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以及减轻后肢肌萎缩有无促进作用。方法:将正常组、对照组、督脉电针组(电针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NSCs组)和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电针NSCs组)成年大鼠T10脊髓段做全横断损伤,其中NSCs组和电针NSCs组在损伤处移植神经干细胞,电针组和电针NSCs组在术后开始接受督脉电针治疗。所有实验动物在脊髓损伤后存活65天。结果:电针NSCs组大鼠其腰段脊髓受损伤运动神经元的存活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实验对照组大鼠。电针NSCs组大鼠后肢的股二头肌萎缩程度明显小于其他实验对照组大鼠。结论: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能够促进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受损伤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以及减轻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瘫痪的后肢股二头肌的萎缩状况。  相似文献   

2.
电针围刺对运动性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兵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878-5879
目的:观察电针围刺治疗运动性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并与毫针齐刺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方法:将64例运动性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3例、毫针组31例,分别采用电针和毫针刺激膝部痛点,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7%,毫针组总有效率为87%。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2.33,P&;lt;0.01)。结论:电针围刺治疗可明显提高运动性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背景:髓鞘的再生预示着损伤神经组织的修复状态。目的:观察施万细胞移植于电针损伤的中脑后是否有新生的髓鞘再生。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研究对象为Wistar大鼠,雌雄不限,体质量(180&;#177;20)g。随机分为单纯电针损伤组和施万细胞移植组,每组18只动物。干预:新生大鼠坐骨神经施万细胞体外培养,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后移植至电针损伤的大鼠中脑网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位后行半薄切片天青-美蓝髓鞘染色,油镜下观察新生的髓鞘。主要观察指标:①移植的施万细胞在脑内的存活时间。②单纯电针损伤组和施万细胞移植组新生的髓鞘。结果:实验过程中单纯电针损伤组死亡5只,施万细胞移植组死亡6只,最终进入分析保持为每组18只。施万细胞移植后8个月仍可见BrdU阳性细胞并主要向大脑皮质迁移;在损伤的脑干区域内1个月就可见新生的髓鞘。结论:施万细胞移植可促进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再生。  相似文献   

4.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能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本文从电针预处理的取穴方法和电针使用情况以及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电针预处理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运用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电针对脊髓创伤后脊髓组织中氧自由基含量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后早期电针治疗对脊髓组织中氧自由基含量有无影响,探讨电针治疗对脊髓继发性损伤有无抑制作用。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42只,分为对照组、损伤组、电针治疗组等3组,按Allen法致伤造成脊髓损伤模型,电针治疗组术后采用电针治疗。0.5h及6h后取损伤段脊髓组织,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观察脊髓病理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MDA含量升高,SOD含量下降,使用电针治疗后可使MDA降低,SOD升高。结论: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自由基含量升高,电针治疗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6.
杨成  赵冬梅  刘同慎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5):135-137,i0005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督脉电针治疗对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6/2004-06在滨州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完成。选用成年雌性Wistar大鼠72只,采用Allen法制备脊髓打击损伤模型,72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每组再分为3d、1,2,4周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①电针组:损伤后即刻开始电针治疗,取督脉“大椎”和“命门”穴,1.65cm(0.5寸)毫针,深达硬膜外。然后用多功能治疗仪治疗,强度以大鼠后肢微微颤动为度。1次/d,30min/次。②激素组:损伤后即刻前肢皮下注射甲基强的松龙(80mg/kg);此后分别于6,12,18h再次注射(40mg/kg)。③损伤组:损伤后不做治疗。术后3d、1周、2周和4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观察损伤脊髓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变化。