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颈髓损伤死亡预判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颈髓损伤患者死亡的预判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3年1月-2005年12月急性颈髓损伤完全瘫痪患者184例,探讨损伤节段(C1~4:C5~7)、损伤严重程度[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B级]、损伤类型(稳定型:不稳定型)、年龄(<50岁:≥50岁)对死亡的预判作用,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 184例全瘫患者,死亡61例,生存123例.损伤节段C1~4:C5~7比率:死亡组为54.1%:45.9%,生存组为7.3%:92.7%(P<0.01);损伤严再程度ASIA分级A级:B级比率:死亡组为90.1%:8.9%,生存组为95.9%:4.1%(P>0.05);损伤类型稳定型:不稳定型比率:死亡组为14.7%:85.3%,生存组为6.5%:93.5%(P>0.05);年龄<50岁:≥50岁比率:死亡组为50.8%:49.2%,生存组为75.6%:24.4%(P<0.01).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判因素包括损伤节段和年龄.但考虑到损伤严重程度对死亡预判的重要作用,笔者提出采用损伤节段/损伤严重程度(C1~4节段损伤A级:C5~7节段损伤A级:B级)作为预判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50岁C1~4节段损伤A级患者死亡率为93.3%,<50岁C5~7节段损伤A级患者死亡率为13.7%. 结论损伤节段、损伤严重程度及年龄是预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死亡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延期外科治疗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延期外科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8—2006年行延期外科治疗的84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均为伤后5d以上,手术方式包括前路减压复位内固定与前后路联合减压复位内固定。通过Frankel评分、视觉量化疼痛评分(VAS)对术后神经功能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平均随访4.5年(1~6年)。结果术后54例患者获得完全复位,30例复位达到80%以上,随访期间全部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融合。合并脊髓损伤74例,其中63例不全脊髓损伤患者(85%),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一例神经功能障碍加重,Frankel评分术后较术前平均提高0.5分,末次随访VAS评分0—7分,平均2.5分。随访期间无严重内固定并发症如钢板、螺钉断裂发生,仅2例患者在术后1年后观察到前路钢板远端翘起,因无相关症状,予继续观察中。结论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选择延期外科治疗相对安全,正确的手术策略对于有效复位、解除神经压迫、避免进一步神经损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的影像学特点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探讨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MRI特点及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 对29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病例,分类研究其影像学表现,并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观察疗效。结果 MRI可明确脊髓的病理状况及脊髓以外软组织的病理变化。根据不同表现类型采用相应手术方法,术后29例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康复。结论 MRI对于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可以显示脊髓损伤后脊髓及周围软组织的各种改变。应根据脊髓损伤的表现及变化和MRI显示脊髓的病理状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不同入路减压手术及掌握恰当内固定指征,可取得较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脊髓损伤的早期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中24例行早期手术治疗,随访1~2年,并进行回顾性分析.22例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作者认为早期外科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颈髓挥鞭样损伤的前路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髓挥鞭样损伤的受伤特征和前路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36例影像学证实伴有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的颈髓挥鞭样损伤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自体髂骨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6-54个月,平均46.4个月。结果该组患者以交通伤为主,颈椎间盘突出发生在C5-6节段和C4,5节段者最多,突出的椎间盘类型以中央型突出者居多,手术有效率为95%(34/36)。结论 对影像学证实颈髓挥鞭样损伤伴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颈前路减压植骨加带锁钢板内固定手术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无骨折脱位颈段脊髓损伤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闰颈段脊髓损伤的机制及MRI表现。方法:收集15例经X线,CT或MRI检查未见骨折脱位的颈段脊髓损伤的病例。所有病例均行矢状位,轴位扫描,均行SE序列T1WI及FSE序列T2WI。结果:7例有颈椎间盘突出,其中40岁以上的有6例,前纵韧带撕裂5例,4例为40岁以上,脊髓受压7例,为突出间盘及肥厚黄韧带压迫所致。所有病例在T2WI均呈现出明显的异常信号。脊髓挫伤,水肿11例,出血1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36例下颈椎损伤合并颈脊髓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Allen分型指导手术治疗,其中前路11例,后路8例,前后路联合17例。患者术中无大血管、气管、食道、脊髓意外损伤发生,所有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ASIA分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1~3级)。感觉及运动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增加( P<0.05)。完善术前检查、明确诊断、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尽早手术及重视综合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OFD)的手术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手术治疗的成人CSCIWOFD患者的临床资料。颈椎X线或CT检查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2例,退变性颈椎管狭窄8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2例,第2、3颈椎阻滞椎1例,颈椎退行性改变15例。颈椎MRI示脊髓水肿15例,脊髓出血或血肿7例,脊髓软化或空洞6例;颈椎间盘损伤突出26例,其中单节段9例,两节段12例,多节段5例;前纵韧带损伤4例。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固定术18例,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术9例,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固定术联合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术1例。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评价患者入院时和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结果 28例随访时间6~87个月,平均34.4个月。患者脊髓功能ASIA分级:入院时A级2例,B级4例,C级6例,D级16例,E级0例;末次随访时A级2例,B级0例,C级2例,D级20例,E级4例,其神经系统症状较入院时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结论对于成人CSCIWOFAD,根据其病情特点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颈段脊柱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MRI在颈段脊柱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30例颈椎外伤患者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其中6例行CT检查。结果 30例中伤及颈5~7占80%,根据MRI表现将颈段脊柱外伤分为5类:单纯压缩性骨折;泪滴性骨折;爆裂性骨折;骨折脱位,无骨折脱位。全部病例MRI均清楚显示伴有脊髓信号的异常,2例可见脊髓断裂。结论 MRI可以对颈椎损伤形态及脊髓、韧带、间盘等软组织损伤作出准确的评  相似文献   

