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在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OLT)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参数的变化趋势.方法:40例肝病患者全麻下行OLT,常规麻醉诱导后放置Swan-Ganz导管监测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mP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 PCWP)和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 CO).分别于诱导后30 min(T1)、门静脉阻断即刻(T2)、阻断30 min(T3)、开放10 min和60 min(T4、T5)及术毕(T6)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记录心排血量指数(cardiac index, CI)、每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 SVI)、外周(system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 SVRI)和肺血管阻力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 PVRI);同时在以上各时点取桡动脉及肺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供(oxygen delivery,DO2)和氧耗(oxygen consumption,VO2).结果:Child C级患者各时点mPAP及T1和T2时的CVP均高于Child A级和B级患者.所有患者门静脉开放后的PCWP均显著高于开放前,其中Child C级PCWP在T1,T2和术毕较Child A级和B级患者高.Child C级患者T1时SVRI和T3时PVRI显著低于Child A级患者.患者术中DO2均超过1 000 mL/min,VO2均低于正常值并于术毕恢复.结论:不同Child分级肝病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呈高排低阻型,术中过高的PCWP和CVP与临床表现不一致.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术中VO2低于正常值,并于术毕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彭科军  池萍  曹英浩  孙莉 《北京医学》2015,37(9):836-841
目的 探讨门静脉性肺动脉高压(portopulmonary hypertension, PPHTN)患者肝移植术麻醉的特殊性.方法 PPHTN组15例(男7例、女8例),入选标准: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MPAP)>25 mmHg,肺动脉阻塞压(PAOP)<15 mmHg;对照组15例(男7例、女8例),入选标准:肝硬化排除肺动脉高压.采集2组无肝前期置入Swan-Ganz导管时(T1)、无肝期门静脉阻断5 min(T2)、无肝期门静脉阻断30 min(T3)、新肝期门静脉开放5 min(T4)、新肝期门静脉开放60 min(T5)和术毕(T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MPAP、右心房压(RAP)、PAOP、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心脏指数(CI)、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每搏指数(SVI)、右心室舒展末期容积指数(RVEDVI).结果 T1时PPHTN组MPAP、RAP、PAOP、PVRI明显高于对照组;RVEF和SV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T1比较:T2时2组HR、SVRI明显升高,MAP、MPAP、RAP、PAOP、PVRI、CI、RVEF、SVI和RVEDVI明显降低(P<0.05);T4时2组MPAP、PVRI明显升高,MAP、CI、RVEF和SVI明显降低(P<0.05);T5、T6时2组SVRI明显降低,CI明显升高,PPHTN组MPAP、PVRI、RVEDVI明显升高,RVEF明显降低(P<0.05).结论 PPHTN患者与非PPHTN患者相比较,肝移植术中新肝期肺动脉高压及心功能抑制时间更长.麻醉的关键是维持右心功能,减轻右心负荷,纠正可逆性的肺动脉高压因素,减少新肝期再灌注对机体的影响,选择适宜的患者,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也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米力农对重症瓣膜病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力农对重症瓣膜病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评价此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拟行重症瓣膜置换手术的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米力农,术前术后均用持续监测仪测定心指数(CI)、每搏指数(SⅥ)、外周阻力指数(SVRI)、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用惠普多功能监测仪检测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结果A、B两组术前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CI均较术前基础值明显升高,但B组的升高幅度超过A组;术后24h内B组平均动脉压(MAP)较术前下降明显,而A组下降不明显,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MPAP与PAWP变化与MAP相似;心率(HR)较术前增快,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SVRI,PVRI均较术前降低,B组较A组下降更明显,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米力农可明显改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手术后的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排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肺动脉高压[呼吸系统疾病和(或)低氧血症相关性的肺高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以基础治疗为主(吸氧、抗感染、祛痰、解痉等),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静脉持续泵入.观察2组用药前后的各临床指征变化,并比较用药前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试验结束后2组气促分级均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气促分级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结束后2组在经皮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均较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肺动脉收缩压、NT-proBNP降低程度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肺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的好转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较对照组住院日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肝、肾功能较前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重组人脑利钠肽能缓解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气促症状,减低肺动脉高压,增加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缩短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住院日;(2)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患者的肝、肾功能副作用较少,是一种相对安全的临床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芬太尼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应激和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85例行扁桃体切除手术患儿分为瑞芬太尼合用异丙酚组(A组,40例)和芬太尼合用异丙酚组(B组,45例),比较两组患儿4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血糖及皮质醇的变化及术后苏醒期躁动。