结果:7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变化最显著,损伤组和电针组3d时阳性细胞增多,至2周时最多,4周时明显减少,电针组明显多于损伤组。激素组3d达高峰,此后呈下降趋势,4周时回落到损伤组水平,阳性反应较电针组稍弱,比损伤组明显增强。②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电针组3d时就明显高于损伤组,而且持续整个实验过程;激素组在1周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反应明显增强,2周后降至损伤组水平。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表达:脊髓损伤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表达局限于前2周,比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弱,持续时间短,电针组和激素组明显多于损伤组,2周后与损伤组已无明显差异。结论:督脉电针治疗能促进损伤脊髓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不同的因子变化时间窗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乙酰胆碱酯酶(ACHE)等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0-09/2002-09在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用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术后7,15,30d进行跳台实验、水迷宫实验行为学观察,检测大脑皮层组织SOD、丙二醛含量,海马组织ACHE活力:结果:行为学观察结果:①水迷宫实验:模型组游全程时间延长,错误次数增加,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这种改变逐渐加重。电针和药物氢麦角碱均可使模型动物游全程时间缩短,错误次数减少,但电针组于7d和30d时,疗效显著优于药物组。②跳台实验:模型组反应时间延长,潜伏期缩短,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这种改变逐渐加重。电针和药物均可使模型动物的反应时间缩短,潜伏期延长,但电针组学习成绩与记忆成绩于7d和30d时,显著优于药物组,15d时的记忆成绩显著优于药物组。皮质组织自由基损伤情况观察:模型小鼠皮质组织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增加,SOD活力显著下降,自由基损伤明显,抗自由基损伤能力下降。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或P&;lt;0.01)。海马组织ACHE活力改变:术后7d,模型小鼠ACHE活力明显升高,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或P&;lt;0.01)。结论: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反复脑缺血再灌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具有抗脑缺氧和减轻脑水肿、抗自由基损伤、降低ACHE活性、减轻皮质神经细胞的缺血损伤、抑制海马锥体细胞的迟发性坏死等作用,从而改善和提高了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8.
电针参数定量化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蒯乐  杨华元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5):2224-2225
通过对电针频率,波型,电流强度,刺激时间等不同参数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后,产生不同的电针参数具有不同的针效;电针参数量化存在合理性,有待于进一步开展更为全面,细致地研究,以提高电针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背景:针灸对脊髓损伤后期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客观证实,本课题组以往的实验已证实电针可抑制脊髓损伤早期细胞凋亡,但电针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尚不清楚。目的:通过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电针对凋亡抑制基因Bcl-2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干预脊髓损伤早期细胞调亡可能的机制。设计:开放性动物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材料:成年雄性SD大鼠,清洁级,鼠龄两三个月。Bcl-2原位杂交检测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cl-2抗体(1:200,Santa Cruz Biotechnology公司)。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12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完成。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甲基强的松龙组及假手术组。采用改良的Allen’s垂击法致大鼠T10脊髓损伤,损伤后即刻进行督脉电针治疗,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象定量分析法进行评估。主要观察指标:①脊髓损伤早期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②电针对Bcl-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实验过程中如遇动物死亡,及时补充,最终42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假手术组有中等量的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模型组在脊髓损伤后6hBcl-2 mRNA表达有增高趋势,Bcl-2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变化;伤后24hBcl-2 mRNA表达增高,Bcl-2蛋白表达也相应增高。电针组Bcl-2 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与甲基强的松龙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②电针及甲基强的松龙治疗6h组,Bcl-2 mRNA阳性细胞数增加,灰度值降低,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0.01)。