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索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体位对术后失血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100例因膝关节骨关节炎于本院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体位分为屈曲组及伸直组。屈曲组患者术后下肢抬高45°、膝关节屈曲45°并维持48 h;伸直组维持膝关节伸直位。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6周膝关节活动度、术后血红蛋白水平、输血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屈曲组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均少于伸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屈曲组术后48 h血红蛋白高于伸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随访时,两组活膝关节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 h内输血患者例数及浅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曲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伸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两组均无DVT发生。结论: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抬高45°、膝关节屈曲45°并维持48 h可明显减少围手术期失血,增加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的不同摆放体位对术后患肢肿胀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00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A组:术后将患肢置于髋关节屈曲30°、膝关节屈曲30°的自制抬高垫上。B组:术后将患肢置于髋关节屈曲30°、膝关节屈曲60°的自制抬高垫上。抬高72 h后观测患肢肿胀程度、皮下血肿面积、水泡及皮温情况,并记录膝关节被动与主动屈曲角度。结果:2组患者肢体肿胀程度、皮下血肿面积、水泡及皮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比较,最大被动关节屈曲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最大主动关节屈曲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屈髋30°、屈膝30°比屈髋30°、屈膝60°更有利于减轻患肢肿胀,增加患肢主动活动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限制性使用止血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单侧TKA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仅在截骨前至骨水泥完全凝固后应用止血带;对照组全程应用止血带。比较两组总失血量、术中及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HSS量表)。结果:观察组总失血量、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周,观察组活动度为60°、90°、120°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HSS评分均明显升高,且术后1个月,观察组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使用止血带可以明显减少TKA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有利于减少术后疼痛,促进患肢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两种不同止血带使用方法对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失血量、术后患肢肿胀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60例止血带使用时间为截骨至安装假体时间段;对照组60例手术全程使用止血带。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计算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及评估患肢肿胀程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失血量580.4±130.5mL(P1)及隐性失血量430.2±245.3mL(P2)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1<0.05;P2<0.05),术中失血量560.3±204.3mL虽大于对照组,但两组总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患肢肿胀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3=0.00,P4<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缩短止血带使用时间能减少术后隐性失血量、减轻术后患肢肿胀同时并不增加总失血量也未使手术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引流管的不同管理方式在膝骨关节炎(KO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行TKA治疗KOA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各32例。A组TKA术中不放置引流管;B组TKA术中放置引流管,早期夹闭2 h后持续引流;C组TKA术中放置引流管,每2 h中间断夹闭110 min,开放10 min,直至6 h后持续开放。记录三组术前和术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肢周径、膝关节活动度(ROM)、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三组hb、HCT较术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C组(P<0.05)。术后三组VAS评分低于术前,患肢周径长于术前,且B组和C组VAS评分低于A组,患肢周径短于A组(P<0.05)。三组术后总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ROM不同时间、组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三组各时间...  相似文献   

6.
