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军校不同年级大专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我校护理大专一~三年级学生436人整群测查,所得资料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一、二年级护生SCL-90评分比三年级偏高,除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外,一、二年级其余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SCL-90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积极应对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结论军校大专护生有较多的心理问题,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三个症状是困扰他们的主要精神问题;在护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中,应重视护生积极应对能力与策略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2010年6—7月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236名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SCL-90的偏执、敌对、抑郁、人际关系和躯体化等5项因子分均低于成人常模(P<0.01),焦虑因子分低于成人常模(P<0.05),恐怖因子分高于成人常模(P<0.01);对护理工作满意者的SCL-90总分低于不满意者(P<0.01),精神病性、偏执、抑郁、人际关系和强迫症状等5项因子分低于工作不满意者(P<0.01),焦虑因子分低于工作不满意者(P<0.05);护理专业自选者的SCL-90总分低于非自选者(P<0.05),敌对因子分低于非自选者(P<0.05),躯体化因子分低于非自选者(P<0.01);社会支持利用度与SCL-90精神病、偏执、恐怖、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强迫症状和躯体化等因子分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全国成人常模,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军校不同年级大专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尼春萍  化前珍  吕淑萍 《现代护理》2004,10(11):987-989
目的 探讨军校不同年级大专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我校护理大专一~三年级学生 4 36人整群测查 ,所得资料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一、二年级护生SCL - 90评分比三年级偏高 ,除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外 ,一、二年级其余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 ;SCL - 90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与积极应对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结论 军校大专护生有较多的心理问题 ,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三个症状是困扰他们的主要精神问题 ;在护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中 ,应重视护生积极应对能力与策略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陈瑜 《护理学报》2010,17(6):69-71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男护生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特点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S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对广州某医科大学105名男护生进行测量,根据资料的性质和研究目的选择描述性分析、t检验和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果(1)本组男护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大学生常模(P〈0.01),强迫和精神病性2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P〈0.01)。(2)本组男护生经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是:寻求业余爱好,积极参加文体活动(37.1%);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36.2%);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发现生活中什么重要(35.2%)。(3)本组男护生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均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r为0.360-0.479),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分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普通大学生;男护生积极与消极应对方式均较多采用,其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背景: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普遍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目的:调查河南省高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其对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价值。设计:抽样调查。单位:河南职工医学院卫生管理系。对象:于2001-04/06在河南省内3所普通高校的农科、医学、理工、文科、艺术、体育等6类专业随机抽取被试1128人进行测查。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包括4个人格维度:内外向维度、神经质或情绪性维度、精神质维度和掩饰性维度)以及症状自评量表(包括90个条目,反映9个因子)对河南省高校1128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测试。主要观察指标:①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全国常模的比较。②大学生人格特征分类比较。③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剔除不完整答卷,回收回答规范问卷1100份。①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全国常模的比较:男大学生人格情绪性和掩饰性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5.47±3.13,4.53±3.11;4.99±2.47,4.50±2.59,P<0.001);女大学生人格情绪性、精神质以及掩饰性维度分值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2.97±1.71,2.68±1.82;5.68±3.08,4.97±2.96;5.32±2.46,4.74±2.48,P<0.05~0.001)。②大学生人格特征分类比较:6类不同专业学生在人格4个维度上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0.001)。农科学生的精神质维度分值最高(3.44±1.97),体育类学生内外向维度分值最高(8.27±2.45),而情绪性维度分值以文科学生为高(5.99±3.24)。男女学生之间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分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除掩饰性维度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外(4.99±2.47,5.32±2.46,P<0.05),其余各维度差异不大;城乡学生之间,农村学生内外向维度分显著低于城市学生(7.54±2.73,7.93±2.63,P<0.05);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与高年级(三、四年级)学生相比,仅掩饰性维度分前者显著高于后者(5.42±2.44,5.01±2.48,P<0.01);此外,学生干部的内外向维度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8.42±2.61,7.42±2.68,P<0.001)。③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大学生人格内外向维度和掩饰性维度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0.001),而情绪性维度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01),精神质维度与躯体化、敌对、恐怖以及偏执4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结论: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其心理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大学生人格的内倾性、情绪不稳定性和精神质特征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着不良影响。不同专业、性别、年级和城乡学生及学生干部与非干部之间,其人格特征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式: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202名护生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护生SCL-90的9个因子均分均高于常模,护生中有59.41%存在心理健康问题,13.86%护生有明显心理障碍,突出表现为人际敏感、偏执、强迫、敌对、抑郁等;护生SCL-90各因子和解决问题、求助应对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幻怨、退避和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各因子分与SCL-90各因子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结论:护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对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特质应对问卷(T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26名实习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本组护生SCL-90总分及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恐怖4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背景、学习成绩不同的实习护生其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实习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与SCL-90中的多个因子存在显著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消极应对对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预测作用。