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肠缺血再灌注在各型休克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可引起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为特征的继发性肺损伤,但迄今为止其损伤机制尚水完全阐明,目前研究认为与肠源性细菌迁移和内毒素血症。中性粒细胞的肺内聚集和激活;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激活与释放等有关的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的病理过程,IIR诱发体内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激活,进而启动PMN在肺内聚集并释放毒性介质是导致肺损伤的中心环节,但PMN的起动,肺内聚集与激活及其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相互作用的具体调控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本仅就以上方面病理生理最新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性粒细胞激活及其与内皮细胞粘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浓度的趋化物质N-甲酰甲硫亮氨酰苯丙氨酸(fMLP)处理中性粒细胞,并采用硝基蓝四唑(NBT)还原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激活率,结合流室系统定量地研究了在不同切应力作用下,不同激活状态的中性粒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粘附的关系。通过显微镜观察、计数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fMLP浓度的增加,中性粒细胞激活率显著增加,两者有着明显的量效关系。该实验还表明:中性粒细胞经fMLP处理后,与对照组一样,随着切应力增加,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率按指数曲线下降;中性粒细胞激活率的增加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粘附显著增加,当切应力由小变大时,这种作用有减缓的趋势。以上结果提示:①体内血流产生的切应力可能是阻止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粘附的重要因素,中性粒细胞粘附随切应力增加而减少有利于体内正常血液循环的维持;②中性粒细胞激活可以增加其对内皮细胞的粘附  相似文献   

3.
雌激素和异黄酮类药物对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雌激素和异黄酮类药物对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处理健康人和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加用不同学浓度的异黄酮(WZ1、WZ2)和雌激素(WZ3、WZ4)进行干预,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表达,结果 (1)10ng/mlTNFα对健康人中性粒细胞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可使CD18表达上调10%,CD62L平均荧光强度下降15%,阳性细胞百分数下降30%。(2)异黄酮类药物WZ1、WZ2对中性粒细胞表面的CD18和CD62L表达基本上没有影响。(3)用雌激素类药物WZ3、WZ4预处理中性粒细胞后再加TNFα激活,可以使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8的平均荧光强度下降8%,CD62L的平均荧光强度增加15%,CD62L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增加20%;如果先用TNFα激活中性粒细胞然后再用WZ3、WZ4处理,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与单纯TNFα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4)TNFα处理缺血性中风患者中性粒细胞处理,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与单纯TNFα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4)TNFα处理缺血性中风患者中性粒细胞后,CD18表达增加20%,CD62L的平均荧光强度和阳性细胞百分数均下降30%,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雌激素预处理后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激活。结论(1)TNFα是中性粒细胞强有力的激活剂,在中风的发生、发展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2)异黄酮类药物对中性粒细胞在细胞因子刺激下粘附分子的表达没有很大影响,提示该类药物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可能不通过此途径发挥作用。(3)雌激素类药物预处理中性粒细胞,可以抑制TNFα对它们的激活作用。降低粘附分子的表达,减少粘附;雌激素类药物可以用来预防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从而可降低缺血性中风的发生;而雌激素类药物对于已经被TNFα激活的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没有影响,提示该类药物对于抗粘附缺乏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矶松素在体内外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及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Born方法测定不同状态(非激活或激活态)中性粒细胞对洗涤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应用玫瑰花结试验及Born方法分别探讨矶松素对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在体外,矶松素呈浓度相关性明显抑制ADP、AA及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9,4,82.7和38,1moL/L;10mg/kg矶松素灌胃后,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具体表现为:(1)对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于给药后60min即显示明显的抑制作用,于120min达最大效应,至给药后240min仍具有显著抑制作用;(2)对AA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于灌胃后30min显效,180min达最大抑制作用,有效至少可持续240min;(3)对PA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于给药后90min起效,药效持续至给药后120min,矶松素明显降低凝血酶激活的洗涤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间的粘附率,其IC50为62,9mol/L,且明显阻抑肉豆蔻佛波醇(fMLP)或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引起的洗涤血小板聚集,其IC50分别为54,3和47.6mol/L.结论矶松素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拮抗ADP、AA或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矶松素显著减少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间的粘附作用;矶松素明显阻抑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功能.  相似文献   