结果①与T0相比,A组T1、T2时点MAP降低(P<0.05),B组T2时点MAP升高(P<0.05);T1、T2时点B组MAP高于A组。②与T0相比,A组T1、T2时点HR降低(P<0.05),B组T2、T3时点HR升高(P<0.05);T1、T2及T3时点B组HR高于A组(P<0.05)。③与T0相比,A组T1,T2和T3时点皮质醇下降,B组T1时皮质醇升高(P<0.05),T3时点皮质醇下降(P<0.05);T1、T2时点B组皮质醇高于A组(P<0.05),T3时点B组皮质醇低于A组(P<0.05)。④术后观察A组患儿苏醒快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全凭静脉麻醉能更好地稳定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后苏醒时间短,能更适合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异丙酚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恢复情况,探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行PCNL患者48例,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七氟醚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A组)24例和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B组)24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0min(T2)、转截石体位后(T3)、转俯卧位后(T4)、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清醒时间及呛咳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T1时点A组MAP明显下降(P<0.05)、B组HR和MAP均明显下降(P<0.05);T2时点A组MAP下降(P<0.05);T4时点B组HR升高、MAP下降(P<0.05);T5时点A组MAP升高(P<0.05)、B组HR和MAP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T1、T3时点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T5时点HR和M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B组相对平稳。A组患者苏醒拔管期间呛咳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异丙酚用于PCNL麻醉可控性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安全迅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漂浮导管技术对指导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脓毒血症患者临床治疗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脓毒血症患者60例,跟踪病情变化,其中病情好转患者40例(A组),病情恶化患者20例(B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48 h的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率(HR)、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指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记录病情好转组治疗后1~6 d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相比于治疗前,A组患者治疗48 h后CVP、CI指标明显下降(P<0.05),SVRI、HR、PCWP、MPAP指标明显升高(P<0.05); B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值相比,A组患者治疗后1~3 d CI、CVP明显降低(P<0.05),PCWP、SVRI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4~6 d内SVRI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6 d内MPAP和HR明显升高(P<0.05)。结论漂浮导管技术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脓毒血症患者,能够及时检测外周血管扩张和低血容量的问题,评估病情,在临床治疗的监测指导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川芎嗪对先心病肺动脉高压影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选取先天性心脏病45例。其中中、重度肺动脉高压30例;肺动脉压正常15例。分为川芎嗪治疗组(A组,n=15)及对照组(B组,n=15)。肺动脉压正常者为空白对照组(C组,n=15)。围术期不同时点测定血浆中ET1、NO、cAMP、cGMP含量,治疗组于用药前及术中测定肺动脉压。结果①A组及B组各时点血浆ET1含量明显高于C组,NO、cAMP、cGMP含量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A组术前1d及术后72h血浆ET1含量分别低于用药前及术后24h,NO、cAMP、cGMP含量分别高于用药前及术后24h,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A组及B组比较:用药前及术后24h血浆中各因子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A组术后72h血浆ET1的含量明显下降,cGMP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NO及cAMP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川芎嗪降低血浆中ET1的含量,增加NO、cAMP及cGMP的含量,提示川芎嗪可降低肺动脉张力及肺动脉压力,减少围术期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周冬青  周期  陈立  王丽云  谢海 《海南医学》2012,23(11):12-14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鼻内镜手术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鼻内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A组)术毕前15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曲马多组(B组)术毕前15min静注曲马多40mg和生理盐水组(C组)术毕前15分钟静注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各30例。监测血流动力学,比较术毕即刻(T0)、拔管前5min(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min(T3)血压、心率、SpO2变化。比较术后2h、4h、8h、12h和24hVAS和BC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T1、T3各时点SP、DP、MAP、HR低于B组(P<0.05),T1、T3各时点SP、DP、MAP、HRC组均高于A组和B组(P<0.05),与T0时点比较,B组和C组T1、T2、T3时点SP、DP、MAP、HR明显升高(P<0.05)。T3时点SpO2C组均低于A、B两组,P<0.05,但其值均在97%以上,无临床意义。