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立香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1558-1559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将我科2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以健康指导,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离床的康复锻炼以及出院指导;对照组按照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病情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膝部骨折术后患者应用CPM锻炼护理对其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HTK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膝部骨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CPM锻炼护理,比对两组护理前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主动活动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主动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达96.15%,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PM锻炼护理应用在膝部骨折术后患者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提升患者主动活动度,有利于赢得患者信任,可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四肢骨折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肌肉萎缩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肌肉萎缩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和2.4%,对照组肌肉萎缩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9%和16.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四肢骨折患者功能锻炼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骨折患者系统功能锻炼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9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早期功能锻炼依从率为95.92%,对照组早期功能锻炼依从率为81.6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骨折患者系统功能锻炼中,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5.
袁彩虹 《基层医学论坛》2016,(29):4170-417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6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0例,主要采取以强化心理支持、认知干预及早期功能锻炼为主的综合护理方式;对照组31例,采取乳腺癌术后常规护理,包括切口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功能锻炼以及出院指导。观察出院时2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术后12周患者肩关节活动度。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观察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改善肩关节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进行Buerger运动锻炼后对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踝关节活动度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7例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运动锻炼,观察组49例给予Buerger运动锻炼,对比两组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60例应用PFN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随机分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干预的术前、术后护理)和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各32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总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疗效好,同时予以术前术后的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心理护理与功能锻炼,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骨科手术治疗的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于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或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给予早期康复锻炼,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髋关节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实施康复锻炼显著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有效促进髋关节康复,且患者生活能力、住院时间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热敷护理对膝关节术后患者的康复功能锻炼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进行膝关节手术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术后拔除引流管两天后即开始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在锻炼前对照组不给予热敷护理,观察组对患处行20min热敷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1-7d内的活动度。结果两组患者前三天关节活动度比较无明显差异,从第四天开始,观察组膝关节术后患者活动度呈明显上升趋势,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膝关节术后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前行热敷护理可以使患者的锻炼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共47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针对患者四肢骨折治疗实施护理配合。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对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3月—2012年12月四肢骨折肢体肿胀患者86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为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及消肿、活血化瘀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指导、早期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起到明显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2.
刘卉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9):1598-1600
目的 探讨早期功能锻炼配合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 选择阜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自2012年12月—2015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40例,均成功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按护理方式不同,将该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及心理干预,而观察组在常规功能锻炼指导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功能锻炼配合心理干预。术后1个月对患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2组患者在依从性、肩关节活动度(ROM)方面的差异。 结果 对照组2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经过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及心理干预,患者依从性为85%,观察组2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经过常规功能锻炼、心理干预及早期功能锻炼后,患者依从性为95%,2组乳腺癌患者在依从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早期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20例中有19例的ROM达标(95%),而对照组患者20例中仅有14例达标(70%),2组患者在肩关节活动度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过早期功能锻炼配合心理干预,观察组乳腺癌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 结论 早期功能锻炼配合围手术期心理干预能够显著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及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125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措施,术后卧床休息20 d后才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则于术后第2天即开展早期功能锻炼,并由责任护士制定锻炼计划、全程指导、协助功能锻炼。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功能锻炼能明显减少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音乐功能锻练操在骨折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53例围关节四肢骨折的住院病人随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93例):对患者按常规功能锻炼法进行指导功能锻练;实验组(60例):对患者按音乐功能锻练操进行指导功能锻练;观察随访时间为12周。结果两组病人第12周时患部症状(肿胀、异常活动)、临近骨关节活动度及X线检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自编音乐功能锻练操在四肢骨折治疗中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效果可代替常规功能锻炼方法,自编音乐功能锻练操配有音乐节奏,病人易接受,易坚持锻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及行走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取于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髋关节活动度与行走能力。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髋关节活动度、6 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其髋关节活动度的增加,显著改善行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及实验组(48例),对照组按骨科护理常规实施功能锻炼,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早期功能锻炼.观察两组病人功能锻炼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在减轻肢体肿胀程度、减轻病人功能锻炼疼痛程度及提高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志文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2):1526-1528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功能锻炼及适时地康复指导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采用骨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由专业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术后康复指导,术后3个月随访评定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功能都有改善,但观察组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介入功能锻炼及适时的康复指导可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缩短了住院日,提高手术疗效和改善患者总体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徐翠宝  朱月英  史荣花 《中外医疗》2013,32(3):163+165-163,165
目的探讨Pilon骨折的护理及早期不同锻炼方法对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符合Pilon骨折诊断标准的患者共76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A组)和综合护理康复治疗组(B组),所有患者均按常规护理方法护理,术后两组分别接受相应的功能锻炼方法,并观察6个月后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B组的功能恢复优于A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合理综合的功能锻炼对Pilon骨折后的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优于常规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肱骨下段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干预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并观察两组患者肘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前臂旋前度、前臂旋后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年均获得骨性愈合。观察组Mayo评分为(89.1±11.9)分,高于对照组的(79.4±1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yo评分优良率为89.09%,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肘关节屈、伸、前臂前及旋后主动活动度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后采用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的促进骨折的愈合,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自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胫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功能锻炼,对照组进行常规锻炼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满意,其中两组患者经评估后发现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其术后2周肢体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术后早期采取康复锻炼的方法能够提高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使膝关节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