5.
促/抗炎性细胞因子对外科脓毒症效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兵  夏照帆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1):2943-2947
脓毒症是由感染导致宿主过度炎症反应的一组临床表现和症状。它是严重创伤、烧伤、休克、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外科危重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目前研究普遍认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激活及其释放的内源性介质在创伤后脓毒症病理生理机制中起关键作用,其中细胞因子(cytokine)的作用更不容忽视,而根据不同细胞因子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又可分为促炎性及抗炎性细胞因子两大类。本文将就两类细胞因子对外科脓毒症效应机制的研究进展情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凝溶胶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可通过切割、加帽、去帽、成核作用调控肌动蛋白微丝的重组。凝溶胶蛋白参与炎症反应的多个环节,包括中性粒细胞的激活与趋化、细胞因子的释放、炎性介质的清除以及炎性细胞的凋亡等,对炎症反应的发展和转归有重要影响。细胞内外凝溶胶蛋白水平的变化,对中性粒细胞的趋化能力有不同的影响。以凝溶胶蛋白为靶点,通过影响细胞骨架重排来调控炎性细胞的运动,有可能成为对抗炎症反应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体外循环模拟实验中,对平衡超滤的炎性介质滤除效果进行测定。方法建立体外循环体外模拟环路,使用健康供体人血与乳酸林格液预充体外循环管路,最终红细胞比容控制于0.24~0.28。体外循环2 h后开始平衡超滤,超滤速度控制在12 ml/min。平衡超滤时间为45 min,每隔5 min取血样5 ml和超滤液60 ml,测定样本及超滤液中炎性介质浓度:包括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超滤液中可以检测到所有类型的炎性介质,证实血液浓缩器可以滤除炎性介质。对炎性介质的动态检测发现,血液样本和超滤液中NE的浓度最高(P〈0.001);血中IL-1浓度最低,而超滤液中TNF-α浓度低于其他类型的炎性介质(P〈0.001)。超滤液中的炎性介质浓度与血液样本中浓度并非呈现线性关系。综合考虑超滤液中炎性介质浓度以及超滤液体积提示,血液浓缩器对于炎性介质的滤除率不超过5%。结论平衡超滤可以选择性地滤除血液中的炎性介质,综合超滤液中炎性介质浓度和体积显示,对于患者体内的炎性介质浓度及总量,平衡超滤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PCR仪建立模拟体外循环下中性粒细胞激活的体外模型,观察其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12例健康志愿者抽取血液,提取中性粒细胞,与不同的刺激共同经历PCR仪内的温度变化(37℃0.5 h,28℃1 h,37℃1.5 h)。不同的刺激分组:A组:空白对照;B组:PAF(血小板活化因子);C组:PPP(贫血小板血浆);D组:PPP+PAF;E组:PRP(富含血小板血浆)。MBE(膜结合性弹性蛋白酶)活性每隔0.5 h测定一次,作为中性粒细胞激活的观察指标。结果:A组低温后MBE活性降低,与基线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温后活性增加。在刺激组,富含血小板血浆对中性粒细胞是最强的刺激,MBE活性与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交互作用有关。结论:应用PCR仪建立新型的体外模型可用来研究经历体外循环变化的中性粒细胞激活,在进行相关药物对抗中性粒细胞激活引起的器官组织损伤研究中,此模型可以替代动物模型,具备简单、有效、经济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过程中的炎性反应机制及治疗策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过程中血液直接与心肺机的异物表面接触,体外循环本身的非生理灌注,手术创伤,器官缺血再灌注致白细胞与内皮细胞激活、体温变化、肠道内毒素释放等均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启动以炎性细胞因子、补体、中性粒细胞相继被激活的“炎性瀑布”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激活因子与支气管哮喘杨君(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柳州市545005)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是一种内源性具有生物活性的胆碱磷脂,是一种具有强大生物活性作用的炎症介质,在体内由嗜酸性粒细胞(Eos)、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产生。因其能引起血小板聚...  相似文献   

