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的疗效.方法 56例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hEPO治疗组29例,在化疗的同时给予rhEPO治疗,对照组27例,在化疗时给予中药或支持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铁剂口服.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RBC)总数各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值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使用rhEPO后,2周和8周对贫血的有效率为18.3%和78.2%.结论 rhEPO对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
一般情况下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有效剂量为每周75~150u/kg,故任何患者当EPO治疗剂量大于每周200u/kg,而其血红蛋白上升幅度<10g/L时可称为“EPO抵抗”[1]。2001年以来 ,我们征得患者同意 ,相继对35例EPO抵抗肾性贫血患者采用苯丙酸诺龙短期联合重组人EPO(rHuEPO)治疗 ,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供同行参考。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慢性肾功能衰竭EPO抵抗肾性贫血患者35例 ,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23例 ,高血压肾病10例 ,糖尿病肾病2例 ;男性23例 ,女性12例 ;年龄36~79岁 ,平均 (60.5±4.2)岁 ,50岁以上男性16例 ,女性10… 相似文献
3.
早在1900年bathe就推测可能有“体液因子”调节红细胞(RBC)生成,直到1953年Erslev才证实在贫血家兔的血浆中存在RBC生成刺激因子。4年以后Jocobson和Goldwasser等报告了这个因子,即促红细胞生成素(Epo)。1977年Kung等人确立了Epo氨基酸的排列及基因构造,1985年Jocobson等人成功地用基因技术合成人类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1989年获准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贫血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其治疗尿素症贫血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概述。-Epo的性质Epo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分子量为36.000-70.000,糖占30%,其余70… 相似文献
4.
国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了25例(对照)和24例(开放)国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表明,采用皮下和静脉给药的方法,用国产EPO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患者总有效率为93.9%,显效率为67.3%,有效率为26.5%,无效率为6.1%,与进口EPO疗效相当。国产EPO不良反应,透析器凝血发生率为4.0%,内瘘堵塞发生率为8.5%,与进口EP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糖尿病大鼠超长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为对照组(A组),其余24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随机平均分为两组(B组、C组),再次构建大鼠背部任意瓣(3cm×10cm)模型,成模后B组术后腹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5000 U/kg),A组、C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第10天取皮瓣检测成活面积、组织学观察、VEGF表达情况,ELISA检测血清中SDF-1α及MMP-9含量.结果 皮瓣面积C组(33.34±2.01)%明显低于A(50.17 +2.29)%组与B(48.3±2.43)%组(P<0.01),A、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B组皮瓣的组织水肿、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明显比C组减轻;新生血管计数B组17.5±3.29/平方毫米明显高于A组22.08±3.84/mm2,A、B组均明显高于C组11.33±2.42/mm2(p<0.01).VEGF表达量A组4528.16±551.26、B组3671.67±482.04明显高于C组2571.08±535.45(P<0.01),A组与B组无差异(P>0.05).血清中SDF-1α、MMP-9的含量A组、B组均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可能通过增加SDF-1α、MMP-9、VEGF表达等途径促进皮瓣生血管增生,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提高糖尿病大鼠随意型皮瓣的存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ietin,r-HuEPO)对癫痫大鼠海马齿状回的影响.方法 14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余120只制作氯化锂-匹罗卡品颞叶癫痫模型,符合条件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癫痫治疗组和癫痫组;各组均经腹腔注射BrdU,治疗组同时予以r-HuEPO处理;以FJ-B( FluoroJade B)免疫荧光观察神经元变性情况,BrdU免疫组化观察细胞增殖情况,Timm's染色观察齿状回苔藓纤维发芽情况.结果 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变性在癫痫组(32.32 ±5.09)较治疗组(11.12 ±0.75)和对照组(6.50±1.08)明显(P<0.01),而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第9天细胞增殖在癫痫组(92.8±2.97)较治疗组(16.95±0.54)和对照组(12.80±2.13)明显(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第28天细胞增殖在癫痫组(146.45±5.91)较治疗组(46.27±2.93)和对照组(38.52±3.10)明显(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Timm's染色结果表明在第14天,癫痫组(0.45±0.19)苔藓纤维发芽比对照组(0.10±0.11)明显(P<0.05),第28天癫痫组(3.60±0.16)比治疗组(0.55±0.10)和对照组(0.30±0.11)更加明显(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癫痫能诱发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变性、细胞增殖和苔藓纤维发芽;r-HuEPO处理能降癫痫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变性和细胞增殖,并能抑制苔藓纤维发芽. 相似文献
7.
