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 3 8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 ,男 3 0例 ,女 8例 ;年龄 18~ 62岁 ,平均 42岁。全瘫患者 17例 ,不全瘫患者 2 1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3个月~ 4年 ,平均 1年。患者X线片及CT、核磁共振示脊髓前方受压及后凸畸形 ,并不同程度脊髓损伤 ,对后凸角 >2 0°者行后路椎管侧前方减压术 ,对后凸角 >2 0°者行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 ,并给予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 1~ 10年 ,平均 2 3个月 ,17例全瘫患者有 10例感觉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 ,恢复率为 5 9.9% ,2 1例不全瘫患者 18例感觉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全部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减压。部分患者矫正了后凸畸形。结论 :对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可以根据其后凸角大小及脊髓压迫程度 ,椎管狭窄程度选择经后路椎管侧前方减压术或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术后患者可获得满意的减压和后凸畸形矫正 ,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2.
经后路椎管前方减压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截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凯  刘树清  胥少汀  刘智  李健民 《中国骨伤》2001,14(11):652-655
目的:探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截瘫后路椎管前方减压治疗的有效性。方法:59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瘫病人,平均伤后22个月,42例曾行椎板切除,经后正中入路,经一侧椎弓板内侧至椎体后缘行椎管前方减压,平均随诊14个月(1-8年),结果:截瘫恢复率72.9%(43/59),不全截瘫中术后Frankel分级提高一级或一级以上为84.4%(38/45);排便功能改善率47%(28/59),椎管扩大率48%,结论:脊髓前方有压迫的不全截瘫,尤其已行后路手术,留有内固定者,更适用于经后路椎管前方减压,为最大限度减压,椎管一侧压迫为主者,可行单侧椎弓根内侧减压,如椎管前方两侧压迫均重,就行双侧经椎弓根侧减压术。此方法效果满意,创伤小,出血少。  相似文献   

3.
应用Moss Miami系统前路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MossM iam i系统前路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1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MossM iam i系统前路固定,椎管前方减压后植入自体骨。结果术后随访9个月~3年。所有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无断钉、断棒、内固定松动等情况。12例神经损伤患者中,术后有11例Frankel分级得到改善,平均提高了1.42级。结论采用MossM iam i系统前路固定,椎管前方减压后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获得满意的疗效。MossM iam i系统前路固定可以为脊柱提供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Synex人工椎体重建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侧前方入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及Synex人工椎体重建治疗18例初次后路手术疗效不佳或失败的患者,术后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手术椎节的稳定性。结果随访1-4年。依据Frankel分级评价患者神经功能,除1例B级及1例D级患者无改变外,其余患者均有1-3级恢复。术后X线片定期随访观察,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人工椎体稳定,未发现位移。结论侧前方入路减压及Synex人工椎体重建可解除脊髓压迫、改善神经功能及恢复脊柱稳定性,是一种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后路手术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后路手术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9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年龄15~75岁,平均35.6岁。受伤至本次手术时间3个月~11年,平均25个月。患者均存在脊髓前方压迫及后凸畸形,并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其中10例后凸角>20°,平均35°(21°~75°);59例后凸角<20°,平均9°(0°~16°),以后凸角的大小作为选择手术方式的标准,对后凸角<20°者行后路椎管侧前方减压术,对后凸角>20°者行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6年,平均12.5个月,59例(85.5%)患者获得满意的减压。10例行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的患者获得满意的后凸畸形矫正,术后后凸角平均10.8°(0°~40°)。44例(63.8%)患者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全瘫患者的恢复率为17.6%,主要是感觉功能恢复,而不全瘫患者的恢复率为78.8%,感觉和运动功能都有所恢复,两者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可以根据其后凸角大小选择经后路椎管侧前方减压术或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术后患者可获得满意的减压和后凸畸形矫正,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自1997~2000年对12例胸腰椎骨折并不全瘫施行经侧前方入路椎管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胸腰段爆裂型骨折侧前方减压TSRH内固定18例手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椎管侧前方减压及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方法。方法  18例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全部行左侧前方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自体髂骨移植 TSRH短节段内固定。结果  18例患者平均随访二年 ,术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者 16例。 X线片示全部骨性愈合。重建椎体高度无丢失。钉棒结合部无松动。结论 胸腰段爆裂型骨折侧前方椎管减压安全彻底 ,自体髂骨移植融合率高 ,TSRH内固定安全可靠 ,无须外固定 ,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自1994年7月以来,我科采用脊柱前路减压,kaneda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截瘫20例,随访0.5~2.3年,均获得满意效果。作者体会到胸腰椎骨折截瘫患者行椎管侧前方减压彻底,kaneda内固定后脊椎稳定性好,有利于瘫痪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路椎管减压人工椎体支撑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侧前方入路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及人工椎体支撑植骨治疗7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结果术后随访1~3年。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按Frankel分级评定,7例均有1~2级的改善。结论前路椎管减压人工椎体支撑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解除脊髓压迫、改善神经功能及能有效恢复和维持伤椎的结构和高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评价急诊后路切开减压、“L”形骨刀加Dick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7例应用前述方法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和CT。