电针24h治疗组,Bcl-2 mRNA阳性细胞数显著增高,灰度值降低,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俨〈0.05-0.01)。⑧电针24h治疗组,Bcl-2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增加,灰度值降低,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俨〈0.05-0.01)。结论:电针可上调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进而对脊髓损伤早期细胞调亡具有部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探讨其对组织中N0与ET含量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取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损伤组、电针组三组,造模采用改良的Allens重物打击法,动态观察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及组织中NO与ET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电针可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在急性脊髓损伤早期(24小时内)可明显降低组织中NO的含量;电针能明显抑制脊髓损伤后组织中ET含量的升高,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其作用逐渐加强。认为电针可以通过调节脊髓损伤后组织中NO与ET的含量变化,减轻继发性损伤过程,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许佳年  肖达  雎久红  余爱珍  徐晓庆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3):180-182,F0003
背景:现有的研究结果证实神经生长因子在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神经再生能力低下与损伤局部缺少支持神经元生长的微环境有关。针刺对脊髓损伤后的神经保护是否通过促进担损伤脊髓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提高而起作用,目前尚缺少大量分子水平的实验证实数据。 目的:采用形态学、原位杂交等技术观察电针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脊髓组织形态及其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针灸科,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材料:实验于1999-01/2002-02在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完成。选取雄性SD大鼠15只,体质量(260&;#177;9.52)g,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电针组,各5只。 方法:损伤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制备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作椎切除。术后2h,对电针治疗组给予电针治疗,取大椎、命门和L2夹脊、环跳,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针刺后接G6805型电针仪,疏波,0.8Hz0.3-0.6mA,以肌肉有轻微的抖动为宜。1次/d,每次30min,连续治疗30d。损伤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不作任何处理。采用自行改良的Tarlow评分标准和Rivlin方法分别于术后2h,30d进行运动功能测定。①改良的Tarlov评分标准:以完全瘫痪,针刺时下肢无反应到正常行走记作0-6分。②改良的Rivlin方法:斜板由两块矩形的合金板通过铰链于一端相连而成,板从水平位置(0&;#176;)起绕轴旋转,斜面角度可以测出。将大鼠头朝前,身体纵轴与斜板纵轴垂直放置,逐渐增大板与水平间的角度,直至大鼠不能保持原有位置5s时,记录这一临界角。原位杂交检测,光镜下明视野记录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细胞数并摄片。 主要观察指标: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评分(改良的Tailov评分)、脊髓损伤大鼠斜面测试临界角度(改良的Rivlin方法)、各组脊髓组织神经生长因子mRNA阳性细胞数的变化。 结果:实验大鼠15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脊髓损伤2h后,损伤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运动功能评分和改良的Rivlin方法斜面临界角均明显下降;30d后,两组的改良的Tarlow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斜面临界角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以电针组的恢复较明显,与损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5.40&;#177;6.62,27.80&;#177;1.10;(35.40&;#177;6.62).(27.80&;#177;1.10)。P〈0.05]。②伤后30d,电针治疗组大鼠病理损害程度,较损伤对照组轻,脊髓组织形态的损伤,神经生长因子mRNA阳性细胞,数的增加较损伤对照组明显(28.13&;#177;1.64,12.63&;#177;1.41.P〈0.01)。 结论:电针可促进脊髓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可能减轻脊髓组织形态的损伤,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因其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外伤导致桡神经重度损伤,远端分支完全性损伤,属于中医痿病范畴中损伤伤筋导致的经络闭阻。近年来动物实验和临床资料表明,电针具有促进损伤后神经再生的作用。笔者结合电针与艾灸而成电温针疗法,治疗桡神经重度损伤患者1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罗某某,男,35岁,2014年7月22日因重物压伤后出现左上臂肿胀疼痛、左上肢麻木、乏力,当时无昏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2014年7月  相似文献   

13.
