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76例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72 h观察组患者的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能够有效增强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总结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观察和护理资料。结果 170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通过护理人员术前准备,包括心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护理以及出院后健康指导,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出现并发症。结论实施良好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是保证阴式子宫切除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之一。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腹部无伤口,节省护理资源等优点,让护士有更多时间去向患者做健康宣教和沟通,使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增多,对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阴式手术是一种既利于患者,有利于护士工作的一种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两种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a和LAVHb)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10年1月于本院行全子宫切除术1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AVHa55例,LAVHb58例,TVH60例。结果:各组患者均以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为主要病因,3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AVHa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显著少于TVH组和LAVHb组(P〈0.05)。LAVHa组患者切除子宫的体积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0.05)。LAVHa组手术泌尿系统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3.64%,稍高于LAVHb和TVH组,均发生于开展腹腔镜手术初期,总体并发症较其他两组少。结论:LAVHa患者切除的子宫体积较大,不影响手术时间,出血少,总体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5.
袁雁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5):160-160
阴式手术是利用阴道这一自然腔道对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及小型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手术,其创伤小、恢复快。阴式手术一般疼痛较轻,但因术后阴道内留置填塞纱布与保留导尿,多数患者在麻醉作用消失后会有下腹部及会阴部坠胀不适。笔者采取多种措施对阴式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消除或减轻其痛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术后护理的角度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相对传统开腹手术的优越性。方法将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2008年1~6月阴式子宫切除病人24例与同期开腹手术病人5例为对照。结果与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优点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普遍认可,在许多方面明显优于开腹组,且在制定的护理计划完成时阴式子宫切除术组比开腹组少2~3个护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阴式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本院40例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对照组)及40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取决于手术难度及盆腔粘连程度,而阴式子宫切除术适应证受到限制。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均是微创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术适应证局限性较大,常适用于盆腔无粘连、子宫小的患者,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术野清晰,具有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优点,同时也弥补了其不足,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62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2例患者通过术前耐心的心理护理及各种准备,术中积极配合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治愈率100%,无1例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健康教育,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尿潴留、腹腔出血等并发症,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手术后患者的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9.
可利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9):192-19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48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经验。包括整体护理、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会阴部护理,管道护理,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患者术后6 h进流质饮食,36~72 h拔出尿管,术后4~7 d出院,均无并发症。结论精心的护理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90例的患者,让患者参与制订护理计划,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阴道及肠道准备,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留置尿管及会阴护理。精心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患者了解并配合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手术全部获得成功,预后良好。结论通过细致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严密观察及有效护理对患者恢复、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是子宫切除术术式之一,因其创伤小、恢复快、腹部无手术瘢痕、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而得到患者的认可和接受。我科于2005年9月1日至2008年7月1日对45例患者实施了该手术,术后效果好,无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阴式子宫切除术(TV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术式的合理选择方案。方法采集笔者所在医院2009-10~2012-05行TVH的53例患者(TVH组)及行LAVH的61例患者(LAVH组)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是否需要镇痛、住院费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VH组与LAVH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VH组较LAVH手术时间偏长、出血量偏多(P<0.05),但住院费用低于LAVH组(P<0.05)。结论 LAVH与TVH均属于妇科微创手术,两种术式在患者术后恢复方面无显著性差别。但LAVH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相对减轻了患者术中的创伤,并且对于子宫较大、附件存在病变的患者,LAVH弥补了TVH的不足。对于两种术式的选择,应根据临床患者特点及临床医师的手术技巧进行个性化选择,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指南》2019,(14)
目的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子宫全切的患者62例,根据术式分成两组,单孔组(n=31)采取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阴式组(n=31)采取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孔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期时间均长于阴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孔组并发症率9.68%,阴式组并发症率29.03%,单孔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阴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孔组患者术后第1、3、7天的VAS评分均低于阴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并发症较阴式子宫切除术更少,并且术后疼痛程度低,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陈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0):169-170
目的对老年子宫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与探讨,并对患者行临床改良护理干预法在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本院治疗的子宫脱垂中老年女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8例,参照组39例。采用经过改良后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治疗组进行护理,具体为常规护理方法+患者心理护理+合理膳食指导;治疗组与参照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后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术前HR和MAP值、术后NAS评分值、SAS和SDS值方面,治疗组与参照组患者的组间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改良对于子宫脱垂中老年女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后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老年子宫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3例老年子宫脱垂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因护理不当而导致的并发症出现,取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结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同时注重心理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9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阴式子宫切除术)和观察组(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每组各45例,对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镇痛剂使用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明显缩短,以及术后镇痛剂使用时间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不足,发挥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指南》2015,(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2000例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自愿原则分作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0例。观察组均为采取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给予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预防感染、会阴部护理、出院宣教等在内的综合强化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腹式子宫切除术,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32例,剧烈疼痛10例,伤口感染4例,并发症发生率4.6%(46/1000);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81例,剧烈疼痛53例,伤口感染40例,并发症发生率17.4%(174/1000);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χ2=83.6772,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1.1±0.5)d、(5.0±0.3)d]均少于对照组[(2.3±0.7)d、(7.7±0.7)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加之精心、合理、全面的护理配合,可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恢复和住院时间,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0.
老年妇女子宫脱垂阴式切除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是分娩时造成宫颈、主韧带、子宫骶韧带、筋膜及肌肉损伤,产后未能恢复。2003年1月至2004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60岁以上子宫脱垂患者60例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有2例术后诱发心梗猝死,余58例疗效满意,术后至今无一例复发,我们总结了一些护理经验和体会,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年龄61~84岁,平均74岁,70岁以上的占45%,发病时间为2~16年。Ⅰ度脱垂的9例、Ⅱ度脱垂的15例、Ⅲ度脱垂的36例,住院天数6~14 d。在2003年1月和10月各有1例患者在术后5 d拆线后下床活动,突发心梗猝死。2术前护理2·1一般准备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