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谢艳红 《华夏医学》2000,13(1):106-107
有机磷农药是有剧毒的磷酸酯类化合物。是农业上应用广泛、有效的杀虫剂。进入人体可致严重中毒 ,甚至死亡。有机磷化合物可经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吸收入体内 ,与体内胆碱酯酶相结合成磷酰化胆碱酯酶 ,致使乙酰胆碱蓄积过多而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抢救 ,可危及生命。自 1 995年以来 ,我科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1 1例 ,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1例患者 ,其中 8例自服中毒 ,3例为接触中毒。男 5例 ,女 6例。年龄在 1 8~ 72岁。中毒时间 1 0~ 6 0 min。主要临床表现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腹痛及瞳孔缩…  相似文献   

2.
赵静 《吉林医学》2011,32(22):4714-4715
<正>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我院急诊科常遇到的急重症之一,有机磷农药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及完整皮肤黏膜吸收,吸收后大多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理是抑制体内胆碱酯酶,导致乙酰胆碱蓄积引起胆碱能神经先兴奋后抑制,如不及时抢救或抢救措施不及时易导致死亡[1]。良好的护理是抢救成败的关键。现将我科收治3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贾兰玲 《中外医疗》2011,30(5):168-169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内科急诊常见中毒之一,经皮肤、黏膜、呼吸道、胃肠道迅速吸收而引起中毒。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持续兴奋,出现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1]。  相似文献   

4.
林中 《医学综述》1999,5(11):525-526
<正>有机磷农药是应用最广泛的杀虫剂,中毒现象时有发生,并且发病急骤、后果凶险,因此对其救治方法的研究一直受到临床重视,各种研究报道不断。目前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的药物治疗已不再局限在传统的M受体阻断剂和胆碱酯酶复活剂的联合使用,其他多种辅助性治疗药物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临床救治的成功率。1 消化道内残留毒物的清除 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避免继续吸收是中毒患者救  相似文献   

5.
有机磷中毒的救治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内科急症之一,也是基层医院常见急症。有机磷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吸收入血,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较为稳定的磷化胆碱酶,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引起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导致神经功能过度兴奋,继而转入抑制,出现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及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6.
有机磷农药属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可经呼吸道、胃肠道、皮肤牯膜接触进入人体并迅速吸收,进人体内的有机磷酸酯与胆碱酯酶结合为磷酰化胆碱酯酶,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活力,乙酰胆碱大量积蓄,引起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最后转入抑制,从而出现了一系列中毒症状.多数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症状缓解痊愈,少数患者在停用解毒药物后,中毒症状重复出现,即"反跳"现象.  相似文献   

7.
急性有机磷中毒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磷农药可经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侵入人体,与胆碱酯酶(ChE)结合成为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丧失原有活性,而不具有灭活乙酰胆碱的能力,导致乙酰胆碱大量积聚,出现一系列中毒表现.  相似文献   

8.
有机磷农药属有机磷脂类化合物 ,经呼吸道、消化道或从皮肤粘膜侵入体内 ,即与胆碱酯酶迅速结合 ,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 ,使胆碱酯酶失效 ,导致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 ,引发一系列的中毒症状[1] 。我科自 1996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共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 10 6例 ,其中 99例是经消化道中毒 (含 3例误服 )。现将 99例消化中毒的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9例患者中 ,男性 13例 ,女性 86例 ,年龄最大 6 9岁 ,最小 17岁 ,死亡 3人 ,死亡率占 3%。2 临床表现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表现依中毒程度而有所不同 ,轻度为一般的神经系统及毒蕈碱样症状 ,如…  相似文献   

9.
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引起中毒,途径有三种:口服吸收中毒(自服、误服)、皮肤吸收中毒、呼吸道吸入中毒。任何途径侵入人体引起中毒,其作用机理完全相同,均为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组织中乙酰胆碱积聚而出现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属临床急症,须立即进行抢救和护理,否则会危及生命。郸城县城关镇医院内科自2005年~2008年共收5例有机磷农药呼吸道吸入中毒病例,经积极抢救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常见的急症,如抢救不及时将危及患者的生命,特别是在护理中如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可导致抢救失败。我们总结了5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及成功经验,报告如下。工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男ZI例,女35例;年龄13~65岁,平均39岁;工人27例,农民29例;乐果中毒19例,敌百虫中毒11例、敌敌畏中毒ZI例,对硫磷中毒5例;经皮肤吸收15例,经消化道吸收41例,0.sh以内就诊38例,l~Zh内就诊18例。互.2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胆碱酯酶活力在7O%~50%者32例,在50%~30%者19例,在3O%以下者5例。2严密观…  相似文献   

