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和格拉斯琼对妇科手术使用0.5%布比卡因和吗啡蛛网膜下腔注射镇痛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NV)和瘙痒的作用.方法:130例择期行妇科手术的病人,被随机分成3组,Ⅰ组静注地塞米松10 mg;Ⅱ组静注格拉斯琼8mg;Ⅲ组静注地塞米松10 mg加格拉斯琼4 mg.结果:在Ⅰ组,预防术后24 h内PONV的失败率较高(40例中有29例,72.5%),而Ⅱ组(47例中有23例,49%)(P=0.02)和Ⅲ组(43例中有19例,44%)(P=0.01)失败率较低.3组间预防术后24 h内瘙痒的失败率无差别(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为70%、72%和70%)(P>0.1).结论:地塞米松10 mg加格拉斯琼4mg预防PONV和瘙痒与单用格拉斯琼8 m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与地塞米松10 mg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2.
于刚  缪江波  蔡军  英成光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3385-3386
目的:评价格拉斯琼对妇科全麻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SAⅠ~Ⅱ拟在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术的病人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B组:格拉斯琼3mg;C组:地塞米松10mg;D组:格拉斯琼3mg与地塞米松10mg合用,每组30例。结果:格拉斯琼与地塞米松两药单独应用均可降低全麻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而两药联合使用无论与对照组相比(P〈0.01),还是与两药单独使用相比(P〈0.05),都明显降低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论:格拉斯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妇科术后恶心呕吐(PONV).方法 240例妇科手术患者全部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随机分为静注昂丹司琼组(A组)、地塞米松组(D组)、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组(AD组)、生理盐水组(S组).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术后4、6、8、12、24、48 h PONV发生情况、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 S组PONV发生率S组明显高于D、A、AD组,D组稍高于A组,AD组明显低于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妇科手术后PONV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并寻找应用地塞米松的最小有效剂量。方法选择150例患者,随机分为5组(n=30)。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05mg/kg(D0.05组)、地塞米松0.1mg/kg(D0.1组)、地塞米松0.2mg/kg(D0.2组)、恩丹西酮4mg(O组)和同容积生理盐水(S组)。观察记录手术后0~24h内患者PONV情况、抗恶心呕吐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D0.1组、D0.2组与S组比较:术后0~24h内总的PONV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需要抗恶心呕吐药物治疗的患者比例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0.1组与D0.2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D0.05组S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D0.1组与D0.05组比较,术后0~24h时内总的PONV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1),需要抗恶心呕吐药物治疗的患者比例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0.1组与O组比较:术后0~24h内PONV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1mg/kg能有效地预防LC后PONV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5例。Ⅰ组诱导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作为对照;Ⅱ组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Ⅲ组诱导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mg/kg+地塞米松10mg,持续微泵输注利多卡因2m l/(kg.h)。观察并评估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程度。结果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Ⅱ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Ⅱ组高于Ⅲ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复合地塞米松和地塞米松均能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PONV的发生,利多卡因复合地塞米松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6.
刘学文 《安徽医药》2009,13(12):1553-1554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复合氟哌利多预防气管内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麻醉诱导后静注DXM 10 mg,术毕拨管后静注氟哌利多1.25 mg)和对照组(与A组同样时点静注等量生理盐水),每组40例,观察术后6 h、24 h PONV发生例数与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PONV发生率和程度明显低于或弱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诱导后和术毕分别给予地塞米松和氟哌利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妇科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  相似文献   

7.
昂丹司琼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施伟民  徐土荣 《医药导报》2005,24(11):1026-1027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对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0例须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手术前对照组静脉注射氯化钠注射液4 mL;治疗组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 mg,药物对照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分别于手术后8,24 h评估并记录患者的恶心呕吐程度。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术后8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术后8~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地塞米松可能对创口愈合有影响。 结论昂丹司琼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妇科手术、胃肠道手术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C)是PONV高发生率的手术,我们分别于上述手术在硬膜外麻醉后吗啡镇痛和全麻LC两种情况下观察格拉斯琼(Granisetron)对预防PONV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方吉  李洁 《淮海医药》2004,22(3):242-242
目的 观察格拉斯琼抑制妇科手术后经硬膜外镇痛 (EPCA)泵镇痛中常见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的确切效果。方法 选择 6 0例要求在术后进行 EPCA泵镇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在镇痛液中加入格拉斯琼 ,另一组不加格拉斯琼。结果 格拉斯琼组恶心呕吐发生率 (1 0 % )明显小于非格拉斯琼组 (4 3% )。结论 格拉斯琼抑制妇科手术后 EPCA泵镇痛中常见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0.