VAS评分术后2h、4h、8h、12h各时点A组低于B组(P<0.05),B组低于C组P<0.05);BCS评分:术后2h、4h、8h各时点A组高于B组(P<0.05),B组高于C组(P<0.05);不良反应比较:B组恶心、呕吐率高于A、C两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鼻内镜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如利尿、吸氧和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静脉注射治疗,用药剂量为20μg/min;观察组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静脉注射治疗,用药剂量为45μg/kg;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 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肺动脉血压(MPA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和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HR、MPAP和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HR(79±9)次/min、MPAP为(25±5)mmHg、LVEF为(54.37±8.2)%;对照组分别为(89±12)次/min、(31±4)mmHg、(47.99±9.9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3%,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心功能改善明显,治疗效果良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cute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AMI)合并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连续入选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AAMI合并糖尿病患者53例。随机分为rhBNP组25例和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e,NIT)组28例。2组在直接PCI治疗后分别给予rhBNP和硝酸甘油泵入72 h。比较2组用药前和用药后24 h、72 h、7 d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和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比较2组用药前和用药后24 h、7 d尿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比值(E/e′)。随访观察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rhBNP组SCr、CysC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eGFR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用药后72 h时变化最明显,用药后7 d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接近基线水平。NIT组SCr、CysC、eGFR无明显改变。2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7 d ,2组24 h尿量均明显小于用药后24 h(P<0.05)。用药后7 d,rhBNP组LVEF水平高于用药后24 h,E/e′值低于用药后24 h,rhBNP组LVEF水平高于NIT组,E/e′值低于NIT组(P<0.05)。2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静脉应用rhBNP对AAMI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功能有一定程度改善作用,对肾功能可能存在一过性损伤,短期内可恢复,总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黄馨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5):848-849
目的:本文应用重组人脑钠肽(rhBNP)和米力农对顽固性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将30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钠肽,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等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重组人脑钠肽疗效明显优于米力农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脑钠肽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较米力农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对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力衰竭(AHF)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入院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情况,选择其中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早期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联合rh BNP进行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于AHF的预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以及肾上腺素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72 h后各项指标下调(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随访中显示,患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的为0例,心源性死亡的为0例,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早期应用rhBNP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静脉注射rhB-NP组)18例和对照组(静脉注射硝酸甘油组)18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用药后24、48、72 h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在治疗前及治疗7 d后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测定各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清中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LVEF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经治疗7 d后,两组CRP、TNF-α、IL-6的含量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42、P=0.045、P=0.020)。结论 rhBNP可能通过调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对30例入选患者进行随机、开放、对照临床试验。其中干预组15例,给予rhBNP治疗;对照组15例,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及5d后血浆IL-6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应用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结果:在血流动力学上,rhBNP干预组在用药后明显改善心功能(P<0.05),但对心率(HR)、血压(BP)、电解质等指标无影响;硝酸甘油对照组用药后也能明显改善心功能(P<0.05)。rhBNP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降低患者血浆IL-6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hBNP可以显著降低慢性心衰患者IL-6浓度,机制可能与其扩张全身动静脉,降低心肌氧耗以及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供氧,改善心肌缺血情况下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心功能Killip Ⅲ级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rhBNP组(32例)和多巴酚丁胺组(31例),在标准抗缺血治疗和静脉用呋塞米针剂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rhBNP(1.5 μg·kg-1静脉推注后,以0.007 5~0.01 μg·kg-1·min-1,静脉微泵注射72 h)和多巴酚丁胺(2.5~10 μg·kg-1·min-1,静脉微泵注射72 h).