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腕关节无骨折情况下出现腕关节疼痛功能障碍进行分析。方法自2008-2010年共观察100例门诊患者进行DR拍片、CT扫描后影像分析。结果100例患者均无骨折,都有长期腕关节劳动的病史,导致腕关节的疼痛,活动受限,屈伸障碍等腱鞘炎的症状。结论对腕关节拍DR片及CT扫描进行腕关节睫鞘炎及与腕关节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腱鞘炎的治疗可以进行封闭治疗、小针刀剥离术、睫鞘部分剥离术,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掌侧Barton骨折的指针和预后。结论:①复位结果影响掌侧Barton骨折的预后,复位后桡腕关节面移位应小于2mm。②不伴桡腕关节向掌侧半脱位,建议保守治疗。③伴有桡腕关节向掌侧半脱位,保守治疗预后欠佳,可试行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如果不能达到桡腕关节面移位小于2mm的标准,应采取手术方法治疗使桡腕关节骨折复位达到桡腕关节面移位应小于2mm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用绘图法对15具尸体15对腓骨小头的胫腓关节面及桡骨腕关节面进行了解剖学的对比研究,观察关节面形态,测量其长径、横径、关节面倾斜角度、曲率半径,发现腓骨小头的胫腓关节面和桡腕关节面解剖相似。在此基础上,临床应用带血管腓骨近段移植重建桡腕关节4例收到良好的疗效,根据Green评分标准,腕关节评分为70~85分。  相似文献   

4.
用带血管的腓骨近段重建桡腕关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绘图法对15具尸体15对腓骨小头的胫腓关切面及桡骨腕关节面进行了解剖学的对比研究,观察了关节面形态,测量其长径、横径、关节面倾斜角度、曲率半径,发现腓骨小头的胫腓关节面和桡腕关节面解剖相似。在此基础上,临床应用带血管腓骨近段移植重建桡腕关节4例收到良好的疗效,根据Green评分标准,腕关节评分为70-85分。  相似文献   

5.
洪源 《基层医学论坛》2009,(14):403-404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旋转石膏固定对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整复、腕关节掌屈尺偏、旋转石膏固定治疗本病103例。结果本组103例中,98例获得随访,均达骨性愈合,腕关节恢复优62例,良32例,可5例,差0例。结论手法复位旋转石膏固定治疗Colles骨折,固定优良,腕关节功能恢复好,疗效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探讨电脑操作不当致上肢及腕关节疼痛不适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85例因电脑操作姿势不当引起上肢及腕关节疼痛不适的患者,采取指导正确的操作姿势和物理治疗。结果:经过纠正不当操作姿势和物理治疗后.上肢及腕关节疼痛不适明显缓解或消失。其中治愈35例、显效4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4%。结论:电脑操作姿势不当是致上肢及腕关节疼痛不适的原因之一,经过纠正和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7.
对不明原因腕部症状的患,可行腕关节造影检查。腕关节中内注入造影剂,如不经近排腕骨侧流渗漏时,再经桡腕关节内注射。造影片可清楚显示舟骨月骨、月骨三角骨及三角纤维软骨复合组织的情况。对诊断腕关节不对称和设计治疗方案有参考价值。慢性尺侧腕痛造影剂流入近端尺桡关节8例,关节镜证实8例均有三角纤维软骨复合裂,关节镜见7例月骨或三角骨有软骨软化,3例造影剂流入腕中关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改良尺骨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5例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患者行改良尺骨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术后均获得随访,采用腕关节Mayo评分,评估术后症状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Mayo评分:优4例,良1例。5例患者术后腕关节疼痛症状立即消失,随访发现腕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其中4例握力恢复优,1例握力恢复良。结论:采用改良尺骨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操作简单易行,固定牢靠,复位满意,术后对腕关节屈伸无影响,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68岁,家庭妇女,住院号73-7371,因左腕关节红肿、疼痛半月,于1973年4月15日住院。半月前因左腕关节挫伤后出现疼痛、红肿、发热、曾服中药和局部敷用草药,未见好转。一周前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保守和手术治疗后腕关节不稳的转归,以及对临床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24例采用石膏固定、外固定支架和桡骨远端钢板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作临床随访,根据X片测量判断治疗前后腕关节不稳的变化,Gartand和Werley评分评定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中发现有背侧偏移、掌侧偏移、DISI、VISI和舟月分离5种腕关节不稳,治疗前、后和随访时总腕关节不稳发生率分别为58.1%、21.8%和22.6%;总优良率为80.6%,稳定组和不稳定组优良率分别为84.5%和75.0%。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后常可合并不同类型的腕关节不稳定,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纠正桡腕关节不稳,舟月分离性腕关节不稳很难被纠正,腕关节不稳组腕关节的功能明显比腕关节稳定组差,桡腕关节的完整性是影响腕关节功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樊勤学 《新疆医学》2004,34(4):72-73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后,部分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受限,我们通过对腕关节的功能做出评定后,分析其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小儿腕关节离断术这方面的材料报导不多,近几年来,由于爆炸性炮竹的出现,小儿腕关节离断也日趋增多,如何处理好腕关节断面,将是关系到小儿以后生活的一个大问题。我院自1985年10月~1993年10月间对5例严重手外伤小儿腕关节实行了离断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5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5~10岁,l例为机器辗压伤;余4例均为爆炸伤。右手3例,左手2例。手掌肌肉,诸骨崩裂撕脱严重,无法保留手掌,只好行腕关节离断。1.2手术方法离断手面的选择,切口的设计及手术方法同常规手术。