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应用锥束CT(CBCT)观察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后唇侧骨板的变化。方法:30例上前牙即刻种植患者,微创拔牙后植入种植体,植入唇侧骨下1mm,唇侧跳跃间隙在1.0-2mm之间,15例对照组患者跳跃间隙不做处置,15例实验组患者跳跃间隙内放置骨粉。应用CBCT分别测量术后当日及术后3个月、6个月种植体平肩台处唇侧骨壁的厚度,所有数据取平均值。结果:对照组三个时间点唇侧骨板厚度分别为1.82mm、0.83mm、0.75mm;实验组三个时间点唇侧骨板厚度分别为2.25mm、2.13mm、2.06mm。讨论:上颌前牙区种植体唇侧骨板的存在及厚度对美学修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即刻种植后对唇侧骨壁三维变化客观直接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从CBCT图像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即刻种植后唇侧骨壁的变化,参考手术前后的骨量变化,根据术前牙槽骨形态设计种植位点具有重要意义。结论:CBCT评价种植体周围的骨量变化是一种客观直接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锥形束CT探讨即刻种植后牙槽骨嵴的改变。方法:本研究选择14例上牙即刻种植患者,共植入Ankylos种植体16枚,患者种植手术完成时(T1)和二期手术时(T2)均拍摄锥形束CT(CBCT),测量所有种植体唇颊侧,腭侧,近中,远中四个方向牙槽嵴顶端高度与种植体下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并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T1-T2期间种植体各方向牙槽骨的吸收变化。结果:T1-T2期间所有种植体唇颊侧,腭侧,近中,远中四个方面牙槽嵴顶端骨高度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吸收情况不尽相同。结论:即刻种植愈合期各方向牙槽骨嵴均发生了明显的骨吸收,唇颊侧骨吸收较其它方向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唇侧骨板部分缺损的患者行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对术后软硬组织变化情况及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40例唇侧骨板呈有利型裂开式骨缺损,且缺损高度不超过4 mm的上颌单颗前牙患者分为即刻种植组(20例)和延期种植组(20例),两组均在全程导板引导下植入Nobel Active种植体,种植体颈部平台位于唇侧龈缘根方3~4 mm。植入后两组均行即刻修复,并应用Bio-Oss骨粉及Bio-Gide膜同期行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比较两组种植体成功率、种植体唇侧骨板厚度变化、种植体唇侧轮廓厚度变化以及红色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结果 两组患者的种植体成功率均为100%,随访期间未发生并发症。两组术后唇侧骨板均在种植体颈部观察到最大的骨吸收量,术后12个月即刻种植组的颈部骨吸收量为(1.29±0.71)mm,延期种植组为(1.43±0.19)mm,但两组间在各测量位点骨吸收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即刻种植组和延期种植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唇侧龈缘最高点以及近远中牙龈乳头高度的变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ES评分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BCT)评价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永久基台即刻修复术后1年唇侧骨组织的三维变化.方法 15位患者行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永久基台即刻修复,术后6个月行永久修复.患者分别在术后即刻及术后12个月拍摄CBCT,分别测量种植体肩台下0、1、2、3、5、7和10 mm的唇侧骨厚度(HFBT)的变化、垂直骨高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模型间接测量法评价前牙拔牙同期位点保存6个月后牙槽嵴骨量及软组织量的变化。方法 纳入29名患者共32颗符合拔牙适应症的前牙,实验处理组牙拔除术后应用去骨蛋白牛骨基质(deproteinizedboving bone mineral,DBBM,Bio-Oss?)和可吸收生物膜(海奥)进行拔牙位点保存术,对照组行常规拔牙术后未予特殊处理。全部患者拔牙术前取石膏模型,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拍摄CBCT并再次取石膏模型,通过CBCT和模型测量对比分析术后6个月牙槽骨及软组织高度和宽度的变化。结果 通过CBCT测量结果对比,牙槽骨高度在唇侧和腭侧牙槽骨的高度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后实验处理组唇侧和腭侧牙槽骨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16.31± 0.94mm和18.61 ± 1.10mm,牙槽骨宽度在根长的20%、70%测量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4.43 ± 0.32mm和4.79 ± 0.37mm,但在根长50%处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组织高度在上颌牙龈缘最高点及下颌牙龈缘最低点处对照组(9.26 ± 0.40 mm)显著高于处理组(P<0.05),但在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处软组织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前牙拔牙同期进行位点保存术处理,对拔牙后牙槽嵴高度、宽度和牙龈软组织的保存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同期唇侧植骨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度行上颌中切牙区单颗牙种植的患者57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即刻组(28例)和延期组(29例),2组均同期行唇侧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所有患者于术前(T0)、术后即刻(T1)、术后6个月(T2)进行锥形束CT(CBCT)检查,并通过影像分析软件测量种植体肩台下2 mm和10 mm处的唇侧水平骨量。