液处方在不同配制顺序下溶液pH值无变化,一价电解质250mmol/L对该处方的24h稳定性无影响,不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选择对全肠外营养液稳定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从中逸出;红细胞中的组分及其被破坏后所释放的某些细胞内成分进入血清或者血浆中,使测定值大大偏离真实值[1-2]。血液样品溶血现象的出现会对临床上血液标本的检测值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导致检验结果的准确度降低,给临床上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严密监控送检样本是否发生溶血和如何避免溶血对具体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是当务之急。选择我院检验科收检的1000名正常人的血液标本,比较溶血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红细胞冷凝集对不同血细胞分析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可比性的影响.方法 以经过比对试验验证结果具可比性的XE-2100D、KX-21N 和BC-5380分别测定红细胞冷凝集患者标本RBC,比较3个检测系统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红细胞冷凝集患者RBC 在XE-2100D、KX-21N 和BC-5380上的结果分别是2.07±0.93×1012/L、2.52±1.13×1012/L、1.53±0.88×1012/L,比对试验中XE-2100D和BC-5380与参考系统KX-21N比对结果PT分别为3.1%和0.结论 红细胞冷凝集患者标本RBC在 XE-2100D、KX-21N 和BC-5380检测系统测量结果间没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