在处理神经及骨断面时,l例神经靠离断平面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桡骨远端骨折保守和手术治疗后腕关节不稳的转归 ,以及对临床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24例采用石膏固定、外固定支架和桡骨远端钢板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作临床随访,根据 X片测量判断治疗前后腕关节不稳的变化,Gartand和Werley (1)评分评定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中发现有背侧偏移、掌侧偏移、DISI、VISI和舟月分离 5种腕关节不稳;治疗前、后和随访时总腕关节不稳发生率分别为 58.1%、21.8%和22.6%;总优良率为80.6%,稳定组和不稳定组优良率分别为 84.5%和75.0%.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后常可合并不同类型的腕关节不稳定,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纠正桡腕关节不稳,舟月分离性腕关节不稳很难被纠正,腕关节不稳组腕关节的功能明显比腕关节稳定组差 ,桡腕关节的完整性是影响腕关节功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保守方法治疗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5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手术组26例,保守治疗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术后获得12个月~18个月随访,手术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略好于保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基本相当,但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风险较大,患者治疗费用也相应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腕关节内源和外源性韧带结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12只成人尸体的手的腕关节,观察腕关节内源和外源性韧带的组成、起止点、阐明其排列关系和结构上的特点。结果:观察发现腕掌侧和背侧存在较为密集的囊性韧带结构,掌侧以月骨和头头骨为中心及桡骨为支点分布,背侧以三角骨为中心分布。腕关节内源性韧带分布于远近两排腕骨之间.结论:腕部韧带的结构特点对临床上腕部脱位、不稳定的发生和手术治疗操作上有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腕关节无骨折情况下出现腕关节疼痛功能障碍进行分析。方法自2008—2010年共观察100例门诊患者进行DR拍片、CT扫描后影像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均无骨折,都有长期腕关节劳动的病史,导致腕关节的疼痛,活动受限,屈伸障碍等腱鞘炎的症状。结论对腕关节拍DR片及CT扫描进行腕关节腱鞘炎及与腕关节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腱鞘炎的治疗可以进行封闭治疗、小针刀剥离术、腱鞘部分剥离术,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张立强  来进杰  胡兴中  黄燕群 《浙江医学》2019,41(17):1876-1878,1882
目的观察并探讨掌侧Henry入路经旋前方肌插入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明确诊断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掌侧Henry入路经旋前方肌下插入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同一入路切断旋前方肌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1、6个月旋前方肌厚度、腕关节活动范围和握力、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价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旋前方肌厚度术后1、6个月后出现明显差异,术后1周、1个月治疗组在腕关节活动范围和握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术后6个月两组腕关节活动范围、握力及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价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Henry入路经旋前方肌插入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有效减轻旋前方肌损伤,促进患者腕关节和手指关节功能早期恢复,是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一种更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双侧腕舟状骨骨折一例报告孙永青患者,女性,22岁。因下公共汽车时被人推倒,双手腕关节背伸位触地,感双腕剧痛,活动受限,即来我院就诊。检查双腕关节肿胀,鼻烟窝消失,局部明显压痛,背伸及桡偏腕关节时疼痛加重。X线片仅见左桡骨茎突骨折,行双腕功能位管型石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腕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例腕关节创伤患者,全部行X线摄片和多层螺旋CT薄扫、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分析各种方法对骨折或脱位的显示情况。结果:14例腕关节损伤多层螺旋CT共发现19处骨折脱位,而X线平片只发现13处,MPR可以很好显示脱位的方向和程度,骨折线走向和移位及周围软组织的情况。SSD可以直观的多角度观察骨折立体关系和脱位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的MPR和SSD两种重建方法可提高腕关节损伤的诊断准确性,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定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20.
带血管的自体近端腓骨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整块切除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后用带血管的自体近端腓骨重建腕关节的疗效。方法:本组10例患均行带血管的自体近端腓骨移植术,术后就放射学及功能评价内容进行随访。结果:最后一次随访时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在桡骨和腓骨连接处均有骨愈合的放射学证据。功能评价采用Enneking标准,优于1例,良8例,1例最终行腕关节固定术。结论: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经广泛切除后,用带血管的自体近端腓骨重建腕关节,可较好的保留腕关节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