结果:57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平均54%恢复至术后的93%,椎体后缘高度由术前的80%恢复至术后的97%,椎管内无移位骨块,瘫痪恢复按ASIA分级,A级中6例无变化,余均有改善。结论:上述方法能使骨折椎体较好的复位及椎管有效减压,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脊柱后路减压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6年3月~2002年6月收治的胸腰段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76例,按不同减压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切除一侧或两侧椎板、椎弓根或部分关节突行侧前方环状减压AF内固定者40例,为直接减压组;体位复位结合AF器械矫正复位36例,为间接减压组。统计学分析,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ASIA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中晚期并发症,根据是否有腰背痛,下肢根性痛、麻木无力,两便功能障碍进行评定。生活能力按FIM评定。结果两组病例获6个月~5年随访,结果表明,术前脊髓完全性损伤,术后均无恢复;术前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晚期并发症发生,直接减压组高于间接减压组;术后生活自理能力,间接减压组好于直接减压组。结论间接减压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不失为一种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进的侧前方手术径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3年4月至2006年9月利用胸腰段的解剖关系,改进成"L"形肌间隙经椎间孔入路行骨折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应用16例(改进径路组),并将11例经传统胸腹膜外入路(传统径路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皮肤切口到完全显露椎体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总出血量、疗效等方面的差异,并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27例患者于术均获成功.所有患者获得6~26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改进径路组从皮肤切口到完全显露椎体的出血量平均为(80.0±56.5)mL,总出血量平均为(450.0±273.1)mL,手术时间平均为(119.0±35.5)min;传统径路组从皮肤切口到完全显露椎体的出血量平均为(350.0±145.5)mL,总出血量平均为(900.1±421.3)mL,手术时间平均为(193.2±48.3)min,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Cobb角改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及神经功能恢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截瘫加重、植骨块塌陷及高度丢火现象,无假关节肜成和内固定失败. 结论改进的"L"形肌间隙经椎间孔径路行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侧前方减压入路简捷,出血少.既能充分减压,又能最大限度保持脊柱的稳定性,还可避免加重脊髓损伤、胸腹膜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OBJECT: Increased structural stability is considered sufficient justification for higher-risk surgical procedures, such as circumferential fixation after severe spinal destabilization.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biomechanical evidence to support such claims, particularly after traumatic lumbar burst fracture. The authors sought out to compare the bio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following 3 fixation strategies for spinal reconstruction after decompression for an unstable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 1) short-segment anterolateral fixation; 2) circumferential fixation; and 3) extended anterolateral fixation. METHODS: Thoracolumbar spines (T10-L4) from 7 donors (mean age at death 64+/-6 years; 1 female and 6 males) were tested in pure moment loading in flexion-extension, lateral bending, and axial rotation.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 were surgically induced at L-1, and testing was repeated sequentially 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fixation techniques: short-segment anterolateral, circumferential, and extended anterolateral. Primary and coupled 3D motions were measured across the instrumented site (T12-L2) and compared across treatment groups. RESULTS: Circumferential and extended anterolateral fixations were statistically equivalent for primary and off-axis range-of-motions in all loading directions, and short-segment anterolateral fixation offered significantly less rigidity than the other 2 methods.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trongly suggest that extended anterolateral fixation is biomechanically comparable to circumferential f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s with posterior column and posterior ligamentous injury. In cases in which an anterior procedure may be favored for load sharing or canal decompression, extension of the anterior instrumentation and fusion one level above and below the unstable segment can result in near equivalent stability to a 2-stage circumferential procedure.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前路手术优缺点。方法我院于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采用前路减压加椎间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4例,随访观察其功能效果,分析前路手术的并发症。结果本组所有病例脊髓均获得有效减压,术后获随访12-68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出现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21例不全截瘫患者中,19例有Ⅰ-Ⅲ级恢复;2例全瘫患者,未有任何恢复;13例无神经损害者,术后功能良好。随访X线见植骨均已融合,无神经、血管、输尿管损伤并发症。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减压彻底,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要注意防范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高杰  竺得洲  王浩  李连华  刘智  孙天胜 《中国骨伤》2020,33(12):1128-1133
