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宁叶 《河北医药》2012,34(22):3520-3520
浅静脉穿刺术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医护人员一次穿刺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治疗、抢救是否及时。临床上常采用向心性方向进行静脉穿刺。患有慢性病、长期输液的老年患者,由于皮肤松弛、血管弹性差、血管脆性大、反复多次的静脉  相似文献   

2.
3.
如何提高老年患者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的成功率是护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老年患者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把好"六关",同时做好宣传,才能成功留置套管针使输液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浅静脉留置套管针在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伟荣 《河北医药》2001,23(11):843-843
浅静脉留置套管针以其套管柔软 ,对血管刺激小、留置时间长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之中 ,从而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解除了因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压力 ,同时给临床治疗用药带来方便 ,使静脉用药引起的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静脉萎缩和静脉损伤所致的皮下出血发生率下降[1 ] ,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现将我科自 1 998年以来对住院患者采用浅静脉留置套管针在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选用 1 998年 1月~ 2 0 0 0年 8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共 1 0 0 0例次 ,年龄 1 7~ …  相似文献   

5.
6.
浅静脉封闭式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减轻病人长期输液每天反复进行静脉穿刺所受的痛苦。方法 我科采用了美国BD浅静脉封闭式留置针进行浅静脉输液。结果 通过对封闭式留置针应用,我们总结了一套使用方法及护理要点。结论 要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发生,必须加强留置期间的观察及护理:严格把好无菌关、及时更换透明薄膜,可防止穿刺部位的感染;局部进行热湿敷疗法,可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正确应用正压封管,可防止静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自从临床使用静脉留置套管针以来 ,所见文章记录或说明的穿刺方法 ,均为选择适宜静脉 ,常规消毒后进行穿刺 ,穿刺中将套管针所有针体全部进入血管后 ,拔出针芯 ,再接好输液管进行静脉输液。自我们使用静脉留置针以来 ,将穿刺方法改进与尝试后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1 材料仍采用美国B 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套管针。2 改进穿刺方法选择好适宜的静脉 ,常规消毒后 ,将输液器头皮针接在肝素帽端 ,然后排尽套管针内空气 ,进行穿刺 ,穿刺中将套管针针体前 1/ 3或 1/ 2进入血管内 ,见回血后 ,可打开输液器调节夹 ,试行输液 ,如未出现穿刺失败现…  相似文献   