11.
有机磷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农药,它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引起中毒,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有机磷杀虫药的中毒机制主要是抑制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其发病急,易反跳,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应正确地抢救及护理有机磷中毒患者,提高救治率。现将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0月救治的108例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接触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误诊原因.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测定胆碱酯酶,详细追问农药接触史,用阿托品诊断性治疗,分析是否为有机磷农药中毒.结果 经胆碱酯酶测定、追问病史确定有机磷农药接触史后诊断有机磷农药中毒,后按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常规治疗方法 进行治疗有效.结论 误诊原因:(1)接触中毒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为某一系统的症状;(2)中毒后起病缓慢、隐匿,不易引起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注意;(3)医生体格检查仅重点检查某系统,不注意出汗、瞳孔缩小等体征.  相似文献   

13.
阿托品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首选药物之一,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阿托品中毒时有发生。1987年1月~1997年12月我科共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62例,其中32例发生阿托品中毒昏迷。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中,男8例,女24例,年龄18~58岁,平均32岁。均有有机磷农药接触史,其中口服27例,经呼吸道及皮肤中毒5例。中毒量为20~250ml。农药种类:甲拌磷3例,内吸磷5例,对硫磷8例,乐果11例,敌敌畏5例。中毒程度:中度7例,重度25例。人院时间为服毒后30ruin~sh。人院时胆碱酯酶活力测定情况:50%~30%8例,<30%24例。l…  相似文献   

14.
口服有机磷中毒“反跳”机理探讨张德勇刘元发*傅风华*陈泽海陈春娥李树明(沾化县人民医院,256800*滨州医学院)关键词有机磷中毒;胆碱酯酶;胆碱酯酶复能剂;“反跳”口服有机磷中毒是基层医院急诊科常见急症之一。多数病人经治疗稳定后,于病程48小时后突...  相似文献   

15.
马芳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4):3175-3176
有机磷农药是农村广泛使用的杀虫剂,对人畜均有毒害作用,可经中毒者的皮肤黏膜呼吸道及消化道吸收,与体内胆碱酯酶结合,而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丧失了水解乙酰胆碱的作用[1],使乙酰胆碱神经递质的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发生紊乱.其病情发展快,变化复杂,病死率高,迅速彻底洗胃的同时建立静脉液路,尽早足量应用抗胆碱药物及胆碱酯酶复能剂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提供临床治疗用药的客观依据,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 ,多因误服或经呼吸道粘膜、皮肤吸收而患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起病常呈亚急性或慢性过程 ,极易误诊。现将近 5年来所遇到的 2 5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患儿中男 1 4例 ,女 1 1例 ,年龄 2~ 1 0岁。 <3岁 1 0例。感染途径 :经皮肤吸收 1 3例 ,呼吸道吸收 7例 ,误食喷洒有机磷农药污染的瓜果、蔬菜 5例。甲胺磷中毒 1 2例 ,乐果中毒 5例 ,敌敌畏中毒 4例 ,敌百虫中毒 1例 ,中毒有机磷农药种类不详 3例。患儿分别在接触有机磷农药后 1~ 2天就诊。临床症状与体征 发热 3例 ,呕吐 1 4例 ,腹…  相似文献   

17.
有机磷是一种强有力的杀虫剂,是我国日前农业上应用较广的农药。但有机磷农药不仅能杀灭害虫,对人和动物也有一定毒性。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注意防护往往也可发生中毒,中毒的途径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及粘膜等。中毒机理是进入体内的有机磷与胆碱脂酶迅速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脂酶且使之失效,它的失效导致乙随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从而发生一系列临床中毒症状,有机磷农药毒性大,吸收快,如果不积极诊治,将出现生命危险。我科于2004年9月收治1例有机磷中毒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80年5月~1999年8月,我科收治新生儿有机磷农药中毒19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9例病儿中,男11例,女8例;年龄≤7d者1例,8~21d者5例,22~28d者13例.中毒途径:经皮肤和呼吸道黏膜吸收13例,经呼吸道吸收3例,经消化道吸收2例,否认接触史1例.发病期6~10月份17例,其他月份2例.有机磷中毒种类:"1605”8例,敌敌畏5例,乐果2例,种类不详4例.初诊时误诊4例,其中误诊为肺炎3例,低钙惊厥1例.  相似文献   

19.
刘利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5):2111-2112
目的:探讨经皮肤、呼吸道吸收所致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思路和治疗的特殊性。方法:对1998年至2000年我院收治的22例经皮肤和呼吸道吸收所致的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均痊愈出院。结论:经皮肤、呼吸道吸收有机磷农药中毒病史不详,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用药剂量难掌握,恢复慢。  相似文献   

20.
有机磷农药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农药,对人畜均有毒性。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及完整皮肤吸收。吸收后大多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其中毒机制是抑制体内胆碱酯酶,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或中枢神经等症状,严重者可因昏迷及呼吸衰竭而死亡。现将急救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