黄中华  秦丹丹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7):2611-2612
目的评价格拉司琼预防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将50例腹腔镜下进行阑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格拉司琼组,B组为对照组,每组25例。A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 mg,B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 mL。观察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拉司琼可以减少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PONV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聂泉  付纲  刘传辉 《贵州医药》2005,29(9):824-824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增加了病人的痛苦。通过运用地塞米松联合格拉斯琼(granisetron)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ONV,观察其临床结果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于带弟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617-1618
目的:观察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疗效.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手术缝皮时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 mg,B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手术缝皮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C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手术缝皮时给予阿扎司琼10 mg;D组:麻醉诱导前和手术缝皮时均给予生理盐水4 mL.观察并记录四组患者术后24小时恶心呕吐发生的例数、程度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小时内,A、B、C三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B两组问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A、B两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能有效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效果较单用阿扎司琼或地塞米松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讨论雷莫司琼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方面的作用。方法50例择期在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雷莫司琼组n=25)和B组(对照组n=25)。A组在诱导前静脉给予雷莫司琼0.3mg,B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10ml。观察每位患者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术后24h雷莫司琼组和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6%和52%,有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雷莫司琼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方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地塞米松与昂丹司琼预防手术后恶心呕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丽丽  王龙 《医药导报》2007,26(12):1467-1468
(1. [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与昂丹司琼联合用药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妇科择期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昂丹司琼组术毕静脉推注昂丹司琼8 mg;联合用药组术毕静脉推注昂丹司琼8 mg和地塞米松10 mg;对照组术毕静脉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术后观察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并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昂丹司琼组和联合用药组均能有效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P<0.05=;与昂丹司琼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抗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更佳(P<0.05=。结论地塞米松与昂丹司琼联合用药对手术后引起的恶心、呕吐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小龙  唐利庆 《海峡药学》2010,22(11):134-134
目的观察枢星与地塞米松合用对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疗效。方法选用静吸复合麻醉下腹腔镜胆囊手术150例,随机分3组即S组(枢星组)、F组(复合组)、D组(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前10min静注:S组枢星(格拉斯琼)3mg F组枢星3mg+地塞米松5mg D组生理盐水3mL。观察并记录病人苏醒后4h、12h、24h、48h的恶心呕吐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F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与D组相比,P〈0.01。结论 S组和F组均可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F组在防止恶心呕吐和降低止吐药用量上要优于S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帕诺洛司琼预防腹腔镜直肠癌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 择期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帕诺洛司琼组(Ⅰ组)和托烷司琼组(Ⅱ组),各50例.采用常规麻醉诱导和维持.Ⅰ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0.25 mg,Ⅱ组给予托烷司琼5 mg.所有患者均使用舒芬太尼2μ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的术后镇痛泵.观察术后48 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24 h内,Ⅰ组PONV的发生率(44%)与Ⅱ组(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4 ~ 48h内,Ⅰ组PONV的发生率(6%)显著低于Ⅱ组(20%)(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帕诺洛司琼可安全有效的用于预防迟发性PONV.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探讨三种不同方法用于预防子宫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纳入本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昂丹司琼,观察A组用昂丹司琼+地塞米松,观察B组用昂丹司琼联合指压穴位治疗,比较三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A组与B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与B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与昂丹司琼联合用药或者昂丹司琼联合指压内关穴方案对于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与单用昂丹司琼相比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预防患者行腹部手术后恶心和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蛤予昂丹司琼.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观察心率、血压等变化.记录8h和24h发生恶心呕吐的次数和程度。结果术后24h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昂丹司琼可以有效预防腹部手术恶心呕吐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 9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缚组30例.麻醉诱导前 10 min 静注托烷司琼4 mg(T组)、托烷司琼4 mg 加地塞米松5 mg(TD组)或生理盐水5 ml(C 组).观察术后6 h内、6 h~24 h PONV情况以及拔管时、拔管后1 h、4 h醒觉程度评分(OAAS).结果 与C组相比,T组及TD组术后24 h内PONV发生率和程度降低(P<0.05或P<0.01);与T组相比,TD 组术后24 h内恶心程度下降,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对妇科科腹腔镜术患者可减少PONV的发生,比单独应用托烷司琼更好.  相似文献   

20.
杨慧  黄东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3):339-340
目的:探讨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疗效。方法:16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40例。开始缝皮时阿扎司琼组(A组)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4ml),地塞米松组(D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4ml),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组(AD组)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mg+地塞米松10ms(共4ml),对照组(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ml。观察和记录术后24小时PONV的例数和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阿扎司琼组、地塞米松组、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组均显著减少妇科腹腔镜术后24小时PONV的发生率(P〈0.01);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扎司琼联用地塞米松预防妇科腹腔镜PONV临床疗效显著,效果较单用阿扎司琼或地塞米松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