老龄患者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及时评估和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龄人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及时评估和处理.方法:回顾性调查了46例年龄大于60岁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和14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老龄患者术中、术后失血量、术后处理及恢复情况.结果: <70岁组THA总失血量平均为1425mL,隐性失血量为729mL(51%);TKA总失血量为1386mL,隐性失血量为890mL(64%).≥70岁组THA总失血量平均为1435mL,其中隐性失血量769mL(53%);TKA术总失血量平均1380mL,隐性失血量910mL(65%).TKA组隐性失血量均大于THA组(P<0.05).THA组内隐性失血量比较年龄是重要影响因素(P<0.05),而TKA组内没有区别(P>0.05).结论:老年人对失血耐受性差,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应正确评估,隐性失血占的比例大,及时处理失血性贫血有利于机体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因素及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1年12月于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26例,为THA组,同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25例,为TKA组,分别对两组患者隐性失血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THA组患者隐性失血量为(477.30±76.66)ml明显低于TKA组隐性失血量(756.09±124.65)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清蛋白、纤维蛋白原术前、术后含量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含量术前、术后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间实验室指标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HA和TKA患者术后隐性失血是由多因素造成,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及时积极治疗对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存在隐性失血,隐性失血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恢复影响很大。文中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及发生机制。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32例为TKA组;同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54例为THA组。THA组中26例使用骨水泥假体(骨水泥组),28例使用生物型假体(非骨水泥组)。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术前和术后的红细胞比容,通过Gross方程计算出隐性失血量。结果 TKA组的隐性失血量为694 ml,THA组隐性失血量为463 m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水泥组与非骨水泥组隐性失血量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KA组的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浓度平均为2365μmol/L,THA组的FFA浓度为1626μmol/L,隐性失血量与FFA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TKA和THA术后均存在隐性失血,失血量的大小可能与FFA值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全髋关节及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治疗进行相关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单侧关节置换的患者,根据病情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THA)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组(TKA),并根据手术情况对患者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进行计算。结果THA总组的总失血量平均值为(1135±84.4)ml,隐性失血量则为(411±41.3)ml;而TKA组的失血量平均值为(1203±98.9)ml,隐性失血量则为(768±48.5)ml。结论 TKA总组患者的隐性失血量高于THA组,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地补充血容量。与此同时,对隐性失血进行正确的评估及有效补充,有利于帮助患者提高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影响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围手术期失血、隐性失血和输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由同一组医师手术的68例初次TKA患者,分析独立危险因素性别、止血带时间和体重指数与围手术期失血及输血量的关系。结果初次TKA围手术期失血男患比女患更明显,止血带时间、总手术时间和失血量正相关。体重指数与围手术期失血间没有明确关联。总的隐性失血量为总失血量的39%。结论性别、止血带时间及手术时间与初次TKA围手术期失血相关。输血量既与术前血红蛋白水平相关,也与术中失血量相关。血液动力学稳定的TKA术后患者,可以把血红蛋白80g/L作为输血临界值。  相似文献   

11.
项群  王四清  殷俊  王栋梁 《河北医学》2013,19(4):537-539
目的:研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管夹闭与否及夹闭时间长短对术后失血量、输血量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本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四组(不夹闭组、夹闭1h组、2h组、4h组),每组15例患者,分别记录术后24h总引流量,并进行术后红细胞比积检测;记录术后患肢肿胀、皮下瘀斑、术后疼痛评分、术后6周膝关节HSS评分。结果:夹闭2h组失血量、关节肿胀、皮下淤血发生率、术后疼痛、关节活动度评分最低。结论:夹管2h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管夹闭最理想的时间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口服伤科活血方联合应用60°屈膝位对于术后出血量、关节活动度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初次行单侧TKA治疗的原发性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屈曲位联合伤科活血方组(Ⅰ组)、屈曲位组(Ⅱ组)和伸直位组(Ⅲ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术后均向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并夹闭引流管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早期CPM锻炼对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24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有无早期行CPM锻炼分为观察组:术后3dCPM康复锻炼及其它常规康复锻炼,共65例;对照组:术后没有行CPM锻炼而只是通过常规的主动活动锻炼,或术后1周后才开始行CPM锻炼,共57例。通过围手术期血红蛋白变化值来推算隐性失血量(Hb1)。结果:2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24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观察组7例,对照组17例,经对症处理后治愈,术后1周观察组和对照组隐性失血量分别为(31.24±8.69)、(27.35±8.71)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7,P=0.059);显性失血量分别为(24.31±5.01)、(24.28±4.58)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2,P=0.983)。结论: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行CPM锻炼并不增加隐性失血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用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例共94例98髋,随机分为两组,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A组)和常规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组(B组)。A组采用后外侧小切口人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9例50髋,男26例,女23例,年龄37.0~95.0(平均68.9)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0.3~29.7(平均25.4)kg/m2。B组采用常规后外侧切口人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5例48髋,男27例,女18例,年龄45.0~92.0(平均69.7)岁;BMI18.7~34.1(平均26.9)kg/m2。