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7年46例(48处)大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结果:吻合口处复发13例,盆腔内复发15例,会阴部复发6例,肝脏转移7例,腹腔内复发7例.手术后2年内复发35例(76%).结论:首次手术应根据大肠癌生物学特点,制定合理的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切除足够的肠管、彻底清除淋巴结及其所在的肠系膜、杀灭微小转移灶,是预防大肠癌术后复发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术中腹腔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术中腹腔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的安全性及疗效,寻找预防大肠癌局部复发转移的新途径。方法:64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分成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瘤床和沿淋巴引流途径分多点植入缓释氟尿嘧啶,观察两组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有无吻合口瘘、肠梗阻、腹膜炎和肝肾功能变化,腹腔复发和肝转移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出现吻合口瘘、肠梗阻、腹膜炎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白细胞计数、ALT和肌酐较术前有明显增高(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组腹腔复发和肝转移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中腹腔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是安全的,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是预防术后复发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包括结肠和直肠癌 (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尤其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和地区 ) ,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1] 。由于其腹腔种植、远处转移(以肝脏转移为主 )和术后局部复发。大约 33%的病人会出现复发 ,近半数病人死于转移。故近年来腹腔内化疗 (intraperitonealchemotherapy ,IPC)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就此现状作一综述。1 大肠癌腹腔内化疗的理论基础1.1 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机理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主要机理包括 :(1)浸透肠壁浆膜的癌细胞直接脱落入腹腔 ;(2 )手术区域被切断的血管和淋巴管内癌细胞随血液和淋巴液流入…  相似文献   

4.
血清三项肿瘤标志物在大肠癌转移、复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姜南艳  齐为民  刘树林  郭力 《医学争鸣》2000,21(12):F003-F003
0 引言 目前 ,将血清肿瘤标志物 CEA,CA19- 9和 CA- 2 42用于大肠癌诊断的研究报道较多 [1 - 4 ] ,但将该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用于监测大肠癌转移、复发的研究未见报道 .我们用单抗 EL ISA法测定 39例大肠癌转移、复发患者的血清CEA,CA19- 9和 CA- 2 42含量 ,并与 33例良性肠道疾病患者对照 ,探讨血清 CEA,CA19- 9和 CA- 2 42对大肠癌患者转移、复发的价值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检测组 :本院 1997- 0 3/ 1999- 12住院患者经病理检查为大肠癌 6 8(男 36 ,女 32 )例 ,平均年龄 5 4.8(2 3~ 81)岁 .并对 6 8例患者进行了 …  相似文献   

5.
人大肠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7 mRNA的表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7,MMP-7)与大肠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大肠癌和正常黏膜、炎性息肉、腺瘤及淋巴结中MMP-7 mRNA的表达.结果:97.4%(37/38)的大肠癌和1例肝转移中MMP-7 mRNA表达阳性,而相应正常黏膜几乎不表达;大肠癌中MMP-7 mRNA的表达水平随Dukes分期的进展而逐渐升高(P<0.01),A期(0.28±0.08),B期(0.54±0.17),C期(0.55±0.09),D期(0.73±0.06).5例腺瘤MMP-7均为阳性,但表达水平低于癌组织(P<0.01);3例炎性息肉均未见MMP-7表达.传统组织学检查有癌转移的13个淋巴结MMP-7表达均为阳性;组织学检查未见转移的12个淋巴结MMP-7表达6个阴性、6个阳性,再次行组织学检查于6个MMP-7阳性者中发现3个有微转移.结论:MMP-7的高表达可能在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用RT-PCR方法检测淋巴结中MMP-7mRNA的表达是诊断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滢  李慧杰  李秀荣 《中医学报》2021,36(1):187-191
目的:分析120例大肠癌患者的糖代谢水平和中医证型情况,探讨空腹血糖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120例大肠癌复查患者的基线资料、血糖水平及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纳入120例大肠癌患者中,复发转移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转移患者(P=0.013);男性复发转移患者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人不同性质大肠粘膜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测定59例大肠癌、16例大肠腺瘤以及12例正常大肠标本中的表达.结果:大肠癌MVD、VEGF及PCNA的表达高于大肠腺瘤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别(P<0.05).不同Dukes分期间大肠癌MVD及VEGF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有无淋巴结、肝转移密切相关,在术后复发与无复发生存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CNA提示,分化越差,有淋巴结或肝转移时,增殖活性增高;术后复发与无复发生存者间增殖活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VD、VEGF及PCNA的表达增加,提示大肠肿瘤恶变和发生转移的能力增强.大肠癌MVD、VEGF及PCNA增加,手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机会增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20例大肠癌患者的糖代谢水平和中医证型情况,探讨空腹血糖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120例大肠癌复查患者的基线资料、血糖水平及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纳入120例大肠癌患者中,复发转移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转移患者(P=0.013);男性复发转移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0.05)。各中医证型患者糖代谢水平参差不同,其中瘀毒内阻证空腹血糖水平最高,湿热内蕴证次之。经t检验,只有瘀毒内阻证的复发转移患者与未复发转移患者的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大肠癌瘀毒内阻证患者糖代谢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发病率日趋增多,需再次手术者居消化系诸器管之首。再手术的原因主要是局部复发、转移和梗阻。再手术的理论依据是其生物学特点为多有局部复发和较少远位转移。再手术的切除率约为40%~50%。如可行根治性切除,可望获得较长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KAI1/CD82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41例大肠癌中KAI1/CD82蛋白的表达.其中高分化腺癌74例,中分化腺癌90例,低分化腺癌42例,未分化腺癌35例;肿瘤位于黏膜层(T0)88例,黏膜下层(T1)19例,肌层(T2)55例,浆膜层(T3)42例,侵及外周组织(T4)37例.血道转移14例,淋巴道转移44例,种植性转移4例.结果KAI1/CD82蛋白的表达随大肠癌恶性程度、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的增高而降低.临床分期有淋巴道和血道转移者KAI1/CD82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无转移者(P<0.01).结论大肠癌浸润和转移可能与KAI1/CD82基因的低表达或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隋捷  刘积良  段寅 《河北医学》2005,11(2):136-138