11.
张韵格  张可悦  陈瑶  陈吉  陈勇 《浙江医学》2023,45(6):658-661,665
低密度中性粒细胞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具有促炎性质的一个独特的中性粒细胞亚群,可能通过修饰和暴露自身抗原、促进炎症反应以及损伤内皮细胞等多种途径参与SLE的发病和器官损害。本文主要就低密度中性粒细胞的异质性、促炎性及其在血管、肾脏等器官损害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监测多形核白细胞(PMN)在受到各种炎性介质激活后,因呼吸爆发而发生一系列的吞噬氧化反应导致细胞损伤时所产生的发光强度,进一步探讨各种炎性因素与动脉化静脉皮瓣坏死的关系。方法 测量4组不同的动脉化静脉皮瓣术后各时间段的PMN发光值,以经典动静脉皮瓣组作对照。结果 发现在动脉化静脉皮瓣成活过程中,多形核粒细胞的吞噬发光活动明显高于经典动静脉皮瓣。结论 有多形核粒细胞参与的炎性反应,在动脉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患者气道粘膜病理变化与嗜中性粒细胞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选择12例间歇哮喘患者(A组)、16例轻度或中度持续性哮喘患者(B组)、14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C组,对照组),经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和气道黏膜活检,做HE和免疫组化染色、炎性细胞计数及介质测定。结果:A、B、C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A、B组显著高于C组(P<0.05);嗜中性粒细胞计数B组显著高于A、C组(P<0.05);嗜酸粒细胞性阳离子蛋白(ECP)含量A、B组显著高于C组(P<0.05);嗜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B组显著高于A、C组(P<0.05);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B组显著高于A、C组(P<0.05)。A、B组气道上皮均有不同程度的脱落、变薄,基底膜增厚;B组的气道黏膜下层MPO阳性细胞计数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嗜中性粒细胞与Eos共同参与了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患者气道黏膜炎症反应,嗜中性粒细胞可能在其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性粒细胞不仅参与天然免疫,在获得性免疫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能够作为一类新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提呈抗原并诱导T细胞分化;脾脏边缘区的中性粒细胞可通过激活边缘区(Marginal zone,MZ)B细胞,诱导非T细胞依赖性的B细胞免疫应答;中性粒细胞中一类具有特殊表型的细胞(CD11cbright/CD62Ldim/CD11bbright/CD16bright)在急性炎症时能够抑制T细胞的激活。对中性粒细胞这些作用的认识,有助于研究慢性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中性粒细胞受到刺激后释放产生的网状物,由DNA骨架、组蛋白、颗粒蛋白和胞浆蛋白组成。NETs可从多方面直接及间接地参与多种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SLE患者体内NETs生成过多或(和)清除障碍,而异常数量的NETs是SLE自身抗原和自身抗体的重要来源之一,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NETs不仅参与自身免疫病的病理过程,且与免疫调节有关,NETs可通过激活NOD样受体家族3(NLRP3)炎性小体、刺激低密度粒细胞(LDG)、促进浆样树突状细胞(pDC)合成高水平α-干扰素(IFN-α)等间接作用共同参与SLE的发病。对NETs的调节可能是SLE的潜在治疗途径之一。本文作者对NETs的形成及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治疗方向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CD14是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一种高亲和力受体,大量炎性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聚集,经CD14介导的LPS激活,释放炎性介质等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将会加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1]。Shimada等[2]报道,使用CD14功能阻断抗体可使白细胞在血管内的滚动加速。CD14在体液中以可溶性受体(sCD14)形式存在。本研究观察冠心病  相似文献   

17.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是一种针对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的自身抗体。在临床上与一些疾病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系统性血管炎等相关疾病的血清学标志物。对于自身免疫疾病,肾小球肾炎,炎性肠病等均有临床意义。经过不断的研究ANCA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价值将更广泛。  相似文献   

18.
脓毒症治疗的新策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症候群。脓毒症时,细菌产物和毒素过度激活天然免疫系统,免疫效能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致炎介质(TNF-α和IL-1)和调节性细胞因子(IL-6),从而启动炎症级联反应。同时,激活的宿主细胞还释放抗炎介质(IL-6、IL-10和TGF-β),继而失控的炎症引起中性粒细胞一内皮细胞黏附、凝血系统的激活和次级炎症介质的释放(其他细胞因子、前列腺素类、白三烯和蛋白酶类)。宿主对感染的过度反应会导致广泛的内皮损伤、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血液动力学紊乱、微循环血栓、组织缺血甚至是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肺损伤与细胞因子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丽梅  郑春兰  马加庆 《医学综述》2009,15(19):2909-2912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导致患者急性呼吸衰竭和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尽管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由炎性细胞、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构成的调节网络的失控,导致肺内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为主的靶细胞受损已被广泛认同。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细胞因子的互相激活和级联反应是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本文对细胞因子在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段欣  王胜利 《医学综述》2007,13(24):1944-1945
体外循环及肺移植所引起的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的激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为主要的影响肺功能的因素。近年来,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腺苷及腺苷受体在肺保护方面有重要作用。通过刺激A2、A3腺苷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的激活,减轻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文章就这些方面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