结论实习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实习大专护生的工作适应能力状况,探讨影响其工作适应能力的因素。方法: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和自制的大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对2008年7月~2009年7月428名在东莞市二甲以上医院实习的护理学大学专科学生(实习大专护生)和169名在东莞市实习的普通高校理工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大专护生工作适应能力水平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实习大专护生人格特征对其适应性有显著影响(P0.01);实习大专护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受到自理能力、身体素质、教师期望、学习氛围及考证压力等因素影响(P0.01)。结论:实习大专护生的工作适应能力水平总体较为乐观,但还需不断提高;其工作适应能力水平受到人格特征、自理能力、考证压力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的人格特征及差异,为医学院校、医院对实习护生和刚参加工作的新护士进行相关培训、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某三甲医院实习的9所大专、本科院校的全体实习护生,发放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将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作比较。结果实习护生较20~29岁年龄段的全国常模更外向、情绪更稳定;大专实习护生较本科实习护生更善于掩饰;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更外向;在性别、是否喜欢和愿意从事护理行业方面实习护生的人格特征无差异。结论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可根据实习护生人格特征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培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医学院在校学生述情障碍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并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于2005-11-20以整群抽样的原则选择新乡医学院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322人为调查对象,进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共4个因子(因子Ⅰ描述情感的能力,因子Ⅱ认识和区别情绪和躯体感受的能力,因子Ⅲ幻想缺乏,因子Ⅳ外向型思维缺乏)26个条目。每个条目按5个等级记分,得分越高,述情障碍越明显。分别计算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及其因子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医学院校学生1周内的心理健康状况。症状自评量表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10个因子90个项目,分别计算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其因子分。并进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及因子分和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因子分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发放问卷322份,排除资料填写不完整的12份,收回合格问卷310份,有效率96.3%。①医学院在校学生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为(69.95±11.12)分,均略高于全国青年常模(65.70±7.98)分。一至四年级学生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分别为(71.56±7.96),(69.81±9.47),(67.34±6.57),(67.57±7.54)分,差异无显著性(F=2.038,P>0.05)。男学生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因子Ⅳ得分略高于女学生[(71.65±9.47),(68.02±8.44),t=-2.217,P=0.046];[(19.86±3.98),(18.12±4.03)分,t=-2.258,P=0.034]。②医学院校在校学生症状自评量表总分(131.68±36.87)分,与全国青年常模(129.96±38.76)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医学院校在校学生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及焦虑因子分比全国青年常模显著增高,而躯体化、敌对、偏执因子分比全国青年常模低(P<0.05~0.01)。医学院校不同年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1.738,P>0.05)。女学生人际关系及抑郁因子分高于男学生,男学生敌对因子分高于女学生,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因子Ⅰ、Ⅱ、Ⅳ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呈正相关,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均显著相关(r=0.185~0.396,P<0.01),与敌对因子相关性最低(r=0.185),与强迫相关性最高(r=0.396),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相关系数为0.347。因子Ⅲ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进入方程的是症状自评量表中强迫和焦虑因子。结论:医学院校在校学生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存在密切关系,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述情障碍的水平,述情障碍可能是影响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个性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于壮  杨海芹  刘春文 《护理研究》2007,21(23):2088-2089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心理状况及其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49名肿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SCL-90量表总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焦虑、强迫症状、抑郁、恐怖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肿瘤科护士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1);躯体化、强迫症状及恐怖因子与年龄呈正相关,抑郁因子与年龄呈正相关,与学历呈负相关,焦虑与婚姻状况正相关。[结论]肿瘤科护士躯体化、焦虑、强迫、抑郁、恐怖症状较重,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前压力源与人格特征及其相关性,为实习前教育和心理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ysenck人格问卷(EPQ)和自缡问卷解对本科、大专306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男护生在精神质维度、女护生在精神质和内外向维度上高于全国常模;男女护生在掩饰性雏度上低于全国常模;本科女护生在神经质维度上低于全国常模(P<0.01).有49.7%的护生在实习前未做好准备,有压力感;主要压力源为担心工作中出差错、技能操作不熟练、理论知识不扎实等.护生内外向维度与理论知识不扎实、担心工作中出差错两个压力源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护生在实习前存在较强压力感,性格内向者压力感较大.教师应根据护生的人格特征和压力源,加强实习前教育和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实习后期护生压力源与人格特征相关性。[方法]采用实习护生压力源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量表对180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的精神质维度高于全国常模(P0.01),在神经质和内外向维度方面,本科护生得分低于大专和中专护生(P0.01),掩饰生维度得分高于大专和中专护生(P0.01);实习后期护生压力表现前3位的是考试与就业、出现护理差错、专业知识与技能欠缺;护生的人格特征内外向、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维度与压力源中考试与就业维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护生的内外向维度与实习压力源中的自身技术和技能、临床环境和人际关系有相关性(P0.05)。[结论]护生在实习后期存在较大的压力,性格内向者压力较大,护理管理者应该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减轻护生心理压力,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提升护生临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当代大学生的信任感情况,为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信任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为调查工具,通过分层整群抽样,于2006-06对河北师范大学1250名大学本科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其中信任感量表有18题。由3个因子构成。该量表得分越高,信任感越强。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包含12题,分家内支持和家外支持2个因子。得分越高,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共20题。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因子组成。因子得分为因子条目平均分。结果:共发放问卷1250份,收回有效问卷1196份。①大学生的信任感为(77.80±10.87)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信任总分上,女生高于男生(78.40±11.04,76.67±10.44,P<0.01)。一、四年级学生高于二、三年级学生(77.92±10.86和81.16±10.51,75.46±11.17和76.72±10.01,P<0.01)。文科生高于理科生(79.65±10.48,75.97±10.93,P<0.01)。恋爱学生高于未恋爱学生(79.48±11.34,76.70±10.40,P<0.01)。