对两组病例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Harris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手术切口长6.0~10.5(平均7.4)cm;平均术中出血量387.6(140.0~1000.0)mL,平均术后引流量143.1(60.0~375.0)mL,平均输血量77.6(0~400.0)mL,手术平均时间84.6(63.0~130.0)min,术后影像学髋臼杯外展角平均41.6°(38.0°-57.0°)。B组手术切口长15.0~23.0(平均20.0)cm,平均术中出血513.1(210.0~1350.0)mL,平均术后引流量152.3(70.0~520.0)mL,平均输血量142.2(0~800.0)mL,手术平均时间84.0(71.0~115.0)min,术后影像学髋臼杯外展角平均42.3°(37.0°-54.0°)。术后及随访两组假体位置良好,Harris评分均显著提高,两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技术在正确选择适应证、手术技巧娴熟等情况下,具有对软组织损伤小、皮肤瘢痕小等优点,在术后影像学评价、Harris评分等方面与常规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无明显差异,患者对关节功能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 TX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术后出血量、术后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因骨性关节炎( OA)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 A组,23例),对照组( B组,23例),A组于手术缝皮结束后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2.0 g氨甲环酸溶入20 mL生理盐水),B组注射20 mL生理盐水,均夹闭引流管2 h。比较两组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比容(HCT),术后6周随访膝关节HSS评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或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术后Hb及H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两组术中、术后3小时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患者术后2周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未发现DVT形成,术后6周随访未发现下肢DVT或肺栓塞发生。结论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失血量及输血率,并且没有增加下肢DVT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夹闭引流管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夹闭引流管在减少术后失血中的作用。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11月38例需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持续引流组和早期夹闭组。术前及术后24h检测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t),术后24h、48h计算失血量。结果术前Hb、H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早期夹闭组的Hb、Ht高于持续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夹闭组术后24h、48h失血量及输血患者比例较持续引流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夹闭引流管对于减少术后失血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全髋置换术的疗效,并分析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在临床应用上的优缺点。方法选择48例需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各24例,微创组采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髋置换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并发症等。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微创组在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进行人工全髋置换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假体位置不当的风险,具有手术创伤小,失血量少,可以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侧同时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显性和隐性失血情况及处理对策。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8例患者术前、术后血常规及术中、术后出血、输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围术期隐性出血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本组48例全部进行术中自体血回输,术中出血量(791±155)ml,术后引流量(181±57)ml,全部病例均另予输红细胞悬液及血浆,输红细胞悬液量(800±425)ml。本组总失血量(2 532±341)ml,隐性失血量(1 521±116)ml,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62.5%。结论进行双侧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应重视隐性失血量,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充分有效地恢复患者有效循环血量,以保证安全渡过围术期及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5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氨甲环酸组采用切开皮肤前将氨甲环酸1 g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对照组不给予氨甲环酸。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及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及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90.3±20.7)ml和(310.4±23.4)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分别为(463.5±34.5)ml和(675.3±36.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总失血量分别为(980.6±28.2)ml和(1 250.3±26.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无下肢深静脉栓塞及无肺栓塞发生。结论: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降低手术失血量,并且不增加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Gamma钉、动力髋螺钉、解剖形钢板3种固定物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0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Gamma钉内固定21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47例、解剖形钢板内固定35例,回顾性分析三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负重时间、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30月。三组术后引流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解剖钢板组手术时间最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Gamm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最少,切口长度最短及解剖钢板组出血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HS组手术时间最长,出血量最多。三组间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Gamma钉组负重时间最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HS组和解剖钢板组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DHS组、解剖钢板组比Gamma钉组住院费用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的优良率分别为90.47%、85.10%和85.71%,Gamma组优良率最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Gamma钉、动力髋螺钉、解剖形钢板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各有优缺点,根据病情、严格掌握适应症来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