结果:在观察期内,2组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在T1~T2时间段内,即刻组患者2个位点处的唇侧骨板吸收量小于延期组(P<0.05),即刻组2个位点处唇侧剩余骨厚度>2 mm的患者多于延期组,且即刻组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与更高的满意度评分。结论:与延期种植相比,即刻种植同期唇侧植骨更有利于减缓牙槽骨吸收,能维持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影像学手段探讨前牙美学区早期种植联合GBR术后16~24周骨量变化。方法 收集 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21例(29颗缺失牙)上前牙缺失患者,行软组织愈合的早期种植,植入Straumann骨水平种植体29枚,分别于术后即刻、术后16~24周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利用CS 3DImagine数字化软件,对种植体平台下方3mm,6mm,9mm唇侧骨板厚度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种植体平台下3mm组术后即刻、术后16~24周唇侧骨厚度分别为(2.97±0.62)mm,(2.49±0.61)mm。种植体平台下6mm组术后即刻、术后16~24周唇侧骨厚度分别为(3.12±0.56)mm,(2.86±0.62)mm。种植体平台下9mm组术后即刻、术后16~24周唇侧骨厚度分别为(2.38±0.56)mm,(2.11±0.54)mm,各位点术后即刻与术后16~24周唇侧骨厚度均有统计学差异( P <0.05)。术后即刻、术后16~24周唇侧骨体积分别为(131.15±27.36)mm 3、(100.57±32.80)mm 3,二者有统计学差异( P <0.05)。唇侧骨体积变化量(30.57±22.89)mm 3,唇侧骨体积变化率(23.08±16.50)%。结论 前牙美学区早期种植联合GBR术后短期内可以达到较好且可靠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比较拔牙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术后1年唇侧骨量变化的差异,评价CBCT在美学区种植唇侧骨量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上颌前牙区完成单颗种植的患者22例,共22颗种植体,拔牙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各11颗。分别在种植术前1周、术后即刻与术后1年进行CBCT影像学检查,根据设计的测量位点评价唇侧骨高度与骨厚度变化,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所有病例术后即刻与术后1年唇侧骨高度与骨厚度的变化。 结果即刻种植术后1年唇侧牙槽嵴高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6,P=0.009),延期种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73,P=0.068);两组术后1年唇侧骨厚度在距离种植体基台连接处1 mm处(t=2.369,P=0.042)与种植体中点处(t=3.474,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距离种植体底1 mm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96,P=0.145)。 结论CBCT可用于美学区种植唇侧骨量的价值诊断,可以准确评价拔牙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术后1年唇侧骨量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并评估应用骨挤压钻法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应用骨挤压钻法行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并同期植入种植体的病例39例,女性21例,男性18例,年龄21~73岁,平均(51.67±11.68)岁。术后6个月行永久修复。术前(T0)、术后即刻(T1)及术后6个月(T2)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对种植位点的窦底剩余骨高度(residual boneheight,RBH)、骨密度(bonedensity,BD)及窦底垂直骨高度(verticalboneheight,VBH)等进行测量并比较。功能负荷前测量种植体稳定性(implantstability,IST)、计算上颌窦底黏骨膜穿孔率以及种植体留存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9例患者共植入种植体53颗。T0牙槽骨高度为3.38~9.40 mm,平均(6.16±1.00) mm,T1和T2的牙槽骨高度分别为(11.25±1.10) mm和(10.36±0.99) mm。