本组报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E PO)治疗对长期维持性血透病人丙型肝炎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 1 1 995年 6月~ 1 999年 1 2月我院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前无肝炎病史的患者 46例。男 35例 ,女 1 1例。平均年龄 48± 1 6岁。透析时间 3 8± 1 3年。每周透析 1 0~ 1 5小时。血透机型号 :Gambo 95 0 ,Baxter 5 5 0透析器 :亚太铜仿膜、醋酸纤维膜。透析器为 1次性或复用 2~ 4次。透析管路及穿刺针多次复用。透析液 :碳酸盐。严格透析室消毒与管理。1 2 46例患者随机分为 (1 )rHuEPO治疗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创伤灶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rhEPO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进的Feeney氏法制作脑创伤模型,而后实验组立即腹腔注射5000u/kg rhEPO,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注射生理盐水。于伤后12h、48h、120h处死动物,制作脑切片后行HE染色、TUNEL染色。结果rhEPO干预组与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各时间点rhEPO治疗组创伤灶周围TUNEL阳性细胞数比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hEPO可以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测定用药与未用药患者血中的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浓度。结果 :慢性肾衰患者血中三种蛋白浓度明显低于正常 ,用药明显高于未用药患者 ,血中三种蛋白浓度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制特异性识别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作出初步鉴定。方法 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存素(rhEPO)为抗原,常规免疫BALB/c小鼠,经细胞融合、ELISA筛选、有妻稀释亚克隆获得抗人EPO杂交瘤,以免疫印迹和快速Ig亚型分类对所获单抗作出初步鉴定。结果 经筛选获得1株稳定分泌的抗rhEPO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1D1)。亚型鉴定为IgG2b,轻链为k链,用Western blot分析证实该单抗为rhEPO特异性识别。结论 成功获得1株可分泌特异性识别rhEPO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 相似文献
11.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2 8例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rHuEPO治疗 4周、8周及 12周后 ,观察其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结果 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及红细胞比容均明显增高 ;全血高切、低切粘度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 ,在治疗 4周、8周及 12周时相比差异显著 (依次P <0 .0 5、P <0 .0 1和P <0 .0 0 1) ;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无显著改变 (P >0 .0 5 ) ;红细胞聚集指数有升高趋势 ,与治疗前比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有 12例出现血压升高 ,1例发生动静脉内瘘管阻塞。 结论 rHuEPO使用有助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贫血 ,但同时需注意其血粘度和血压升高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吗啡对戊四唑(PTZ)癫痫易感性的调节作用,同时探讨内源性组胺在该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组氨酸脱羧酶(组胺合成关键酶)基因敲除及其相应野生型小鼠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吗啡,1h后以0.3ml/min的恒定速度尾静脉注射1.5%的化学致痫剂戊四唑,观察达到肌阵挛及全身性阵挛发作的阈值。