在用药前及用药72 h后测定两组患者血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EF)值,重新评价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观察患者72 h治疗过程中利尿剂用量及血压的变化,并观察30 d内的病死率.结果:两组血BNP均下降,rhBNP组更加明显(P<0.01);与多巴酚丁胺组比较,rhBNP组EF及心功能Killip分级均改善(P<0.01),利尿剂用量减少(P<0.01);两组患者30 d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多巴酚丁胺比较,rhBNP能更好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对预后的改善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张燕  陈志强 《海南医学》2012,23(13):23-25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和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充血性心力衰竭(ASVMC-CHF)的短期疗效。方法确诊ASVMC-CHF心功能Ⅱ~Ⅳ级的患者1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rhBNP组,rhBN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rhBNP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呼吸困难程度、肺毛细血管楔压、尿量、血清生化指标、心功能分级(NYHA)、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相关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比较,用药后rhBNP组血压、心率、呼吸困难程度、肺毛细血管楔压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血钾水平rhBNP组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提高(P<0.05),两组心功能分级都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量及心排指数(CI)较用药前明显增加,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未发现与rhBNP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rhBNP能明显改善ASVMC-CHF患者血流动力学紊乱状态及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和参附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急性心力衰竭(AHF)病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AMI伴AHF诊断标准并排除心源性休克的病人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rhBNP组)和rhBNP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组(联合组),各31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尿量、呼吸困难程度、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和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终点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rhBNP组比较,联合组舒张压和心率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每24 h的尿量均增多明显(P<0.01);明显改善呼吸困难(P<0.01);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水平明显下降(P<0.01)。用药后6个月,联合组LVEF明显升高(P<0.01);LVEDD有轻度减小(P<0.05)。与rhBNP组比较,联合组低血压的发生率较低(P<0.05);在保证收缩压130~90 mmHg及舒张压80~60 mmHg的情况下,2组病人均未出现肾功能不全或原有肾功能不全加重。结论:rhBNP能有效抑制AMI伴AHF病人的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激活,改善血流动力学;rhBNP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更有利于改善呼吸困难的程度,控制心衰,更有助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和硝酸甘油对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50例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和rhBNP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后30 min、6 h及24 h的呼吸困难程度以及整体临床情况.以及用药24 h后液体的出入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其中硝酸甘油组使用硝酸甘油开始剂量为5?g/min.每3~5分钟增加5?g/min,根据个体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调整用量;rhBNP组使用rhBNP,首先以1.5 ?g/kg弹丸式静脉冲击,随后以0.0075 ?g穔g-1穖in-1连续静脉滴注72 h.结果 rhBNP组患者静脉给药后30 min和6h的呼吸困难好转程度(P值分别为0.042和0.019)和整体临床状况好转程度(P值分别是0.018和0.044)均显著优于硝酸甘油组,24h后两组未有明显差异(P值分别是0.192和0.179);用药24 h后的尿量rhBNP组(1513.8±242.9)ml明显多于硝酸甘油组(1341.2±239.7)ml(P=0.015);用药24h时rhBNP组患者射血分数的增加以及肺动脉压和收缩压的降低均明显多于硝酸甘油组(P值分别是0.001、0.000及0.002),用药72 h后rhBNP组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期前收缩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P值分别是0.000、0.001和0.002).结论 rhBNP通过促进尿量的排泄、降低肺动脉压及增加左室射血分数等途径明显改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和整体临床状况,以及明显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及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8例急性心肌梗死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急诊PCI术后试验组即刻开始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0.007 5~0.015 μg/(kg·min),持续48~72 h,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后均接受0.9%氯化钠生理盐水1 mL/(kg·min)持续水化治疗维持至术后12~24 h,分别于术前及术后48、72 h测定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 C)。结果:试验组PCI术后72 h较基线的SCr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Scr升高值:5.33 vs.17.93, P=0.020;eGFR降低值:4.24 vs.12.18, P=0.008),同时试验组CIN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4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为CIN的保护因素(OR=0.04,95%CI:0.00~0.36)。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后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保护肾功能,减少对比剂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