赵斌  田惠林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0):3044-3044,I003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肌肉损作伤修复的时机。方法 采用不完全锐性切割的方法造成兔排肠肌损伤模型,术后不同时期采用电针进行治疗。结果 晚期电针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早期治疗和自然恢复组。结论 适时选择电针治疗更利于对肌肉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采用固本通络电针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动物实验提示固本通络电针法对实验性DPN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而DPN的发病与高血糖引起的一系列生化代谢紊乱有关。为探讨电针防治DPN的作用机制,我们在动物实验中测定了与DPN发病相关的部分生化代谢指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目的:探讨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30-280g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各12只及假手术组6只,采用改良的Allen's垂击法致大鼠脊髓(T10)中度损伤,损伤后即刻分别进行督脉电针或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模型组不做处理,于术后6,24h处死动物,假手术组仅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采用TUNEL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并进行图像定量统计学分析。结果:电针和甲基强的松龙均可显减少TUNEL阳性细胞数,结论:电针可抑制 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林野  万虹  历俊华  翟晶 《中国临床康复》2004,8(7):1384-1385
背景:神经元的功能状态与机体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目前已有多种实验方法来鉴定神经元轴突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但对于树突,人们给予的重视还很少。目的:观察电针损伤大鼠中脑后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2(MAP2)免疫反应变化。设计:设立对照的动物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地点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中心实验室。Wistar大鼠,雌雄不限,体质量(180&;#177;120)g,每组6只动物。干预:电针损伤大鼠中脑,不同时间取脑组织,行MA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元MAP2免疫反应及不同时间病理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脑组织MAP2免疫反应发生在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电针损伤后可见MAP2免疫反应不同的神经元:固缩神经元,轻度受损神经元,正常神经元。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实验性研究中,MAP2免疫反应是观察神经元功能状态的一项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多年来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电针治疗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有着肯定的效果,其相关机制也一直是针灸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目的:总结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现状及其可能机制,以期更深入地探讨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机制,促进针灸临床疗效的提高.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Ovid数据库,检索词分别为"电针;周围神经"和"electroacupuncture;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纳入所述内容与电针治疗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相关的文献,排除相关性较低、重复研究以及较陈旧的文献.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138篇文献,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筛选,共纳入2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电针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其治疗机制可通过生物电场作用、改善运动终板内的营养物质含量和结构、促进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表达增多、促进神经营养因子3及其受体表达增多、增强神经生长因子-信使核糖核酸的表达以及促进许旺细胞的增殖等方面来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8.
梁文明  吴仁昌  李刚  白荣杰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3):111-113,i000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再生修复过程中Fas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并与甲基强的松龙进行阳性对照。 方法:实验于2003-04/2004-06在佳木斯医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①将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4只单纯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甲基强的松龙组及假手术组4组(n=16),除假手术组外。其他3组大鼠采用改良的Allen’s捶击法(50g&;#183;cm)制成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②电针组在损伤后即刻取督脉上的大椎和命门两穴进行治疗,电针频率2Hz,疏密波形,强度2.5mA,以针刺处肌肉轻微抖动为宜,持续30min。甲基强的松龙组在损伤后即刻尾静脉内注射30mg/kg甲基强的松龙。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做治疗。③各组分别于术后6,24h各处死8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图像定量分析法观察各组脊髓损伤早期Fas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 结果:经补充后61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脊髓损伤后6h:电针及甲基强的松龙组Fas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阳性细胞数少于假手术组(P〈0.05)。灰度值高于假手术和模型组相(P〈0.05,0.01)。②脊髓损伤后24h:电针及甲基强的松龙组Fas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阳性细胞数少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P〈0.05),灰度值高于假手术和模型组(P〈0.05,0.01);但电针与甲基强的松龙组组问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电针可使Fas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下调,从而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神经细胞,对损伤脊髓的修复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其效果与甲基强的松龙相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围刺治疗运动性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并与毫针齐刺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方法:将64例运动性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3例、毫针组31例,分别采用电针和毫针刺激膝部痛点,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7%,毫针组总有效率为87%。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2.33,P<0.01)。结论:电针围刺治疗可明显提高运动性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NSCs)联合应用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组织神经营养素-3(NT-3)含量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成年大鼠分为对照14d组、督脉电针14d组(电针14d组)、神经干细胞移植14d组(NSCs 14d组)、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14d组(电针NSCs 14d组)、神经干细胞移植30d组(NSCs 30d组)和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30d组(电针NSCs 30d组)6组,所有动物均实施T10段脊髓全横断手术.其中电针组和电针NSCs组于术后5d进行电针治疗。结果:①电针NSCs 14d组受损伤的脊髓组织含有较高水平的NT-3,其次是电针14d组和NSCs 14d组,对照14d组受损伤的脊髓组织含有较低水平的NT-3。②NSCs30d组和电针NSCs30d组脊髓全横断处的移植神经干细胞均有TrkC表达。结论: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能够明显增高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处邻近组织的NT-3水平;在大鼠脊髓损伤处及邻近组织有些移植神经干细胞表达Trk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