不同时间点观测的牙槽骨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唇侧骨壁较薄(<1 mm)的上颌单颗前牙行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时,同期翻瓣行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对术后软硬组织变化情况及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34例唇侧骨壁较薄(<1 mm)的上颌单颗前牙患者,根据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时是否同期行翻瓣GBR分为两组,统计比较两组病例的种植体存留率、种植体唇侧骨厚度及变化量、种植体唇侧软组织高度变化量、红色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 PES)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术后12月时两组患者的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随访期间均未发生种植并发症。术后12月时,翻瓣GBR组唇侧骨壁平均厚度超过2 mm,唇侧骨嵴的平均高度为1.39 mm,而不翻瓣组唇侧骨壁平均厚度不足2 mm,唇侧骨嵴的平均高度为1.03 mm,二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翻瓣GBR组唇侧骨吸收量在各测量位点均较不翻瓣组更大(P<0.05)。两组间唇侧龈缘位置最高点以及近远中龈乳头高度变化量在术后6月及12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翻瓣GBR组与不翻瓣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不翻瓣技术、骨劈开与BICON手用扩孔钻等多种微创技术在前牙区种植的临床应用。方法:0研究包括34例患者前牙区51个植入位点。常规CBCT术前检查,剩余骨量的唇舌向宽度4.52±1.26mm(均数±标准差),唇侧骨缺损垂直向高度为1.56±0.25mm(均数±标准差),唇侧骨壁存在不同程度的倒凹及缺损。对于嵴顶骨量宽度大于5mm时,只采用嵴顶切口并向邻牙延伸的不翻瓣技术,当根部有倒凹时,增加倒凹区的横行切口,在保证可接受的种植体植入方向的前提下,避免唇侧骨壁的穿通;若有部分穿通,可植入少量BIOSS骨粉覆盖。当嵴顶骨量宽度在3-4mm时,特别是在中切牙区,为植入4-4.5mm直径的种植体,采用骨劈开以及结合BICON系统特有的手用扩孔系列钻技术,很好地完成了骨嵴的扩展,植入理想的4.5mm直径的BICON植体,并保证了种植体颈部唇腭侧1-1.5mm的骨质。当嵴顶骨量宽度小于3mm或唇侧凹陷明显时,可以适当降低嵴顶的高度,到宽度有3mm时,采用上述的方法,此时,可以适当分离唇侧的粘骨膜,保留BICON种植体特有的塑料愈合帽适当长度,使之起到一定的帐篷支撑效应,塑料柱周围植入BIO-COLLAGEN,并采用胶原膜覆盖,最终达到垂直骨增量的目的。部分病例此时可以附加垂直切口,保证切口在无张力状态下缝合。结果:垂直向骨增量1.41±0.32mm(均数±标准差),唇舌向骨增量2.35±0.41mm(均数±标准差),保证了种植体周围至少1mm的骨量。在3至6个月的随访期内,无种植体松动脱落和明显的骨吸收,CBCT显示种植体周围植入Bio-Oss部位有高密度影像,提示新骨形成良好。结论:我们采用不翻瓣技术、骨劈开与BICON手用扩孔钻联合技术、膜引导与BICON植体的帐篷支撑效应联合技术等微创技术完成了骨量不足的前牙区种植修复,常规修复前CBCT检查,修复6个月后复查,显示骨组织稳定,修复效果良好,是值得推广的一系列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对下颌前牙唇侧骨壁厚度及倾斜角度进行测量分析,为下颌前牙区的即刻种植术前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135例(男67例,女68例)下颌恒牙列完整的CBCT资料,分别测量牙槽嵴顶处(P1)、牙根中点处(P2)、根尖处(P3)3个位点的唇侧骨壁厚度、下前牙长轴与牙槽骨长轴的角度。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唇侧牙槽嵴顶处骨板厚度分别为(0.65±0.24)mm、(0.66±0.28)mm、(0.57±0.29)mm,根中处骨板厚度分别为(0.58±0.35)mm、(0.47±0.23)mm、(0.58±0.30)mm,根尖处骨板厚度分别为(3.45±1.28)mm、(3.87±1.25)mm、(4.60±1.32)mm;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牙体长轴与牙槽骨长轴角度分别为5.43°±2.30°、7.22°±3.12°、6.28°±2.65°;相同牙位左右侧之间、不同性别之间各测量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下颌前牙唇侧骨壁厚度菲薄,下颌前牙倾斜角度较小,可为下颌前牙区的即刻种植术前设计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CBCT影像测量安氏I类错患儿上颌前牙唇倾度及前牙唇腭侧齿槽骨的厚度,探讨上颌切牙与其支持骨的空间位置关系。方法:选取深圳市儿童医院口腔正畸科2010.1~2012.1年间就诊的正畸患儿25名,年龄11~14岁,平均12.5岁,男9例,女16例。Angle I类轻度错畸形。上前牙排列良好,无严重拥挤。所有病例均拍摄CBCT影像,在重建后的图像下进行定量测量。测定上切牙唇腭向的倾斜度,上切牙不同层面唇腭侧齿槽骨的厚度,上切牙根尖上方唇侧齿槽骨的曲度以及上切牙根尖距唇侧齿槽骨最凹点的距离。测量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釉牙骨质界下2 mm唇侧骨板的厚度:中切牙(0.96±0.32)mm,侧切牙(0.78±0.32)mm。釉牙骨质界下2 mm腭侧骨板的厚度:中切牙(1.53±0.40)mm,侧切牙(1.12±0.48)mm。中切牙与腭平面的角度为114.59°±5.25°,侧切牙与腭平面的角度为111.75°±5.98°。切牙根尖上方唇侧齿槽骨的曲度:中切牙145.70°±11.09°,侧切牙156.92°±8.33°。切牙根尖距其上方唇侧齿槽骨最凹点的距离:中切牙(2.88±1.49)mm,侧切牙(2.69±0.99)mm。结论:上颌中切牙较侧切牙更加唇倾,切牙唇侧骨板均较薄,腭侧骨板相对较厚。