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79.59±10.85,77.12±10.80,P<0.01)。②在可依靠因子上,性别和是否独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8.469,P=0.004)。③大学生的信任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有显著性相关。家外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家内支持依次进入信任感回归方程。结论:性别、年级、专业、是否恋爱、是否独生、城乡来源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信任感。家内家外支持、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是影响大学生信任感的个体内部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职护生的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自制调查问卷对363名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总体幸福感水平、人格特点及两者的关系,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职护生主观幸福感得分为(81.58±12.14)分,高于常模(P<0.01);各年级学生、是否独生子女的主观幸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级、非独生子女的护生主观幸福感得分相对较低(P<0.05);主观幸福感与精神质和神经质呈负相关(P<0.01),与外向性呈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格特征(神经质、外向性、精神质)、年级是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职护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相比而言,一年级、非独生子女护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偏低;人格特征和年级高低对高职护生主观幸福感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女性性受害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02名女性性受害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自我接纳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女性性受害者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女性性受害者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和家庭外支持维度评分均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家庭内支持维度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特质应对方式问卷消极应对维度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积极应对维度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自我接纳问卷的自我接纳维度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人际关系、抑郁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自我评价维度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人际关系、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人际关系、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 女性性受害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其社会支持、积极应对、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自我接纳、消极应对能改善人际关系及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7.
刘素花  刘桂萍  韩慧 《全科护理》2012,10(10):870-872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河南省449名本科护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本科护生SCL-90评分为136.11分±39.11分;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20.5%;SCL-90评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5);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幻想的应对方式是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OR=8.870),解决问题是保护因素(OR=0.069)。[结论]本科护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在本科护生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其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中等卫校学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等卫校学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对卫辉市卫生学校150名二年级学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测评焦虑状况,抑郁自评量表测评抑郁状况,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定人格特征,对上述测评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中等卫校学生实习前焦虑情绪发生率为36.6%,抑郁情绪发生率为46.6%;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均<0.05),男生均显著高于女生(P<0.01),医学专业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护理专业(P<0.01).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分女生内外倾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神经质和掩饰性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1~0.05),男生掩饰性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常模(P<0.01),内外倾、掩饰性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女生(P<0.01).焦虑情绪神经质及精神质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掩饰性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中等卫校学生实习前存在诸多的焦虑、抑郁情绪等心理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适当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状况,为引导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国版对9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国版评分,女大学生精神质、神经质、掩饰性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男大学生神经质、掩饰性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女大学生掩饰性维度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一、二年级大学生掩饰性维度分显著高于三、四年级大学生(P〈0.01);不同专业大学生艾森克人格问卷各维度评分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正常人群有显著差异性,不同专业大学生也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校教师应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生安全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安全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为调查工具,于2006-06通过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对河北师范大学1196名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其中①安全感量表。由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两个因子构成。量表得分越高,安全感越强。②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分为家内支持和家外支持两个因子。得分越高,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③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因子组成。4级评分: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分别记为0,1,2,3分。结果:共发放问卷1250份,有效问卷1196份。①大学生的安全感(56.38±9.21)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单个项目平均值>3)。差异检验发现,性别、年级、专业、是否恋爱、是否独生、城乡来源对安全感不同方面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在安全感总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56.93±9.33,55.32±8.91);二年级(54.34±9.62)显著低于其他年级(57.64±9.04;56.70±9.58;56.65±8.27)。文科生显著高于理科生(57.00±9.29,55.76±9.10);独生学生显著高于非独生学生(58.16±9.96,55.99±9.00);城市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57.36±9.70,56.00±9.00)。恋爱学生人际安全显著高于未恋爱学生(29.26±4.82,28.66±5.24)。②在总安全感上,是否独生和城乡来源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0)。③大学生的安全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有显著相关性。家外支持、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依次进入安全感回归方程。结论:性别、年级、专业、是否恋爱、是否独生、城乡来源影响大学生的安全感,是否独生和城乡来源在总安全感上存在交互作用。家外支持、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是影响大学生安全感的个体内部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