目的:探讨后路经侧前方椎管减压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6例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侵占率>50%、椎体后缘存在翻转骨块)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9~57岁。高处坠落伤8例,车祸伤6例,其他伤2例。骨折部位:T11 4例,T12 5例,L1 5例,L2 2例。所有患者采用后路经侧前方椎管减压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的手术方式,通过测量伤椎前缘丢失高度、伤椎邻近节段Cobb角、椎管侵占率评价影像学效果,并通过Frankel脊髓损伤评级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6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1~28(15.9±5.4)个月。手术时间(234±41)min,术中出血量(431±93)ml。伤椎前缘高度丢失术前(52.25±10.10)%,术后3 d(8.93±3.61)%,末次随访(9.25±2.88)%;术后3 d、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恢复(P<0.01),末次随访时较术后3 d无明显变化(P>0.05)。伤椎邻近节段Cobb角术前(28.19±10.89)°,术后3 d(5.31±5.14)°,末次随访(6.81±4.59)°;椎管侵占率术前(67.68±12.45)%,术后3 d(7.69±4.46)%,末次随访(4.75±1.63)%,术后3 d、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恢复(P<0.01),末次随访时较术后3 d也有一定程度恢复(P<0.05)。末次随访时12例脊髓神经功能获得改善,4例未获得改善,未出现神经功能恶化者;VSA评分由术前的(7.8±0.9)分改善至末次随访的(1.8±0.7)分。结论:对于椎管侵占率> 50%、椎体后缘存在翻转骨块的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时,后路经侧前方椎管减压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具有复位精确、减压彻底、固定牢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AF钉间接减压复位治疗胸腰椎重度爆裂骨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AF钉间接减压治疗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用间接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术。结果: 随访6个月~9年, 平均3. 5年。伤椎高度由术前的40%恢复到术后的95%, 椎管狭窄指数术前平均2, 术后平均<1。术后除12例全瘫病例无神经功能恢复外, 不完全截瘫患者, 术后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 均有Ⅰ级以上恢复。结论: AF钉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 能有效的间接减压, 并能很好的恢复脊柱的解剖序列, 是一种治疗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钛钢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其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及钛板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46例,合并截瘫34例,椎管骨性占位,硬膜受压,但无神经症状12例。观察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和局部脊柱的稳定性。结果46例随访1~4年,平均2.3年。伤椎高度恢复90%30例,恢复80%16例,X线片显示植骨均已融合,无钢板螺钉断裂和松动现象。34例截瘫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除A级3例未能恢复外,其余恢复1~2级。结论对来自椎管前方压迫的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固定具有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改善率高、一期固定融合成功率高及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胸腰椎骨折并截瘫的前路减压内固定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前路减压和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路减压Kaneda器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胸腰椎骨折伴截瘫38例,比较手术前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获随访的33例中,除2例胸椎损伤(T6、T10)并完全截瘫、2例脊髓横断无改善外,余均有Frankel一级以上恢复。结论前路减压Kaneda内固定术具有直视下直接切除致压物,有效地解除脊髓压迫,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了条件;保留了后柱的完整性,重建了中柱的连续性,使前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得以一次完成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手术入路的选择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经后路和侧前方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4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24例,其中19例同时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经侧前方减压植骨Z-plate钛板内固定18例。观察两组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并评价复位及神经恢复情况。结果42例均获9~36个月随访。后路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小于前路组(P〈0.05),椎体前高丢失及Cobb角丢失后路大于前路(P〈0.05),后、前路术后Frankel分级各改善1.2级与1.8级。结论前、后路手术都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应依据椎管占位的程度和脊柱结构的综合稳定性选择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0.
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后外侧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本组共收治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83例,其中T11 14例,T12 25例,L1 31例,L2 13例。根据Dennis骨折分型,其中Ⅰ型32例,Ⅱ型7例,Ⅲ型13例,Ⅳ型25例,Ⅴ型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后外侧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随访术后1个月、1年时的椎体高度、Cobb角变化情况,记录患者入院及治疗后6个月、1年时的ASI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Asiamotorscore,AMS)并进行比较。结果83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9个月(8~60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2±0.3)h.透视时间(15±4)min,出血(400±12)mL,术前AMS评分为(43.7±11.3)分,术后6个月为(70.9±9.4)分,术后1年为(78.6±9.3)分,手术前后AMS评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F检验,P〈0.05)。术前脊柱后凸角(Cobb角)平均(26.23±3.6)°,术后1年为(8.90±6.42)°.术后1年Cobb角增加(5.49士6.10)°,手术前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F检验,P〈0.05)。术前伤椎平均高度(18.5±1.2)mm,术后1年为(23.1±1.6)mm,平均增加(5±0.4)mm。和术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t检验,P〈0.05)。结论后外侧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简单易行、并发症少且能够有效维持脊柱稳定,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