目的:探讨大肠癌手术治疗中防范癌细胞播散、种植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4年同期国内正式发表的3篇有关大肠癌术前化疗与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大肠癌术后复发2年内占78.05%(64/82),再次切除其根治性切除率51.25%(41/80)。姑息性切除37.50%(30/80)。术前化疗病理显示: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和变性。结论:大肠癌预防术后复发重在术前术中化疗,术中无瘤操作,术后严密随访、早期诊断、以手术为主辅助化疗的综合治疗,对减少癌细胞播散、种植、减少复发转移与提高生存盾量有好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大肠癌的诊断、分级、疗效评估和复发监控的意义及与CA19-9、CEA的协同价值.方法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72例大肠癌患者血清中VEGF和CA19-9及CEA,并对它们在大肠癌中的诊断、分级,疗效评估和复发判断的意义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治疗前大肠癌Dukes A、B、C、D分期患者血清中VEGF平均水平分别为:(223.7±126.3)pg/ml、(401.2±190.5)pg/ml、(641.2±394.6)pg/ml和(725.6~1 824.2)pg/ml,Dueks A与Dukes B/C分期中血清VEGF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血清VEGF、CA19-9和CEA对大肠癌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61.1%,77.8%和70.8%,三者联合应用对大肠癌诊断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分别为80.6%和92.9%.大肠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手术前与手术后1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肠癌复发患者,其血清VEGF、CA19-9和CEA均高于参考值.结论 VEGF对大肠癌诊断、初步分级、疗效评估和复发监控有重要意义,和CA19-9和CEA联合应用可提高VEGF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西医治疗对大肠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探讨影响大肠癌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为大肠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685例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组)和510例接受西医治疗(西医组)的中晚期大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及影响生存预后相关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再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出对生存时间有影响的因素。【结果】中西医组中位总生存期64.97个月,西医组中位总生存期23.60个月;中西医组无病中位生存期51.87个月,西医组无病中位生存期29.27个月。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复发转移、西医治疗、中西医治疗等对大肠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再进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后提示:分化程度、复发转移、中西医治疗、西医治疗等均与大肠癌的无病生存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中西医组的中位总生存期、无病中位生存期较西医组显著延长,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较西医组显著提高;分化程度、复发转移、中西医治疗、西医治疗等是影响大肠癌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是我国较常见的胃肠道肿瘤之一.中医药在防治大肠癌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优势,尤其是在联合化疗增效减毒、抗复发转移、治疗并发症、延长生存时问、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显著疗效.本文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对应用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加以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15.
黄英  王芳  刘新兰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4):295-297,385
目的检测Ang-2、Tie-2及VEGFR-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大肠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大肠癌组织、18例大肠癌旁组织中Ang-2、Tie-2、VEGFR-2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结果①Ang-2、Tie-2、VEGFR-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78%、74.07%及59.26%,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的27.28%、16.67%及2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ng-2、Tie-2及VEGFR-2在根治术后5年内发生复发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0%、75.00%和75.00%,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44%及22.22%、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Ang-2、Tie-2及VEGFR-2表达阴性者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 Ang、Tie-2及VEGFR-2的表达与大肠癌复发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侵袭转移及评估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Ang-2、Tie-2及VEGFR-2 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大肠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大肠癌组织、18例大肠癌旁组织中Ang-2、Tie-2、VEGFR-2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Ang-2、Tie-2、VEGFR-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78%、74.07%及59.26%,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的27.28%、16.67%及2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ng-2、Tie-2及VEGFR-2在根治术后5年内发生复发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0%、75.00%和75.00%,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44%及22.22%、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Ang-2、Tie-2及VEGFR-2表达阴性者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 Ang、Tie-2及VEGFR-2的表达与大肠癌复发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侵袭转移及评估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在大肠癌防治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众多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系统的中医药治疗可有效减少大肠癌的复发转移率。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大肠癌复发转移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及单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价值。方法:对27例大肠癌肝转移患原发灶和肝转移灶行外科治疗,并辅以导管化疗和(或)栓塞治疗。结果:27例患平均随访5.5年,生存期从治疗时算起,平均生存期为24月(5~73月)。结论:大肠癌肝转移患宜尽早手术切除,术后辅以导管化疗和/或栓塞治疗能控制肝转移的复发和转移,防止肝功能衰竭,延长患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近年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上升的趋势,对于确诊时已达晚期和手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化疗为主要的治疗手段.2005年5月-2007年9月我们应用奥沙利铂(OXA)、醛氢叶酸(CF)和氟尿嘧啶(5-FU)组成的OLF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特点和术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老年人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行根治性切除59例(78.78%),捷径手术2例,单纯肠造口术5例。病理结果高分化腺癌17例,中分化腺癌33例,低分化腺癌5例,未分化癌4例,粘液腺癌7例。围手术期并发症38例(57.57%)。结论:老年人大肠癌发病率高,伴随疾病多,并发梗阻多,晚期病例多,远处转移多为其临床特点。合并急性肠梗阻一经确诊,应积极争取手术,术式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