切牙根尖位置更接近齿槽骨的唇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翻瓣与不翻瓣即刻种植修复病例的种植体存留率、软组织美学效果及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情况。方法    2007年8月至2011年3月共41例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上颌前牙区单牙即刻种植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不翻瓣组(20例)和翻瓣组(21例),两组均采用种植体支持暂时冠进行牙龈诱导塑形。评估两组修复后1、3年的骨吸收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美学评价指标包括牙间乳头外形指数及种植体唇侧牙龈丰满度。结果    41例患者共植入41枚ReplaceSpeedy®种植体,追踪时间24 ~ 67个月,平均42.4个月,至最后一次复查未见种植体脱落。不翻瓣组与翻瓣组修复后1、3年的牙间乳头外形指数和唇侧牙龈丰满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修复后1、3年,不翻瓣组骨吸收量分别为(0.50 ± 0.04)mm和(0.55 ± 0.04)mm,翻瓣组分别为(0.59 ± 0.03)mm和(0.67 ± 0.03)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对修复后美学效果满意,不翻瓣组患者对治疗过程舒适度的满意度高于翻瓣组。结论    上颌前牙翻瓣与不翻瓣即刻种植技术在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及采用适当的技术时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经种植体支持暂时冠牙龈诱导塑形,修复后牙龈稳定。两组种植体边缘骨水平稳定,不翻瓣组骨吸收低于翻瓣组。两组患者均对修复后美学效果满意,患者对不翻瓣即刻种植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3.5mm和4.5mm两种不同直径的Ankylos种植体用于修复单牙缺失的边缘骨吸收量。方法:临床选择50例单牙缺失患者,采用3.5mm和4.5mm Ankylos种植体各25例,行潜入式种植手术,Ⅱ期手术2周后,按照常规方法完成金钯合金烤瓷冠修复。术后随访,通过X线检查骨组织的吸收情况。比较3.5mm种植体和4.5mm种植体X线检查结果。义齿修复后的临床观察期为12个月。结果:全冠修复后,两组植体及修复体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初期稳定性好,3.5mm种植体在修复即刻及修复后3、6、12个月的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53±0.46)、(0.58±0.42)、(0.64±0.40)、(0.78±0.35)mm,4.5mm种植体在修复即刻及修复后3、6、12个月的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33±0.24)、(0.35±0.26)、(0.41±0.28)、(0.51±0.29)mm。两组骨吸收量经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均数排列为:3.5mm组(0.66mm)〉4.5mm组(0.42mm)结论:在Ankylos平台转换结构中,肩台的宽度越大,即种植体的直径越大,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越少。在牙槽骨宽度足够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宽径种植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Replace种植系统应用于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2月~2008年2月期间具有即刻种植适应症的28例患者,行Replace种植系统植入术,术后3~6个月根据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行二期手术及上部结构修复,随访观察18~36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共植入47枚种植体,其中45枚获得成功,在随访期内无明显并发症,种植体负重后第1年牙槽骨吸收水平<1 mm。1例糖尿病患者2枚种植体于二期修复后7周脱落,成功率为95.74%(45/47)。种植体周围龈炎4枚,烤瓷冠崩瓷2枚。结论:Replace即刻种植可缩短患者缺牙时间,减缓牙槽嵴吸收,患者满意度较高,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评估一种通用型口腔种植定位器的测量和导向功能。方法    以猪下颌骨的无牙区域作为缺牙区牙槽嵴模型。分别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定位器和游标卡尺测量牙槽嵴颊舌向宽度,以游标卡尺测量结果为标准,比较CBCT和定位器的测量偏差值。分别使用定位器引导种植备洞(定位器组)和自由手种植备洞(自由手组),应用CBCT测量比较两组备洞方向的角度偏差值和距离偏差值,以评估两组侧穿风险差异。结果 (1)测量牙槽嵴颊舌向宽度:定位器的测量偏差值[(1.24 ± 0.491)mm ]稍大于CBCT测量偏差值[(0.81 ± 0.377)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5)。(2)种植备洞方向准确性分析:定位器组的角度偏差(6.05° ± 2.803°)和距离偏差[(1.05 ± 0.302)mm ]分别小于自由手组的角度偏差(20.50° ± 7.199°)和距离偏差[(3.70 ± 0.971)mm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本研究的通用型口腔种植定位器兼具牙槽骨颊舌向宽度测量和辅助口腔种植导向功能,尽管存在一定测量误差,但可以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