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目的对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结果通过对76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采取精心的护理,均不同程度的改善了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都能够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接受治疗,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结论在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配合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300例60岁以上老年脑血栓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结果发现84%的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都有不良的负性心理,通过提高临床护理和加强心理护理后,患者负性情绪如悲观、焦虑、急躁、孤独和依赖的不良情绪减低(P<0.05或0.01)。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老年脑血栓患者孤独、绝望、寂寞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强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心理护理,促进身心健康。方法针对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45例60岁以上的前列腺增生症老年手术患者开展术前、术后心理护理。结果患者术前心理表现平静,积极配合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结论老年患者对于手术治疗难免会出现紧张、恐惧心理,严重影响手术的治疗和护理,我们通过采取有的放矢的个性化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心理状态良好,安心住院治疗,家属和患者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心理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加强心理护理促进老年患者指导其达到最佳心理状态,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全面分析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策略和措施,消除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方法根据综合分析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包括体贴关爱老人、消除孤独感等。结果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积极性有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全面分析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能消除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对疾病治疗的积极性,使临床治疗效果达到最佳,从而使其对生活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78例老年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针对性护理后,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良好,对护理工作均表示满意。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取得老年患者的积极配合,使治疗顺利进行,有利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杨国琴 《现代医药卫生》2013,(22):3483-3484
分析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0例老年住院患者采取以心理护理为重点,全方位的个体化优质护理,可以减轻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障碍,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观察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针对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80例脑梗死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80例脑梗死患者病情好转76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例患者病情变化未见好转,2例因患者合并其它疾病,病情恶化死亡。结论加强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临床患者治愈率,有利于脑梗死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基础上对老年抑郁型脑梗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抑郁型脑梗死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基础上对老年抑郁型脑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老年新农合首次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况,为住院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对200例新农合首次住院老年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结果新农合首次住院老年患者均存在认知水平低、焦虑、不公平感等心理健康问题。结论加大新农合政策的宣传,切实做好参合未受益老年患者的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老年新农合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早日康复,促进新农合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本组住院老年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的观察、探讨,了解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在疾病治疗、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本科103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心态特征,得到有益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逐渐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结论心理护理在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的方法。方法调查100例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结果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结论心理护理在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起着重要的作用,护士要重视心理护理与健康关系理论的学习,更好地为老年患者实施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13.
老年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老年患者的临床观察,了解老年患者特有的心理问题,并给予最佳的疏导方式,在治疗中产生积极的效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2009年间本院108例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并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研究老年患者的情绪变化,对人体各系统及疾病康复的影响。结果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情绪及心理状态明显好转,主动配合治疗,饮食状况及生命指征均有较明显好转。结论老年患者的情绪波动,对各项生命指征和各系统生理功能有着显著影响,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将会更利于老年患者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或减少患者的心理障碍,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延长生存期。方法分析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方法。结果通过认真系统的心理护理,68例患者中90%的患者情绪稳定,规律透析,积极地配合治疗。1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但经医护人员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也都能正确对待所患疾病,并按时进行透析治疗。结论医护人员运用科学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方法,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透析治疗,以达到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栓患者的心理特点,提高护理的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68例60岁以上老年脑血栓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结果发现84%的老年脑血栓住院患者存在不良心理情绪,经心理护理后急躁、悲观失望、焦虑、孤独、依赖的不良情绪减低(P<0.05或0.01)。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老年脑血栓患者孤独、绝望、寂寞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老年心理学原理,探讨普外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通过心理引导,让老年患者能以最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治疗,促进康复。方法143例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评估、心理护理。结果除1例死亡外,142例均达到预期效果,不同程度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孤独、悲观、恐惧心理,增加机体抵抗力,使其配合接受手术治疗并顺利进行康复治疗。结论手术的成功及术后康复治疗效果与积极的心理护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常见到脑梗死患者反复住院的情况,脑梗死的反复发作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使患者对疾病持悲观态度,我们对2009年住院的再发性脑梗死患者,制定了心理自我护理计划,经过实施,树立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积极配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汪琳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156-158
目的分析慢性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心理状态,为做好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对215例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措施。结果 91%的患者能积极调整心态,控制不良情绪,配合治疗。结论对于慢性疾病患者,分析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在促进疾病康复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急诊观察病人多因起病急,家属及患者均无心理准备,所以,发病后常出现各种负面的心理问题,对疾病的治疗及康复产生不利的影响。急诊病人收人观察病房后,护理人员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应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或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使病人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一、临床资料1995~1997年共收治急诊观察病人16610例。痊愈出院15488例,转入病房住院1122例,其中死亡11例。经心理护理后各种心理状态总缓解率达95.8%。急诊病人主要心理状态见附表。附表本组急诊病人主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患者对脑卒中的认识,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2月住院脑卒中患者87例,针对性地制订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结果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使患者能够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心理护理为机体康复创造了良好的心境,对促进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