结果:吗啡可以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野生型小鼠达到肌阵挛及全身性阵挛发作的阈值,基因敲除型小鼠注射10mg/kg的吗啡后,达到肌阵挛发作的阈值从生理盐水组的(38.6±2.9)mg/kg降低到(32.5±0.7)mg/kg,具有显著性差异,而达到全身性阵挛发作的阈值从生理盐水组的(51.8±2.1)mg/kg降低到(47.6±1.2)mg/kg,没有统计学差异。另外,基因敲除鼠达到肌阵挛发作阈值的降低幅度(15.8±1.4)%及全身性阵挛发作阈值的降低幅度(8.3±0.9)%,都比野生型小鼠明显减少,分别为(26.1±2.5)%和(20.8±2.4)%。结论:吗啡可以降低戊四唑癫痫发作的阈值,从而增加癫痫的易感性,而内源性组胺参与了该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甘露醇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 4 2只 ,随机分为 6组 ,正常对照组 (n =5 ) ;假手术组 (n =6 ) ,仅电凝双侧椎动脉 ;缺血对照组 (n =7) ,电凝双侧椎动脉 ,夹闭双侧颈总动脉 10min后恢复脑血流灌注 ;地塞米松治疗组 (n =8) ,脑缺血复灌后腹腔注射地塞米松 10mg·kg-1,每日 2次 ;甘露醇治疗组 (n =8) ,脑缺血复灌后尾静脉注射 2 0 % (体积分数 )甘露醇 10ml·kg-1,每日 3次 ;地塞米松复合甘露醇治疗组 (n =8)脑缺血复灌后腹腔注射地塞米松 10mg·kg-1,每日 2次 ,同时给予 2 0 %甘露醇 10ml·kg-1,尾静脉注射 ,每日 3次。 6组均于 72h后断头取脑 ,于颞叶最宽处切取 3mm厚冠状面脑组织切片 ,行病理HE染色和TUNEL染色 ,计数海马区神经元密度和缺血细胞。其余脑组织行干—湿称重法测脑水含量。结果 :各药物处理组均能有效减轻脑水肿。与其他处理组比较 ,地塞米松处理组缺血性脑损伤表现最严重 ,而在地塞米松复合甘露醇处理组脑损伤表现最轻。结论 :地塞米松可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甘露醇具有确切的减轻再灌注脑损伤的作用 ,甘露醇复合地塞米松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the optimum dose of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rhEpo) on the anemia of premature, 45 preterm infants with a gestational age of less than 35 weeks and birth weight of less 1800 g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reatment group 1 (n=15, receiving subcutaneous rhEpo 150 U/kg·time), treatment group 2 (n=15, receiving 250 U/kg·time), three times a week for 6 weeks, and control group (n=15, no treatment was given).All preterm infants received supplements of vitamin E (20 IU) and iron (20 mg) each day.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postnatal decline of hemoglobin (Hb) and hematocrit (Hct) were lessen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s, particularly in the group 2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very significant (P<0.0001 for all). Treated infant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reticulocyte counts (Ret) (P<0.0001 for all),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reatment groups (P>0.05).Serum iron dropped significantly in the treatment groups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1 for all), bu 相似文献
15.