8.
9.
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熟练掌握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提高浅静脉留置针在患者中的穿刺成功率。方法208例次住院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应用浅静脉留置针208例次,平均穿刺成功率为97.6%。结论在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期间,应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合理选择留置针,正确选择穿刺肢体和血管,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浅静脉留置套管针封管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近几年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仅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护了患者的血管,更为抢救病人提供了开放的静脉通道,有利于及时、准确的给药,且不增加液体量。封管是该技术的重要环节,如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留时间,防止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反之则易诱发静脉炎、出血堵管等再通失败,需重新行静脉穿刺。笔者试从封管液不同推注速度和封管针头两种不同拔除方式讨论其对置管成功率的影响,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9年3月~10月在我科住院且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160例病人,年龄18…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产儿经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的成功率及优点。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26例收入NICU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例,女10例;胎龄29~35周,体质量0.83~2.1kg。结果穿刺成功25例,成功率为96.15%。一次穿刺置管20例,二次穿刺置管3例,三次穿刺置管2例。1例放弃治疗拔管,1例堵管拔管,23例治愈出院拔管。最长保留时间75d,最短保留时间1d(堵管)。结论早产儿经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安全性强,并发症少,护理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周围静脉输入强刺激性化疗药物(去甲长春花碱)时有效预防静脉渗漏和静脉炎的的方法。方法 选取周围静脉输入去甲长春花碱的肿瘤化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湿敷组及非湿敷组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渗漏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75%乙醇湿敷可有效降低强刺激性化疗药物对周围血管的刺激性。结论 此方法值得在是人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茹  陈岚  庄小环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18-2019
目的 探讨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静脉留置针168例,从穿刺部位、神志、液体渗透压及封管液等方面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留置时间不受神志及穿刺部位的影响(P〉0.05);留置时间与液体渗透压及封管液有关(P〈0.05);肿胀发生与液体渗透压及神志有关(P〈0.05);静脉炎的发生与渗透压有关(P〈0.01),与神志无关(P〉0.05),且肿胀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炎发生率(P〈0.01)。结论 静脉留置针不受神志及穿刺部位影响,只要治疗及病情需要可随时选择静脉留置;输入高渗液体应3d更换留置部位1次,并适当活动留置肢体,以减少肿胀及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门诊静脉给药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我院急性呼吸道感染(ARI)门诊静脉给药患儿年龄分布、用药特点,初步探讨存在的问题。方法:对2002年ARI门诊静脉给药56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门诊静脉给药以1~6岁为主,抗生素使用率100%,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占58.04%,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率96.70%。结论:应加强ARI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离心静脉输液在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离心穿刺静脉输液法。对照组按常规采用向心方向穿刺静脉输液法.观察静脉输液1分钟内患者手指的活动情况、液体渗漏发生率及最大流速或最小液体流速时两组患者输入液体的滴数。结果 离心穿刺法对手的活动无影响,而顺向穿刺法对手的活动均有影响,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逆向穿刺法液体渗漏发生率为8.0%,顺向穿刺法液体渗漏发生率为16.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种穿刺方法的液体流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离心穿刺是一种有效的、可行的静脉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PICC置管后采用外敷茶黄膏对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3~2015年在我院行PICC置管患者135例为观察对象,根据置管处理方案分为3组,观察组(n=46)涂擦茶黄膏;对照1组(n=44)涂擦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喜疗妥);对照2组(n=45)行常规护理。于置管前、24h后、72h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管内膜损伤、组织水肿、微血栓形成等。结果:3组置管后24h的静脉炎程度、血管内膜、周围组织水肿、微血栓形成等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置管后72h,3组静脉炎发生程度、血管内膜受损、微血栓形成及组织水肿比较,茶黄膏外敷组优于对照1组,对照1组优于对照2组,茶黄膏外敷组与喜疗妥组对于血管内膜修复及组织水肿消退效果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从多普勒超声结果提示茶黄膏组血管壁厚度均值及水肿消退方面优于喜疗妥组。结论:外敷茶黄膏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减轻水肿、血管内膜损伤及微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体移植静脉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及活性的变化。方法建立兔自体静脉旁路移植模型后3、7、28d切取移植静脉,取对侧未移植静脉为自身对照。行HE和Verhoeff弹性纤维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新生内膜厚度及面积,半定量逆转录-PCR检测静脉壁MMP-2和MMP-9mRNA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MMP-9活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蛋白表达。结果术后7、28d移植静脉内膜明显增生。与未移植静脉相比,术后3d,移植静脉MMP-2、MMP-9mRNA表达已明显增高,7d达峰值(P〈0.01),术后28d渐下降至正常水平,但MMP-9mRNA表达仍维持较高水平。术后三个时间点移植静脉壁MMP-2、MMP-9活性显著增加。结论自体移植静脉MMP-2、MMP-9表达及活性显著增强,促进移植静脉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7,(23):237-239
目的分析探讨肾性高度水肿患者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肾性高度水肿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6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患者采取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对比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静脉压的发病率,水肿加重率等。结果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85%,对照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70%,实验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静脉炎,堵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0%,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病率为8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不良事件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肾性高度水肿患者进行穿刺输液治疗,首选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等患者的水肿消退后,再选择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肖红波  邹鹏  赵鹏  赵琳  徐海涛  鲁艾林 《江苏医药》2012,38(22):2676-2678
目的 探讨正常成人大脑运动区浅静脉的分布和分型.方法 分析43侧正常成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片资料,观测运动区大脑浅静脉的形态、分布及分型.结果 中央静脉及中央前静脉是大脑运动区的主要浅静脉,但并不是所有的都发育良好和规则.中央前静脉缺如率11.6%.Trolard静脉又称为上吻合静脉,常参与组成运动区静脉.运动区静脉组可分为平行型、人字型、多干型和单干型四种类型.结论 运动区大脑浅静脉变异较大,术前应对其进行评估,合理设计手术入路,术中避免损伤中央静脉和脑功能区皮质.  相似文献   

20.
改良穿刺法延长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使用改良穿刺法对延长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效果。方法 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动脉端离心方向穿刺法,两组患者静脉端均为向心方向穿刺。观察两组内瘘并发症包括动脉瘤、内瘘狭窄、内瘘阻塞的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种穿刺方式的透析效率包括尿素氮及肌酐清除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不影响透析效率。结论 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能保证透析效率,降低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