10.
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前路减压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前路减压治疗王大勇吴梅英谢宝钢胸腰段骨折脱位在脊柱损伤中占首位。对其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近20年有了较大进展,脊髓前方或侧前方减压术被认为是切实有效的手术方法[1~3]。我们从1994年采用自行改良设计的“经椎弓根椎体后份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度陈旧性胸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共收治11例重度陈旧性胸椎骨折脱位患者。所有患者均为车祸伤。依据术前X线、CT三维重建检查,确定胸椎骨折脱位程度,其中,Ⅲ度4例,Ⅳ度4例,Ⅴ度3例。Ⅲ度脱位采用传统后路撑开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Ⅳ度脱位采用后路椎体部分骨折块切除脊柱短缩钉棒系统内固定术;Ⅴ度脱位采用后路经伤椎水平截骨、脊柱短缩、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后复查X线、CT三维重建,以明确胸椎骨折复位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9~2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0个月。术后X线、CT三维重建检查证实脊柱稳定性良好;无感染,切口Ⅰ期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针对重度陈旧性胸椎骨折脱位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策略,可有效恢复脊柱序列及生物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胸腰段骨折、脱位前路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脱位前路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4年10月经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153例。术后15例出现胃肠道并发症,其中动力性肠梗阻7例,应激性溃疡3例,肠道菌群失调3例,原发性结核播散导致结核性腹膜炎1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例。结果15例患者通过查找原因和相应治疗,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1)胸腰段骨折、脱位前路手术后出现胃肠道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原发创伤和(或)手术损伤胃肠道的植物神经、术中腹腔脏器挫伤,术后腹膜后血肿、急性胃黏膜病变、肠道菌群失调等;(2)注重原发创伤的处理、仔细手术、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对因治疗可有效控制胃肠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跗跖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跗跖关节是由中足和前足连接而成的多关节系统,由于法国医师Jacques Lisfrane首次经跗跖关节截肢,故该关节也称Lisfranc关节。跗跖关节损伤常伴随着跖骨骨折和中足损伤,故有学者提出跗跖关节复合体(tarsometatarsal joint complex)的概念,包括跖骨、跗跖关节和中足。跗跖关节骨折脱位约占全身骨折的0.2%。准确诊断、解剖复位和稳定崮定是获得优良结果的必要条件,未能解剖复位和再移位常常导致慢性疼痛、畸形、穿鞋困难等永久性伤残。  相似文献   

14.
前路再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对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后遗神经症状者行前路手术的适应证选择及手术要点。方法 选择 2 1例胸1 2 ~腰3 骨折脱位病例 ,均为后路减压固定术后遗不全截瘫者 ,对其行前路减压固定或单纯减压。疗效评定以手术前后排尿、感觉、运动功能、背痛以及影像学的改变等为指标。结果  2 1例有关症状均获不同程度的好转 ,均于术后第 1天起感觉功能障碍获不同程度改善 ,9例术后 3个月感觉功能障碍消失 ,肌力改善 1~ 2级。 1例术后 3周、1 1例术后 3个月排尿功能恢复。 2 1例背痛症状均缓解 ,影像学结果满意。结论 前路手术对不完全截瘫 (包括已行后路手术者 )能明显改善排尿等神经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由于前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操作较难、对完全性截瘫者疗效不确定 ,故应掌握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肘前方入路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19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5例;年龄16~61岁,平均31.8岁.平路摔伤11例,高处坠落伤5例,道路交通伤3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根据O'Driscoll分型:Ⅰ...  相似文献   

16.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后路固定、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及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后路固定、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的1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及神经损伤,并分析一期前后联合手术的优缺点、适应证及内固定方法。结果本组10例椎管均获得有效减压,平均随访14个月,植骨块融合良好,伤椎高度基本恢复,Cobb’s角由术前平均17°恢复到5°,Frankel分级恢复1级者4例,恢复2级者3例,无变化者3例。结论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后路固定、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是集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一次完成的有效方法,可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但由于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7.
经口咽前路手术治疗寰枢椎脱位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寰枢椎脱位伴高位脊髓压迫症是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治疗较为棘手。经口咽前入路手术是其治疗的重要手段,笔者就近年来经口咽前入路的各种减压及内固定手术及其相关治疗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简述。认为经口咽前入路手术虽开展不广泛,但随着对颅颈交界区生理和病理解剖的深入了解、显微外科技术的积极应用、新技术的开展以及并发症的积极预防,经口咽前入路手术治疗寰枢椎脱位伴脊髓压迫症已日趋成熟,将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经Wih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68例。将68例无明显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随机分为Wihse人路组(32例)和传统后正中入路组(36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Wiltse入路组效果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