单侧梨状脑中间区内微量注射生理盐水对大鼠杏仁核电点燃癫痫大发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在大鼠梨状脑中间区微量注射生理盐水对杏仁核电点燃癫痫大发作的影响。方法:大鼠每日进行杏仁核电点燃直至达到大发作状态,随后在单侧梨状脑中间区内注射不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并在注射后10min、30min、1d、4d、7d、10d观察大发作的发生率和阈值变化,以及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在同侧或对侧梨状脑中间区内注射0.1μl和0.25μl及1μl的生理盐水,均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癫痫大发作发生率,同时显著缩短大发作持续时间(P<0.05),而且这种作用可持续10d。同侧组在注射各个剂量生理盐水10min后即可显著升高GST(P<0.05),持续10d,而对侧组在注射剂量为0.1μl的生理盐水30min后才显著升高GST(P<0.05)。结论:单侧梨状脑中间区内注射生理盐水能够抑制大鼠杏仁核电点燃癫痫大发作,提示可能成为一种对颞叶癫痫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颈脊髓亚急性压迫性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n=5)仅行椎板切除,余大鼠用后路渐进性压迫法造成C5节段脊髓压迫性损伤。造模成功后,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n=25)静脉给予生理盐水1mL/d,小剂量治疗组(C组,n=25)和大剂量治疗组(D组,n=25)分别静脉给予rhEPO 500u/(kg·d)、5000u/(kg·d);损伤后分别于3、7、14、21、28d用BBB评分评价四肢运动功能;免疫组化法检测受压颈髓节段EPO和EPO-R的分布及数量;各时间点处死模型,脊髓标本进行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EPO-R随颈脊髓亚急性压迫性损伤渐重呈反应性增多,C、D组的各时间点BBB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1);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受压脊髓细胞凋亡结果显示:在21d时,rhEPO最能有效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细胞的凋亡(P<0.01),小剂量rhEPO维持治疗给药剂量效果好。结论 颈脊髓亚急性压迫性损伤后给予rhEPO可减轻脊髓的运动神经元细胞的凋亡,促进脊髓运动功能恢复,且小剂量rhEPO维持治疗即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不同剂量及给药时间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对照组(IR组)、EPO-1组(再灌注时给药1 000、2 000和3 000 U/kg)和EPO-2组(再灌注前给药1 000、2 000和3 000 U/kg)。阻断左侧肾蒂45 min后切除右侧肾脏,建立IRI模型。检测血液中血肌酐(Scr)、血浆尿素氮(BU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IL-6和Caspase-3水平,观察肾脏的病理学改变,采用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EPO组血清Scr、BUN和肾组织MDA、Caspase-3、IL-6水平明显低于IR组(P<0.05);EPO组肾组织SOD水平明显高于IR组(P<0.05),并在组织损伤上较IR组轻;TUNEL染色观察到EPO组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IR组(P<0.05)。再灌注前给药优于再灌注时给药(P<0.05)。结论 rhEPO对肾脏IRI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抗氧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协同机制来实现。保护作用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再灌前给药优于再灌注时给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鼻腔给药对小鼠慢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诱导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分别于术后1、4、7 h给予西洛他唑(鼻腔给药或腹腔注射给药),从第2天起,每天2次,持续到缺血后14 d。缺血后1、3、7、14、21、28、35 d进行神经症状评分和斜板试验,并记录小鼠的生存率。实验结束后,测定脑损伤体积和神经元数量。结果:西洛他唑鼻腔给药0.3 mg/kg能显著提高小鼠MCAO术后35 d的生存率。西洛他唑鼻腔给药(0.3、1mg/kg)和西洛他唑腹腔给药(10 mg/kg)能改善缺血后神经症状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减轻脑萎缩,并不同程度地增加缺血侧不同脑区的神经元密度。结论:西洛他唑鼻腔给药对小鼠慢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作为脑缺血治疗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儿童治疗服药及停药所需观察时限,为安全停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确诊的1 144例CH患儿予以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定期复查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甲状腺B超,血T 3、T 4、TSH。左旋甲状腺素钠维持剂量较小(15.0~16.6μg/d)且所有指标持续正常者在2~3岁后试停药,并在停药后1个月、2个月、10个月时随访复查。仍维持正常的儿童予以永久停药;若在停药观察期间患儿血TSH出现异常则视具体情况给予重新服药或继续观察。结果:157例停药观察儿童经随访重新服药15例(9.55%),最终停药142例(确诊为暂时性CH)。本组共有48例患儿在随访期间血TSH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在停药1个月后出现异常有40例(25.48%),在2个月时出现异常的有7例(4.46%),仅1例在10个月后始出现异常。结论:在经甲状腺素药物规范治疗2~3年后,较小剂量的药物仍能维持血T 3、T 4、TSH正常,生长发育和甲状腺检查均无异常的CH儿童应停药观察。停药观察时限应为2~3个月,若血T 3、T 4、TSH仍处于正常范围,则可安全停药。在随访中若出现明显的异常则应继续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