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意识障碍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海燕  那丽娜  宫键  陈海燕 《吉林医学》2007,28(10):1238-1238
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9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意识障碍5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索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预后的简便而有意义的方法。方法:收集106例SAH病例资料,在住院期间内死亡或存活为预后标准,观察其脑脊液(CSF)颜色、不同时段意识障碍与预后的关系;同时观察CSF颜色与不同时段意识障碍之间的关系。结果:多红细胞性CSF组死亡率显高于少红细胞性CSF组(P<0.001);即发短暂意识障碍组预后显好于起病时无意识障碍组(P<0.05),其相应淡血性CSF的比率前显高于后(P<0.05);持续意识障碍比迟发意识障碍组死亡率高,但两组之间无显差异(P>0.05)。结论:CSF颜色是预测SAH预后最直接、最有意义的指标,浓血性出血量大,预后差。与之相对应,起病时立即意识障碍,短时内清醒出血量相对少,预后相对佳,无此表现相对较差,一旦发生迟发意识障碍或起病后持续意识障碍预后均很差。  相似文献   

3.
4.
5.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曹冠柏杨国芳(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神经外科312000)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急性脑积水(AHC)是指创伤性SAH后1周内发生的脑积水。笔者1987年3月至1997年6月共收治经CT确诊的创伤性SAH后AHC3...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HA)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其应及时作出诊断,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03~2009年收治的6例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的SHA患者的诊断、抢救、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3例在急诊就地抢救,由于形成脑疝或者心力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3例经保守及手术等治疗,好转出院。结论: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的SHA临床并非少见,较易漏诊、误诊,且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所以,对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意识障碍可作为病情判断、估计预后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急性肺水肿为首发症状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始发症状为急性肺水肿、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上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以头痛、恶心、呕吐为始发症状,但本组病例以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咳红色泡沫痰为首发症状.结论:以肺水肿为始发症状的脑卒中较易误诊,对不明原因突然出现的呼吸困难,咳红色泡沫痰且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要考虑脑卒中,尤其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应行头颅CT、腰椎穿刺检查以及时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外伤引起血液从破裂的血管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称为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该病是影响颅脑外伤死亡率和病残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以及意识、瞳孔、呕吐及抽搐等情况的变化,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积极预防脑梗塞及便秘的发生.出院时给予家庭护理指导,确保患者在急性期安全度过,使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9.
王京宽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11-2212
目的:探讨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给予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反复腰穿术放脑脊液治疗。对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尼莫地平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跃飞  林吉惠 《广东医学》1997,18(10):657-658
为观察尼莫地平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治疗作用,作者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22)和规加尼莫地平治疗组(n=23),所有患者均行颅内压(ICP)监护并按国际GOS预后评分标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预后不良者在常规治疗组中占59%,而在尼莫地平组仅占26%(P〈0.05),两组ICP变化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尼莫地平治疗,t-SAH能明显降低死残率,  相似文献   

11.
一个新的研究显示每20例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就会有1例在首次去急诊科就诊时被漏诊。在安大略省多伦多的临床评估科学研究所,调查人员通过对大量漏误诊数据的分析发现,5.4%的SAH患者在他们首次去急诊科就诊时未被识别。  相似文献   

12.
宋宏恩 《中原医刊》2004,31(16):26-27
2000年6月-2002年12月,我们对146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病人采用体外引流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心肌酶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和创伤性SAH患者中的血清水平。方法对入院的SAH患者进行CT及腰椎穿刺检查,并经医师诊断筛选出自发性SAH患者和创伤性SAH患者各45例做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90例做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的心肌酶谱,即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血清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AST、CK、LDH水平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的AST、CK、LDH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自发性SAH患者的AST、CK、LDH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创伤性SA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SAH患者的心肌酶谱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创伤性SAH患者,对于自发性SAH和创伤性SAH的并发症及发病机制有进一步的理解,更好的减少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2~2004年收治的138例SAH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其中老年人SAH52例,青壮年SAH86例。结果老年人SAH病因以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为主,临床表现不典型,脑膜刺激征轻,意识障碍常见且明显,并发症多、误诊率、病死率高。结论对以头痛、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老年病例应高度重视,及时行脑脊液、CT等检查,以减少误诊,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尼莫地平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8急性颅脑损伤合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两组脑梗死、脑积水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进行预后判断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尼莫地平治疗组脑梗死、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较对照组好。结论在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脑损伤病例,早期使用尼莫地平可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脑梗死、脑积水等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以舞钢市职工总医院收治的114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观察组采用持续大池引流+尼莫地平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间断腰椎穿刺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良好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良好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持续大池脑脊液引流方法应用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72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其中老年人30例,中青年42例。结果:老年人病因以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为主,临床表现为不典型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常见且明显,并发症多,误诊率高及病死率高。结论:对以头痛、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老年病例应高度重视,常规进行脑脊液等检查以减少误诊,以便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9.
马军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27-3728
目的探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与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方法88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纽,观察纽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对照组行间断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脑积水、脑梗死、再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总体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预后较好,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间断腰椎穿刺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观察组采取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结果:观察组发生蛛网膜下腔再出血6例,发生脑积水7例,发生脑梗死6例;对照组发生蛛网膜下腔再出血13例,发生脑积水16例,发生脑梗死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6个月,对照组良好22例,中残9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0例;观察组良好30例,中残7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